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比試,白淩逸比任何人都緊張。


    他雖然相信炳銳哥有過人的才能,但是聽聞嵩明書院各個都是頂尖人才,就連京城的國公府侯府將軍府也將子弟送過來讀書,或許,能文能武的並不在少數。


    一會,山長身旁的跑腿小哥叫來十幾位學生,年紀分別在十二歲到十八歲之間,估摸是書院各級別的優秀學子。


    山長將眾人帶入一處風景極佳的湖畔亭榭處,有桌有椅有茶水,亭榭左側是一處平整的草地,另一側一排楊柳與樓台亭閣倒映入湖,別有滋味。


    湖中蓮花錦鯉相映生輝,極其美妙!


    一群錦衣華服的公子哥看到秦炳銳領著三個灰頭灰腦的小子,相視一笑。


    就憑這四人,想與他們嵩明書院的才子們比試?


    說出去定被貽笑大方。


    再說秦公子長得又美又兇的,幾位學子不小心瞥到他邪邪地笑,忍不住打了一股寒栗。


    山長摸了摸胡子,笑了笑,與眾人介紹一遍秦炳銳幾人,又朝秦炳銳說道:“我們嵩明書院作為主人,理應先讓秦公子幾位客人,請秦公子可先提出比試的範圍,老夫作為裁判長定會公平公正。”


    秦炳銳眉頭一揚,讓我先出題,怕你們承受不起,不過還是不能太猛,免得對手聽不懂。


    穿著最為華麗的沈公子與秦炳銳作揖,謙虛道:“學生沈墨,敢問秦公子擅長哪門學科,鄙人才疏學淺,可先陪公子活躍活躍氣氛。”


    秦炳銳眉頭一揚,這小子約十六歲的年紀,舉止言談大方,眉眼裏一股傲氣,一看便知是官宦世家的大公子,才學見識肯定不會淺,或許還是個厲害角色。


    先殺殺他的傲氣。


    “本公子從未看過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以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隻略讀過史記,孫子兵法。”


    “好,那我們不比這些書上的內容。”


    “在下詩詞歌賦也不太行。”


    “……”


    沈公子十歲中童生,十三歲考中秀才,今年八月便能去參加鄉試(三年一次鄉試),想不到現在卻和一個什麽也不會的人比試才學,真是奇了怪了!


    他無處吐槽。


    而文山長偏偏說,山外山人外人,讓他們多多了解百姓視察民情交往各方麵天賦異稟的人才。


    或許眼前的秦公子有所特長。


    “秦公子盡管展示自己擅長的,不用為鄙人考慮。”


    秦炳銳差點笑出聲,這些孩子真可愛,若是洛珘姐姐見到他們,一定恨不得傳授許多知識給他們,他們才是祖國的花朵,人類的未來呀!


    “哎呀,我們也別太拘束了,說話文縐縐我可受不了。這樣吧,開門見山,反正我這人呢會的挺雜,要不你們一眾人對我一個,我就地出題如何?”


    “啊?”


    驚訝的是方清道和清林兩兄弟。


    白淩逸的小心髒突突的,他怎麽就不信秦炳銳哥哥沒看過四書五經呢!


    他分明記得洛珘姐姐拿《九章算術》給他看,他說太容易。


    沈公子涵養真不錯,苦笑一聲,點頭答應。


    “請公子隨意。”


    其他人有私底下譏諷的,弄得不明就裏的方清道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這些學子,在年前為止可全是他的同窗,往後在城裏也會常見,到時肯定是少不了對他的諷刺。


    秦炳銳用力拍了拍方清道的肩膀,會心一笑。


    “本人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詩詞歌賦不太好,但是記性尚可,聽過的詩詞基本上都記得。


    琴棋書畫呢多少會點,武功還算可以,弓箭刀槍劍戟基本上都會些。


    不過呢,現在要比,就比些基礎的,在下最擅長認字,不知沈公子願不願承讓承讓?”


    說了一堆,最後不過是比認識的字,可笑。


    不過也是,這個朝代,能識字的女子著實不多,他們雖然客氣稱秦公子為公子,實際上也知道她是女子。


    女子不在家做女紅,出來丟人現眼作甚。


    人群中有人譏笑一聲,道:“那就識字唄,不知道姑娘認識多少字?”


    “我認識的肯定比你多。”


    秦炳銳不再言笑,狠狠地瞪了那學子一眼,光是一個眼神像嗜血的羅刹。


    文山長暗暗一驚,這女子居然有這等煞氣。


    還是多遠離她幾步最好。


    “比試便是比試,公平公正,不要拿女子的弱項諷刺。”


    沈公子正氣凜然,果真風采奪人。


    秦炳銳點點頭,語氣異常平靜:“華夏眾民族曆史悠久,文化深厚,文字自然不會是一成不變的,以我所知,古文字便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大篆和小篆。


    本姑娘識字不多,但是這其中任何一種古字體,我都能識得,並能手寫出來,若是各位不信,可以找懂行的學子來與我比試比試。”


    “這……”


    文山長驟然起身。


    “姑娘當真都識得?”


    關鍵是許多字體根本沒有遺留的記錄,她又從什麽地方識得?


    秦炳銳當然明白他的心思,笑道:“我師父歸隱山野乃真正世外高人,沒有他不知道的。


    甲骨文,主要流行於商周時期,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字”。


    金文,殷商後期與西周時期數百年所使用的文字,因鐫刻於青銅器之上,被後世稱為金文。


    籀(zhou)文,因《史籀篇》而得名,石鼓文是籀文的代表。石鼓文是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


    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是秦統一六國前所使用的文字。


    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統一文字改用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流行到西漢末年,逐漸被隸書所代替。


    這些字體我都能認識,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沒有都認識的,來和我一比高低。”


    不管會不會,反正先嚇唬嚇唬他們,光是能說出這些古文字先後順序,想必也能唬住他們。


    敢說女子沒幾個識字的,他爺爺的,有本事問問男子有幾個會女紅的?


    不過他秦炳銳確實也不會,洛珘姐姐那可是厲害得多,會搗鼓機械還會做女紅,他們竟敢看不起女子,我呸。


    山長一骨碌落座,沒想到這開頭一擊,是必殺技。


    就算秦姑娘能將字都寫出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確定對錯?


    這一輪算他們嵩明書院認輸。


    沈公子精神一抖,果真不能小看女子,沒想到她說的彼識字非此識字,是他們低估了對方。


    “在下佩服佩服,秦公子果真是深藏不露!”


    “哼,或許他隨便寫幾個,我們也沒人認識,他才敢說自己會呢?”


    方才裏麵不服氣的學子不甘示弱。


    “那這位公子貴姓,你出來和我比試比試一番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之江湖逃亡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滴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滴死並收藏穿越古代之江湖逃亡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