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刀魚局之後,老敖從老木魚f4手裏敲出來不少的資源。


    空調、會議電視、新的桌椅,小教室的後半部分甚至被他們布置成了一個小型的漁具裝備間。


    今天下午,難得海釣社的7個人都沒有課,而老敖下午有閑有時間。


    所以一下午8個人開展關於人工魚礁與實際應用的討論課。


    “關於人工魚礁,相信大家在網絡和書籍中已經了解不少了,那麽今天,拋開書本兒我們來說點幹貨。”


    “你們先說說,上周六的作釣你們感受到了什麽?”


    “上周我們作釣刀魚,找的幾個點都是礁盤,礁盤藏魚是大家共知的,所以海釣船釣時候找礁盤是一個必要條件。”小應率先舉手說道。


    “說的對,但是你們考沒考慮過,如果貧瘠的海底沒有魚礁,我們去哪兒找魚呢?魚又應該藏到哪裏呢?”


    “那就得是人工魚礁了唄,契合今天的主題!”董博君緊跟著說道。


    “挺聰明,不傻!”揶揄了董博君一下,敖海源繼續說道,“其實人和魚一樣,都要有住的地方,不過人是要住房子的,魚則是要有礁石這類可以庇護自己的地方藏身。釣魚時候找魚藏身的地方,也就是我們釣魚時候常說的:找結構!”


    敖海源在會議電視上打出了一張彩圖。


    “這個都認識吧,珊瑚礁,珊瑚礁可以說是海底最自然最原始的魚礁。”


    “而珊瑚礁的形成離不開珊瑚蟲,珊瑚蟲聚居在一起,經過一代一代地新陳代謝,生長繁衍,同時不斷分泌出石灰石,並粘合在一起。這些石灰石經過再經過不斷的壓實、石化,形成了今天世界熱帶海洋許多島嶼和礁石,甚至在大洋上的一些海島國家的全部領土,都是由小小的珊瑚蟲(也包括一些能分泌石灰石的藻類植物)經過千萬年努力建造起來的。所以人們稱珊瑚蟲是海洋上偉大的建築師。”


    “而咱們海釣人心中的海釣聖地如馬爾代夫、斐濟、西沙群島等,都是珊瑚礁島組成的。”


    “但純天然的珊瑚礁就那麽多,還都是處在熱帶、亞熱帶地區。”


    “如果把珊瑚礁比作學區房的話,那其他海域的魚就不配上學了嗎?”


    “所以人工魚礁,就是為了解決沒有珊瑚礁這類自然魚礁而誕生的存在。”


    “其實說到人工魚礁,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次,意大利幾位科學家在熱那亞沿海進行海洋調查時發現,在投棄到大海裏的廢汽車上聚集了大量的海洋微生物、浮遊生物和藻類,由此吸引了許多魚類和其他喜歡穴居的海洋生物在此安家。這一發現引起了他們的濃厚興趣,接著他們就把1000多輛廢汽車投放到海底進行試驗,結果發現,天長日久,這些廢汽車也成了許多魚類棲息、取食和避難的樂園。這使他們受到很大的啟發:既然廢汽車可以變成魚類的“公寓”,那麽,人工投放一些類似的物體是否也能夠吸引更多的魚類來此落戶呢?經過反複的試驗,結果這些人工投放到海底的各種物體大都有吸引魚群的作用。人們給這種人工製造的物體起了個名字,叫做“人工魚礁”。


    人工魚礁為什麽能吸引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呢?人們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認為,人工魚礁可以看作是人為在海底的一種隆起物,在隆起物的周圍可以形成向上的上升水流,沉積在海底的豐富的營養物質隨著上升水流不斷向上運送,為海洋上層浮遊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充足的養料;而浮遊生物的增加,又為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多的食物,起到了誘集魚類的作用。


