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老爹意味深長的看著張戈離開,一直沒有說話。


    過了會兒,他禮貌性的向營部請示了:“張戈,是一個很關鍵的人!


    這段時間立過不少功,幫軍部解決了不少問題,不能不管他。


    電話說那邊在開會,一時半會兒無法聯係到老首長和軍部的領導。


    我親自去一趟軍部,請示一下怎麽處理。”


    營部眾人的關注點,都在如何應對喪屍上,並未在意,直接就批準了。


    範老爹快步離開了前線,坐著東風猛士,往安全區方向,沒開多遠,就追上了張戈。


    張戈拒絕了順風車,範老爹也隻是哈哈一笑,沒有客套,急匆匆的往軍部而去。


    張戈看不透這個人!


    對方一直讓張戈無法判斷,他是保守派的,還是改革派的,甚至與糧食廳有沒有瓜葛!


    坐上一個立場不明的車,萬一直接送到糧食廳,還出得來嗎?


    那位負責人死了獨子,現在已經瘋了,連綁架王梅的女兒,收買袁小田和暴徒搞誣陷,就是想弄死張戈,說不敢讓張戈綁著石頭沉江,鬼都不信。


    所以,張戈選擇在人流量密集,有軍部支持的高檔酒店住下,先把傷養好,再慢慢找機會離開。


    葛亮……


    張戈沒指望能見到他,也不指望通過他離開。


    級別差太多了,根本見不到。


    脫下軍裝,在別人眼裏,他現在就是逃兵,連軍事基地都進不去,不給白眼就不錯了。


    ......


    軍事基地,範老爹的車,暢通無阻的進入。


    雖然,他的軍職被暫時撤了。


    但是,證件是有前線指揮的簽字,各類手續也是合法合規,很順利進入基地。


    範老爹來得正是時候,此刻的軍事基地,再次進行了一場大型會議。


    這是繼災變初期轉攻為守,軍部和省裏第一次聯合計劃之後,再一次高層匯聚,開啟直接對話。


    討論的話題,自然是還是遷徙計劃。


    上一次開會是一個多月前,情況並不緊急,雙方隻是討論了一些安置點,計劃分散難民,開啟耕種等話題。


    當時形式一片大好,基本上沒有人刻意強調進度,都是規劃,發揮主觀積極性,盡可能的提供可行性方案。


    然而當時的那些規劃,真正實行的時候,困難重重。


    隨著安全區外圍的喪屍逐漸聚集,情況有些不太對勁了,軍部頻繁發出警告。


    省裏也急了,原計劃一年搞定的事情,現在跟催命一樣,一天催幾次,恨不得每小時都要通知一下進度。


    所以,兩邊火氣也越來越大。


    一邊是有兩個由集團軍固守的大城市,被喪屍攻破,安全區外圍喪屍不斷聚集,有一種風雨欲來的緊迫感。


    一邊是重型機械缺少燃油,也缺少實幹的技術工人,遷徙地的基礎建設搞不快,連糧倉都沒建起來,無法短時間內遷徙大量人群。


    兩邊逐漸對立,溝通自然有了隔閡。


    不過,雙方都是有大局觀的。


    在危難麵前,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他們心裏都很清楚。


    所以,軍部發出邀請後,省裏二十幾位重量級幹部,二話沒說,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時間趕到了軍事基地開會。


    麵對喪屍圍城,會議雙方都是誠意十足。


    軍部也沒有廢話,直接上視頻和數據,說明目前的形勢有多嚴峻。


    視頻中,在安全區外,密密麻麻的喪屍大軍,從多個方向,陸續集結,規模之大,讓所有人都感覺坐立不安。


    如果說上萬喪屍對於張戈和獨立營是天文數字,對軍部隻用遠程炮彈齊射就能解決。


    那麽,軍部現在看到的喪屍大軍,也是天文數字。


    而且,還夾雜了諸多高階喪屍。


    如果說,前段時間與喪屍的小打小鬧,還能維持相對平衡,安全區整體處在一種險而不破的包圍之中。


    那麽,現在喪屍要發動全麵總攻了!


    現在,所有人都處於風雨飄搖的小船之上,一個不小心,漏出破綻,被喪屍突破,安全區隨時可能傾覆。


    畢竟,安全區的防線太長了,縱深卻很短!


    意識到了喪屍來真的,安全區極有可能會淪陷,省裏來人臉色都極為難看。


    他們都明白一點:目前很有必要放下雙方的成見。


    安全區的淪陷,是很有可能發生的,盡快遷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省裏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懂軍事,他們不知道軍部的防線,還能撐多久。


    但可以肯定一點:彈藥庫存,以及戰士的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


    前線的士兵,並不是沒有傷亡,就可以一直戰鬥下去的。


    他們是人,不是機器!


