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遊釣海洋島(十七)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 作者:漁歌海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事兒!再改造一下!”
時間不長,幾人就看到白朋手裏拿著一個喝空了的東方樹葉走了出來。
在主線上打了一段棉線結,然後又穿了一個阿波外掛連接器。
東方樹葉的蓋子完全擰死擰緊,用pe線在瓶口的位置捆了一圈又一圈,然後另一端穿過阿波外掛連接器。
之後把墜子鉤子重新扔入海中,緊跟著就是把空瓶子也扔到海裏,直到阿波外掛連接器碰到了綁好的棉線結,才止住線組繼續下沉的態勢。
“哦,這是打算用空瓶子當漂釣浮水啊!”
身後傳來敖海源的聲音。
“老爸你也懂這個?”
敖慕之的這番話引起了老敖的極度不滿。
“這叫什麽話!你以為你爹懂得很少嗎?”
擠到船舷邊,敖海源看著海裏漸漂漸遠的東方樹葉繼續說到。
“很多的自製都是逼出來的,別說你剛才拿的那礦泉水瓶,我們有一次在海上釣魚的時候,所有的裝備全部耗盡了,怎麽辦?”
“後來才想出來能不能用個礦泉水瓶半瓶水,然後遠投。因為我們所有作為遠投用的東西都被大魚拉走了,都沒有了,彈盡糧絕了,那怎麽辦呢?才被逼出來用礦泉水瓶。起先我們用礦泉水瓶隻作為遠投用,後來我們慢慢研究、慢慢發展的時候,感覺礦泉水瓶特別好用的這幾個點,一個它可以遠投,另外一個礦泉水瓶可以隨著流水流得很遠,我們在放流釣法的時候,用礦泉水就可以飄得很遠。”
“後來我們發現,這個礦泉水瓶當漂釣魚還有另外一個好處!”
說到這裏敖海源停頓了一下賣了個關子。
“啥好處?!”
其他人聽到正關鍵的地方卻沒下文了,自然有些著急。
“那一次中魚的是瑉哥,當時中魚的時候,還沒感覺出來是多大的魚,然後我們一直在遛魚,因為感覺平常釣的好像也是一二十斤的樣子,感覺也沒什麽太費力,搞上來以後嚇一跳,這麽長這麽大的一條魚,後來一稱發現足有三十幾斤。”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礦泉水瓶幫助了我們,減少了瑉哥搏魚的力氣,因為礦泉水瓶它的浮力很大,然後魚在快速逃竄的時候,礦泉水瓶有阻力作用,所以這條魚很快就遊得沒力氣了,在搏魚的時候就感覺不是那麽累了。”
看了看周邊的海域情況,敖海源直接讓他們全部收竿。
“走!咱們換個點,這裏估計下麵的纜繩依舊不少。”
纜繩是借口,看到周邊沒有霧氣才是真。
駕駛著船在周邊海域溜達了一圈,最終敖海源把船停在了一處僻靜狹窄的海域。
“從圖上看,這裏是一個類似大v型大的斷差,剛才遛過來的時候,魚探上顯示從東側到西側這一公裏左右的位置都有小魚群活動,如果運氣好,我們在這裏還是能蹲到大魚的。”
從地理位置上看,剁椒魚頭號現在的南麵是一處小島,北麵是一處大島。
船下的位置估計是地殼變動形成的海溝,深度上看並不是太深,但是足以當各種魚類的庇護所了。
“來來來,下竿子了!”
很快,按照剛才的配置,6根竿子又都依次放了下去。
“我說有叔,這裏不會再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掛了吧?”
有哥的腦袋從駕駛室甲板探出來,對著底下說到。
“放心吧,這裏你隻要不沉到底來迴搜底,就掛不了!”
趁著剛才行船的工夫,白朋又做了好幾個空瓶浮漂給大夥兒使用。
敖海源這輪也負責其中的一根釣竿。
給竿稍上挨個掛好了鈴鐺,敖海源靠在中艙艙壁上打起了盹兒。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的時間,敖海源是在一陣清脆且急促的鈴聲中驚醒的!
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那些被改造過的空瓶浮漂隨波逐流,偶爾隨著海浪起伏而微微晃動。
因為陽光的反射,每一個空瓶都在海麵上反射出晶瑩剔透的光芒,畢竟這是釣者與深海之間微妙聯係的橋梁,如果看不清楚不就崴泥了嘛!