    也有人認為,人工魚礁之所以能夠誘集魚,是因為它會產生某些魚類喜歡的陰影,人工魚礁的洞穴會造成某些魚類喜歡的空間,或者某些魚類需要利用人工魚礁經常摩擦身體。


    盡管目前人們對人工魚礁集魚的原理認識還不統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人工魚礁的集魚效果是十分明顯的。美國在夏威夷莫那爾灣投放舊汽車,形成魚礁,經調查表明,建礁前後沿岸魚類分布量分別為每平方米16千克和700千克,建礁後是建礁前的43倍多。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瀨戶內海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魚礁,到80年代,海產品年平均產量從20萬噸提高到70萬噸。


    現在,人工魚礁技術在世界各國普遍推廣。美國在沿海已建立了1200多處人工魚礁漁場,幾乎遍及沿海各州。日本在1976~1981年建成人工魚礁點3086處,麵積達680平方千米;1982~1987年人工魚礁投放麵積又擴大了1倍左右。俄羅斯、法國、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也正在進行人工魚礁建設。


    我國在沿海已建設28個人工魚礁區,投放各種類型的人工魚礁2.87萬個、廢舊船隻49艘。1998年4月,香港特區漁農處將一艘長33.4米、寬7.5米、高7米的舊水泥船沉入海底,並計劃在3年內建成20個人工魚礁點。人工魚礁使低產水域變成了優良魚場,為實現“耕海牧魚”發揮了重要作用。


    說到這裏,老敖對海釣社葫蘆娃7兄妹說道:“但是,人工魚礁的建設,並不是什麽都可以往海裏扔的,盲目的往海裏扔一些個亂七八糟的東西會適得其反的。”


    製作人工魚礁的原料多種多樣,從石油鑽塔、地鐵車輛到混凝土碎石。而人們這樣費力地把這些魚礁製作完成,並將它們投放海底,作為那些海洋生物更多的棲息地。它們真的有用嗎?


    把那麽多現代產物扔到海裏,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過去的50年裏,製作人工魚礁的原料無所不包,煤灰、退役軍艦、費舊輪胎和洗衣機等。


    沒有人能證明這些東西對海底環境是否有好處,但是它們當中的一些被證明毫無益處,甚至大有傷害。


    上世紀70年代,以輪胎為原料的人工魚礁被持續投入到美國佛羅裏達州的勞德代爾堡。


    這種在當時看來既營造了海洋環境又利用了廢物的方法最終破壞了海洋的生態平衡,這種魚礁在海中四處漂泊,導致魚類大量死亡。其他用垃圾原料製成的人工魚礁也沒有什麽好處,洗衣機和幹衣機上的陶瓷塗層導致了海洋中金屬含量的大大增加。


    後來佛羅裏達州海洋學協會的執行董事馬克·佩裏說:“從那以後我們就學聰明了,我們知道應該用什麽樣的材料去製作人工魚礁。我們不希望人們隨便把魚礁投放進海裏,就像往海裏扔垃圾一樣。人們應該清楚,人工魚礁不是垃圾場。”


    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一些全國代理機構就開始製定關於人工魚礁投放的項目計劃。現在,美國環保屬、海洋警衛隊等其他組織都在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即確保人工魚礁的原料對海洋來說是安全的。


    舉例來說,相關組織已經出台了規則,要求魚礁生產商在下水前必須清除其中的石油、石棉和其他有毒化學品。


    “根據長久以來的實驗和研究,被證明性價比最高的還是混凝土。”


    又打開一張圖片,指著圖敖海源繼續說。


    混凝土因其可塑性、耐久性和密度大等特性,已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人工魚礁材料。


    與不穩定的金屬、塑料和橡膠結構不同,混凝土類似天然岩石,可模製而成且化學性質較穩定,與岩石的結構成分更接近。


    早期的研究發現,混凝土魚礁在集魚方麵優於岩石礁、船礁,水泥材質魚礁上的微生物對油汙的敏感性也較金屬魚礁更為敏感,采用硫鋁酸鹽水泥、海沙和海水製備的人工魚礁混凝土,其物理性能要優於傳統矽酸鹽、河沙和自來水等材料,並且成本較低。


    隨著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工魚礁混凝土的使用也從傳統混凝土轉到生態型混凝土,製作方法上也從傳統的模板澆築變為3d打印智能建造。


