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村民的硬熬,張戈很生氣,卻也沒有辦法。
總不能真的帶著槍,去挨家挨戶抄家吧。
真的那樣做,別說王梅,就連馬老這部分支持他的馬家村村民,都會離心離德。
能怎麽辦呢?
隻能等雨停下來。
不過,越等張營長就越生氣!
因為這個鳥天氣,大雨真就下個不停。
一連七天,天天這樣!
偶爾停一會兒,迎來的是更猛烈的暴雨,跟龍王發了神經病一樣,瘋狂降雨。
有的地勢低的地方,村民家裏大量進水,水位直接沒過腰子,淹了床鋪,已經是徹底出不了門了。
他們隻能躲在二樓,乞求這場雨別下了。
要是繼續下去,就真的要交出糧食,搬去看別人臉色了。
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這些人心裏還是有點數兒的,知道張戈等人不待見他們,看他們非常不爽。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也不會開口求援。
然而,村民不知道的是,現在地勢高的幾個村,也不是百分百的安全了,有些村子也有被淹的苗頭。
到現在為止,真正毫無壓力的,隻剩下四個村子,其他的村子,都在被淹,或者是在被淹的邊緣徘徊。
嚇得張戈前天連夜冒雨派人,去挖開堵住“港”的缺口,疏通淤泥,一直通到下遊十多裏的下一個大村子。
他不敢再跟村民賭氣了,繼續堵住“港”,很可能連獨立營落腳的,最後四個村一起被淹。
同歸於盡的事情,張營長是不幹的。
雖然疏通了“港”,大大的緩解了壓力,卻也隻是一時的。
要是這場大雨繼續這麽下去,下遊蓄水到了臨界點,整個馬家村被淹,隻是遲早的事情。
總不可能不顧後勤的安危,以及民兵的死活,繼續往下疏通吧。
張營長又不是無良老板,後勤和民兵也不是打工人,不能往死裏幹活。
比起被淹,更加讓張戈頭疼的是糧食,幾乎把獨立營逼入絕境了!
孫嘉陵讓人統計了,馬上斷糧!
被淹了,還能往二樓跑,斷糧了可就隻能餓肚子了,八成又會有人鬧事。
自然而然,糧食基地一行,就被張戈提上日程。
馬家村趟過洪災緩衝區,就是糧食基地,從那裏隨便搬點糧食,都能解決問題。
然而!
事實真的如此嗎?
讓張戈懵b的事情發生了:被他寄予厚望的糧食基地,居然隻有不到二十噸的玉米,除了食堂的一點存糧,倉庫連一噸大米都沒有!
糧食基地沒有糧食?
這是國際大笑話!
把張戈、王梅都聽傻了。
十月底才收割,收割後要加工,晾曬,包裝成袋裝大米。
幾千上萬噸大米,一套工序走完,怎麽也要到年底了。
怎麽可能這麽快賣完了?
哪怕是運輸,也不是一兩天能搞定的!
過年之前又沒聽說糧食漲價,普通人屯年貨也不會屯糧食。
無論如何也不至於一噸大米,都找不到的!
一個土地肥沃,占地三萬畝,年產萬噸的糧食基地,哪怕庫存隻有收成的零頭,也足夠他們吃好久的了。
現在有人說沒有糧食,張戈差點被逗笑了。
要是別人匯報的,張戈是不信的。
可孫嘉陵親自帶隊,派出的主力,全是劉村的一幹鐵杆心腹,三十名靠得住的民兵,以及馬老村子裏的小夥子。
他們帶迴來的消息,不可能有假。
張戈歎了口氣,安慰了一臉鬱悶的孫嘉陵:“弄迴來幾噸玉米,已經很不錯了,沒有傷亡就謝天謝地了。”
孫嘉陵也是一臉的苦笑:“哪來的傷亡?
整個基地,就一個看門的保安,已經變成了喪屍,被鎖在保安室,其他人全迴去過年了。
基地除了一個保安,就剩下一個技術實習生,過年期間留下來,負責處理突發情況的。
基地沒有網,幾乎與外界隔絕。
那小子成天呆在宿舍打單機遊戲,泡麵、飲料垃圾丟了滿滿的一宿舍,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他還以為我們是騙人的,直到我們朝天放了兩槍,才相信我們是真的軍隊。
那個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的小子,聽說了外麵到處是吸血的喪屍,打死都不肯離開基地,還叫我們完事兒了趕緊搬過去,慫得一塌糊塗。”
隨即,孫嘉陵把一路上見到的,與實習生知道的情況,都告訴了張戈。
糧食基地,原本的規劃中,確實是以水稻為主。
那是國家指定的耕地,隻能種糧食,不能用作其他用途的!
