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一種魚是被養蝦戶深惡痛絕,恨之入骨的。


    那絕對是矛尾複鰕虎魚。


    鰕虎魚作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種類最多的魚種,全世界大約有200屬1500種,中國自己有41屬120餘種。


    全種群廣泛分布於三大洋熱帶、溫帶海域及世界各地淡水水域;中國沿海及各江河均有分布。


    中國常見種類有子陵櫛鰕虎魚,產於各江河湖泊;矛尾複鰕虎魚,沿海均產;舌鰕虎魚,產於南海、東海及各大江河下遊;五線葉鰕虎魚,產於南海,棲息於珊瑚叢內。


    中國名產“子陵魚幹”、“廬山石魚”是以子陵櫛鰕虎魚幼魚幹製而成,味鮮美。


    矛尾複鰕虎魚是敖海源接觸釣魚的第一個魚種,也是從小學到大學釣的最多的一個魚種。


    85後的他,小時候家裏雖然不像六七十年代那樣困難,但是也還是趕上了買糧要糧票糧本的末班車。


    盡管那個時候買肉已經不需要肉票了,但是很多時候依然買不起肉。


    沒辦法,老爹老娘一個月的工資就那麽點兒,想吃紅肉?等過年過節吧!


    所以,去河裏海邊釣魚,就是敖海源小時候補充肉類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那個年代不像現在,碳素的竿子是個啥玩意兒?碳做魚竿兒?別鬧,那東西黑了吧唧的一摸就碎……


    玻璃鋼?那是有錢人才玩兒的起的高級貨色,窮人玩兒不起的。


    細毛竹魚竿,敖海源老爹當年手裏倒是有那麽兩支,但是也寶貝的緊,輕易不讓敖海源碰。


    但是釣鰕虎魚又很容易得手,所以敖海源小的時候釣魚,以臂為竿,指為導環,掄圓了胳膊,主打的就是一個扔哪指哪!


    小的時候敖海源用過最貴的魚餌可能就是蝦,而且每次都是切一點點扔下去釣魚,因為貴啊!肉都吃不起還用蝦釣魚,奢侈……


    所以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院裏扒開誰家門口的紅磚,底下準有一條粗大的蚯蚓。


    出釣的時候,敖海源老爹都會帶一把用鋸條做的小刀,把釣上來的小魚片片兒或者直接切小段兒掛鉤。


    用漁線拴上一枚大海鉤子,掛上蚯蚓或魚段兒扔下去就開釣。


    墜子也很少是鉛的,如果是淡水釣魚就是用牙膏皮卷,如果是海水直接就是一個大螺母,高級一些的會整一個氣焊嘴子沉到水裏。


    魚線倒是便宜,但也是極其普通的硬尼龍線,上吊都能把脖子瞬間勒斷的那種。


    拇指食指捏住線,唰唰兩下反向掄圓了拋出去,等到墜子沉底之後,食指勾住魚線來迴逗弄兩下,如果沒有魚咬鉤再逗弄兩下。


    當有魚咬鉤的時候,手指頭的感覺是最為敏感的。


    貪吃的鰕虎魚會衝過來一口咬住蚯蚓,手指感到幾下快速且強烈的抖動時,勾住魚線狠勁兒往後一拉刺魚,然後開啟人肉風火輪模式,倆胳膊交替著趕緊倒線,鰕虎魚就一下被拽上來了。


    別看設備簡陋,但那時候資源豐富啊,還沒有那麽多汙染和生態環境破壞。


    敖海源早上和老爹出去,到晚上能釣滿兩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常見的塑料買菜籃子。


    但就是個體不大,最大的也就是不到20厘米的樣子。


    為啥釣不到大魚?大魚都在哪兒呢?


    因為離岸近啊,大魚都在幾十米外的深水區呢,敖海源就是把胳膊掄掉環兒了,最多也就是能扔個十幾二十米的樣子。


    迄今為止,敖海源印象最深的一個釣點叫做白灰墊。


    那是原來天津堿廠排出的廢渣,據老爹說,當初小日子不錯想買,但是中國不賣!


