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裝甲部隊站穩腳跟之後,裝甲車輛和步兵協同,步兵以裝甲車輛為屏障,纏上來的第七步兵團死傷很大。
但事已至此,阿肯賽爾豈肯善罷甘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拿下,並且親自端了機槍督戰。
這下士兵死戰,又把姆夫的坦克打掉幾輛,隻是阿肯賽爾也幾乎沒有餘力追擊了。
但他也知道,此刻正是緊要關頭,此刻鬆了氣,就前攻盡棄了。
何況多年的家底打光,他也殺紅了眼睛,帶著部隊一路死追。
此刻竟然從三麵圍住了,姆夫沒有辦法,也隻有令裝甲車輛頂在圍成一個三麵圓圈,權作碉堡。
來抵抗三麵衝過來的敵人。
真是血流遍野,人像木樁一樣倒下,雙方的高速機槍都毫不吝惜子彈,發出嗞嗞像毒蛇吐信一樣的聲音。
雙方都拚盡了最後的力量。
等蘇正趕到時,炮火剛停。姆夫站在坦克上,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切。
四周的沙丘上,從觸目幾乎不可及的遠處到自己所在的坦克履帶下。
橫起豎八到處都是穿著黃綠軍裝的屍體,那裏麵有第七步兵團的。
也有自己的第四裝甲連的,阿肯賽爾已經死了,他臨死前已經衝到了坦克麵前。
還用燃燒瓶把裏麵的士兵燒得打開頂蓋跳了出來。
他自己也被機槍掃射而死。
看他瞪大著雙眼,好像還不敢相信自己何以會落得這麽一個結局。
自己這邊也好不到那裏去,旁邊的炮手被肩抗式反坦克彈震死,是他接過了操作台,用機槍打退了最後一波進攻。
在此之前,駕駛員已被另一枚反坦克彈震死。
直至再也看不見動的東西,才打開頂蓋,爬了出來。
不過這一仗打得太慘,外麵竟沒有一個招唿自己的人,他靠在坦克上,歇了一口氣。
然後,他聽到了坦克發動機的轟鳴聲。
還有人,他一個激靈,想要爬迴坦克。
嗖,一發子彈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他頹然倒下了。
蘇正其實早到了,看他們打得這麽投入,就沒有打擾他們,誰知道他們能打到這種程度,兩支部隊活生生打光,看來當總統的誘惑不是一般的大。
蘇正檢點了戰場,收獲頗豐,兩隻部隊都打得太急,好些物資都是完整的留存著,最重要的是坦克。
很多都是完好的,隻是當時被燃燒瓶燒了高溫,坦克本身基本是完好的。
這一下幾乎是白繳獲了四輛裝甲車,六輛坦克。還有其他物質不勝數。
這樣,蘇正可以在城外安排一支裝甲機動部隊,建立一道防線,不至於直接就是拚城牆的防守,那樣就非常被動。
剛剛重新布置了防線,考驗就來了,外圍還剩的兩隻部隊分別是第十一騎兵團和第六加強團。
都是擅長裝甲車輛和步兵協同作戰的部隊,有了前車之鑒,他們結成了聯盟,談好了價錢,稍微修整了一下,直向西門撲來。
穆斯塔的西門,並不是貝尼城最薄弱的地方,但城外有一大片樹林。
可以很好的抵禦城頭的炮火,而且便於隱藏,城中難以摸清外麵的虛實。
確實是兩軍對峙很理想的地方。
第十一騎兵團是以前的精銳部隊,作風剽悍,戰術靈活,是精銳和先鋒部隊。
團長貝爾,是受過特種訓練的優秀將官。
第六加強團亦是阿馬爾的主力部隊,主要負責攻堅,專門配備有大量的攻城武器,比如k18加農炮,這是二戰中具有傳奇色彩的加農炮。
被北非的很多國家大量複製和列裝。還有兩輛t54中中型坦克。
配備100毫米的坦克炮和兩挺7.62毫米的重型機槍。
團長是穆加沙,性格粗野狂放,但少有敗績,是很兇狠的一路角色。
在四支衛戍部隊中,他是最有野心的,早想取阿馬爾而代之,無奈總沒有很好的機會。
