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遊釣海洋島(十八)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 作者:漁歌海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魚靠逗,大魚靠漂。
但是今天漂了一上午,最終的收獲也就是那兩條魚。
其他的雖然時不時來那麽幾下,但是中魚率其實並不高。
看看潮水,今天也就這意思了。
“返航吧!”
敖海源和有哥幾人對視一眼,一商量,決定返航。
畢竟船上還有幾條好貨等著下船發走呢!
著車返航。
半個來小時之後,剁椒魚頭號返迴了太平灣。
雖然剁椒魚頭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這片海域,但是這次的靠岸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一是因為船隻本身大小和樣式,與其他的船隻有著明顯的不同,再加上有哥一直的吹牛,很多人好奇不用油隻靠電就能走很遠的船到底啥樣!
二來就是抬下去的那幾條大魚。
圍觀的人群裏也有不少的魚販子,在看到抬下來大炮彈大黃尖子還有超大的牙片時候,人群徹底的沸騰了。
感歎之餘,腦瓜子快的已經開始問敖海源一行人出價收購了。
奈何全部的漁獲早就被有哥和北京那邊商量好了,上岸就直接發走。
即便沒有賣出去,敖海源他們也不會賣給島上的魚販。
太便宜了,就連敖海源他們都覺得有點兒虧本兒。
“走走走,下船上我那兒去,晚上咱們好好坐坐。”
晚上聚餐的地點就是有哥租住的農家樂。
小二十人分成了兩桌。
“沒辦法啊,他這兒沒有那種橫的長桌,隻有這種圓桌。”
海裏帶殼兒的是螃蟹、扇貝、大蝦、皮皮蝦等,不帶殼的就是過一斤的大黑頭、新鮮的炮彈生魚片。
陸地的就是燉肉排骨。
當然,女孩子們最愛的青菜是必不可少的。
“來來來!吃,開炫!”
剝殼的剝殼,拆腿兒的拆腿兒。
一時間桌子上隻剩下哢哧哢哧咬斷甲殼的清脆咀嚼聲。
這一桌下來,著實也讓有哥破費不少。
無酒不成宴,無語不成席。
魚有了,要是不喝兩口,多少有點兒不得勁兒!
好在有哥不是嗜酒之人,所以喝的就是幾瓶啤酒而已。
“怎麽?晚上你們還要趕著去大連那邊兒嗎?”
對於敖海源他們晚上就走,有哥多少還是有些舍不得。
“是,這次出來行程比較滿,最後還要到浙江上海那邊兒,所以隻能是不停地行船趕路。”
“好吧,等10月國慶的時候你們可以開船再過來,那時候這邊兒的炮彈個體更大更肥,魚也會更密集一些。”
有哥握著敖海源的手說道。
把一行人送上剁椒魚頭號,有哥目送他們遠離碼頭。
從太平灣出來的時候是晚上22點,海洋島距大連的直線距離是70海裏多一點。
把自動導航和路線圖整體設定好,ais也打開設定好。
除了駕駛室留了兩個人值班兒外,其他人都去休息艙洗洗睡了。
計劃是轉天早上6點左右抵達大連海洋大學附近海域,所以船速整體設定在8到9節的航速,這個速度省電,行船還穩,幾乎感覺不出來晃蕩。
當海上的第一縷陽光出現在剁椒魚頭號身後的時候,船也行駛到了黑石礁灣附近。
因為天還沒有完全亮,正前方就是星海灣大橋,為了保險起見,船穩穩的停在了黑石礁灣當中。
船上起的早的人已經在開始幫忙做早飯了。
陸陸續續的,所有人也都起來了。
“昨晚你倆休息了嗎?”
敖海源端著一盤子雞蛋餅來到駕駛室。
昨晚值班的是劉浩民和李明洋。
“休息了,我們倆倒著睡的。”
這倆人同時打著哈欠迴複敖海源。
“行了,趕緊下去洗漱一下吃個早飯,然後迴艙裏補個覺,白朋和這邊海大的同學們定的是上午9點靠碼頭。你們還有至少三個小時休息。”
哥兒倆聽完敖海源的安排後,沒二話就下了駕駛室睡覺去了。
上午7點多的時候,陳傑豪接到了電話聊了幾句之後就來到敖海源的身邊。
“他們來電話,計劃稍微提前一下,8點整的時候,讓咱們去星海水上樂園那邊兒的遊艇碼頭,到時候他們在那邊兒等咱們!”
