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尾隨了她一日
穿越古代之江湖逃亡日常 作者:哈滴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處理了麻煩事件,洛珘又與管理員交代一番,往後借書再出現這種情況,直接取消鬧事人的會員,用不著給麵子。
說完瞪了眼方才向著王公子說話的幾人,眼底呈現一抹凜冽之意。
那幾人灰溜溜進了圖書架子間。
她轉身正要離開,卻被蔡公子帶著弟弟妹妹前往向她感謝。
“白姑娘,方才真是謝謝你。”
小女孩也才七八歲左右,甜甜地與她道謝:“姐姐,你好厲害,我長大後也要像你一樣厲害。”
“沒什麽謝的,你又沒做錯什麽。”洛珘蹲下身,看了一眼小女孩手中的書籍,笑著說,“你一定會的,女孩子也可以讀書識字育人,你長大後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女子。”
“嗯,大哥哥會在家教我和二哥哥讀書認字的,他說女孩子也可以讀書明智,不會比男孩子差的。”
她再看向蔡公子,他能不分弟弟妹妹都親自教導,也帶到圖書館借閱圖書,這位書生,心中有大誌。
與他們道了別,洛珘與秦炳銳商量這人可留,得想法子弄到圖書館做事。往後他們的圖書館可是要全國開分館的,總要找些靠得住的人。
跟著兩位姑娘上到五樓,這裏便是傳說中的隻出售話本子,以及需要搶著借閱連環畫的樓層。
唯一一套連環畫不給借閱出去,隻能在圖書館內閱讀。
所以,朱錦佑和宋四看到的場景是,一堆不分男女老少,隻要識字的人紛紛擺出不同的姿勢,或蹲著,或側靠著書架子,或是盤腿坐地上,全在認真地翻閱著可免費閱讀的書籍。
另外幾排可閱讀的座椅上,已經坐滿了人。因為每一層樓的書籍類型不一樣,不能帶著不同的書籍去到別的樓層占位置。
話本子不能借閱出去,雖然可以在圖書館免費閱讀,但是最新連載隻能去別的鋪子購買,要過一個月才能迴到圖書館內。
圖書館當時一口氣出了好幾本不同話本子的連續兩冊,後麵的幾冊均在其他鋪子售賣,並沒有在圖書館上架。
今日正好一個月,好幾本話本子上架了第三冊,所以導致前來免費看話本子的人特別多。
另外又新上架了一部新的話本子,推理類型的,即便在圖書館內銷售量也特別高。
前往看話本子的大多數人是普通百姓,識字卻沒錢,隻能湊合在這裏看免費的。
正兒八經的書可沒這麽多人看呢。
有錢人都在別的鋪子買到第五冊了,可這有什麽關係,古人的娛樂這麽少,等一等免費的他們等的起。
朱錦佑向一名看書的書生打聽到這個規則,忍不住感慨,這種營銷模式,可不是一般的經商頭腦能想到的。
她一麵為寒門學子提供免費借閱之地,一麵又要賺夠富人的錢。
高,實在高。
他驀地對這位瑩貴人產生了疑慮,她當真是瑩貴人?還是秦姑娘口中的那位姐姐?
他現在已經不相信這兩位姑娘說的任何一個字。
她們太狡詐,總能將所有的差錯給圓迴來,讓你不知何為真何為假。
或許,秦姑娘一直以來就沒說過真話?
她們做這麽多,究竟在圖什麽?是為了錢嗎?
不像,若真想賺錢,話本子這塊完全可以不給現場免費閱讀。
話本子?朱錦佑都忍不住想去看看,究竟寫得是啥玩意。
直到,他走過去翻到一本都被人快翻爛的《名偵探文伯傳》,講的居然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因為年輕時懷才不遇,加之上了年紀被家人嫌棄,被世人遺忘,於是憤憤不平想證明自己的本事。最後,在青州城開了一家偵探館。
朱錦佑腦瓜子痛,證明自身的本事,為何要開偵探館?遇到殺人放火這等惡性作案的,追捕犯人這事不是大理寺刑部和各州府衙門該管的嗎?