十八億畝耕地,是糧食安全的紅線,誰踩,誰死!
但是,給資本家足夠的利益,死算什麽?
有人改了這些地的用途!
一開始j縣政府是打算打造最大的糧食基地,以綠色無汙染、零化肥、有機大米等宣傳,打開wh市的消費市場,為j縣的農業找出新出路。
這也是j縣引進大農業公司的原因,就是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推動農村收入。
可惜!
資本是逐利的,不是做慈善的!
幾年沒有收益,有機大米銷量慘淡,被東北大米和進口香米,摁在地上摩擦。
之後縣政府對項目失去了信心,自然也就沒在關注了。
縣政府不關注了,資本就開始作妖了!
他們根本不管國家政策製定的耕地紅線,賄賂了幾個看守的科員,違背了與縣政府簽訂的合同。
表麵上,農業公司對政府說要搞養豬場,搞綠色農業養殖,要政府批準將小部分水稻田,改成養豬用的玉米。
玉米也算糧食,縣政府同意了,農業公司就開始騷操作了。
實際上,它們沒繼續種水稻了,更加沒有種玉米。
除了主路附近,用於應付突擊檢查,製作視頻哄騙縣政府的幾十畝水田之外,基地裏麵全是蔬菜大棚!
他們把水稻種植,改成了種菜!
補充合同上寫的一千畝水稻田改為玉米地,結果三萬畝水田,幾乎全被改種了蔬菜!
在農業公司眼裏,水稻價值幾個錢啊?
一畝撐死了能收獲七八百斤大米,最多兩三千塊,還沒扣除人工成本、機械成本和部分農田的化肥成本,以及包裝傳宣成本等等。
最後算下來,一畝地連一千塊的利潤都沒有。
這還是豐收,要是有個天災,直接歇菜。
但是,種菜可就不一樣了。
據說,他們內部會議統計過,?去年銷售蔬菜近七十萬噸,?年度綜合收益超過十個億!
這還沒計算倉庫裏麵,庫存的幾千噸蔬菜!
過完春節,菜價上漲,倉庫囤積的新鮮蔬菜,又有一大波利潤。
種菜一年,抵得上好幾十年種水稻的收益,哪個資本家會遵守耕地紅線呢?
張戈幾乎從牙齒裏麵磨出四個字:“奸商……該殺!”
張戈的所有的計劃都很順利,沒想到死在最不可能出問題的一環上麵。
糧食基地不產糧食,這……
這找誰說理去呢?
孫嘉陵也很無語,隻能繼續說出他看到的糧食基地情況:“糧食基地的倉庫裏麵,大部分是白菜、土豆等能儲存很長時間的蔬菜。
其他的冬瓜、南瓜和胡蘿卜也占了一小部分。
倉庫有恆溫空調,控製在0到4度,通風性非常好,裏麵的蔬菜沒有壞,基本都保存完好,預計還能保存兩三個月,土豆、胡羅卜還能保存更久。
還發現一個大冷庫,裏麵全是冷凍的豬肉,應該是養殖場的庫存。”
張戈有氣無力的問著:“有多少蔬菜和豬肉庫存?”
他寧願把這些換成大米,吃都吃不飽,要蔬菜有啥用,那玩意不頂餓的。
至於豬肉,能有多少,總不能天天吃豬肉吧?
孫嘉陵咽了咽口水,哭笑不得告訴張戈:“我不知道有多少,但數量著實嚇人,應該是按噸算的。
倉庫的蔬菜,我沒數過,都堆在一起,比我人還高,一眼看不到頭。
聽那個實習生說,他們選的都是容易儲存的蔬菜,比如說白菜。
農業公司這幾年都是這麽幹的,過年前準備大量的新鮮菜,過年之後,趁菜價抬高的時候出售,大撈一筆。
冷庫方麵,比我們的客廳還大幾倍,裏麵全是貨架,貨架上都是切割好的豬肉,一大塊,一大塊的,凍得硬邦邦的。
我怕帶菜和豬肉迴來,會被有心人發現端倪,就隻搬了玉米迴來。
那些民兵和馬家村的村民,我讓他們留在那裏,順便留了兩個劉村的村民,一起負責看守糧食基地。
一方麵不讓他們迴來亂說,另一方麵也是怕被別人搶了。”
張戈聽到按噸算的豬肉和蔬菜,臉色古怪。
如果真的有那麽多庫存,似乎……好像,就是……還真的可以天天吃豬肉!
