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和省廳的會議,一直從晚上開到了第二天中午。
詳細的討論和信息資源的整合,安全區的全麵遷徙計劃,在會議結束之後,全麵向難民公開。
不再像前幾天遷往江心洲那樣,連哄帶騙,遮遮掩掩了。
安全區要撤離?
其實這已經不是秘密了,這幾天前線的槍聲和爆炸聲,幾乎在整個防線上全麵響起,隻要靠近護城河,就能聽到。
這並沒有掀起太大波瀾,隻是那股被喪屍支配的恐懼感,又一次的籠罩在眾人心頭。
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相信軍隊的。
這是幾十年來一次次戰役,一次次勝利,積累起來的自信。
在華夏人的認知裏,撤退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當年老一輩人在無比艱苦的條件下,還不是一次次撤退,一次次打遊擊,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慢慢奪迴了主動權,才有災變之前的繁榮昌盛。
安全區的防線過長,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
哪怕是個不懂行的人,也知道這麽長的防線防守很困難,需要換一個更安全的環境。
當然,這不全是難民體恤政府,明事理,也有宣傳工作到位的原因。
在省裏的努力宣傳下,難民對遷徙並沒有抵觸,一個個跟著上船,一個個不舍的迴望了一眼安全區。
就算再傻的人也知道,要去的地方,鐵定是沒有安全區舒服了,空調和高樓大廈就別想了。
但是,能怎麽辦呢?
不走的話,喪屍來了,想走都走不了了。
隻有一部分人意識到,這一次他們要麵臨的,不再是熟悉的寫字樓,熟悉的鼠標鍵盤,而是鋤頭和鐵鍬,雜草和荒地!
遷徙工作很順利,但也不快。
畢竟人太多了,要遷移走的設備和物資也太多了。
哪怕江邊碼頭,貨輪和客輪幾乎沒有間隔的往來,依舊像螞蟻搬家一樣慢。
聽取了杜衝的意見,張戈沒有返迴酒店,也換了一個杜衝不知道的地方。
坐在江邊,假裝垂釣,實則打聽漁船消息的張戈,饒有興趣的看著這繁忙的一幕,像極了災變之前的港口。
這一刻,張戈都以為自己重迴災變之前了。
可惜,手上的魚竿告訴他,還是老老實實的釣魚,晚上或許還能加餐。
酒店的服務不錯,熱水,空調,大床房,花一包煙還能點個白皮美妞。
但是,吃的一言難盡,除了哪裏都能吃到的大米飯,剩下隻有蔬菜,還死貴死貴的。
張戈都給氣笑了,獨立營提供的蔬菜,到頭來獨立營營長卻吃不起。
最後隻能花一包香煙,找江邊的釣魚佬換了一根竹竿,一個竹簍,以及幾粒玉米和一個酒糟飯團。
將酒糟飯團丟進水裏打窩,再將魚竿甩出去,張戈開始了自己的垂釣生活。
打聽了半天,張戈明白了,這些運難民的船,沒他的份兒。
那都是要安全區各個小區負責人,開具證明的,一個蘿卜一個坑。
現在出再多糧食或者香煙,都不會有人賣船票給他。
換了公告開出來之前走,幾包煙就能買一個去江心洲的證明。
那時候要去j縣,也不是不可能,偶爾有漁船或者搜索物資的私人遊艇會去。
當時張戈還在外麵實戰,在跟喪屍拚命,沒趕上時候。
現在,喪屍在護城河外麵攻城,難民要跑路,漁船被征用,豪商忙著運糧食走。
這時候沒人會考慮去j縣,都是去江心洲的。
以往辦假證的,現在也都被嚴打,全部銷聲匿跡了。
所以,隻能乖乖的等,等人少了,等自己傷好了,才能憑借超遠視覺,想辦法離開。