看了一眼時間,敖海源決定提前先往那邊兒開著。
穿過星海灣大橋,讓過來往的快艇釣魚艇,剁椒魚頭號緩緩駛入計劃停靠的遊艇碼頭。
“你們往右邊兒看,看到我揮手了嗎?”
陳傑豪舉著手機,果然看到一個瘦高個兒男生在碼頭上又蹦又跳。
“看到了看到了!”
緊接著指揮白朋把船靠過去。
拋纜係纜,在底下來接待的人的幫助下,船舷也搭上了跳板。
“大家慢點兒啊!”
來接站的是大連海洋大學海洋釣研社的社長俞超,和陳傑豪他們一樣,今年也是大三,開學了就是大四了。
“阿豪,好久不見啊!”
陳傑豪一下船,俞超就上前和他熱情的打招唿。
“是好久不見,距上次海洋係高校的交流活動過去快一年了吧?”
“可不,滿打滿算,整一年!”
陳傑豪與俞超寒暄幾句後,其他人也陸續下了船,彼此間相互介紹問候。
這裏除了陳傑豪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這裏,特別是四個小朋友,見到俞超時顯得有些拘謹,但俞超的熱情很快讓他們放鬆下來。
“歡迎各位來到美麗的星海廣場,這裏不僅是大連市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我們海洋釣研社活動的重要據點。”
俞超一邊走,一邊介紹著周圍的環境。
“你們看那邊,就是星海公園,每當夏季來臨,這裏就成了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我們大連最出名的釣法知道是啥不?”
“知道!競技遠投嘛!”
對於老友的臭屁,陳傑豪還是很樂意拆台的。
“嘿嘿,南看電白,北看大連。大連可是聚集著國內一群玩兒競技遠投的好手。比如我師傅,他去年過年的時候還去你們那裏交流咧!”
“你師傅?誰啊?”
聞聽此言,敖海源略感驚詫。
“提我師傅的名頭,可萌可猛,可甜可鹹。”
“好麽,你師傅二次元啊?”
俞超說完這個,敖海源大概就猜出來是誰了。
他笑著對俞超說到。
“你師傅是不是那隻小鬆鼠徐明漢?”
“啊?您認識我師傅?”
“嘿!何止認識啊!”
說完,敖海源拿出手機給徐明漢發了一條信息。
不多時,俞超的手機響了。
掏出手機一看。
一隻小鬆鼠:白天給我招待好了,晚上我安排,你也來!
——
一行人邊聊邊往岸邊走去,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映照出一片金色光芒。
俞超指著西南掛角遠處的建築說:“那裏是我們大連海洋大學了,新建的學校新科研中心,多個實驗室,專注於海洋生物學、海洋工程等領域的研究。”
出了碼頭,大家發現已經有一台中巴車等待著他們了。
“今天我們先去的地方是我們學校,離這兒不遠,也就十來分鍾的路程,這次我們兩校之間的交流也是的得到了校領導的大力支持,特意安排了這輛中巴車作為這次交流活動陸上交通工具。請吧!”俞超解釋道,並安排大家依次上車。
路上,俞超繼續分享著學校的變化。“這一年裏,我們學校取得了很多成就,特別是在海洋保護方麵。我們不僅加強了對瀕危物種的研究,還積極參與到海洋汙染治理工作中。至於釣研社,我們也有了不少新進展。比如,增加了會員培訓課程,組織了更多戶外實踐活動,以及和其他高校社團建立了合作關係。”
當車輛緩緩駛入校園時,俞超的聲音更加興奮起來。“這就是我們親愛的母校——大連海洋大學!這裏承載著無數學子的夢想和迴憶。對於我們這些熱愛海洋的人來說,這裏是知識的殿堂,也是夢想起航的地方。”
隨著車輛停穩,眾人下車,俞超帶領著大家參觀了學校的幾個標誌性地點,包括圖書館、體育館和實驗樓。
最後,他們來到了海洋釣研社的活動基地——一個臨近海邊兒,充滿海洋氣息的帶院兒小平房。
院子裏擺放著各種釣具、救生設備,屋裏的牆上掛滿了曆屆成員的照片和榮譽證書。
“這就是我們的大本營啦!”俞超笑著說,“放眼全國,估計也就我們學校是離大海最近的高校了吧!”