鹹菜滾豆腐,變成烤肉配沙拉了?
現在,有一好一壞兩個消息。
好消息,找到了豬肉和蔬菜,可以天天吃;
壞消息,沒找到大米,隻有十幾噸玉米給豬吃的。
很快,張戈咳嗽了兩聲,表揚孫嘉陵:“你做的很好,這件事隻有你知我知,還有跟你迴來的幾個村民知道,千萬不能提前說出去,尤其是王姐!”
王梅什麽尿性,他們太清楚了。
要是讓王梅知道這裏的情況,今晚那些狡猾的村民就會去搶蔬菜,明天劉鎮長就會帶人來分豬肉!
張營長發現的豬肉和蔬菜,怎麽可能分給那群貪婪自私的村民,更加不會分給那群貪生怕死,爭權奪利的貪官。
孫嘉陵秒懂,連忙保證:“跟我迴來的是劉洪柱等人,他們都是靠得住的,也知道悶聲發大財的道理,都保證了不會說出去。”
隨即,張戈又頭疼了:“可是糧食的問題,還是沒法解決啊!
你扛迴來的幾噸玉米,大概吃兩頓就沒了!”
豬肉和蔬菜,張戈是不打算分享的,尤其是已經明確跟他們分家的,上千個要返迴甘泉湖的後勤人員!
隻有確認要跟他一起的去基地的那九百人,才是張戈的追隨者,才能吃到豬肉。
但是!
在這之前,他要解決一個問題——恰飯!
雨一直下,這麽多人,總不能餓著吧。
而且,就算去了糧食基地,也還是麵臨恰飯的問題。
那麽,似乎,好像……隻剩下一個選項了。
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有食堂,管上萬人吃喝的食堂,要說沒存點糧食,張戈是不信的。
隻能有多少,張營長就要多少!
蚊子腿再細,它也能解決幾天溫飽吧。
其次是食品加工廠,原材料大豆和小麥,有多少算多少,張營長全都要了,誰敢搶直接翻臉!
關係到九百人的恰飯問題,誰來都沒用。
最後就是加油站,汽油和柴油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張營長也要了。
至於其他的,除了化肥,都好商量。
總不能真的帶著槍,去挨家挨戶抄家吧。
真的那樣做,別說王梅,就連馬老這部分支持他的馬家村村民,都會離心離德。
能怎麽辦呢?
隻能等雨停下來。
不過,越等張營長就越生氣!
因為這個鳥天氣,大雨真就下個不停。
一連七天,天天這樣!
偶爾停一會兒,迎來的是更猛烈的暴雨,跟龍王發了神經病一樣,瘋狂降雨。
有的地勢低的地方,村民家裏大量進水,水位直接沒過腰子,淹了床鋪,已經是徹底出不了門了。
他們隻能躲在二樓,乞求這場雨別下了。
要是繼續下去,就真的要交出糧食,搬去看別人臉色了。
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這些人心裏還是有點數兒的,知道張戈等人不待見他們,看他們非常不爽。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也不會開口求援。
然而,村民不知道的是,現在地勢高的幾個村,也不是百分百的安全了,有些村子也有被淹的苗頭。
到現在為止,真正毫無壓力的,隻剩下四個村子,其他的村子,都在被淹,或者是在被淹的邊緣徘徊。
嚇得張戈前天連夜冒雨派人,去挖開堵住“港”的缺口,疏通淤泥,一直通到下遊十多裏的下一個大村子。
他不敢再跟村民賭氣了,繼續堵住“港”,很可能連獨立營落腳的,最後四個村一起被淹。
同歸於盡的事情,張營長是不幹的。
雖然疏通了“港”,大大的緩解了壓力,卻也隻是一時的。
要是這場大雨繼續這麽下去,下遊蓄水到了臨界點,整個馬家村被淹,隻是遲早的事情。
總不可能不顧後勤的安危,以及民兵的死活,繼續往下疏通吧。
張營長又不是無良老板,後勤和民兵也不是打工人,不能往死裏幹活。
比起被淹,更加讓張戈頭疼的是糧食,幾乎把獨立營逼入絕境了!
孫嘉陵讓人統計了,馬上斷糧!
被淹了,還能往二樓跑,斷糧了可就隻能餓肚子了,八成又會有人鬧事。
自然而然,糧食基地一行,就被張戈提上日程。
馬家村趟過洪災緩衝區,就是糧食基地,從那裏隨便搬點糧食,都能解決問題。
然而!