    是人,就有極限。


    時間長了,精神和身體各方麵都會出現問題,不可能長期保持高強度作戰,一直這麽跟喪屍戰鬥下去。


    而且喪屍還在越聚越多,附近其他幾個區的喪屍,通過各種路徑,都在向這邊靠攏,數量驚人。


    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一個破綻都不能出!


    於是,遷徙成為會議的核心內容。


    因為沒有提前通知,省裏來人都準備得很少,沒有上次會議那麽多數據可以列舉,也沒有各種解決方案可以提供。


    隨著一張hb省的地圖被展開,最顯然的就是十幾個紅圈,最大的一片是今天會議的核心——江心洲。


    作為由江水中的泥沙沉積,形成的沙洲,擁有二三十平方公裏,是非常誇張的。


    那是天然的避險區!


    四麵都被長江環繞,喪屍想進去,除了幾座大橋,沒有其他可能。


    任何方向,都是長達千米以上的江麵,滾滾長江能將任意數量的喪屍,全都淹沒在浪花之中!


    而且,江心洲雖然不發達,卻自帶一定的農業屬性!


    那裏本來就是wh市的蔬菜水果基地,也是漁業水產養殖基地,具有少量的糧食生產能力。


    現在送人過去,還來得及將部分蔬菜水果地改為農田,能收多少糧食,全看難民能在播種之前,完成多少畝的耕地播種了。


    這個時間段,早稻是不可能了,或許還能收一季晚稻。


    省裏也下了決心,保證明年一定要讓江心洲實現糧食生產,至少要安置三十萬人以上!


    雖然江心洲沒怎麽開發,住房是問題,倉庫是問題,沒有化肥等工廠,物資也是問題。


    但是眼下的情況,已經容不得他們在糾結問題了,趕緊把人送上去,疏散人群才是關鍵。


    軍部沒理會省裏的遠大計劃,要求半個月內,先把人遷徙過去,再把物資和糧食拉過去。


    江心洲足夠安全,先將那裏當作運輸的中轉站。


    正好組織難民,幫忙幹活,把菜地改成農田。


    然後慢慢將多餘的人,送到其他地方。


    省裏來人沒有反對,沒理由反對,喪屍就在外麵全線攻城,指不定什麽時候安全區就失守了。


    現在沒有理由,拒絕遷徙。


    然而,省裏也提出了那個頭疼的問題。


    糧食!


    瞞不住了,終究要說明問題。


    直到這個時候,軍部才知道糧食的真正缺額。


    之前軍部猜到了糧食存在缺額,省裏前不久也透露了口風,數目相差很大。


    但是,他們沒想到相差這麽大,差了近一倍!


    安靜,會議廳安靜到了極點。


    “砰!”


    老將軍氣得頭發都快豎起來了,咬牙切齒的盯著省裏來人:“十八萬噸糧食!


    足夠養活上百萬人,近一年的糧食,說沒就沒了!”


    糧食廳的副廳趕緊解釋:“那是災變之前就缺失的,有人倒賣糧食!


    根據我們抓獲的幾個人交代,很多地方的倉庫,都存在這種現象。


    尤其是我國在國際上宣布,不問價格,隻問數量的瘋狂采購之後。


    很多人鋌而走險,把倉庫裏的糧食,挪運出國,又賣迴國內。


    他們想著賺了錢,等到秋收,再從農民手上收購糧食還上。


    他們沒想到,農民手上的糧食,被國家提前預定,也用高價收進倉庫!


    所以,造成了賬目上存糧數字非常大。


    但是,實際上差額巨大。”


    葉軍長也冷漠的看著糧食廳的幾個人:“你們沒有定期檢查各地糧倉,沒有不定期抽查嗎?


    你們這是玩忽職守,黨和百姓把命交給你們,你們就是這麽對待的嗎?”


    眼看就要成為批鬥大會了,代理省長歎了口氣,不得不出麵:“追究責任的事情,稍後再談,我們一定會追究到底!


    眼下喪屍就在外麵,我們需要盡快轉移。


    糧食方麵的巨大缺口,需要盡快想辦法!


    否則,要出大亂子!”


    軍部沒有人接茬。


    能想什麽辦法?


    十八萬噸的缺口,萬噸不是噸!


    那是要撬央級的糧倉,或者多個省級糧倉,才可能彌補,而且還不能是賬目與實際對不上的倉庫。


    軍部要是有那個能力,至於被數百萬喪屍圍在這裏,一群人開會研究怎麽跑路嗎?


