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以後,製作區的人都圍了過來,等著看巫公的新“神器”。
巫小豆意氣風發,咋唿了一通就開始演示,誰知一上來就傻了眼。
望遠鏡並不成功,透鏡的凸度關係著成像的焦點,而竹筒的長度與焦點距離不合適,導致望遠的效果僅有二百多米,並且十分模糊……
他垮著一張臉坐到地上,越看這玩意越不順眼。
“大爺的,原理肯定沒錯,應該是手法不對,焦距必須可以調節才行……”
抬頭瞅了一圈看熱鬧的人群,心裏更加不爽,“大爺的,都圍在這裏偷懶嗎?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去,雁林,滾過來,幫我把竹筒鋸開!”
族人們哄然大笑,呲著牙紛紛離去,有人說根本不可能看到幾裏外的東西,也有人表示巫公應該能做到。
巫小豆的確沒有放棄,他感覺兩個鏡片的凸度應該差不多,隻要能調節焦距肯定就可以用。
想要隨時調節鏡片之間的距離,就必須擰動竹筒,通過調整後方目鏡的位置來實現,然而在竹筒上雕刻螺紋太不現實,紋路不標準的話根本擰不動。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做成抽拉式!
雁林拿著鋸子問道:“巫公,怎麽做啊?”
巫小豆在竹筒上畫了一圈灰線,“沿著線把竹筒鋸開,弄整齊點。”
竹筒長一尺,鋸掉的部分安著目鏡,長度有三寸,將這截短筒的裏側磨掉一層,長筒的外側也磨掉一層,長度同樣是三寸。
磨完以後,在長筒那端刻上兩道淺槽,在短筒內側的對應位置粘上兩截竹條,兩段竹筒扣上以後,竹條可以在淺槽裏劃動,末端粘上擋頭,防止完全拽出。
這樣改完以後,前麵的物鏡固定不動,後麵的目鏡卻可以前後推拉三寸的長度,足夠找準合適的焦距。
兩個人鼓搗了半天,總算重新做好了望遠鏡。
巫小豆有點不放心,拉著雁林悄悄去了城牆。
望遠鏡這次很好用!
能夠看清一裏地外的人臉,雖然三四裏的距離也能看見,但是對辨識度沒有太大幫助,畢竟這玩意就是一個放大的作用,改善不了人的視力。
然而讓他驚訝的是,雁林竟然能看清二裏地的人臉,甚至還能看到養殖場西邊的山林!
“大爺的,難道你的視力比我好?”
巫小豆很不高興,要過竹筒調整了半天,還是看不清二裏外的人臉。
雁林興奮不已,一個勁地請求道:“巫公,我剛才看到雁雪她們了,再給我看看吧,待會我要嚇她一跳。”
去年陰幹了大量的木材,最近才新製出一千多張大弓,女弓手們正在養殖場南岸進行練習,不但為她們換掉了竹弓,就連皮甲、手套、扳指、麵具也做了改進。
而且人人背上多了一根長矛!
這根長矛不是投擲用的,更不是拚殺用的,而是為她們提供防護的!
矛長七尺,兩頭都帶著石刃,下端凸起一塊腳踏,用腳一踩能夠輕鬆紮進土裏,矛杆用鬆木或者檀木製成,背在身上重量很輕,
巫小豆舉著望遠鏡,興致勃勃地觀看女弓手們訓練。
隊首們下達口令,弓手們摘下長矛斜立在自己眼前,緊接著用腳一蹬,長矛穩穩地斜插在原地。
一根長矛不起眼,十根也看不出多厲害,但是成百上千根石矛斜刺,視覺衝擊極其震撼!
槍矛如林!
弓手們來迴演練,有時候插成方陣,有時候插成圓陣,有時候插成弧線,女孩們有時候站在槍林中拉弓,有時候跑到槍林後方射箭。
尤其是千人變陣的時候,場麵十分壯觀!
第一隊插下長矛以後,迅速撤到後方,第二隊緊跟著插矛、撤退,然後是第三隊、第四隊,十幾息以後,赫然形成了一大片荊棘帶!
石矛斜刺前方,矛尖基本都在胸口的高度,敵人如果想衝擊弓手,必定會被這些長槍阻攔,同時還要承受頭頂的箭雨。
巫小豆咧了咧嘴,“弓手攜帶長矛”是他想出的主意,因為三支戰隊裏有擲矛手,索性就將弓手撤了出來,力圖發揮出更強的戰力。
木弓有效射程在十至三十丈,能夠形成連綿不斷的打擊,穿透力遠遠大於矛槍,而且箭速極快,對射起來大占優勢。
但是,弓手怕近戰,失去盾手的保護,一旦被敵人臨近,等待她們的隻有潰敗。
每個弓手都需要攜帶兩筒竹箭,如果再背上盾牌,肯定會超出負重,於是,背上一支輕矛便成了不錯的選擇。
巫小豆看了半天也沒認出雁雪,少女們一個個從頭蒙到腳,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他隨手將望遠鏡遞給雁林,“你怎麽能分清哪個是雁雪?”