事實真的如此嗎?
讓張戈懵b的事情發生了:被他寄予厚望的糧食基地,居然隻有不到二十噸的玉米,除了食堂的一點存糧,倉庫連一噸大米都沒有!
糧食基地沒有糧食?
這是國際大笑話!
把張戈、王梅都聽傻了。
十月底才收割,收割後要加工,晾曬,包裝成袋裝大米。
幾千上萬噸大米,一套工序走完,怎麽也要到年底了。
怎麽可能這麽快賣完了?
哪怕是運輸,也不是一兩天能搞定的!
過年之前又沒聽說糧食漲價,普通人屯年貨也不會屯糧食。
無論如何也不至於一噸大米,都找不到的!
一個土地肥沃,占地三萬畝,年產萬噸的糧食基地,哪怕庫存隻有收成的零頭,也足夠他們吃好久的了。
現在有人說沒有糧食,張戈差點被逗笑了。
要是別人匯報的,張戈是不信的。
可孫嘉陵親自帶隊,派出的主力,全是劉村的一幹鐵杆心腹,三十名靠得住的民兵,以及馬老村子裏的小夥子。
他們帶迴來的消息,不可能有假。
張戈歎了口氣,安慰了一臉鬱悶的孫嘉陵:“弄迴來幾噸玉米,已經很不錯了,沒有傷亡就謝天謝地了。”
孫嘉陵也是一臉的苦笑:“哪來的傷亡?
整個基地,就一個看門的保安,已經變成了喪屍,被鎖在保安室,其他人全迴去過年了。
基地除了一個保安,就剩下一個技術實習生,過年期間留下來,負責處理突發情況的。
基地沒有網,幾乎與外界隔絕。
那小子成天呆在宿舍打單機遊戲,泡麵、飲料垃圾丟了滿滿的一宿舍,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他還以為我們是騙人的,直到我們朝天放了兩槍,才相信我們是真的軍隊。
那個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的小子,聽說了外麵到處是吸血的喪屍,打死都不肯離開基地,還叫我們完事兒了趕緊搬過去,慫得一塌糊塗。”
隨即,孫嘉陵把一路上見到的,與實習生知道的情況,都告訴了張戈。
糧食基地,原本的規劃中,確實是以水稻為主。
那是國家指定的耕地,隻能種糧食,不能用作其他用途的!
十八億畝耕地,是糧食安全的紅線,誰踩,誰死!
但是,給資本家足夠的利益,死算什麽?
有人改了這些地的用途!
一開始j縣政府是打算打造最大的糧食基地,以綠色無汙染、零化肥、有機大米等宣傳,打開wh市的消費市場,為j縣的農業找出新出路。
這也是j縣引進大農業公司的原因,就是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推動農村收入。
可惜!
資本是逐利的,不是做慈善的!
幾年沒有收益,有機大米銷量慘淡,被東北大米和進口香米,摁在地上摩擦。
之後縣政府對項目失去了信心,自然也就沒在關注了。
縣政府不關注了,資本就開始作妖了!
他們根本不管國家政策製定的耕地紅線,賄賂了幾個看守的科員,違背了與縣政府簽訂的合同。
表麵上,農業公司對政府說要搞養豬場,搞綠色農業養殖,要政府批準將小部分水稻田,改成養豬用的玉米。
玉米也算糧食,縣政府同意了,農業公司就開始騷操作了。
實際上,它們沒繼續種水稻了,更加沒有種玉米。
除了主路附近,用於應付突擊檢查,製作視頻哄騙縣政府的幾十畝水田之外,基地裏麵全是蔬菜大棚!
他們把水稻種植,改成了種菜!
補充合同上寫的一千畝水稻田改為玉米地,結果三萬畝水田,幾乎全被改種了蔬菜!
在農業公司眼裏,水稻價值幾個錢啊?
一畝撐死了能收獲七八百斤大米,最多兩三千塊,還沒扣除人工成本、機械成本和部分農田的化肥成本,以及包裝傳宣成本等等。
最後算下來,一畝地連一千塊的利潤都沒有。
這還是豐收,要是有個天災,直接歇菜。
但是,種菜可就不一樣了。
據說,他們內部會議統計過,?去年銷售蔬菜近七十萬噸,?年度綜合收益超過十個億!
這還沒計算倉庫裏麵,庫存的幾千噸蔬菜!