既然無法離開,無事可做,索性真的開始釣魚了。
釣魚,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尤其是有一群釣魚佬,在一起吹牛p的時候,什麽話題都敢聊,什麽牛都敢吹。
有人吹噓自己前幾天釣了一條二百五十斤的青魚,賣了四條香煙,昨天去享受了一下外國服務,很不錯。
有人吹自己連續釣到了十斤以上的鯽魚,魚簍都裝不下,最後隻能串起來帶走,到餐館的時候都死了,沒賣上好價錢。
有人更離譜,說自己釣的鱔魚有十斤重,怕有毒,不敢吃。
……
總之,釣魚佬從不空軍,什麽都敢吹。
你敢質疑,他就說你沒見識。
雖然張戈的老爸,養魚是副業,打牌是主業。
但是,技術和眼界還是過硬的。
張老爸一輩子見過最大的魚,也不過七十多斤。
別說兩百多斤的青魚,老張就連八十斤以上的,都沒見過。
真要有兩百多斤的青魚,被拉起來的,不一定是魚,更可能是釣魚佬被魚拉進江裏。
小時候的張戈,曾經聽外公那些老一輩人說,青魚是可能長得比人還長的。
以前外公他們就把“港”堵住,將其中一截抽幹了,抓住過兩個成年人抬著走,魚尾巴還在地上拖著的魚王。
不知道那條魚王,有沒有兩百斤。
眼見張戈聽得入神,釣魚佬吹得更加玄幻了,千年龜,大水蛇,張口就來。
張戈沒有點破他們吹牛,而是順著拍起了馬屁,直唿牛p。
這麽做,當然是為了套近乎。
至於目的,自然是打聽情況。
釣魚佬,是很特殊的一類人!
他們也許沒什麽本事,但一定有見識!
安全區附近的水域有什麽,專業的釣魚佬閉著眼睛,都比水產局的人清楚。
哪裏的水有多深,哪裏的湖通向何方,哪裏可以坐船去更好的位置釣魚,他們記得比自己媳婦生日都清楚。
拿出習慣性隨身帶著的那包煙,給每人發出一根。
簡單的鋪墊了一下,張戈就開始旁敲側擊。
別說,還真打聽到消息了。
金水河,可以到j縣!
在長江被軍部封鎖之後,金水河是為數不多,可以直達j縣的水路!
一個老頭直勾勾的,盯著張戈手裏的煙盒。
他看出了張戈在打聽消息,磨磨蹭蹭就是不說金水河的實際情況。
周圍幾個釣魚佬倒是知道一點,但也就是一點關於釣魚的事情,至於金水河有多深,有多長,流經多少地方,還真沒關注過。
因為,金水河太長了!
金水河流經幾個縣,全長幾十公裏,還隻是首尾的直線距離,沒算七拐八繞的,全算進去,可就嚇人了,恐怕不低於一百公裏。
老頭嘿嘿的看著張戈,一直等著張戈求他。
張戈也很幹脆,遞給每個釣魚佬一根之後,將煙盒裏剩下的七八根香煙,全遞給了老頭:“老人家,金水河是怎麽迴事,您應該知道吧!”
老頭狠狠的嘬了一口煙,略顯不滿的瞟了張戈一眼,才慢慢說起了金水河的情況。
金水河的源頭,在國家濕地公園裏麵,附近湖泊非常多。
當初軍方曾經考慮過,把安全區定在那附近,隻不過因為這裏工廠密集,又背靠長江,所以才把安全區定在這裏。
說迴金水河,那就複雜了,九曲十八彎的,寬的地方上百米,窄的地方十幾米,深度也一樣,深的深,淺的淺,非常不好判斷。
不過,金水河相對來說,水流不算湍急,隻要不是連綿的雨天,一般的木船足以暢遊。
在九十年代,還有很多漁民靠著木船捕魚的,老頭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聽了這話,張戈眼神一亮,隨便敷衍的跟釣魚佬扯淡幾句之後,又私下找到了老頭:“老人家,現在是否還有能力穿行金水河?”
老頭笑嗬嗬的看著張戈:“小子,犯事兒了,有客輪不坐,想偷渡啊?”
