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不出張戈所料,戰鬥進行到了第七天,加強團已經無法正常輪換了。
宋瑞明來到了師部:“師長,我團傷亡嚴重,目前戰鬥損失超過五百人,非戰鬥減員也有近百人。
請師長給我們補充一千新兵,最好是跟喪屍交過手的。
至少,也要有射擊基礎的新兵。”
張戈犯了難,糧食基地人是不少,要是招打架的,能湊出兩三個師出來。
但是,要說跟喪屍打過,還要有射擊基礎,就有點為難人了。
鄂一師槍不多,張師長隻會搞實戰!
實彈射擊,那也隻會找喪屍練習!
鄂一師在編的人,有一大半都是新兵,連三團和四團的新兵,都是零號喪屍王到了,才開始緊急訓練,派出去見血的。
其他的民兵,大部分是扛著鋤頭的,幫忙幹活兒,打掃戰場的。
這些民兵訓練,大部分是練體能和技能,爬牆跑步,近身格鬥,以及各種重體力活兒,連拚刺刀都不在話下。
但是,鄂一師自打成立開始,就沒有給新兵實彈訓練的習慣,都是拉到戰場上去,找喪屍去打實彈的。
所以,民兵別說實彈,九成九連槍都沒摸過。
得知師長都摳成這樣了,訓練從不給打實彈,宋瑞明當場傻眼了。
他當了十幾年的兵,第一次聽說這種奇葩能做到師長!
顯然,宋瑞明鄙夷的眼神,張師長閱人無數,當然看得懂。
他也懶得解釋鄂一師的前身,獨立營在前幾月的子彈,都是按粒數的。
不過,宋瑞明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鄂一師以前窮,沒得選,不得不摳一點。
但是,現在不窮了,不能一直這麽小家子氣。
否則後備兵員跟不上,這場持久戰,終究會後力不足,很可能要吃虧的。
很快,師部召開了緊急會議。
會議的內容被一致同意,並且更加喪心病狂。
這幫人將鄂一師的傳統,從一個極端,推向了另一個極端。
師部決定,要大練兵,全民皆兵!
吳雨竹的報社迅速發揮作用,糧食基地的廣播也開始發力。
內容隻有一個:為了長期持久的與喪屍對戰,要提高基地裏所有人的戰鬥力,凡是年滿十八歲的男性,必須加入民兵訓練!
訓練達標之後,會安排到正麵的圍牆上,參與對喪屍的作戰,當作是實彈射擊訓練!
有人反對過,認為十八歲太小,怎麽著也要二十,甚至有人提議二十二歲。
反對無效。
鄂一師給的理由很簡單,末日淘汰了太多年紀大的人,年紀小反而生存下來的概率更大。
基地裏麵人數占比最高的,就是十八歲到三十歲,其中十八到二十二歲占比非常大!
要是不征召他們,等於少了一大半的後備兵員!
這不是年齡問題!
而是環境已經讓他們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
這是他們要麵對的現實!
以前幫他們遮風避雨的那群人,大部分都已經不在了,需要他們為別人拿起槍去戰鬥了!
當然,依舊有不服從征召的人。
對此,張師長一直都是那一招,將人驅逐到甘泉湖營地!
在那裏被喪屍發現就等於死亡,生死全憑天意!
而且民兵,還不是正規軍,用不用的上再說,但是要先練著。
總不能前線戰士打光了,再進行訓練吧,那也來不及了。
這個說法才讓大部分人接受,有備無患的道理,大家都懂。
對於女性,糧食基地沒有特殊要求,就是要加強鍛煉。
倒不是大男子主義,生死麵前,啥主義都白搭。
不征女兵,是槍不夠!
要是鄂一師有五萬條槍,張師長能讓小盆友也編入民兵,也要打喪屍!
一個十歲的娃娃打出的子彈,與一個三十歲的士兵打出來的子彈,威力是一樣的!
槍,隻有打不打的中,沒有規定使用者必須是成年男人!