沒想到被一支名不見經傳的部隊捷足先登,穆加沙很生氣,對蘇正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他在城中有內線,把蘇正的排兵布陣,乃至虛實都報告得清清楚楚,蘇正卻完全不知道他的底細。
所以非常被動。
他揚言對付蘇正,他的第六加強團就已足夠,且殺進城去之後,人人封賞,所以士氣高漲,人人摩拳擦掌,恨不能趕快剝蘇正的皮,抽蘇正的筋。
實際上蘇正在城外的兵力大概也就是一個加強團的樣子,但多為拚湊而來,還有一些新征調的,隻能用於定點守城,在運動戰中一觸即潰。
所以穆加沙有如此的底氣,軍隊打仗確實並不在於人多,如果士兵訓練不足。
打起仗來慌作一團,那互相影響,人越多越壞事。
又或者士氣不振,先就存了畏懼的心裏,自然處處被動,處處挨打,最後必然崩潰。
蘇正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的部隊目前士氣尚可,隻是調度配合這些都沒有經過考驗。
可能還比不上之前的土匪部隊,這也是他要急著出城收漁翁之利的重要原因。
對方是經過多年訓練的正規部隊,一旦緩過勁來,擺好陣勢,進入陣地攻防的話,自己這邊恐怕不是對手。
不過穆加沙是百戰名將,絕非浪得虛名之輩。他把兩輛中型坦克隱藏在樹林中,配一個班守護。
將整個陣地擺為一個半圓形。
右麵配置一門法式f1155自行榴彈炮,和兩挺mag7.62mm通用機槍,左麵是一門kmm加農炮。
這是德國在二戰期間使用的一種集團軍屬的壓製火炮。原本是為了替代射程不足的mrs18而研製出來的。
火炮重量kg,炮彈重量68kg。炮管長8.53m,倍徑比l53。射程29.6km。初速925ms。
前麵有一個機槍班和2門美國m224迫擊炮其機動靈活,2人即可完成攜行及操作。
該炮口徑為60mm,全質量21kg,最大射程為3490m,最大射速30發分。
炮身長1m,由高強度鋼製成,為提高散熱性能,其下部製有螺紋。
采用輕合金兩腳架,圓形座鈑由鍛鋁材料製成,使武器質量大幅降低。
但事已至此,阿肯賽爾豈肯善罷甘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拿下,並且親自端了機槍督戰。
這下士兵死戰,又把姆夫的坦克打掉幾輛,隻是阿肯賽爾也幾乎沒有餘力追擊了。
但他也知道,此刻正是緊要關頭,此刻鬆了氣,就前攻盡棄了。
何況多年的家底打光,他也殺紅了眼睛,帶著部隊一路死追。
此刻竟然從三麵圍住了,姆夫沒有辦法,也隻有令裝甲車輛頂在圍成一個三麵圓圈,權作碉堡。
來抵抗三麵衝過來的敵人。
真是血流遍野,人像木樁一樣倒下,雙方的高速機槍都毫不吝惜子彈,發出嗞嗞像毒蛇吐信一樣的聲音。
雙方都拚盡了最後的力量。
等蘇正趕到時,炮火剛停。姆夫站在坦克上,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切。
四周的沙丘上,從觸目幾乎不可及的遠處到自己所在的坦克履帶下。
橫起豎八到處都是穿著黃綠軍裝的屍體,那裏麵有第七步兵團的。
也有自己的第四裝甲連的,阿肯賽爾已經死了,他臨死前已經衝到了坦克麵前。
還用燃燒瓶把裏麵的士兵燒得打開頂蓋跳了出來。
他自己也被機槍掃射而死。
看他瞪大著雙眼,好像還不敢相信自己何以會落得這麽一個結局。
自己這邊也好不到那裏去,旁邊的炮手被肩抗式反坦克彈震死,是他接過了操作台,用機槍打退了最後一波進攻。
在此之前,駕駛員已被另一枚反坦克彈震死。
直至再也看不見動的東西,才打開頂蓋,爬了出來。
不過這一仗打得太慘,外麵竟沒有一個招唿自己的人,他靠在坦克上,歇了一口氣。
然後,他聽到了坦克發動機的轟鳴聲。
還有人,他一個激靈,想要爬迴坦克。
嗖,一發子彈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他頹然倒下了。