張戈愣了一秒,很快點頭,然後開始了編故事。
他承認,老頭很有眼力,看出他要跑路。
但是,他更清楚和自信,老頭見識不夠,聽不出故事的真假。
他將自己改編了一下,是j縣的承包土地搞種植的創業青年,地理位置好,種植園周圍被江水包裹,喪屍進不去。
災變的時候,他積極幫助附近的人,一共接納了上千人。
但是,幾千人中有壞人,仗著當官的老爹,是糧食廳的副廳,想非禮他漂亮的媳婦。
於是,他和媳婦聯手,弄死了壞人。
最後,事情傳到安全區,他被直升機帶進了安全區調查。
他一直被關小黑屋,裏麵生活都不能自理。
這些天趁著喪屍來了,又正好停電,加上都在忙著遷徙,用之前帶來的香煙和名酒,賄賂了看守,從小黑屋逃了出來。
現在他住進了軍部的酒店,才苟住性命。
張戈還將自己身上的傷,以及打著繃帶的手腳給老頭看,說這是省裏下黑手,想在裏麵整死他。
故事的漏洞其實很多,但架不住半真半假,還很符合國人對貪官的認知,聽得老頭氣憤不已,大罵糧食廳。
主要還是得益於前段時間,糧食廳自作聰明,鬧出了幾萬人沒吃飽,最後鬧得軍部強勢下場,處決了幾個區域負責人之後,才平息民憤。
這無疑證實了張戈所說的,省裏有壞人的說法。
不過,老頭人老成精,可不好忽悠,仔細琢磨,越琢磨越覺得有問題。
張戈可不會給老頭機會繼續琢磨:“我在老家也不少地,前幾年搞承包,賺了不少錢。
您隻要送我過去,不管是要地,還是要煙酒。
隻要我給得起,說個數就行!”
這一點張戈沒有開玩笑,也沒有忽悠老頭。
他相信,哪怕軍部派了營長去獨立營,隻要不把李燁、邱文傑等人全部換掉,糧食基地還是張營長說了算!
隻要他能活著迴到基地,給老頭安排一下,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然而,他想多了!
詳細的討論和信息資源的整合,安全區的全麵遷徙計劃,在會議結束之後,全麵向難民公開。
不再像前幾天遷往江心洲那樣,連哄帶騙,遮遮掩掩了。
安全區要撤離?
其實這已經不是秘密了,這幾天前線的槍聲和爆炸聲,幾乎在整個防線上全麵響起,隻要靠近護城河,就能聽到。
這並沒有掀起太大波瀾,隻是那股被喪屍支配的恐懼感,又一次的籠罩在眾人心頭。
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相信軍隊的。
這是幾十年來一次次戰役,一次次勝利,積累起來的自信。
在華夏人的認知裏,撤退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當年老一輩人在無比艱苦的條件下,還不是一次次撤退,一次次打遊擊,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慢慢奪迴了主動權,才有災變之前的繁榮昌盛。
安全區的防線過長,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
哪怕是個不懂行的人,也知道這麽長的防線防守很困難,需要換一個更安全的環境。
當然,這不全是難民體恤政府,明事理,也有宣傳工作到位的原因。
在省裏的努力宣傳下,難民對遷徙並沒有抵觸,一個個跟著上船,一個個不舍的迴望了一眼安全區。
就算再傻的人也知道,要去的地方,鐵定是沒有安全區舒服了,空調和高樓大廈就別想了。
但是,能怎麽辦呢?
不走的話,喪屍來了,想走都走不了了。
隻有一部分人意識到,這一次他們要麵臨的,不再是熟悉的寫字樓,熟悉的鼠標鍵盤,而是鋤頭和鐵鍬,雜草和荒地!