雁林將眼睛湊上竹筒,調整著焦距說道:“她升到了獵首,那個畫著大雁的三角旗就是她的。”
巫小豆愣了愣,轉身下了城牆,“走吧,迴去讓青巧再做一些望遠鏡。”
製作區全力開動,兩天以後,做出了二十四個望遠鏡,獸皮包裹著竹筒,上麵還綁了一根皮繩,不用的時候可以背在身上,做工比第一個要好很多。
消息傳開,香氣穀轟動了!
在家的族人們紛紛趕來,輪流體驗新“神器”的威力,就連小屁孩們也跑來湊熱鬧。
陣陣驚唿在牆頭響起。
大家十分驚訝,兩片小小的玻璃,竟然真的能將遠處的景色拉到眼前!
青巧神采飛揚,大聲提醒著眾人小心使用,誰敢弄壞了就得挨揍。
巫錯腆著小臉跟在她身後,死乞白賴地想要一個。
青巧當然不給,“這是打仗用的,你個小屁孩要了幹什麽?剛才還沒看夠嗎?”
巫錯不管那些,拽著她的衣角快急哭了,“我師尊說,晚上的時候沒事幹,可以用來看月亮,還可以看流星雨……”
青巧一聽大怒,“這是用來玩的嗎?不給……”
巫小豆在一旁滿頭黑線,拉著巫錯躲到一邊,“你這個笨蛋,不會等晚上去倉庫找雁汐借嗎?算了,把我這個給你吧。”
巫錯大喜,道了聲謝,拿著望眼鏡撒腿就跑,身後立刻跟上了一大群孩子。
忽然,牆頭上有人大聲喊道:“巫公,我看到南邊來人了!是花神部的人!”
巫小豆上了城牆,接過望遠鏡向南看去,幾裏地外果然有一群人,其中有一些花枝招展的女子,的確是花神部。
青巧奇怪道:“她們不是在青靈那裏教種植嗎?怎麽會來這裏?”
巫小豆笑了笑說道:“待會不就知道了嘛,走吧,一起去迎接盟友。”
巫小豆意氣風發,咋唿了一通就開始演示,誰知一上來就傻了眼。
望遠鏡並不成功,透鏡的凸度關係著成像的焦點,而竹筒的長度與焦點距離不合適,導致望遠的效果僅有二百多米,並且十分模糊……
他垮著一張臉坐到地上,越看這玩意越不順眼。
“大爺的,原理肯定沒錯,應該是手法不對,焦距必須可以調節才行……”
抬頭瞅了一圈看熱鬧的人群,心裏更加不爽,“大爺的,都圍在這裏偷懶嗎?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去,雁林,滾過來,幫我把竹筒鋸開!”
族人們哄然大笑,呲著牙紛紛離去,有人說根本不可能看到幾裏外的東西,也有人表示巫公應該能做到。
巫小豆的確沒有放棄,他感覺兩個鏡片的凸度應該差不多,隻要能調節焦距肯定就可以用。
想要隨時調節鏡片之間的距離,就必須擰動竹筒,通過調整後方目鏡的位置來實現,然而在竹筒上雕刻螺紋太不現實,紋路不標準的話根本擰不動。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做成抽拉式!
雁林拿著鋸子問道:“巫公,怎麽做啊?”
巫小豆在竹筒上畫了一圈灰線,“沿著線把竹筒鋸開,弄整齊點。”
竹筒長一尺,鋸掉的部分安著目鏡,長度有三寸,將這截短筒的裏側磨掉一層,長筒的外側也磨掉一層,長度同樣是三寸。
磨完以後,在長筒那端刻上兩道淺槽,在短筒內側的對應位置粘上兩截竹條,兩段竹筒扣上以後,竹條可以在淺槽裏劃動,末端粘上擋頭,防止完全拽出。
這樣改完以後,前麵的物鏡固定不動,後麵的目鏡卻可以前後推拉三寸的長度,足夠找準合適的焦距。
兩個人鼓搗了半天,總算重新做好了望遠鏡。
巫小豆有點不放心,拉著雁林悄悄去了城牆。
望遠鏡這次很好用!
能夠看清一裏地外的人臉,雖然三四裏的距離也能看見,但是對辨識度沒有太大幫助,畢竟這玩意就是一個放大的作用,改善不了人的視力。
然而讓他驚訝的是,雁林竟然能看清二裏地的人臉,甚至還能看到養殖場西邊的山林!