過完春節,菜價上漲,倉庫囤積的新鮮蔬菜,又有一大波利潤。
種菜一年,抵得上好幾十年種水稻的收益,哪個資本家會遵守耕地紅線呢?
張戈幾乎從牙齒裏麵磨出四個字:“奸商……該殺!”
張戈的所有的計劃都很順利,沒想到死在最不可能出問題的一環上麵。
糧食基地不產糧食,這……
這找誰說理去呢?
孫嘉陵也很無語,隻能繼續說出他看到的糧食基地情況:“糧食基地的倉庫裏麵,大部分是白菜、土豆等能儲存很長時間的蔬菜。
其他的冬瓜、南瓜和胡蘿卜也占了一小部分。
倉庫有恆溫空調,控製在0到4度,通風性非常好,裏麵的蔬菜沒有壞,基本都保存完好,預計還能保存兩三個月,土豆、胡羅卜還能保存更久。
還發現一個大冷庫,裏麵全是冷凍的豬肉,應該是養殖場的庫存。”
張戈有氣無力的問著:“有多少蔬菜和豬肉庫存?”
他寧願把這些換成大米,吃都吃不飽,要蔬菜有啥用,那玩意不頂餓的。
至於豬肉,能有多少,總不能天天吃豬肉吧?
孫嘉陵咽了咽口水,哭笑不得告訴張戈:“我不知道有多少,但數量著實嚇人,應該是按噸算的。
倉庫的蔬菜,我沒數過,都堆在一起,比我人還高,一眼看不到頭。
聽那個實習生說,他們選的都是容易儲存的蔬菜,比如說白菜。
農業公司這幾年都是這麽幹的,過年前準備大量的新鮮菜,過年之後,趁菜價抬高的時候出售,大撈一筆。
冷庫方麵,比我們的客廳還大幾倍,裏麵全是貨架,貨架上都是切割好的豬肉,一大塊,一大塊的,凍得硬邦邦的。
我怕帶菜和豬肉迴來,會被有心人發現端倪,就隻搬了玉米迴來。
那些民兵和馬家村的村民,我讓他們留在那裏,順便留了兩個劉村的村民,一起負責看守糧食基地。
一方麵不讓他們迴來亂說,另一方麵也是怕被別人搶了。”
張戈聽到按噸算的豬肉和蔬菜,臉色古怪。
如果真的有那麽多庫存,似乎……好像,就是……還真的可以天天吃豬肉!
鹹菜滾豆腐,變成烤肉配沙拉了?
現在,有一好一壞兩個消息。
好消息,找到了豬肉和蔬菜,可以天天吃;
壞消息,沒找到大米,隻有十幾噸玉米給豬吃的。
很快,張戈咳嗽了兩聲,表揚孫嘉陵:“你做的很好,這件事隻有你知我知,還有跟你迴來的幾個村民知道,千萬不能提前說出去,尤其是王姐!”
王梅什麽尿性,他們太清楚了。
要是讓王梅知道這裏的情況,今晚那些狡猾的村民就會去搶蔬菜,明天劉鎮長就會帶人來分豬肉!
張營長發現的豬肉和蔬菜,怎麽可能分給那群貪婪自私的村民,更加不會分給那群貪生怕死,爭權奪利的貪官。
孫嘉陵秒懂,連忙保證:“跟我迴來的是劉洪柱等人,他們都是靠得住的,也知道悶聲發大財的道理,都保證了不會說出去。”
隨即,張戈又頭疼了:“可是糧食的問題,還是沒法解決啊!
你扛迴來的幾噸玉米,大概吃兩頓就沒了!”
豬肉和蔬菜,張戈是不打算分享的,尤其是已經明確跟他們分家的,上千個要返迴甘泉湖的後勤人員!
隻有確認要跟他一起的去基地的那九百人,才是張戈的追隨者,才能吃到豬肉。
但是!
在這之前,他要解決一個問題——恰飯!
雨一直下,這麽多人,總不能餓著吧。
而且,就算去了糧食基地,也還是麵臨恰飯的問題。
那麽,似乎,好像……隻剩下一個選項了。
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有食堂,管上萬人吃喝的食堂,要說沒存點糧食,張戈是不信的。
隻能有多少,張營長就要多少!
蚊子腿再細,它也能解決幾天溫飽吧。
其次是食品加工廠,原材料大豆和小麥,有多少算多少,張營長全都要了,誰敢搶直接翻臉!
關係到九百人的恰飯問題,誰來都沒用。
最後就是加油站,汽油和柴油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張營長也要了。
至於其他的,除了化肥,都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