蘇正其實早到了,看他們打得這麽投入,就沒有打擾他們,誰知道他們能打到這種程度,兩支部隊活生生打光,看來當總統的誘惑不是一般的大。
蘇正檢點了戰場,收獲頗豐,兩隻部隊都打得太急,好些物資都是完整的留存著,最重要的是坦克。
很多都是完好的,隻是當時被燃燒瓶燒了高溫,坦克本身基本是完好的。
這一下幾乎是白繳獲了四輛裝甲車,六輛坦克。還有其他物質不勝數。
這樣,蘇正可以在城外安排一支裝甲機動部隊,建立一道防線,不至於直接就是拚城牆的防守,那樣就非常被動。
剛剛重新布置了防線,考驗就來了,外圍還剩的兩隻部隊分別是第十一騎兵團和第六加強團。
都是擅長裝甲車輛和步兵協同作戰的部隊,有了前車之鑒,他們結成了聯盟,談好了價錢,稍微修整了一下,直向西門撲來。
穆斯塔的西門,並不是貝尼城最薄弱的地方,但城外有一大片樹林。
可以很好的抵禦城頭的炮火,而且便於隱藏,城中難以摸清外麵的虛實。
確實是兩軍對峙很理想的地方。
第十一騎兵團是以前的精銳部隊,作風剽悍,戰術靈活,是精銳和先鋒部隊。
團長貝爾,是受過特種訓練的優秀將官。
第六加強團亦是阿馬爾的主力部隊,主要負責攻堅,專門配備有大量的攻城武器,比如k18加農炮,這是二戰中具有傳奇色彩的加農炮。
被北非的很多國家大量複製和列裝。還有兩輛t54中中型坦克。
配備100毫米的坦克炮和兩挺7.62毫米的重型機槍。
團長是穆加沙,性格粗野狂放,但少有敗績,是很兇狠的一路角色。
在四支衛戍部隊中,他是最有野心的,早想取阿馬爾而代之,無奈總沒有很好的機會。
沒想到被一支名不見經傳的部隊捷足先登,穆加沙很生氣,對蘇正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他在城中有內線,把蘇正的排兵布陣,乃至虛實都報告得清清楚楚,蘇正卻完全不知道他的底細。
所以非常被動。
他揚言對付蘇正,他的第六加強團就已足夠,且殺進城去之後,人人封賞,所以士氣高漲,人人摩拳擦掌,恨不能趕快剝蘇正的皮,抽蘇正的筋。
實際上蘇正在城外的兵力大概也就是一個加強團的樣子,但多為拚湊而來,還有一些新征調的,隻能用於定點守城,在運動戰中一觸即潰。
所以穆加沙有如此的底氣,軍隊打仗確實並不在於人多,如果士兵訓練不足。
打起仗來慌作一團,那互相影響,人越多越壞事。
又或者士氣不振,先就存了畏懼的心裏,自然處處被動,處處挨打,最後必然崩潰。
蘇正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的部隊目前士氣尚可,隻是調度配合這些都沒有經過考驗。
可能還比不上之前的土匪部隊,這也是他要急著出城收漁翁之利的重要原因。
對方是經過多年訓練的正規部隊,一旦緩過勁來,擺好陣勢,進入陣地攻防的話,自己這邊恐怕不是對手。
不過穆加沙是百戰名將,絕非浪得虛名之輩。他把兩輛中型坦克隱藏在樹林中,配一個班守護。
將整個陣地擺為一個半圓形。
右麵配置一門法式f1155自行榴彈炮,和兩挺mag7.62mm通用機槍,左麵是一門kmm加農炮。
這是德國在二戰期間使用的一種集團軍屬的壓製火炮。原本是為了替代射程不足的mrs18而研製出來的。
火炮重量kg,炮彈重量68kg。炮管長8.53m,倍徑比l53。射程29.6km。初速925ms。
前麵有一個機槍班和2門美國m224迫擊炮其機動靈活,2人即可完成攜行及操作。
該炮口徑為60mm,全質量21kg,最大射程為3490m,最大射速30發分。
炮身長1m,由高強度鋼製成,為提高散熱性能,其下部製有螺紋。
采用輕合金兩腳架,圓形座鈑由鍛鋁材料製成,使武器質量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