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密謀奪權


    說話的非是旁人,正是何進的妹妹,何太後。


    不過何太後的一嗓子,也是醞釀了半天裝著膽子喊的。她不僅僅是為何進和眾人喊的,也是為自己和劉辯喊的。


    何太後深知如果自己這幫人不能順利的大殿,那劉辯的皇位自然也就沒有機會了。今天這件事鬧成這個樣子,如果劉辯不繼承皇位,那麽自己和兒子以及整個何家都將成為過去。


    所以何太後必須出頭,便自我鼓勵道:“左右是個死,豁出去了!”


    別說何太後這一出頭效果還真不錯,鮑禮匡等一眾羽林衛並沒有出麵阻攔,而是恭敬地退讓到一旁,目送他們離去。


    於是以何太後為首的一眾人,趕緊離開了城門樓的這一場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


    但是皇位繼承的問題,卻並沒有到此結束。


    兩路人馬都迅速的迴道了承載著大漢天威和無上權力的朝堂之上!不過此時的朝堂之上又多出了一路人馬,自然是以劉修為首的杜府人馬。


    就是這一路人數最少,看起來也是最勢單力薄的一路人馬。卻是現在朝堂之上所有人都要看臉色、仰仗的一路人馬。沒辦法誰讓劉修能夠僅憑一己之力,壓製蹇碩,收拾何進!


    所以此時朝堂上本為水火不容的兩路勢力,竟然都不約而同的收縮觀望起來。將目光都聚焦在了劉修身上,因為劉修沒有明確的表態,所以兩邊也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劉修見狀也沒有客氣,直接就將兩邊的人狠批了起來:“兩個皇子尚幼,不懂規矩,你們都一把年紀的也都不懂規矩?”


    “皇兄陛下的屍骨未寒,尚未入土為安,你們就在此鬧得不可開交!皇兄陛下的在天之靈難安,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也難安!簡直是不忠不孝,荒唐之極!”


    “爾等如果都是這個態度,即便坐在這朝堂之上了,真就能坐的堂堂正正、問心無愧嗎?真就能坐的江山永固,千秋萬代嗎?”


    “本宮看來未必!連堂堂正正麵對自家人的勇氣都沒有,又那什麽來麵對天下百姓?就像今天這樣,把劉家各支各脈的男女老少、子子孫孫都抓起來,殺個幹淨!讓劉家就此絕後、讓天下百姓看我們劉家的笑話?!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大失民心,這不就是自毀祖宗的基業嗎?!”


    “你們自己都好好想想!看你們這些個不知悔改樣子,本宮也就不再多說了!你們記住一條,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杆秤,等不平衡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徹底失去民心,自然就會有人出現來重新來尋找平衡!皇帝就是這個掌秤之人,如果自家人不能能及時勝任,就會有外姓人來替你掌秤!皇位傳承便是要為劉家找到更有能力的掌秤人,維護祖宗基業,開創萬世輝煌!”


    “本宮乃一介女流,按祖製已經算是多嘴了,所以也就不多說了,希望諸位宗親能夠好自為之!陽翟告退!”劉修說完,便帶上兒子杜月生轉身就走!


    走的之幹脆,沒有絲毫的不舍和猶豫!


    走的自出乎意料,沒有絲毫對權力的覬覦和野望!


    走的之振聾發聵,讓一眾外人都感覺心神劇震!


    隻可惜漢室氣數已盡,無藥可救了!


    一眾利欲熏心、不可救藥的漢室宗親們,也都是表麵上裝裝樣子,並沒有真正的走心聽劉修的勸誡。


    隻堅持了幾天,將先帝劉宏的喪禮給大操大辦了一場之後,便又開始了針鋒相對的王位爭奪戰!


    不過這次爭奪在劉修的勸誡下,或者說是眾人對劉修的忌憚下,並沒有出現之前那麽瘋狂行動。而是用唇槍舌劍代替了腥風血雨,不過現場眾人也是個個驚心動魄。


    最終支持劉辯的一方,以劉修的種種遵守祖製的做法為武器,壓過了支持劉協一派能者上庸者下的觀點,獲得勝利。得到了皇帝大位的繼承!


    當然了劉辯一方還是給與了一些承諾和讓步,這才是雙方達成共識的最根本原因。而忌憚劉修,自始至終也隻是一個重要原因!


    劉辯登大寶之後,支持劉辯一派的人,立刻雞犬升天。由於之前任命的官員都要買董太皇太後的賬,所以以何進和何太後兄妹為首的眾人,便密謀在各地安插人手扶持自己的力量。


    於是三道聖旨便先後出爐了:


    第一道聖旨,徹底恢複大漢十三州州牧官職,州牧為天子牧一州之地,所以為各地最高長官,原來的刺史便恢複到最初的定位,變成了言官、諫官。


    這樣便可以以劉辯的名義,將自己人任命為十三州的州牧,名正言順的完成權力的過渡。


    第二道聖旨,便以根除黃巾餘孽,護衛洛陽之地安全的名義召集四方猛將入京城!實際上是拉自己的實權派政治盟友來助戰。於是並州刺史丁原、兗州刺史橋瑁、破虜將軍董卓便應召進了洛陽。


    何進的這一招還是很有魄力的,也是很有水平的一招,一方麵可以扼製蹇碩,不至於讓城衛軍圍困的事情重演;另一方麵則是針對劉修,上次被打臉的滋味可是相當的不好受;最後也是何進的一招伏筆,為了製衡新興勢力,如袁紹和曹操之流!


    何進的出身不好,便是何進一生的痛!出身的問題導致最直接的問題便是限製了何進的格局。何進雖然和袁紹、曹操等人的關係要好,但是何進跟他們在一起總會有一些自卑。


    尤其是在袁紹、曹操二人的實力與日俱增的情況下,讓何進有了危機感。


    於是他便深思熟慮之後,將三個關係不錯,既不會讓自己自卑,又有自帶兵馬,而自己也能駕馭的三員大將給招進了洛陽。


    第三道聖旨,大肆封賞支持劉辯的一眾宗親和大臣,受益最大的便是,袁家!


    袁家憑借袁紹救了何家的族人,袁家的名門聲望、以及何進和袁紹多年的深交,所以何進給與了袁家極大的政治迴報!袁隗再次進入核心,袁紹更是實力暴漲!


    幾家歡喜幾家愁,何進這邊是歡天喜地,董太皇太後、以及蹇碩、張讓等一眾宦官那邊日子就相當的不好過了!於是他們便密謀奪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眼旺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眼旺財並收藏三國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