但是今天漂了一上午,最終的收獲也就是那兩條魚。
其他的雖然時不時來那麽幾下,但是中魚率其實並不高。
看看潮水,今天也就這意思了。
“返航吧!”
敖海源和有哥幾人對視一眼,一商量,決定返航。
畢竟船上還有幾條好貨等著下船發走呢!
著車返航。
半個來小時之後,剁椒魚頭號返迴了太平灣。
雖然剁椒魚頭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這片海域,但是這次的靠岸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一是因為船隻本身大小和樣式,與其他的船隻有著明顯的不同,再加上有哥一直的吹牛,很多人好奇不用油隻靠電就能走很遠的船到底啥樣!
二來就是抬下去的那幾條大魚。
圍觀的人群裏也有不少的魚販子,在看到抬下來大炮彈大黃尖子還有超大的牙片時候,人群徹底的沸騰了。
感歎之餘,腦瓜子快的已經開始問敖海源一行人出價收購了。
奈何全部的漁獲早就被有哥和北京那邊商量好了,上岸就直接發走。
即便沒有賣出去,敖海源他們也不會賣給島上的魚販。
太便宜了,就連敖海源他們都覺得有點兒虧本兒。
“走走走,下船上我那兒去,晚上咱們好好坐坐。”
晚上聚餐的地點就是有哥租住的農家樂。
小二十人分成了兩桌。
“沒辦法啊,他這兒沒有那種橫的長桌,隻有這種圓桌。”
海裏帶殼兒的是螃蟹、扇貝、大蝦、皮皮蝦等,不帶殼的就是過一斤的大黑頭、新鮮的炮彈生魚片。
陸地的就是燉肉排骨。
當然,女孩子們最愛的青菜是必不可少的。
“來來來!吃,開炫!”
剝殼的剝殼,拆腿兒的拆腿兒。
一時間桌子上隻剩下哢哧哢哧咬斷甲殼的清脆咀嚼聲。
這一桌下來,著實也讓有哥破費不少。
無酒不成宴,無語不成席。
魚有了,要是不喝兩口,多少有點兒不得勁兒!
好在有哥不是嗜酒之人,所以喝的就是幾瓶啤酒而已。
“怎麽?晚上你們還要趕著去大連那邊兒嗎?”
對於敖海源他們晚上就走,有哥多少還是有些舍不得。
“是,這次出來行程比較滿,最後還要到浙江上海那邊兒,所以隻能是不停地行船趕路。”
“好吧,等10月國慶的時候你們可以開船再過來,那時候這邊兒的炮彈個體更大更肥,魚也會更密集一些。”
有哥握著敖海源的手說道。
把一行人送上剁椒魚頭號,有哥目送他們遠離碼頭。
從太平灣出來的時候是晚上22點,海洋島距大連的直線距離是70海裏多一點。
把自動導航和路線圖整體設定好,ais也打開設定好。
除了駕駛室留了兩個人值班兒外,其他人都去休息艙洗洗睡了。
計劃是轉天早上6點左右抵達大連海洋大學附近海域,所以船速整體設定在8到9節的航速,這個速度省電,行船還穩,幾乎感覺不出來晃蕩。
當海上的第一縷陽光出現在剁椒魚頭號身後的時候,船也行駛到了黑石礁灣附近。
因為天還沒有完全亮,正前方就是星海灣大橋,為了保險起見,船穩穩的停在了黑石礁灣當中。
船上起的早的人已經在開始幫忙做早飯了。
陸陸續續的,所有人也都起來了。
“昨晚你倆休息了嗎?”
敖海源端著一盤子雞蛋餅來到駕駛室。
昨晚值班的是劉浩民和李明洋。
“休息了,我們倆倒著睡的。”
這倆人同時打著哈欠迴複敖海源。
“行了,趕緊下去洗漱一下吃個早飯,然後迴艙裏補個覺,白朋和這邊海大的同學們定的是上午9點靠碼頭。你們還有至少三個小時休息。”
哥兒倆聽完敖海源的安排後,沒二話就下了駕駛室睡覺去了。
上午7點多的時候,陳傑豪接到了電話聊了幾句之後就來到敖海源的身邊。
“他們來電話,計劃稍微提前一下,8點整的時候,讓咱們去星海水上樂園那邊兒的遊艇碼頭,到時候他們在那邊兒等咱們!”