算了,話本子,不能按正常腦子思考。
第一個故事看著還挺治鬱……
說有一座南方小鎮離青州城不遠,鎮上有個村叫盤龍村,盤龍村的人都是靠種地生存。村後有一座大山,山下有溪流,村裏人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種地也能勉強維持生計。
村裏人除了農閑時候會去鎮上趕集,幾乎也沒別的娛樂。
直到有一日,村子裏有一戶人家柴房走水,燒死了這戶人家的男主人鄭大財和大兒子鄭永安。
村子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一起意外,意外嘛,那頂多是草草收屍吃一場席再草草下葬即可,村裏人嘛,哪有那麽多講究。
但鄭大財的父母就不同意了,雖說這個大兒子不爭氣,愛喝酒賭博打媳婦,可好歹一條人命,鄭老頭和老伴田大娘非跑去村裏正那邊鬧,說是鄭大媳婦何氏謀殺親夫,殺人要償命。
鄭大財早年間好賭,生了第三個閨女後便被原生家庭給分家出來。
何氏承擔了一大家子的生計,白天幹農活,晚上還要洗衣做飯伺候一大家子。
遇到鄭大財賭博輸了錢,再喝了酒迴來,還要發瘋似的打何氏。
何氏人瘦體弱,力氣上根本不是牛高馬大的鄭大財的對手,所以隻有挨打的份。
村裏人說,過不了十天,總會看到何氏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有時臉腫的厲害連說話都開不了口,著實可憐,可村裏沒人敢去幫忙,誰都怕惹事遭報複。
鄭家兩位老人來鬧事,無非是想要走大兒子家分出去的幾畝地,他們可不能讓何氏撿了大便宜。
何氏不願給,她還有12歲的二兒子和6歲的小女兒要撫養,不能丈夫死了大兒子沒了地也沒了。
於是村理正便做決定,村裏掏錢,去青州城裏找知名偵探文伯來查案,若是證明鄭大財和鄭永安是被何氏所害,那幾畝地理應賠償給鄭大財父母,最起碼算是一筆贍養金。
……
朱錦佑看到這裏,眉頭緊蹙。
這故事這般糟心,怎麽還有人喜歡看。
鄭大財是該死,就是死得蹊蹺而已,這個故事不用猜兇手是誰,隻需要證明兇手是如何殺害被害人即可。
朱錦佑沒啥興趣,想封上書走人。
卻不想宋四太會看眼色行事,以為朱公子喜歡,已經拿著這幾本書去結了賬。
朱錦佑:“……”
結果,朱錦佑沒看,宋四看得津津有味。
他每次看到精彩之處忍不住感慨:“原來如此,想不到,真是想不到!”
朱錦佑盡量不被他幹擾,便去看看那位白姑娘和秦姑娘究竟在做什麽。
說完瞪了眼方才向著王公子說話的幾人,眼底呈現一抹凜冽之意。
那幾人灰溜溜進了圖書架子間。
她轉身正要離開,卻被蔡公子帶著弟弟妹妹前往向她感謝。
“白姑娘,方才真是謝謝你。”
小女孩也才七八歲左右,甜甜地與她道謝:“姐姐,你好厲害,我長大後也要像你一樣厲害。”
“沒什麽謝的,你又沒做錯什麽。”洛珘蹲下身,看了一眼小女孩手中的書籍,笑著說,“你一定會的,女孩子也可以讀書識字育人,你長大後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女子。”
“嗯,大哥哥會在家教我和二哥哥讀書認字的,他說女孩子也可以讀書明智,不會比男孩子差的。”
她再看向蔡公子,他能不分弟弟妹妹都親自教導,也帶到圖書館借閱圖書,這位書生,心中有大誌。
與他們道了別,洛珘與秦炳銳商量這人可留,得想法子弄到圖書館做事。往後他們的圖書館可是要全國開分館的,總要找些靠得住的人。
跟著兩位姑娘上到五樓,這裏便是傳說中的隻出售話本子,以及需要搶著借閱連環畫的樓層。
唯一一套連環畫不給借閱出去,隻能在圖書館內閱讀。
所以,朱錦佑和宋四看到的場景是,一堆不分男女老少,隻要識字的人紛紛擺出不同的姿勢,或蹲著,或側靠著書架子,或是盤腿坐地上,全在認真地翻閱著可免費閱讀的書籍。
另外幾排可閱讀的座椅上,已經坐滿了人。因為每一層樓的書籍類型不一樣,不能帶著不同的書籍去到別的樓層占位置。
話本子不能借閱出去,雖然可以在圖書館免費閱讀,但是最新連載隻能去別的鋪子購買,要過一個月才能迴到圖書館內。
圖書館當時一口氣出了好幾本不同話本子的連續兩冊,後麵的幾冊均在其他鋪子售賣,並沒有在圖書館上架。
今日正好一個月,好幾本話本子上架了第三冊,所以導致前來免費看話本子的人特別多。
另外又新上架了一部新的話本子,推理類型的,即便在圖書館內銷售量也特別高。
前往看話本子的大多數人是普通百姓,識字卻沒錢,隻能湊合在這裏看免費的。
正兒八經的書可沒這麽多人看呢。
有錢人都在別的鋪子買到第五冊了,可這有什麽關係,古人的娛樂這麽少,等一等免費的他們等的起。
朱錦佑向一名看書的書生打聽到這個規則,忍不住感慨,這種營銷模式,可不是一般的經商頭腦能想到的。
她一麵為寒門學子提供免費借閱之地,一麵又要賺夠富人的錢。
高,實在高。
他驀地對這位瑩貴人產生了疑慮,她當真是瑩貴人?還是秦姑娘口中的那位姐姐?