    會議進入僵局,剛剛和諧的氣氛變得凝重。


    主持會議的參謀,早就聞出味道不對勁了,隻能硬著頭皮放大一塊地圖:“團洲島,附近五十公裏內第二大的洲。


    這裏同樣被長江包裹,四麵環水,占地麵積六平方公裏以上。


    附近的旅遊景點之一,設施完善,島上村民不多。


    目前已經征得他們的同意,允許我們送十萬人過去。


    島上本來就有很多酒店和民宿,算上變異村民的房子,隻需要補充建造一些臨時住房,就可以直接把人送過去了。


    比較麻煩的是,該島為了發展旅遊業,種植了很多花草和觀賞樹,農業基礎薄弱,需要花費大力氣開墾。


    參謀部給出的建議是,盡快派人過去,幫助當地村民開墾,一定要在兩個月內完成,才能收獲一季晚稻!


    如果運作的好,最少能收成兩千噸糧食。


    雖然無法實現自給自足,但能解決一點是一點。”


    省裏來人集體長舒了一口氣,團洲島基礎設施完善,隻要能解決糧食問題就行了。


    今年居然還能額外收一筆糧食,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算上正在改田的江心洲,過兩三個月就能收獲的糧食基地,多少也能收獲一些,至少不再是百萬張嘴全靠救濟糧了。


    隨著參謀的陸續點出,一個個江心洲和湖心島被點出,大的兩三平方公裏,小的幾百畝,已然沒有像江心洲和團洲島那麽大的洲島了。


    長江上的洲島和附近的湖心島,陸續計劃安置十萬多人。


    參謀將地圖放大,指著好幾處地方:“這幾個地方,分別是山區,地勢較高,樹林密集,有不少陡峭之地,不利於喪屍行軍。


    時間內,喪屍很難發現。


    如果依靠陡峭的地勢,將山脈連接起來,建立一定的防禦工事,隻要不是幾十萬規模的喪屍,很難對這些地方產生威脅。


    不過,這些山區普遍都不具備大規模生產能力,需要長期依靠我們提供糧食和物資。


    山路崎嶇,喪屍堵在主要公路周邊,大部分糧食,還隻能空運。


    所以,先把人送到這些地方,隻是暫時的安頓之地,等有了更好的替代之地,還是要把人遷徙走。”


    隨後,參謀又陸續點出了長江沿岸,幾個糧食生產區。


    這些地方都背靠長江天險,隻要建設到位,不被大規模喪屍進犯,安全方麵很有保障。


    這些糧食生產地,自帶糧食自產,甚至有大量盈餘的能力,性質類似獨立營的糧食基地。


    他們都想複製j縣糧食基地的模式,尤其是沿江的h縣,可是有名的糧食大縣。


    長江兩岸還有不少地方,都可以考慮,特別是江水呈“u”型包裹的牌鎮,簡直是天選之地。


    牌鎮,一百多平方公裏,常住人口隻有五萬人!


    如果能像j縣糧食基地一樣建設一下,隻需要防守四公裏長的u型口子,比現在長達二十多公裏防線的安全區,守起來輕鬆太多了。


    哪怕沒了化肥生產能力,土地普遍沒有糧食基地肥沃,糧食的畝產低了一點,但架不住麵積大,總產量會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至於工業,隻要軍部能擋住喪屍足夠長的時間,走水路隻有幾十公裏,完全可以把安全區的重要工業設備,全部打包帶走!


    唯一可惜的是,災變之前受wh市虹吸效應,牌縣人口流失嚴重。


    這些年,牌鎮發展很一般,除了鄉政府所在的地區有點建設基礎,居民樓和小區不多,需要大規模建設,才能容納更多人居住。


    目前第一批,能入住十萬人,已經是極限了!


    不過,得益於這些年的基建,村落之間有方便的公路連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省裏一眾官員眼前一亮,他們之前沒想過這麽快要撤,準備很不充分,全程聽軍方參謀規劃,聽得心裏很不舒服。


    畢竟,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一點準備都沒有,被軍部說得一愣一愣的,已經是失職了!


    現在,聊起建設和生產,可就是他們的強項了。


    很快,有官員就表示,隻要軍部能固守兩個月以上,他們可以把安全區內,大部分工廠設備遷移過去。


    陸續有官員放話,馬上著手準備遷徙難民,隻要軍方能固守住u型口子,年底之前,至少能讓三十萬人在牌鎮安頓下來。


    並且,明年牌鎮將能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情況下,分出一萬噸以上,供給江心洲。


    不同於江心洲的安置三十萬人,需要大量的糧食補貼,牌鎮由於麵積大,是要實現糧食自產,還額外供給其他地方。


    隻要再多一兩處這樣的地方,明年將不再為糧食操心了。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


    不是沒有這樣的地方,而是太遠,燃油的消耗巨大,不太可能在短期內遷徙過去。


    例如,古城就很不錯,距離安全區卻有兩三百公裏,說了等於白說。


    牌鎮,已經是目前最理想的天選之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出狠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念烽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念烽火並收藏末日出狠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