遷徙工作很順利,但也不快。
畢竟人太多了,要遷移走的設備和物資也太多了。
哪怕江邊碼頭,貨輪和客輪幾乎沒有間隔的往來,依舊像螞蟻搬家一樣慢。
聽取了杜衝的意見,張戈沒有返迴酒店,也換了一個杜衝不知道的地方。
坐在江邊,假裝垂釣,實則打聽漁船消息的張戈,饒有興趣的看著這繁忙的一幕,像極了災變之前的港口。
這一刻,張戈都以為自己重迴災變之前了。
可惜,手上的魚竿告訴他,還是老老實實的釣魚,晚上或許還能加餐。
酒店的服務不錯,熱水,空調,大床房,花一包煙還能點個白皮美妞。
但是,吃的一言難盡,除了哪裏都能吃到的大米飯,剩下隻有蔬菜,還死貴死貴的。
張戈都給氣笑了,獨立營提供的蔬菜,到頭來獨立營營長卻吃不起。
最後隻能花一包香煙,找江邊的釣魚佬換了一根竹竿,一個竹簍,以及幾粒玉米和一個酒糟飯團。
將酒糟飯團丟進水裏打窩,再將魚竿甩出去,張戈開始了自己的垂釣生活。
打聽了半天,張戈明白了,這些運難民的船,沒他的份兒。
那都是要安全區各個小區負責人,開具證明的,一個蘿卜一個坑。
現在出再多糧食或者香煙,都不會有人賣船票給他。
換了公告開出來之前走,幾包煙就能買一個去江心洲的證明。
那時候要去j縣,也不是不可能,偶爾有漁船或者搜索物資的私人遊艇會去。
當時張戈還在外麵實戰,在跟喪屍拚命,沒趕上時候。
現在,喪屍在護城河外麵攻城,難民要跑路,漁船被征用,豪商忙著運糧食走。
這時候沒人會考慮去j縣,都是去江心洲的。
以往辦假證的,現在也都被嚴打,全部銷聲匿跡了。
所以,隻能乖乖的等,等人少了,等自己傷好了,才能憑借超遠視覺,想辦法離開。
既然無法離開,無事可做,索性真的開始釣魚了。
釣魚,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尤其是有一群釣魚佬,在一起吹牛p的時候,什麽話題都敢聊,什麽牛都敢吹。
有人吹噓自己前幾天釣了一條二百五十斤的青魚,賣了四條香煙,昨天去享受了一下外國服務,很不錯。
有人吹自己連續釣到了十斤以上的鯽魚,魚簍都裝不下,最後隻能串起來帶走,到餐館的時候都死了,沒賣上好價錢。
有人更離譜,說自己釣的鱔魚有十斤重,怕有毒,不敢吃。
……
總之,釣魚佬從不空軍,什麽都敢吹。
你敢質疑,他就說你沒見識。
雖然張戈的老爸,養魚是副業,打牌是主業。
但是,技術和眼界還是過硬的。
張老爸一輩子見過最大的魚,也不過七十多斤。
別說兩百多斤的青魚,老張就連八十斤以上的,都沒見過。
真要有兩百多斤的青魚,被拉起來的,不一定是魚,更可能是釣魚佬被魚拉進江裏。
小時候的張戈,曾經聽外公那些老一輩人說,青魚是可能長得比人還長的。
以前外公他們就把“港”堵住,將其中一截抽幹了,抓住過兩個成年人抬著走,魚尾巴還在地上拖著的魚王。
不知道那條魚王,有沒有兩百斤。
眼見張戈聽得入神,釣魚佬吹得更加玄幻了,千年龜,大水蛇,張口就來。
張戈沒有點破他們吹牛,而是順著拍起了馬屁,直唿牛p。
這麽做,當然是為了套近乎。
至於目的,自然是打聽情況。
釣魚佬,是很特殊的一類人!
他們也許沒什麽本事,但一定有見識!
安全區附近的水域有什麽,專業的釣魚佬閉著眼睛,都比水產局的人清楚。
哪裏的水有多深,哪裏的湖通向何方,哪裏可以坐船去更好的位置釣魚,他們記得比自己媳婦生日都清楚。
拿出習慣性隨身帶著的那包煙,給每人發出一根。
簡單的鋪墊了一下,張戈就開始旁敲側擊。
別說,還真打聽到消息了。
金水河,可以到j縣!