他現在已經不相信這兩位姑娘說的任何一個字。
她們太狡詐,總能將所有的差錯給圓迴來,讓你不知何為真何為假。
或許,秦姑娘一直以來就沒說過真話?
她們做這麽多,究竟在圖什麽?是為了錢嗎?
不像,若真想賺錢,話本子這塊完全可以不給現場免費閱讀。
話本子?朱錦佑都忍不住想去看看,究竟寫得是啥玩意。
直到,他走過去翻到一本都被人快翻爛的《名偵探文伯傳》,講的居然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因為年輕時懷才不遇,加之上了年紀被家人嫌棄,被世人遺忘,於是憤憤不平想證明自己的本事。最後,在青州城開了一家偵探館。
朱錦佑腦瓜子痛,證明自身的本事,為何要開偵探館?遇到殺人放火這等惡性作案的,追捕犯人這事不是大理寺刑部和各州府衙門該管的嗎?
算了,話本子,不能按正常腦子思考。
第一個故事看著還挺治鬱……
說有一座南方小鎮離青州城不遠,鎮上有個村叫盤龍村,盤龍村的人都是靠種地生存。村後有一座大山,山下有溪流,村裏人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種地也能勉強維持生計。
村裏人除了農閑時候會去鎮上趕集,幾乎也沒別的娛樂。
直到有一日,村子裏有一戶人家柴房走水,燒死了這戶人家的男主人鄭大財和大兒子鄭永安。
村子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一起意外,意外嘛,那頂多是草草收屍吃一場席再草草下葬即可,村裏人嘛,哪有那麽多講究。
但鄭大財的父母就不同意了,雖說這個大兒子不爭氣,愛喝酒賭博打媳婦,可好歹一條人命,鄭老頭和老伴田大娘非跑去村裏正那邊鬧,說是鄭大媳婦何氏謀殺親夫,殺人要償命。
鄭大財早年間好賭,生了第三個閨女後便被原生家庭給分家出來。
何氏承擔了一大家子的生計,白天幹農活,晚上還要洗衣做飯伺候一大家子。
遇到鄭大財賭博輸了錢,再喝了酒迴來,還要發瘋似的打何氏。
何氏人瘦體弱,力氣上根本不是牛高馬大的鄭大財的對手,所以隻有挨打的份。
村裏人說,過不了十天,總會看到何氏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有時臉腫的厲害連說話都開不了口,著實可憐,可村裏沒人敢去幫忙,誰都怕惹事遭報複。
鄭家兩位老人來鬧事,無非是想要走大兒子家分出去的幾畝地,他們可不能讓何氏撿了大便宜。
何氏不願給,她還有12歲的二兒子和6歲的小女兒要撫養,不能丈夫死了大兒子沒了地也沒了。
於是村理正便做決定,村裏掏錢,去青州城裏找知名偵探文伯來查案,若是證明鄭大財和鄭永安是被何氏所害,那幾畝地理應賠償給鄭大財父母,最起碼算是一筆贍養金。
……
朱錦佑看到這裏,眉頭緊蹙。
這故事這般糟心,怎麽還有人喜歡看。
鄭大財是該死,就是死得蹊蹺而已,這個故事不用猜兇手是誰,隻需要證明兇手是如何殺害被害人即可。
朱錦佑沒啥興趣,想封上書走人。
卻不想宋四太會看眼色行事,以為朱公子喜歡,已經拿著這幾本書去結了賬。
朱錦佑:“……”
結果,朱錦佑沒看,宋四看得津津有味。
他每次看到精彩之處忍不住感慨:“原來如此,想不到,真是想不到!”
朱錦佑盡量不被他幹擾,便去看看那位白姑娘和秦姑娘究竟在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