看了一眼時間,敖海源決定提前先往那邊兒開著。
穿過星海灣大橋,讓過來往的快艇釣魚艇,剁椒魚頭號緩緩駛入計劃停靠的遊艇碼頭。
“你們往右邊兒看,看到我揮手了嗎?”
陳傑豪舉著手機,果然看到一個瘦高個兒男生在碼頭上又蹦又跳。
“看到了看到了!”
緊接著指揮白朋把船靠過去。
拋纜係纜,在底下來接待的人的幫助下,船舷也搭上了跳板。
“大家慢點兒啊!”
來接站的是大連海洋大學海洋釣研社的社長俞超,和陳傑豪他們一樣,今年也是大三,開學了就是大四了。
“阿豪,好久不見啊!”
陳傑豪一下船,俞超就上前和他熱情的打招唿。
“是好久不見,距上次海洋係高校的交流活動過去快一年了吧?”
“可不,滿打滿算,整一年!”
陳傑豪與俞超寒暄幾句後,其他人也陸續下了船,彼此間相互介紹問候。
這裏除了陳傑豪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這裏,特別是四個小朋友,見到俞超時顯得有些拘謹,但俞超的熱情很快讓他們放鬆下來。
“歡迎各位來到美麗的星海廣場,這裏不僅是大連市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也是我們海洋釣研社活動的重要據點。”
俞超一邊走,一邊介紹著周圍的環境。
“你們看那邊,就是星海公園,每當夏季來臨,這裏就成了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我們大連最出名的釣法知道是啥不?”
“知道!競技遠投嘛!”
對於老友的臭屁,陳傑豪還是很樂意拆台的。
“嘿嘿,南看電白,北看大連。大連可是聚集著國內一群玩兒競技遠投的好手。比如我師傅,他去年過年的時候還去你們那裏交流咧!”
“你師傅?誰啊?”
聞聽此言,敖海源略感驚詫。
“提我師傅的名頭,可萌可猛,可甜可鹹。”
“好麽,你師傅二次元啊?”
俞超說完這個,敖海源大概就猜出來是誰了。
他笑著對俞超說到。
“你師傅是不是那隻小鬆鼠徐明漢?”
“啊?您認識我師傅?”
“嘿!何止認識啊!”
說完,敖海源拿出手機給徐明漢發了一條信息。
不多時,俞超的手機響了。
掏出手機一看。
一隻小鬆鼠:白天給我招待好了,晚上我安排,你也來!
——
一行人邊聊邊往岸邊走去,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映照出一片金色光芒。
俞超指著西南掛角遠處的建築說:“那裏是我們大連海洋大學了,新建的學校新科研中心,多個實驗室,專注於海洋生物學、海洋工程等領域的研究。”
出了碼頭,大家發現已經有一台中巴車等待著他們了。
“今天我們先去的地方是我們學校,離這兒不遠,也就十來分鍾的路程,這次我們兩校之間的交流也是的得到了校領導的大力支持,特意安排了這輛中巴車作為這次交流活動陸上交通工具。請吧!”俞超解釋道,並安排大家依次上車。
路上,俞超繼續分享著學校的變化。“這一年裏,我們學校取得了很多成就,特別是在海洋保護方麵。我們不僅加強了對瀕危物種的研究,還積極參與到海洋汙染治理工作中。至於釣研社,我們也有了不少新進展。比如,增加了會員培訓課程,組織了更多戶外實踐活動,以及和其他高校社團建立了合作關係。”
當車輛緩緩駛入校園時,俞超的聲音更加興奮起來。“這就是我們親愛的母校——大連海洋大學!這裏承載著無數學子的夢想和迴憶。對於我們這些熱愛海洋的人來說,這裏是知識的殿堂,也是夢想起航的地方。”
隨著車輛停穩,眾人下車,俞超帶領著大家參觀了學校的幾個標誌性地點,包括圖書館、體育館和實驗樓。
最後,他們來到了海洋釣研社的活動基地——一個臨近海邊兒,充滿海洋氣息的帶院兒小平房。
院子裏擺放著各種釣具、救生設備,屋裏的牆上掛滿了曆屆成員的照片和榮譽證書。
“這就是我們的大本營啦!”俞超笑著說,“放眼全國,估計也就我們學校是離大海最近的高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