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陽初升。


    清新的早晨,廣場上站滿了人,巫小豆在石台上唾沫橫飛動員軍心,下麵一大片人聽的如癡如醉,歡唿聲陣陣。


    聯盟的族人們並不知道定居蓋房子是咋迴事,他們大體知道就是用泥巴做山洞,私下裏議論著,做好以後恐怕也是用火燒,就像陶器一樣,肯定很厲害!


    至於巫公說的“白牆紅瓦”他們根本不信,用火一燒黑乎乎的白個屁,難道“山洞”也需要上釉?至於“老婆孩子熱炕頭”更不知道是啥玩意,反正跟著歡唿總沒錯!


    巫小豆聽著下麵一片歡唿聲很滿意,估摸著軍心差不多了,小手一揮安排起任務。


    炎巧帶人將竹子做成模板,跟編筐差不多,就是一個平底的樣式;雁石帶人去弄石頭,大的小的都要。


    其他人都拿著木鏟、石锛唿啦啦去了小溪邊。


    石锛和石斧類似,無非就是把手要長很多,適合挖土。


    青土、青葉、青草三人跟在巫小豆身邊,他們的“神語”學得好,跟著巫公當“技術員”。


    巫小豆要來一根長繩,一頭按在小溪拐彎處,另一頭遠遠拽向了廣場,仔細地量了一番,定好了繩子的位置。


    潔白的石灰順著長繩灑了一道白線,“挖!”他指著白線說道。


    族人們愣了愣,這就是蓋房子?和挖地窩子差不多嘛,幹這個大家都很拿手,於是每人一段蒙頭就挖。


    巫小豆在挖管溝,他打算讓水直接通進每一戶人家,給水管、雨水管、汙水管一步到位。


    這裏都是原土,刨開表層下麵很好挖,為了防凍幹脆讓深度達到了兩米,給水在下排水在上,一共四千米長度,二百多人挖三天應該能完成。


    最難挖的是上麵半米的範圍,土裏麵摻著一些碎石,再往下就好多了,全是沙子很容易挖。


    巫小豆沿著溝邊立起幾根木棍,竹管剖開兩半綁在小棍上,用陶蛋放竹管裏找好水平,十米的距離就加深十厘米,差點也無所謂,反正水塔的高度足夠。


    從拐彎處向東二十米就是廣場邊緣,廣場東西長二百米,一直挖到頭就停下。


    再將廣場這條溝量出均分的兩個點,從兩個點往南挖兩條溝,每一條溝都通向住宅區,經過每一處房子,總長度在四千多米。


    經過住宅區以後,雨水管和汙水管通出圍牆外。


    巫小豆讓青葉看著挖溝,他帶著人開始規劃住宅區。


    老家四間房差不多有一百六七十平方的麵積,算上胡同麵積還大,他為了減少工程量給定在了一百五十平方,長寬都十二米多點,準不準也不知道,反正統一尺寸就行。


    四戶人家一排房子,山牆兩家共用,長度基本五十米;胡同三米多,都用的同一根草繩打結做標準。


    繩子拉過來拉過去,一條條白線畫在了南坡上,小夥伴們看懵了,巫小豆卻覺得很平常,這些東西比起跟堂哥放線要簡單的多。


    聯盟現在有一千一百六十四人,巫小豆也搞不清多少戶人家,索性直接從廣場往南建滿了一裏多地,二百米寬度總共十幾萬平方,都蓋成房子!


    最中間留出寬一百米、長二百米的空地,這裏建聯盟大院以及活動廣場,東西南北四條大街都通向這裏,廣場四周是住宅,街道縱橫、胡同相連。


    這樣最南邊還多出近千米長的空地,巫小豆暫時沒想到建什麽,就扔那裏再說吧。


    快天黑時終於畫好了住宅區,巫小豆他們特意跑到崖頂看效果,橫平豎直的白線十分好看,就是一條條大溝破壞了美感。


    一連三天,解決了無數麻煩,管溝終於挖好了,巫小豆鬆了口氣,這些隱蔽工程最難幹,地麵上蓋房子反而簡單一些。


    炎山的陶管已經出窯,磚頭也出了一批,巫小豆見過燒窯,知道青磚和紅磚的區別,材料、燒製都差不多,就是在出窯的時候有所不同。


    紅磚自然冷卻,青磚加水密封,他為了追求速度,讓炎山做的是青磚。


    紅磚過幾天再燒都來得及。


    下管子比挖溝要快多了,一根根陶管放進溝底,大頭在上遊挨著連起來,接頭處用泥巴糊起來,沒必要做壓力試驗,到了房子的位置就換上三通陶件,用細陶管升出地麵一點,依據白灰線放在堂屋的角落。


    先下給水管後下排水管,下完了繼續向前,遇到古力井就斷開排水管,後麵就開始填土,先用沙子蓋住陶管,然後隨便填就行,每半米打一次夯。


    巫小豆跑前跑後,忙的腳不沾地。


    黃牙帶隊伍迴來送石灰,直接被這場麵震懵了,站在崖頂緩了半天,下來後找到巫小豆強烈表示留下來幫忙。


    巫小豆雖然看他不順眼,但知道他有點小聰明,現在正值用人之際也就點頭留下了。


    黃牙大喜過望,跑前跑後的倒真讓巫小豆輕鬆不少。


    還有青土也值得一提,這憨厚少年平時話不多,這幾天跟著巫小豆忙乎,對放線測標高很有天賦,基本學幾次就會了,比起兩個女孩強了太多。


    巫小豆也不藏私,就像堂哥教他一樣,耐心地解釋給青土聽,當然,不耐煩的時候就破口大罵。


    到九月初十那天下午,族人們已經開始挖屋基,這個簡單很多,照著白線挖半米寬,深度二三十厘米就行。


    讓青土留在工地指揮,巫小豆帶人去了泥灘,他要安水車。


    下一步需要大批量用泥巴,這個泥灘位置很合適,就是水太多,嚴重影響挖泥進度,水車就是為了將水排進大河。


    東南角已經挖成一個大坑,邊上堆滿了一些古怪的材料,一群人圍在那裏嘰嘰喳喳,斷腿老人坐著輪椅也來了,老人滿麵紅光,接受著族人們的恭維,那天晚上,巫公鼓搗了兩個樣品就不管了,兩種水車都是他帶人做出來的,理應受到族人的敬佩。


    巫小豆到了以後,示意老人指揮安裝,這是他該得的榮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原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杯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杯笑並收藏顛覆原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