然而,這反而是一個問題。
一時間,糧食基地內部男人怨聲載道,一個個愁眉苦臉的被編入各個民兵排。
相反,女人反而積極參加,興奮的嘰嘰喳喳。
不過,很快她們就被現實給毒打了。
軍事化訓練,可不是影視劇裏麵嘻嘻哈哈,嘻哈打鬧。
沒點底子,熬幾天就能讓人走路姿勢都變樣了。
這一點張戈在廢棄船廠,是深有體會的。
在這些人接受訓練的時候,鄂一師已經開始了防區調換。
三團和四團被調走,接替了加強團的部分防線,解決了加強團無法輪換的問題。
這一換,戰鬥的烈度,一下子就拉滿了。
這讓兩個團壓力大增,再一次體會到了死亡的味道。
守備團接替了正麵河溝後的圍牆防禦,每天帶著民兵進行實彈射擊。
這是一個過度。
在低烈度,危險性不高的戰場,鍛煉一下沒有什麽槍械基礎的民兵,用不多的槍支,少量彈藥,提升一下射擊水平和熟練槍械。
然後,他們就會被分配到加強團,去前線真刀真槍的跟喪屍打硬仗!
這就是鄂一師的打算,也是旅部之前一直在使用的練兵方法!
隻不過旅部是軍部的王牌,位置也很好,訓練新兵的時間跨度,比鄂一師要長,資源要多。
在訓練的項目中,旅部還是有實彈射擊這個訓練科目的,不像鄂一師這般,讓民兵到了戰場上,才開始熟練槍械。
但整體的流程是一樣的,鄂一師就是速成版本的旅部。
速成的代價,自然是居高不下的傷亡率。
每一千個民兵,到了緩衝區的戰場上,能撐過新手期的,不會超過七成。
很多人根本無法適應高強度的作戰!
為此,一度甚至讓喪屍從新兵處突襲成功,殺上了圍牆,造成不小的騷亂!
不過,張戈不在乎!
他直接無視了王梅和胡剛等人,要求延長槍械訓練的提議。
張師長義正言辭的告訴王梅:“打仗,就會死人!
鄂一師沒有時間,慢慢的去培養新兵。
零號喪屍王也不可能給太多的時間,讓他們有太多的機會去適應。
末日,無法快速適應的人,終將會被淘汰!
在軍部被打散,老將軍和葉軍長等人相繼去世,沒有人再能為難民撐起半邊天之後。
末日世界殘酷的一麵,就已經展現出來了!
鄂一師的真實水平,大家都心知肚明,與軍部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哪怕有炮兵旅,有軍參謀部,有旅部留下的加強團幫忙,也隻是勉強抗衡。
我們不是軍部!
鄂一師與軍部的差距,終究彌補不了!
我們隻是無奈被推到前台,來擋住零號喪屍王的肆虐。
然而,鄂一師目前缺陷很多,後勁不足是致命問題!
我們沒那個能力像軍部那樣,一點點的培養新兵!
鄂一師更準確的定位,其實是難民成長的過度平台,能緩衝一部分喪屍兵團的壓力,絕對做不到軍部那樣扛住所有壓力。
然而,做這個緩衝也是有代價的,每時每刻都會有人陣亡,有人犧牲!
鄂一師有多少人,這樣的犧牲能扛多久,所有人心裏都有數!
所以,這個代價需要難民與鄂一師一起來扛!
傷亡,隻是代價的一部分!
不付出代價,主力打完了,會死很多人!
雙方更像是魚與水的關係,而不再是軍部那種遮風擋雨的純粹付出了。
其實,擎天之柱的軍部,散掉的那一刻,難民就應該要學會麵對喪屍了!
如果,他們繼續選擇裝死,還指望著別人幫他們擋住所有的威脅和傷害。
那麽,有一天鄂一師也倒下了,他們將隻能任由喪屍兵團宰割!
現實,就是這麽殘酷!”
王梅,胡剛等人沒有繼續反駁了。
大家都清楚,但卻都在刻意迴避的一個事實,被張戈點破了。
鄂一師,不是軍部!