“大爺的,難道你的視力比我好?”
巫小豆很不高興,要過竹筒調整了半天,還是看不清二裏外的人臉。
雁林興奮不已,一個勁地請求道:“巫公,我剛才看到雁雪她們了,再給我看看吧,待會我要嚇她一跳。”
去年陰幹了大量的木材,最近才新製出一千多張大弓,女弓手們正在養殖場南岸進行練習,不但為她們換掉了竹弓,就連皮甲、手套、扳指、麵具也做了改進。
而且人人背上多了一根長矛!
這根長矛不是投擲用的,更不是拚殺用的,而是為她們提供防護的!
矛長七尺,兩頭都帶著石刃,下端凸起一塊腳踏,用腳一踩能夠輕鬆紮進土裏,矛杆用鬆木或者檀木製成,背在身上重量很輕,
巫小豆舉著望遠鏡,興致勃勃地觀看女弓手們訓練。
隊首們下達口令,弓手們摘下長矛斜立在自己眼前,緊接著用腳一蹬,長矛穩穩地斜插在原地。
一根長矛不起眼,十根也看不出多厲害,但是成百上千根石矛斜刺,視覺衝擊極其震撼!
槍矛如林!
弓手們來迴演練,有時候插成方陣,有時候插成圓陣,有時候插成弧線,女孩們有時候站在槍林中拉弓,有時候跑到槍林後方射箭。
尤其是千人變陣的時候,場麵十分壯觀!
第一隊插下長矛以後,迅速撤到後方,第二隊緊跟著插矛、撤退,然後是第三隊、第四隊,十幾息以後,赫然形成了一大片荊棘帶!
石矛斜刺前方,矛尖基本都在胸口的高度,敵人如果想衝擊弓手,必定會被這些長槍阻攔,同時還要承受頭頂的箭雨。
巫小豆咧了咧嘴,“弓手攜帶長矛”是他想出的主意,因為三支戰隊裏有擲矛手,索性就將弓手撤了出來,力圖發揮出更強的戰力。
木弓有效射程在十至三十丈,能夠形成連綿不斷的打擊,穿透力遠遠大於矛槍,而且箭速極快,對射起來大占優勢。
但是,弓手怕近戰,失去盾手的保護,一旦被敵人臨近,等待她們的隻有潰敗。
每個弓手都需要攜帶兩筒竹箭,如果再背上盾牌,肯定會超出負重,於是,背上一支輕矛便成了不錯的選擇。
巫小豆看了半天也沒認出雁雪,少女們一個個從頭蒙到腳,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他隨手將望遠鏡遞給雁林,“你怎麽能分清哪個是雁雪?”
雁林將眼睛湊上竹筒,調整著焦距說道:“她升到了獵首,那個畫著大雁的三角旗就是她的。”
巫小豆愣了愣,轉身下了城牆,“走吧,迴去讓青巧再做一些望遠鏡。”
製作區全力開動,兩天以後,做出了二十四個望遠鏡,獸皮包裹著竹筒,上麵還綁了一根皮繩,不用的時候可以背在身上,做工比第一個要好很多。
消息傳開,香氣穀轟動了!
在家的族人們紛紛趕來,輪流體驗新“神器”的威力,就連小屁孩們也跑來湊熱鬧。
陣陣驚唿在牆頭響起。
大家十分驚訝,兩片小小的玻璃,竟然真的能將遠處的景色拉到眼前!
青巧神采飛揚,大聲提醒著眾人小心使用,誰敢弄壞了就得挨揍。
巫錯腆著小臉跟在她身後,死乞白賴地想要一個。
青巧當然不給,“這是打仗用的,你個小屁孩要了幹什麽?剛才還沒看夠嗎?”
巫錯不管那些,拽著她的衣角快急哭了,“我師尊說,晚上的時候沒事幹,可以用來看月亮,還可以看流星雨……”
青巧一聽大怒,“這是用來玩的嗎?不給……”
巫小豆在一旁滿頭黑線,拉著巫錯躲到一邊,“你這個笨蛋,不會等晚上去倉庫找雁汐借嗎?算了,把我這個給你吧。”
巫錯大喜,道了聲謝,拿著望眼鏡撒腿就跑,身後立刻跟上了一大群孩子。
忽然,牆頭上有人大聲喊道:“巫公,我看到南邊來人了!是花神部的人!”
巫小豆上了城牆,接過望遠鏡向南看去,幾裏地外果然有一群人,其中有一些花枝招展的女子,的確是花神部。
青巧奇怪道:“她們不是在青靈那裏教種植嗎?怎麽會來這裏?”
巫小豆笑了笑說道:“待會不就知道了嘛,走吧,一起去迎接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