    前幾年有專家學者提出了以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為基礎的新型生態人工魚礁材料,其具有較高的孔隙率和滲透性,有利於植物的定植生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傳統人工魚礁混凝土雖然在性能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其製作工藝相對複雜,製作大型人工魚礁需要大量模板,人力成本偏高。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3d打印技術已開始應用於海洋生態中,不僅將3d打印珊瑚礁用於受損珊瑚的修複,還將建築3d打印混凝土技術用於紅海人工魚礁的設計等方麵,這為未來的人工魚礁製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要說3d就是厲害,比二哥強。”陳傑豪壞笑著說道。


    “別亂打岔,聽著。”小應在後邊踹了陳傑豪一腳。


    生物材料作為一種具有較好環境相容性的材料,在人工魚礁建造方麵也被廣泛應用。


    比如能夠自我維持生長的牡蠣礁就是海岸生態保護和海岸防護的理想構築物。曾有人采用不鏽鋼做框架,裏麵填充牡蠣殼作為小型人工魚礁,具有為幼魚提供保育的功能。另外通過研究發現,牡蠣礁作為中國北方海參增殖礁具有多種功能特點。將牡蠣殼磨成粉,按不同比例代替人工魚礁混凝土中的細骨料,能取得較好效果。除牡蠣殼外,還有一些研究以扇貝殼、海螺殼作為人工魚礁混凝土的骨料,其效果和牡蠣殼一樣,按適當比例添加就可以增加魚礁的強度。


    “既然人們懂了人工魚礁不是什麽東西都可以製作的,那麽這個投放的地點呢?是隨便扔個地方就行嗎?答案肯定不是!”


    不是任何一片海域都適合投放人工魚礁的,它涉及到包括水深、海流、底質、海洋水文、海洋化學、海洋生物資源等一係列指標。


    還是拿蓋房子舉例,選擇投礁地點就像房地產商選址,你要考慮到周邊的商超娛樂吧?你要考慮學校和就醫吧?你要考慮到業主的公共交通吧?


    蓋房子不考慮吃喝拉撒?那隻能說明這個房地產商不是人傻就是錢多。


    選擇精準的投放地對人工魚礁尤其重要,這可能會幫助它們更好地發揮作用。


    首先你要確保魚礁被放置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遠離那些會遭到海浪衝擊的地方,而不是剛投放下去就被衝跑了!


    其次人工魚礁的投放也不能影響正常船舶的通行,否則那就不是造福了,那是添禍。


    “這就要考慮到另外一個課題了,海洋牧場的問題。這個課題咱們後麵再說。現在還是迴到人工魚礁上。”


    還是那句話,建造人工魚礁,不是弄一塊大石頭扔下去就是魚礁。


    抱歉,您那不是建造魚礁,您那是填海造陸。


    “關於這一點,咱們就不再細說了,留作你們的選修課課題。”


    但是還是有相關領域的學者存疑,這些人工魚礁究竟是否真的有利於天然魚礁的生存。有些人認為,人工魚礁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海洋的化學環境,從而導致了天然魚礁數量的下降。


    “但我個人認為,擁有人工魚礁的海洋環境比僅有天然魚礁的要好得多,因為對魚來說,人工魚礁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走廊,讓它們安全地從一個天然魚礁轉移到另一個魚礁裏。‘搬家’的時候,它們不用擔心在跨過一個寬闊區域時會被某些大魚吃掉。”


    “目前世界各國的人們盡管對魚礁的看法各不相同,但他們都一致認為,有必要進行更多關於人工魚礁作用的研究。正如馬克·佩裏所說:‘我們還需要從人工魚礁中獲得更多知識。’”


    “好了,今天咱們就說這麽多。留給你們的題目其實有兩個,第一是你們對人工魚礁的看法和認為可行的改進方案,另外一個就是人工魚礁怎麽樣的外形結構更為合適。作為你們的團隊題目來進行。”


    “好了,今天的討論會結束,散會!”


    “收拾一下,一會兒咱們去海邊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漁歌海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漁歌海韻並收藏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