一群末日前的平民,扛不起那份責任!
所以,鄂一師需要讓難民分攤這份責任!
那麽,代價是什麽呢?
答案是命!
張戈就是在用一個個生命,大的可能隻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年紀,小的甚至還在上高中的學生,在提升鄂一師的容錯率,為這場持久戰增加砝碼!
是的!
他們隻是砝碼!
他們是鄂一師與喪屍長期對戰下去的砝碼!
這一刻胡剛和王梅都明白了,為什麽葛亮選擇張戈,而沒有選擇正規軍出身的他們,更加沒有選擇軍部的王牌——旅部!
因為他們從進入部隊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擔起了華夏軍人該有的責任。
那份責任,讓他們不可能拿難民作為砝碼!
但是,張戈可以!
他為了能活下去,為了能保住糧食基地,是不會在乎那麽多的條條框框。
而葛亮為了讓更多人活下去,很早就做出了選擇。
他默認了張戈這種性格的人加入軍隊,並且一路扶持。
他很早就在布局,防的就是這種危急時刻!
這種情況,狠辣且自私的張師長,要比束手束腳的王牌旅旅長好用!
這才是慈不掌兵真正的含義!
這個時候,王梅才真正認識到張戈的狠。
那是不同於李燁的陰狠,張戈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狠!
真正的狠人,不是為了一時爽,快意恩仇,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莽夫!
而是為了終極目的,對自己,對別人,對芸芸眾生,對所有人都能狠得下心!
就像張戈,為了保衛基地,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成千上萬普通人死於大練兵,也不改決策!
看著王梅和胡剛吃癟,李燁隻是嘴角掛著看不出來的微笑,一言不發。
他一直都知道張戈的狠辣,也知道以往的張師長,隻不過是被軍部壓製了。
李燁也知道自己是陰狠,讓人不舒服。
張戈的狠辣,光明正大,無可反駁!
所以,張戈是師長。
因為,這種光明正大的狠人,能服眾!
然而,不管區別是什麽,有一點是一樣的。
張戈與他,其實一直是同一類人。
他們都是末日狠人!
宋瑞明來到了師部:“師長,我團傷亡嚴重,目前戰鬥損失超過五百人,非戰鬥減員也有近百人。
請師長給我們補充一千新兵,最好是跟喪屍交過手的。
至少,也要有射擊基礎的新兵。”
張戈犯了難,糧食基地人是不少,要是招打架的,能湊出兩三個師出來。
但是,要說跟喪屍打過,還要有射擊基礎,就有點為難人了。
鄂一師槍不多,張師長隻會搞實戰!
實彈射擊,那也隻會找喪屍練習!
鄂一師在編的人,有一大半都是新兵,連三團和四團的新兵,都是零號喪屍王到了,才開始緊急訓練,派出去見血的。
其他的民兵,大部分是扛著鋤頭的,幫忙幹活兒,打掃戰場的。
這些民兵訓練,大部分是練體能和技能,爬牆跑步,近身格鬥,以及各種重體力活兒,連拚刺刀都不在話下。
但是,鄂一師自打成立開始,就沒有給新兵實彈訓練的習慣,都是拉到戰場上去,找喪屍去打實彈的。
所以,民兵別說實彈,九成九連槍都沒摸過。
得知師長都摳成這樣了,訓練從不給打實彈,宋瑞明當場傻眼了。
他當了十幾年的兵,第一次聽說這種奇葩能做到師長!
顯然,宋瑞明鄙夷的眼神,張師長閱人無數,當然看得懂。
他也懶得解釋鄂一師的前身,獨立營在前幾月的子彈,都是按粒數的。
不過,宋瑞明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鄂一師以前窮,沒得選,不得不摳一點。
但是,現在不窮了,不能一直這麽小家子氣。
否則後備兵員跟不上,這場持久戰,終究會後力不足,很可能要吃虧的。
很快,師部召開了緊急會議。
會議的內容被一致同意,並且更加喪心病狂。
這幫人將鄂一師的傳統,從一個極端,推向了另一個極端。
師部決定,要大練兵,全民皆兵!
