敖慕之站的位置離岸上平地兒還有個四五米的距離。


    起魚再去抓魚有點兒不大得勁兒,況且他控魚器什麽的都沒帶著。


    “讓開點兒啊!”


    在心裏簡單的算了一下距離,敖慕之直接飛魚!!


    沒錯,岸上的人沒看錯,就是飛魚!


    當魚飛到頭頂的時候,敖慕之快速把線杯打開,剩下的安全距離就交給了魚自己!


    啪嗒!


    褐背白肚,很漂亮很大的一條牙鮃。


    就是這條魚摔到岸上後,一開始嘴還緩慢的一張一合,沒過一會兒就直接沒了動靜。


    敖慕之在魚甩上岸之後,一邊兒收著線一邊兒踩著輕快的步伐也上了平地兒。


    敖海源在他上岸後過去不輕不重的照著後腦勺來了一下。


    “臭小子,下次再不打招唿私下下去,我就讓你提前結束行程!”


    而其他人的關注點更多的是在魚和釣組上麵。


    “我去,這玩意兒在這片兒可是少見!”


    “其實還好,也不是多少見,就是這種個體的比較少!”


    “這會不會是愚人碼頭放生的?”


    “不像,肚皮那麽白!”


    “也有可能是灣裏養殖跑出來的!”


    “這裏的養殖區經常跑魚嗎?”


    聽聞有可能是養殖區跑出來的,眾人再度燃起了新的鬥誌。


    “那倒不是,估計是網箱哪個位置有破口跑出來那麽幾條吧。讓這個小夥子很幸運的碰上了!”


    “慕之,你用的啥線組?”


    幫忙解魚的熊思明看到魚嘴裏的釣組感到有些新鮮,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個啊!我自己改良的防掛實驗釣組。”


    給眾人講了一下德州卡萊二合一之後,敖慕之指著釣組繼續說。


    “這套線組我是在現場製作的,大一點的太空豆對於三號尼龍線來說,抓握力非常弱,基本上就是下麵那個小太空豆吃力,十五克以及以上的子彈鉛一拋投就會順線走動,卡羅萊納釣組的意義就消失了,如果在太空豆處,再加上一個卡拉棒,我覺得這個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


    “那你覺得這套釣組在實際的作釣中好用嗎?或者說在水底有結構的地方,過障礙感覺明顯嗎?”


    俞超拿過釣組,在手中模擬感受著釣組過障礙的感覺。


    “過障礙還是很明顯的感覺,特別是礁石比較多的地方,而且線組要經常檢查,你看現在就磨毛了很多了。”


    “而且還有個問題就是,這套釣組在拋投的時候,子彈鉛帶給線組的衝擊力很大。我都不敢使勁,怕放槍!”


    在腦子裏仔細的構思了一下敖慕之說的設計,俞超很快眼睛亮了起來。


    “有搞頭!”


    拿過其中一個隊員的竿子,俞超上手就進行了改裝。


    敖慕之沒有合適的太空豆,不代表他們沒有,為了保險起見,俞超在前後各加了三枚太空豆。然後又結結實實的綁了一個棉線結。


    “來,你試試這個釣組感覺如何?有魚沒魚無所謂,關注點放在能不能感受到餌在水底的通過性。”


    “好!”


    這名隊員也沒廢話,調整了一下竿和線組的位置,嗖的一下拋了出去。


    俞超搭配的是20克子彈銅和4號曲柄鉤,裝的是內德釣組當中常用的浮水蝦。


    一堆的小爪子在水中上下擺動,活靈活現,很容易招魚口。


    試釣的隊員表情很嚴肅,在消波樁上站定,緩慢的搖著手裏的輪子搖臂,一點點的往迴收著線,仔細的感受水下的一點一滴的動靜。


    “嗯,還有口兒呢?”


    收著線的時候,這名隊員突然感覺到手底下很明顯的一頓。


    這感覺不同於水流或障礙物造成的阻力,而是一種明顯的、有節奏的拉扯。


    試釣隊員並未急於做出反應,而是繼續穩定地控餌,給魚兒足夠的時間去吞咽餌料。


    緊接著,又是一陣更強烈的拉扯傳來。


    這一次,他知道魚已經上鉤了。


    他立即作出反應,快速上揚竿尖,利用魚竿的彈性來對抗魚兒的力量。與此同時,他用另一隻手穩穩握住輪子,防止線被魚兒強行拖走。


    “嘿!還有意外收獲呐!”


    岸上觀摩的幾人看到試第一竿就有魚咬鉤,驚喜過後更多的是對這套釣組的期待。


    三兩下把魚拉迴了岸邊。


    “我去,一條不小的黃魚棒子!”


    用手掌卡了一下,比手掌大,而且超肥!


    把魚拿上岸,這名試釣隊員立刻被人圍了起來。


    “哎,說說,剛才感覺怎麽樣?”


    “你是跳還是一直拖底搜?”


    “過海底結構感覺明顯嗎?”


    “魚咬口信號感覺清晰嗎?”


    七嘴八舌的問話,讓這哥們兒都不知道先迴答誰再迴答誰了。


    “好了好了!讓我捋一下!”


    也許是這哥們兒受不了這群人的聒噪,大喊了一聲讓眾人安靜了下來。


    “我從拋竿開始談感受吧!”


    捋了一下思路,這位試釣隊員開始說起了剛才的感受。


    “拋投的時候的確像剛才那個小夥子說的,感覺子彈銅是往前竄了一下似的。”


    “入水之後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餌落地之後的動靜。”


    “因為子彈銅在前麵,每過一處礁石,都能感覺到子彈銅敲擊礁石的動靜。”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剛才的魚咬口,我能通過釣組的反饋,清楚地知道前麵這一趟海底的結構。”


    “然後我釣的時候是小跳加搜底結合著來的方式。”


    “魚咬口也很清楚,剛才這條魚咬鉤的時候我就停下了收線,等到魚反應激烈之後我才刹的竿子。”


    “但是我覺得這套釣組還有改進的空間,現在最需要改的就是怎麽在拋投的時候克服子彈銅帶來的衝擊,這一點確實挺煩人的!”


    他們手裏沒有卡拉棒,但是架不住太空豆多。


    有了先驅的實驗,很快兩支隊伍6名參賽隊員都換上了德卡二合一釣組。


    “你不許再下去搗亂了!”


    看到敖慕之還想下去跟著湊熱鬧,敖海源薅住領子一把給扥了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漁歌海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漁歌海韻並收藏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