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遊釣海洋島(十一)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 作者:漁歌海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比如現在剁椒魚頭號所在的海域下麵,零零散散的遊蕩著數條比目魚,但是種類卻不盡相同。
釣魚人都知道,釣魚這個過程當中,最無聊的是等待,希望就在下一秒的,也是等待。
總之,等待的是希望,是爆護的下一秒。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幾個人的耐心也在一點點的消散。
“要不要收上來看看,這半天的沒動靜,別再被螃蟹啃光了!”
熊思明在四根竿子釣位轉了整整三圈終於是忍不住了。
換誰都會這麽想,釣個魚,鉤子墜子扔下去,連個動靜都沒有,比扔澡盆子裏還安靜。
況且,這是大海,味道那麽重的鮐鮁魚兒,怎麽著也能吸引一些小魚小蟹的過來咬上幾口弄出點兒動靜來吧。
這可倒好,散場的鑼鼓——沒戲!
“再等十分鍾,要是還沒動靜,咱就收上來看看。”
“反正今天就是為了打發時間才甩的竿子,真要是沒口兒不也正常嘛!”
得,哥哥們都說了,那咱就等著吧。
坐那兒幹等是不可能的,這幾個大小夥子刷美女抖音的,打狙擊團競的,反正主打一個不閑著。
“十分鍾了啊!收上來換餌吧,我都困了!”
四根竿子從四個不同的方向往迴收線。
釣魚最怕什麽?
沒魚,或者說沒魚咬鉤!
站在高處,滿臉的悲憤:滿海都是魚!滿海又沒魚!
除了沒魚咬鉤,還讓釣魚人討厭的是什麽?
那就得說掛底了!
當你滿懷希望的拋下一竿,收了沒兩下線卻發現收不動了,掛地球了!
你氣不氣?
當你滿懷希望的又拋下一竿,還是掛底!
你急不急?
當你的餌盒或者帶來的鉛墜浮漂都丟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裏麵還有幾個比較貴的餌!
有沒有跳下去撈的衝動?
“湊!掛了!”
右舷船頭位置的劉浩民收了兩下線,就再也沒有收動。
“不是,四哥,你是不是收的時候太慢了?”
“我收的夠快了!而且還是揚起竿子收的,沒道理兩下就掛底啊!”
劉浩民鬱悶無比。
怎麽其他三個點都能順利的收上來,到自己這裏兩圈線就掛的死死的呢!
“確定是掛底不是魚咬完鑽洞?”
陳傑豪也繞了過來幫忙。
“絕對不是魚咬口!”
劉浩民無比鬱悶的迴道。
“那就拽線吧,拽斷拉倒!”
手上纏上厚厚的破布。
拉呀拉,拉呀拉拉拉呀拉,拉呀拉,拉呀拉,拉呀拉拉拉……
直到劉浩民的手被破布和pe線勒的生疼的時候。
嘣……
線終於是斷了。
無人機把餌帶出去了100米左右,斷掉的估計有10米左右,就迴來90米不到。
“換一套釣組吧,待會兒換個位置扔,對了,上次飛的坐標還有沒有,盡量避開一些!”
操控無人機的熊思明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
底釣的釣組很好組裝,不多時劉浩民就綁好了新的底釣釣組。
剛才拽線的疼還沒有散去,劉浩民對新釣組進行了改進,他可不想再經曆一次近乎斷手的痛。
主線連接了一條10號的尼龍線做前導,一枚150克鉛墜裝在了l形天平的下方。
天平的另一端,劉浩民則先是連了一個帶按扣的6號8字環。
如果講究的,8字環下麵會連一根反撚線。
撚線本來是防止釣組纏繞的工具,通常采用5~8號的尼龍線與8字環相接。
可是,如果釣組不發生纏繞的話就不需要撚線了,所以現在很多不采用撚線的人越來越多。
當然,現在劉浩民也沒那麽多功夫去搓一根兒撚線,沒那閑工夫也沒那個必要!
直接一根兒60厘米的6號尼龍線,盡頭栓一枚17號的雙背刺付流線鉤子。
不過和正常釣組不同,劉浩民在子線上分別栓了3枚小浮球,浮力剛剛好能把帶餌的鉤子帶離海底。
至於餌,劉浩民沒有再選擇魚肉塊。
他總覺得這玩意兒有點兒大,魚得多大的嘴才能吞進去!
幹脆半拉魚身一片,然後切成小指粗細的長條掛在鉤子上。
在海裏隨浪漂去吧!