吳雨竹的報社迅速發揮作用,糧食基地的廣播也開始發力。
內容隻有一個:為了長期持久的與喪屍對戰,要提高基地裏所有人的戰鬥力,凡是年滿十八歲的男性,必須加入民兵訓練!
訓練達標之後,會安排到正麵的圍牆上,參與對喪屍的作戰,當作是實彈射擊訓練!
有人反對過,認為十八歲太小,怎麽著也要二十,甚至有人提議二十二歲。
反對無效。
鄂一師給的理由很簡單,末日淘汰了太多年紀大的人,年紀小反而生存下來的概率更大。
基地裏麵人數占比最高的,就是十八歲到三十歲,其中十八到二十二歲占比非常大!
要是不征召他們,等於少了一大半的後備兵員!
這不是年齡問題!
而是環境已經讓他們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
這是他們要麵對的現實!
以前幫他們遮風避雨的那群人,大部分都已經不在了,需要他們為別人拿起槍去戰鬥了!
當然,依舊有不服從征召的人。
對此,張師長一直都是那一招,將人驅逐到甘泉湖營地!
在那裏被喪屍發現就等於死亡,生死全憑天意!
而且民兵,還不是正規軍,用不用的上再說,但是要先練著。
總不能前線戰士打光了,再進行訓練吧,那也來不及了。
這個說法才讓大部分人接受,有備無患的道理,大家都懂。
對於女性,糧食基地沒有特殊要求,就是要加強鍛煉。
倒不是大男子主義,生死麵前,啥主義都白搭。
不征女兵,是槍不夠!
要是鄂一師有五萬條槍,張師長能讓小盆友也編入民兵,也要打喪屍!
一個十歲的娃娃打出的子彈,與一個三十歲的士兵打出來的子彈,威力是一樣的!
槍,隻有打不打的中,沒有規定使用者必須是成年男人!
然而,這反而是一個問題。
一時間,糧食基地內部男人怨聲載道,一個個愁眉苦臉的被編入各個民兵排。
相反,女人反而積極參加,興奮的嘰嘰喳喳。
不過,很快她們就被現實給毒打了。
軍事化訓練,可不是影視劇裏麵嘻嘻哈哈,嘻哈打鬧。
沒點底子,熬幾天就能讓人走路姿勢都變樣了。
這一點張戈在廢棄船廠,是深有體會的。
在這些人接受訓練的時候,鄂一師已經開始了防區調換。
三團和四團被調走,接替了加強團的部分防線,解決了加強團無法輪換的問題。
這一換,戰鬥的烈度,一下子就拉滿了。
這讓兩個團壓力大增,再一次體會到了死亡的味道。
守備團接替了正麵河溝後的圍牆防禦,每天帶著民兵進行實彈射擊。
這是一個過度。
在低烈度,危險性不高的戰場,鍛煉一下沒有什麽槍械基礎的民兵,用不多的槍支,少量彈藥,提升一下射擊水平和熟練槍械。
然後,他們就會被分配到加強團,去前線真刀真槍的跟喪屍打硬仗!
這就是鄂一師的打算,也是旅部之前一直在使用的練兵方法!
隻不過旅部是軍部的王牌,位置也很好,訓練新兵的時間跨度,比鄂一師要長,資源要多。
在訓練的項目中,旅部還是有實彈射擊這個訓練科目的,不像鄂一師這般,讓民兵到了戰場上,才開始熟練槍械。
但整體的流程是一樣的,鄂一師就是速成版本的旅部。
速成的代價,自然是居高不下的傷亡率。
每一千個民兵,到了緩衝區的戰場上,能撐過新手期的,不會超過七成。
很多人根本無法適應高強度的作戰!
為此,一度甚至讓喪屍從新兵處突襲成功,殺上了圍牆,造成不小的騷亂!
不過,張戈不在乎!
他直接無視了王梅和胡剛等人,要求延長槍械訓練的提議。
張師長義正言辭的告訴王梅:“打仗,就會死人!