敖海源剛一睜開眼睛,就發現自己負責的這根竿子的空瓶浮漂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而空瓶周邊則是一團紫色的霧氣,紫的發紅。
鈴鐺的聲音打破了船上的寧靜,敖海源瞬間清醒過來,眼睛緊緊盯著那個不尋常的浮漂。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異樣,紛紛圍了過來,臉上寫滿了緊張和期待。
“這魚有點兒勁啊!”敖海源低聲說道,他的目光緊鎖著那根線,手卻穩穩地握住釣竿,做好了準備。此時,那條線似乎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緩緩下沉,原本浮在水麵上的東方樹葉也開始傾斜,最終完全沒入水中,隻留下一圈圈漣漪擴散開來。
“別急,慢慢遛。”敖海源一邊提醒著自己,一邊觀察著局勢的變化。他深知,這個時候不能急於求成,必須讓大魚自己消耗體力。他輕輕放線,給予大魚足夠的空間,讓它以為可以輕易逃脫,同時也在悄悄地消耗它的力量。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船上的氣氛愈發緊張。每個人都屏住唿吸,注視著水麵下的鬥爭。每一次線的緊繃,每一次浮漂的隱現,都是大魚與釣魚人間無聲較量的一部分。大魚顯然不願意輕易就範,它在水下不斷地掙紮、翻滾,試圖甩掉身上的束縛。
“好家夥,這條魚力氣不小呢!”有哥在一旁感歎道,但語氣中卻帶著一絲興奮。他知道,越是這樣的情況,往往意味著更大的收獲。
白朋則默默地調整著其他幾根釣竿的位置,確保它們不會相互幹擾,同時也為可能出現的第二個戰況做準備。
敖海源的手臂肌肉緊繃,汗水從額頭滲出,但他並沒有放鬆警惕。他耐心地等待著機會的到來,直到感覺到大魚的動作漸漸變得遲緩,才開始小心翼翼地收線。每收迴一段線,他就停頓片刻,給大魚喘息的時間,同時也讓自己能夠更好地控製局麵。
終於,在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搏鬥之後,大魚的力量明顯減弱了。敖海源抓住這個時機,迅速而穩健地將線迴收。當大魚的身影逐漸出現在水麵附近時,所有人都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驚歎。
又是一條大家夥,隻不過這條魚是黃條鰤,而不是五條鰤。
1米半多的身長,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
“哇!這可真是個大家夥!”有人喊道。為了確保安全,敖海源叫來了其他人幫忙,他們齊心協力,使用網兜將大魚成功撈上了船。
然而,這場勝利並非終點。隨著更多的浮漂開始顯示出異常的動靜,新一輪的挑戰即將來臨。白朋和其他人立刻投入到了新的戰鬥之中。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堅定。每一次與大魚的對抗,都是對技巧、耐心和毅力的考驗,而正是這些經曆,使得他們在海上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時間不長,幾人就看到白朋手裏拿著一個喝空了的東方樹葉走了出來。
在主線上打了一段棉線結,然後又穿了一個阿波外掛連接器。
東方樹葉的蓋子完全擰死擰緊,用pe線在瓶口的位置捆了一圈又一圈,然後另一端穿過阿波外掛連接器。
之後把墜子鉤子重新扔入海中,緊跟著就是把空瓶子也扔到海裏,直到阿波外掛連接器碰到了綁好的棉線結,才止住線組繼續下沉的態勢。
“哦,這是打算用空瓶子當漂釣浮水啊!”
身後傳來敖海源的聲音。
“老爸你也懂這個?”
敖慕之的這番話引起了老敖的極度不滿。
“這叫什麽話!你以為你爹懂得很少嗎?”
擠到船舷邊,敖海源看著海裏漸漂漸遠的東方樹葉繼續說到。
“很多的自製都是逼出來的,別說你剛才拿的那礦泉水瓶,我們有一次在海上釣魚的時候,所有的裝備全部耗盡了,怎麽辦?”
“後來才想出來能不能用個礦泉水瓶半瓶水,然後遠投。因為我們所有作為遠投用的東西都被大魚拉走了,都沒有了,彈盡糧絕了,那怎麽辦呢?才被逼出來用礦泉水瓶。起先我們用礦泉水瓶隻作為遠投用,後來我們慢慢研究、慢慢發展的時候,感覺礦泉水瓶特別好用的這幾個點,一個它可以遠投,另外一個礦泉水瓶可以隨著流水流得很遠,我們在放流釣法的時候,用礦泉水就可以飄得很遠。”
“後來我們發現,這個礦泉水瓶當漂釣魚還有另外一個好處!”
說到這裏敖海源停頓了一下賣了個關子。
“啥好處?!”