在長江被軍部封鎖之後,金水河是為數不多,可以直達j縣的水路!
一個老頭直勾勾的,盯著張戈手裏的煙盒。
他看出了張戈在打聽消息,磨磨蹭蹭就是不說金水河的實際情況。
周圍幾個釣魚佬倒是知道一點,但也就是一點關於釣魚的事情,至於金水河有多深,有多長,流經多少地方,還真沒關注過。
因為,金水河太長了!
金水河流經幾個縣,全長幾十公裏,還隻是首尾的直線距離,沒算七拐八繞的,全算進去,可就嚇人了,恐怕不低於一百公裏。
老頭嘿嘿的看著張戈,一直等著張戈求他。
張戈也很幹脆,遞給每個釣魚佬一根之後,將煙盒裏剩下的七八根香煙,全遞給了老頭:“老人家,金水河是怎麽迴事,您應該知道吧!”
老頭狠狠的嘬了一口煙,略顯不滿的瞟了張戈一眼,才慢慢說起了金水河的情況。
金水河的源頭,在國家濕地公園裏麵,附近湖泊非常多。
當初軍方曾經考慮過,把安全區定在那附近,隻不過因為這裏工廠密集,又背靠長江,所以才把安全區定在這裏。
說迴金水河,那就複雜了,九曲十八彎的,寬的地方上百米,窄的地方十幾米,深度也一樣,深的深,淺的淺,非常不好判斷。
不過,金水河相對來說,水流不算湍急,隻要不是連綿的雨天,一般的木船足以暢遊。
在九十年代,還有很多漁民靠著木船捕魚的,老頭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聽了這話,張戈眼神一亮,隨便敷衍的跟釣魚佬扯淡幾句之後,又私下找到了老頭:“老人家,現在是否還有能力穿行金水河?”
老頭笑嗬嗬的看著張戈:“小子,犯事兒了,有客輪不坐,想偷渡啊?”
張戈愣了一秒,很快點頭,然後開始了編故事。
他承認,老頭很有眼力,看出他要跑路。
但是,他更清楚和自信,老頭見識不夠,聽不出故事的真假。
他將自己改編了一下,是j縣的承包土地搞種植的創業青年,地理位置好,種植園周圍被江水包裹,喪屍進不去。
災變的時候,他積極幫助附近的人,一共接納了上千人。
但是,幾千人中有壞人,仗著當官的老爹,是糧食廳的副廳,想非禮他漂亮的媳婦。
於是,他和媳婦聯手,弄死了壞人。
最後,事情傳到安全區,他被直升機帶進了安全區調查。
他一直被關小黑屋,裏麵生活都不能自理。
這些天趁著喪屍來了,又正好停電,加上都在忙著遷徙,用之前帶來的香煙和名酒,賄賂了看守,從小黑屋逃了出來。
現在他住進了軍部的酒店,才苟住性命。
張戈還將自己身上的傷,以及打著繃帶的手腳給老頭看,說這是省裏下黑手,想在裏麵整死他。
故事的漏洞其實很多,但架不住半真半假,還很符合國人對貪官的認知,聽得老頭氣憤不已,大罵糧食廳。
主要還是得益於前段時間,糧食廳自作聰明,鬧出了幾萬人沒吃飽,最後鬧得軍部強勢下場,處決了幾個區域負責人之後,才平息民憤。
這無疑證實了張戈所說的,省裏有壞人的說法。
不過,老頭人老成精,可不好忽悠,仔細琢磨,越琢磨越覺得有問題。
張戈可不會給老頭機會繼續琢磨:“我在老家也不少地,前幾年搞承包,賺了不少錢。
您隻要送我過去,不管是要地,還是要煙酒。
隻要我給得起,說個數就行!”
這一點張戈沒有開玩笑,也沒有忽悠老頭。
他相信,哪怕軍部派了營長去獨立營,隻要不把李燁、邱文傑等人全部換掉,糧食基地還是張營長說了算!
隻要他能活著迴到基地,給老頭安排一下,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然而,他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