鄂一師沒有時間,慢慢的去培養新兵。
零號喪屍王也不可能給太多的時間,讓他們有太多的機會去適應。
末日,無法快速適應的人,終將會被淘汰!
在軍部被打散,老將軍和葉軍長等人相繼去世,沒有人再能為難民撐起半邊天之後。
末日世界殘酷的一麵,就已經展現出來了!
鄂一師的真實水平,大家都心知肚明,與軍部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哪怕有炮兵旅,有軍參謀部,有旅部留下的加強團幫忙,也隻是勉強抗衡。
我們不是軍部!
鄂一師與軍部的差距,終究彌補不了!
我們隻是無奈被推到前台,來擋住零號喪屍王的肆虐。
然而,鄂一師目前缺陷很多,後勁不足是致命問題!
我們沒那個能力像軍部那樣,一點點的培養新兵!
鄂一師更準確的定位,其實是難民成長的過度平台,能緩衝一部分喪屍兵團的壓力,絕對做不到軍部那樣扛住所有壓力。
然而,做這個緩衝也是有代價的,每時每刻都會有人陣亡,有人犧牲!
鄂一師有多少人,這樣的犧牲能扛多久,所有人心裏都有數!
所以,這個代價需要難民與鄂一師一起來扛!
傷亡,隻是代價的一部分!
不付出代價,主力打完了,會死很多人!
雙方更像是魚與水的關係,而不再是軍部那種遮風擋雨的純粹付出了。
其實,擎天之柱的軍部,散掉的那一刻,難民就應該要學會麵對喪屍了!
如果,他們繼續選擇裝死,還指望著別人幫他們擋住所有的威脅和傷害。
那麽,有一天鄂一師也倒下了,他們將隻能任由喪屍兵團宰割!
現實,就是這麽殘酷!”
王梅,胡剛等人沒有繼續反駁了。
大家都清楚,但卻都在刻意迴避的一個事實,被張戈點破了。
鄂一師,不是軍部!
一群末日前的平民,扛不起那份責任!
所以,鄂一師需要讓難民分攤這份責任!
那麽,代價是什麽呢?
答案是命!
張戈就是在用一個個生命,大的可能隻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年紀,小的甚至還在上高中的學生,在提升鄂一師的容錯率,為這場持久戰增加砝碼!
是的!
他們隻是砝碼!
他們是鄂一師與喪屍長期對戰下去的砝碼!
這一刻胡剛和王梅都明白了,為什麽葛亮選擇張戈,而沒有選擇正規軍出身的他們,更加沒有選擇軍部的王牌——旅部!
因為他們從進入部隊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擔起了華夏軍人該有的責任。
那份責任,讓他們不可能拿難民作為砝碼!
但是,張戈可以!
他為了能活下去,為了能保住糧食基地,是不會在乎那麽多的條條框框。
而葛亮為了讓更多人活下去,很早就做出了選擇。
他默認了張戈這種性格的人加入軍隊,並且一路扶持。
他很早就在布局,防的就是這種危急時刻!
這種情況,狠辣且自私的張師長,要比束手束腳的王牌旅旅長好用!
這才是慈不掌兵真正的含義!
這個時候,王梅才真正認識到張戈的狠。
那是不同於李燁的陰狠,張戈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狠!
真正的狠人,不是為了一時爽,快意恩仇,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莽夫!
而是為了終極目的,對自己,對別人,對芸芸眾生,對所有人都能狠得下心!
就像張戈,為了保衛基地,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成千上萬普通人死於大練兵,也不改決策!
看著王梅和胡剛吃癟,李燁隻是嘴角掛著看不出來的微笑,一言不發。
他一直都知道張戈的狠辣,也知道以往的張師長,隻不過是被軍部壓製了。
李燁也知道自己是陰狠,讓人不舒服。
張戈的狠辣,光明正大,無可反駁!
所以,張戈是師長。
因為,這種光明正大的狠人,能服眾!
然而,不管區別是什麽,有一點是一樣的。
張戈與他,其實一直是同一類人。
他們都是末日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