    經過幾十年的沉澱,最終形成了體量堿渣山,被老人們稱作“白灰墊”。


    過了這道白灰墊,蹬自行車再騎個幾公裏,就到了海邊兒了。


    敖海源小的時候相當的懼怕走這裏,隻因為白灰墊的東北部都是鹵水池、鹽汪子、鹽池子,是生產食鹽的地方,一眼望去鹽水池中一小島上有一顆小樹在風雨中搖弋著。


    而這些有水的地方,底部無一不呈現出瘮人的灰白色,水則呈現出亮藍色。


    本來這些地方騎自行車就不好走,敖海源老爹怕敖海源坐在後座上不老實,每次都嚇唬他。


    “坐住了啊!別亂動,看見這兩邊兒了嗎?這底下都是鹵水,掉下去人就燒沒了,到時候連渣兒都不剩。”


    敖海源小時候不懂啊,荒涼的有些可怕的環境,再加上那股難聞的味道,每次路過這裏敖海源幾乎都是閉著眼過去的。


    等到什麽時候聞不到那股刺鼻的氣味兒了,什麽時候再睜眼,迴頭一看,白灰墊已在身後了。


    也是在這裏,敖海源第一次接觸到了沙蠶這個東西。


    從一個老大爺的手裏,敖海源接過了人生中的第一條沙蠶,盡管那個東西感覺像海裏的錢串子,但是他依然沒有害怕。


    給鉤子換上了沙蠶,敖海源真的感覺到,這個東西在海裏釣魚是真的比蚯蚓好使,雖然蝦更好使。


    再大一些,老爹也舍得把毛竹魚竿給敖海源用了,因為他有了更好的玻璃鋼魚竿……


    直到如今,敖海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把那支竹竿保留下來。


    竹竿拴上細一些的尼龍線,氣門芯裏插一個老式的塑料浮漂,卷一卷兒鉛皮當做墜,不需要調三釣四,也不需要懸墜釣法,竿子掄圓拍到海裏,什麽時候浮在水麵的漂被黑了!


    提竿準中魚!


    釣的魚多了,迴家就會被老媽宰殺好蒸熟,用紗繃籠子罩上在太陽底下曬成魚幹,冬天的時候煮麵湯,整條煮不剪碎。


    味道嘎嘎鮮!


    新鮮的吃法莫過於鯰逛旱蘿卜燉豆腐。


    這也算是家裏的一道特色菜。


    但是小時候的敖海源特別不喜歡旱蘿卜煮好的那個味道,你要說吃素丸子麽?哎,那個可以接受。


    涮羊肉、烤羊肉、手扒羊肉,很ok,一頓能炫一盆,但是羊肉丸子、羊肉餃子?抱歉,打死也不吃!


    而敖海源小的時候最喜歡吃的,是鰕虎魚的鰓部,那緊實的肉質,嚼起來q彈q彈的。


    等到敖海源上了初中了,拿零花錢買了一盤100米的4號尼龍線,當時可是花了他10塊錢的零花錢啊。


    嘛概念?以97年rmb的購買力,5塊錢可以買一張月票坐一個月的公交車。麻辣燙5毛錢一份兒。一塊錢4個遊戲幣……


    帶著這盤尼龍線和一包串鉤,不論寒暑,敖海源轉戰於航道局管線隊、防潮閘和客運碼頭等多處海邊。


    當然,養蝦池也是敖海源學生時代去的最多的釣點。


    天津塘漢大的海邊最不缺的就是一望無際的養蝦池。


    依仗得天獨厚的海邊自然資源,在鹽堿地上直接開挖,小則百畝,大則幾千畝,引入海水灌滿整個池塘。


    海水蒸發了怎麽辦?不要緊,開閘放海水接著灌滿就行!


    因為池塘裏養蝦的水都是海水,出來的蝦味兒比較正,貼近野生的環境造就了鹽汪子蝦不一般的品質!


    而且鹽汪子蝦在養殖的過程中根本不用專門投餌料,隻需吃海裏真正鮮活的餌料即可,無汙染無添加,是天然的綠色食品;而且海水養殖,蝦的生長環境比較寬廣,可以得到充分的運動量,養殖出來的蝦身體比較健康強壯,抗病性更強,品質也比普通蝦更好。同時養殖蝦的海水還能曬鹽,做到了循環利用!


    而且根據曬鹽的流程,每個鹽池子的鹽度不一樣,從低到高,如1號池、2號池。。。


    鹽汪子含鹽量高,蝦養出來好吃。


    但是隨著海水的不斷灌入也衍生了另外一個問題。


    即便入水口有過濾網擋著不讓海魚鑽進來,但是架不住梭魚海鱸鰕虎魚苗兒或者一些魚卵隨著海水灌進來啊。


    等到魚卵孵化,小魚苗成長,也是鹽汪子裏蝦苗的生死關。


    本身鹽汪子就是平底挖出來的大坑,坑底可不像海裏遊那麽多的障礙物,真有障礙物以後拉網抓蝦也費勁。


    海鳥會在水麵上巡邏,鰕虎魚會在水中監督,它們把瘦弱的、跑得慢的蝦給淘汰掉,隻剩下‘靈活健將’,注定了隻有最有活力的蝦才能存活下來,因此最後端上餐桌的鹽田蝦肯定是最優質的。