無人機再次將釣組帶飛了出去。
這次的位置遠離了之前掛底的地方。
釣組入水,剩下的又是無盡的等待。
“收上來的三根竿子的餌扔下去什麽樣,收上來還是什麽樣,這次要是沒有咬口就不要動它了,泡水裏泡著吧!沒事兒別惹它,省的又掛,這片水域底下什麽情況咱也不清楚!”
陳傑豪對哥兒幾個囑咐道。
其餘幾人紛紛點點頭表示讚同。
等待的時候不能幹玩兒遊戲,玩兒時間長了也無聊。
竿稍上有鈴鐺,有夜光棒。什麽時候響了什麽時候動了再來處理就好。
“來來來,喝茶吃零食了!”
茶桌在後甲板擺好,桌子上擺滿了薯片瓜子和水果。
“按理說啊,海底的沙泥地或者有障礙物和暗礁的地方是非常好的釣點。但是非常清淨的沙地並沒有什麽大型魚。所以在周圍的棄石帶和消波塊周圍反而會有好的收獲。就比如老四剛才掛底的那裏,雖然掛,但是掛底的地方才會有大魚。另外水深變化的地方、潮目、起伏的沙地、海苔的周圍以及底坡等地,也是好的釣點。”
“咱們就是不熟悉這裏的海域罷了,要不今晚這會兒絕對爆了!”
幾個男生圍坐在一起吹著牛皮嗑著瓜子兒。
“不過今天的情形有點兒像上次在船上悶鰻鱗。”
熊思明看看周圍的景色,突然出聲說道。
“是有點兒像,上次是小敖吧,搞上來一條怪物級的鰻鱗?”
“對對對,沒錯,那大家夥,活把人嚇一跳!”
幾人在船上聊得嗨。
百米遠的海底。
一條黑影在礁石和砂礫海底不停地穿梭,時不時的還把自己的身形隱藏在砂礫中觀察著周遭。
很快,黑影就漂蕩到了鮐鮁魚條的附近。
濃烈的腥味順著海流鑽入了黑影的嗅覺細胞裏。
可能這種味道在魚類的菜譜上算得上是頂級美味,黑影擺動著身軀不停地調整方向,尋找著味道來源。
很快,黑影在昏暗的海底發現了美味的來源。
釣魚人都知道,釣魚這個過程當中,最無聊的是等待,希望就在下一秒的,也是等待。
總之,等待的是希望,是爆護的下一秒。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幾個人的耐心也在一點點的消散。
“要不要收上來看看,這半天的沒動靜,別再被螃蟹啃光了!”
熊思明在四根竿子釣位轉了整整三圈終於是忍不住了。
換誰都會這麽想,釣個魚,鉤子墜子扔下去,連個動靜都沒有,比扔澡盆子裏還安靜。
況且,這是大海,味道那麽重的鮐鮁魚兒,怎麽著也能吸引一些小魚小蟹的過來咬上幾口弄出點兒動靜來吧。
這可倒好,散場的鑼鼓——沒戲!
“再等十分鍾,要是還沒動靜,咱就收上來看看。”
“反正今天就是為了打發時間才甩的竿子,真要是沒口兒不也正常嘛!”
得,哥哥們都說了,那咱就等著吧。
坐那兒幹等是不可能的,這幾個大小夥子刷美女抖音的,打狙擊團競的,反正主打一個不閑著。
“十分鍾了啊!收上來換餌吧,我都困了!”
四根竿子從四個不同的方向往迴收線。
釣魚最怕什麽?
沒魚,或者說沒魚咬鉤!
站在高處,滿臉的悲憤:滿海都是魚!滿海又沒魚!
除了沒魚咬鉤,還讓釣魚人討厭的是什麽?
那就得說掛底了!
當你滿懷希望的拋下一竿,收了沒兩下線卻發現收不動了,掛地球了!
你氣不氣?
當你滿懷希望的又拋下一竿,還是掛底!
你急不急?
當你的餌盒或者帶來的鉛墜浮漂都丟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裏麵還有幾個比較貴的餌!
有沒有跳下去撈的衝動?
“湊!掛了!”
右舷船頭位置的劉浩民收了兩下線,就再也沒有收動。
“不是,四哥,你是不是收的時候太慢了?”
“我收的夠快了!而且還是揚起竿子收的,沒道理兩下就掛底啊!”