其他人聽到正關鍵的地方卻沒下文了,自然有些著急。
“那一次中魚的是瑉哥,當時中魚的時候,還沒感覺出來是多大的魚,然後我們一直在遛魚,因為感覺平常釣的好像也是一二十斤的樣子,感覺也沒什麽太費力,搞上來以後嚇一跳,這麽長這麽大的一條魚,後來一稱發現足有三十幾斤。”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礦泉水瓶幫助了我們,減少了瑉哥搏魚的力氣,因為礦泉水瓶它的浮力很大,然後魚在快速逃竄的時候,礦泉水瓶有阻力作用,所以這條魚很快就遊得沒力氣了,在搏魚的時候就感覺不是那麽累了。”
看了看周邊的海域情況,敖海源直接讓他們全部收竿。
“走!咱們換個點,這裏估計下麵的纜繩依舊不少。”
纜繩是借口,看到周邊沒有霧氣才是真。
駕駛著船在周邊海域溜達了一圈,最終敖海源把船停在了一處僻靜狹窄的海域。
“從圖上看,這裏是一個類似大v型大的斷差,剛才遛過來的時候,魚探上顯示從東側到西側這一公裏左右的位置都有小魚群活動,如果運氣好,我們在這裏還是能蹲到大魚的。”
從地理位置上看,剁椒魚頭號現在的南麵是一處小島,北麵是一處大島。
船下的位置估計是地殼變動形成的海溝,深度上看並不是太深,但是足以當各種魚類的庇護所了。
“來來來,下竿子了!”
很快,按照剛才的配置,6根竿子又都依次放了下去。
“我說有叔,這裏不會再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掛了吧?”
有哥的腦袋從駕駛室甲板探出來,對著底下說到。
“放心吧,這裏你隻要不沉到底來迴搜底,就掛不了!”
趁著剛才行船的工夫,白朋又做了好幾個空瓶浮漂給大夥兒使用。
敖海源這輪也負責其中的一根釣竿。
給竿稍上挨個掛好了鈴鐺,敖海源靠在中艙艙壁上打起了盹兒。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的時間,敖海源是在一陣清脆且急促的鈴聲中驚醒的!
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那些被改造過的空瓶浮漂隨波逐流,偶爾隨著海浪起伏而微微晃動。
因為陽光的反射,每一個空瓶都在海麵上反射出晶瑩剔透的光芒,畢竟這是釣者與深海之間微妙聯係的橋梁,如果看不清楚不就崴泥了嘛!
敖海源剛一睜開眼睛,就發現自己負責的這根竿子的空瓶浮漂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而空瓶周邊則是一團紫色的霧氣,紫的發紅。
鈴鐺的聲音打破了船上的寧靜,敖海源瞬間清醒過來,眼睛緊緊盯著那個不尋常的浮漂。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異樣,紛紛圍了過來,臉上寫滿了緊張和期待。
“這魚有點兒勁啊!”敖海源低聲說道,他的目光緊鎖著那根線,手卻穩穩地握住釣竿,做好了準備。此時,那條線似乎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緩緩下沉,原本浮在水麵上的東方樹葉也開始傾斜,最終完全沒入水中,隻留下一圈圈漣漪擴散開來。
“別急,慢慢遛。”敖海源一邊提醒著自己,一邊觀察著局勢的變化。他深知,這個時候不能急於求成,必須讓大魚自己消耗體力。他輕輕放線,給予大魚足夠的空間,讓它以為可以輕易逃脫,同時也在悄悄地消耗它的力量。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船上的氣氛愈發緊張。每個人都屏住唿吸,注視著水麵下的鬥爭。每一次線的緊繃,每一次浮漂的隱現,都是大魚與釣魚人間無聲較量的一部分。大魚顯然不願意輕易就範,它在水下不斷地掙紮、翻滾,試圖甩掉身上的束縛。
“好家夥,這條魚力氣不小呢!”有哥在一旁感歎道,但語氣中卻帶著一絲興奮。他知道,越是這樣的情況,往往意味著更大的收獲。
白朋則默默地調整著其他幾根釣竿的位置,確保它們不會相互幹擾,同時也為可能出現的第二個戰況做準備。
敖海源的手臂肌肉緊繃,汗水從額頭滲出,但他並沒有放鬆警惕。他耐心地等待著機會的到來,直到感覺到大魚的動作漸漸變得遲緩,才開始小心翼翼地收線。每收迴一段線,他就停頓片刻,給大魚喘息的時間,同時也讓自己能夠更好地控製局麵。
終於,在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搏鬥之後,大魚的力量明顯減弱了。敖海源抓住這個時機,迅速而穩健地將線迴收。當大魚的身影逐漸出現在水麵附近時,所有人都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驚歎。
又是一條大家夥,隻不過這條魚是黃條鰤,而不是五條鰤。
1米半多的身長,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
“哇!這可真是個大家夥!”有人喊道。為了確保安全,敖海源叫來了其他人幫忙,他們齊心協力,使用網兜將大魚成功撈上了船。
然而,這場勝利並非終點。隨著更多的浮漂開始顯示出異常的動靜,新一輪的挑戰即將來臨。白朋和其他人立刻投入到了新的戰鬥之中。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堅定。每一次與大魚的對抗,都是對技巧、耐心和毅力的考驗,而正是這些經曆,使得他們在海上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