    一般來說,每年等到蝦上市之後,鹽汪子裏的蝦網的差不多幹淨了,養殖戶都會把汪子裏的水排的差不多後再拉一遍網,給水裏的鰕虎魚網的差不多之後再撒藥,一是消毒,二是把殘留的鰕虎魚全部藥死。


    但是這樣做轉年蝦的肉質會帶一股子藥味兒,影響肉質還影響馬內。


    聰明的養殖戶會邀請自己的朋友來釣魚,或者在本地釣魚群內發布一些放釣的消息。


    入冬後的渤海灣,本來可釣不多魚種急劇減少,海鱸和梭魚要麽南遷,要麽把胃縮成一個球閉口不開。


    隻剩下被當地稱為海粘逛的矛尾複蝦虎魚還能玩兒玩兒。


    不用出海辛苦,也不用爬山涉水的爬亂石壩。


    能舒舒服服的坐在岸邊就釣到不少魚,何樂而不為?


    到敖海源上大學前,隻要有時間,就和老爸去蝦池子釣海粘逛。


    這個時候的漁具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敖海源和老爹不再是那個竹竿手線玻璃鋼的年代了,早就鳥槍換炮用上了碳素竿和紡車輪了。


    竿輪都是在洋貨市場買的,90年代末千禧年初的洋貨市場,可是真的有好東西的。


    20塊錢一天的釣費,倆人就是40。


    早上買上兩套不加亂七八糟的正宗煎餅果子,保溫包裏再帶上兩套大餅夾火腿雞蛋,老爹再沏上一壺濃濃的豔茶。


    爺倆兒裹得嚴嚴實實的騎上摩托直奔海邊兒!


    半路買上5塊錢一盒的鮮活沙蠶,一條沙蠶掐成七八段,一天下來也用不完。


    馬紮往地上一支,敖海源老爹慣於守釣,而敖海源則是舉著竿子滿世界轉悠。


    開始老爹還說他和小時候一樣,小貓釣魚坐不住。


    可後來發現他釣的無論是個體還是數量都比自己多出不少的時候,也就不再管他了。


    離開了天津來到了島城之後,可釣可玩兒的多了,敖海源倒再也沒有正式的釣上一場鰕虎魚專場。


    這次的釣局,就是周邊一家養蝦養參的養殖場出完了蝦,但是池子還有海參,所以就廣邀好友前來給他除害。


    海參行動遲緩,極易被釣鉤錨傷,加之塘主擔心垂釣者借機盜捕,尋常人際關係難越雷池。


    關係不硬?抱歉,私人領地,不對外開放!


    “老爸,咱們都要準備啥啊?”


    周五的晚上吃完晚飯,敖慕之跟著敖海源開始準備轉天的裝備。


    “那你是想坐著釣還是走著釣?”


    敖海源看著不安分的兒子,就像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坐著怎麽說?走著怎麽講?”


    “坐著就是坐著釣,重裝備,超遠投竿子,三腳架往那兒一支,不動地方不挪窩。走著就是長一些的遠投路亞竿,輕裝簡從,搜索整個水域。”


    聽完這句話,敖慕之從書房漁具屋拿出來了一竿一輪。


    看到竿輪的時候敖海源就問敖慕之。


    “坦白吧,你這又哪來的?”


    “竿子是應姐找瑉伯伯給我定做的!輪子是豪哥送我的!”


    “嗬嗬,你這話說的違心不?真當我嘛也不知道?”


    “你那點兒小心思還瞞誰啊?他們倆早跟我說了!”


    敖海源其實當初也看上了這個香檳金的火箭,打算再過過找這個賣家聊聊的。


    結果沒想到,被自己兒子給搶了先。


    “輪子還沒上線呢?”


    看了一眼鼓輪的線杯,敖海源從書房漁具屋找出來了好幾盤線。


    “1號感覺細了,如果要是拋投重一點克數的餌勁兒大了怕放槍,心裏不踏實。”


    1號線被扔到了一邊,pass!


    “3號的稍微粗了一些,影響手感。”


    3號線扔迴了盒子裏,pass!


    扒拉來扒拉去,就一盤2號的8編線還不錯。


    “就這樣盤吧。”


    敖慕之捏著這盤白色的2號8編線跟敖海源說道。


    “那你自己去上線吧!”


    敖海源收拾著別的裝備,讓敖慕之自己去上線。


    上線器也是敖海源自己改的。


    原本是一個吸盤式的上線器,被敖海源加裝了一個擰緊式的底座後,效果不比成品差多少。


    一盤線全部上上去,線杯還有一絲的富餘量。


    “線杯別太滿,容易炸!”


    敖海源囑咐了一句就去幹別的了。


    敖慕之給鼓輪上完了線,又給自己準備了一個4000型的 revo inshore裝進了背包裏。


    準備妥當,就等明天開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漁歌海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漁歌海韻並收藏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