劉浩民鬱悶無比。
怎麽其他三個點都能順利的收上來,到自己這裏兩圈線就掛的死死的呢!
“確定是掛底不是魚咬完鑽洞?”
陳傑豪也繞了過來幫忙。
“絕對不是魚咬口!”
劉浩民無比鬱悶的迴道。
“那就拽線吧,拽斷拉倒!”
手上纏上厚厚的破布。
拉呀拉,拉呀拉拉拉呀拉,拉呀拉,拉呀拉,拉呀拉拉拉……
直到劉浩民的手被破布和pe線勒的生疼的時候。
嘣……
線終於是斷了。
無人機把餌帶出去了100米左右,斷掉的估計有10米左右,就迴來90米不到。
“換一套釣組吧,待會兒換個位置扔,對了,上次飛的坐標還有沒有,盡量避開一些!”
操控無人機的熊思明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
底釣的釣組很好組裝,不多時劉浩民就綁好了新的底釣釣組。
剛才拽線的疼還沒有散去,劉浩民對新釣組進行了改進,他可不想再經曆一次近乎斷手的痛。
主線連接了一條10號的尼龍線做前導,一枚150克鉛墜裝在了l形天平的下方。
天平的另一端,劉浩民則先是連了一個帶按扣的6號8字環。
如果講究的,8字環下麵會連一根反撚線。
撚線本來是防止釣組纏繞的工具,通常采用5~8號的尼龍線與8字環相接。
可是,如果釣組不發生纏繞的話就不需要撚線了,所以現在很多不采用撚線的人越來越多。
當然,現在劉浩民也沒那麽多功夫去搓一根兒撚線,沒那閑工夫也沒那個必要!
直接一根兒60厘米的6號尼龍線,盡頭栓一枚17號的雙背刺付流線鉤子。
不過和正常釣組不同,劉浩民在子線上分別栓了3枚小浮球,浮力剛剛好能把帶餌的鉤子帶離海底。
至於餌,劉浩民沒有再選擇魚肉塊。
他總覺得這玩意兒有點兒大,魚得多大的嘴才能吞進去!
幹脆半拉魚身一片,然後切成小指粗細的長條掛在鉤子上。
在海裏隨浪漂去吧!
無人機再次將釣組帶飛了出去。
這次的位置遠離了之前掛底的地方。
釣組入水,剩下的又是無盡的等待。
“收上來的三根竿子的餌扔下去什麽樣,收上來還是什麽樣,這次要是沒有咬口就不要動它了,泡水裏泡著吧!沒事兒別惹它,省的又掛,這片水域底下什麽情況咱也不清楚!”
陳傑豪對哥兒幾個囑咐道。
其餘幾人紛紛點點頭表示讚同。
等待的時候不能幹玩兒遊戲,玩兒時間長了也無聊。
竿稍上有鈴鐺,有夜光棒。什麽時候響了什麽時候動了再來處理就好。
“來來來,喝茶吃零食了!”
茶桌在後甲板擺好,桌子上擺滿了薯片瓜子和水果。
“按理說啊,海底的沙泥地或者有障礙物和暗礁的地方是非常好的釣點。但是非常清淨的沙地並沒有什麽大型魚。所以在周圍的棄石帶和消波塊周圍反而會有好的收獲。就比如老四剛才掛底的那裏,雖然掛,但是掛底的地方才會有大魚。另外水深變化的地方、潮目、起伏的沙地、海苔的周圍以及底坡等地,也是好的釣點。”
“咱們就是不熟悉這裏的海域罷了,要不今晚這會兒絕對爆了!”
幾個男生圍坐在一起吹著牛皮嗑著瓜子兒。
“不過今天的情形有點兒像上次在船上悶鰻鱗。”
熊思明看看周圍的景色,突然出聲說道。
“是有點兒像,上次是小敖吧,搞上來一條怪物級的鰻鱗?”
“對對對,沒錯,那大家夥,活把人嚇一跳!”
幾人在船上聊得嗨。
百米遠的海底。
一條黑影在礁石和砂礫海底不停地穿梭,時不時的還把自己的身形隱藏在砂礫中觀察著周遭。
很快,黑影就漂蕩到了鮐鮁魚條的附近。
濃烈的腥味順著海流鑽入了黑影的嗅覺細胞裏。
可能這種味道在魚類的菜譜上算得上是頂級美味,黑影擺動著身軀不停地調整方向,尋找著味道來源。
很快,黑影在昏暗的海底發現了美味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