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陵不想跟張戈這個精神軍迷,扯什麽槍械問題,張戈基礎太差,解釋起來很麻煩。
孫嘉陵把話題引迴了張戈身上:“你們的傷勢,要問問李醫生和軍醫陳麗。”
軍醫?
張戈下意識的看了眼李燁,眼神玩味:你丫的,有同行了!
李燁似乎沒注意張戈的眼神,從他床鋪上一堆文件的最上方,拿過一個記錄本。
他翻看了一下,然後才說道:“你的傷勢不算特別嚴重,右腳小腿和左手骨折,休息幾周就行了。
頭部十二處摔傷,過幾天就會好的。
至於有沒有腦震蕩,以及顱內出血,暫時無法判斷。”
“腦震蕩,顱內出血?”
光聽名字就很嚴重的樣子,讓他有種想殺進小鎮,搶了裏麵醫療設備的衝動。
不過,也就想想罷了。
李燁語氣平淡的表示:“隻是有這個可能,我們的醫療環境很差,基本沒有醫療設備。
所以沒辦法具體檢測,你頭部的創傷具體到了什麽程度。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去一趟小鎮,裏麵不僅有比較全麵的醫療設備,還有各種藥品,以及可能存活的外科醫生。”
“那我怎麽覺得動一下,腰部就會疼呢?”張戈指了指自己的腰部。
他剛剛激動了一下,又牽動了腰部,疼的直呲牙。
他不想在這方麵糾結:能進入小鎮,還用得著你教?
一個小鎮出來逛街的3級力量型進化喪屍,就差點把他和二愣子,加李自強一起給嘎了,天知道裏麵還有多少!
張戈對小鎮,暫時沒有任何想法。
他不敢,他怕了!
李燁用手在張戈腹部按了幾下,疼的張戈直呲牙:“不確定,可能隻是腰部肌肉拉傷,也可能內髒受損。
具體的,你明天可以去問問鄭醫生。”
李燁是內科醫生,治一治感冒在行,讓他去治骨折,治腰子,治療腦部……
簡直是扯淡。
要不是警衛班有個女軍醫,就張戈幾人的傷勢,這會兒應該是簡單的包紮一下,然後各安天命了。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張戈也明白了。
這種外傷,找李燁是沒有結果的。
衛生室本身就隻是個治感冒的地方!
要不是災變,李燁大概率連刀都沒拿過!
那些所謂的解剖,純粹是這兄弟在瞎倒騰,屬於研究性質的。
畢竟是醫學係的研究生,基本功底還是有的,解剖個把喪屍,收集下實驗數據,搞搞理論研究,問題不大。
真把自己這關乎後半輩子幸福的腰子,交給李燁去“醫治”,張戈冒不起這個被研究的風險。
收斂心神,不做指望的張戈,朝旁邊兩個床鋪努了努嘴:“他們兩個呢?”
李燁繼續翻看了記錄本,然後走到李自強身邊看了看瞳孔,感受了一下心跳和脈搏:“問題都不是很大。
阿熊隻是被喪屍甩出去的衝擊力摔暈了,最多就是輕微腦震蕩。
李自強就稍微嚴重了一些,雙腿骨折,左腿更嚴重一些,右臂受傷。
至於有沒有內髒受損,以及腦部創傷,暫時還看不出來。”
這麽嚴重?
張戈當時已經意識模糊,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
他隱約記得聽到過電動車的聲音,結合李自強的模樣,隻能猜測李自強應該用電動車和“壯漢”喪屍,來了一場互動。
至於互動的結果和過程,看現在李自強半死不活的樣子,也知道失敗了。
不過張戈沒有繼續詢問具體細節,他現在更糾結的是自己腰子,腦子,以及胳膊腿兒!
事實證明:醫生的話,通常聽一聽就行了。
一堆症狀聽得都以為要原地升仙了,實際上就那麽迴事。
第二天,張戈在兩個半大的孩子攙扶下,杵著拐杖,已經可以下地走路了。
腰子是肌肉拉傷,腦震蕩也看不出來,除了胳膊和腿,沒有其他問題。
這兩個小屁孩張戈見過,在地道裏麵,跟他混的挺熟的。
他們是表達歉意的劉洪柱,特意送過來負責照顧張戈的。
張戈身後的二愣子,更是生龍活虎,盡職盡責的與孫嘉陵走在後麵,形成了王朝、馬漢保護包公的既視感。
至於李自強,四肢能動的隻有一肢了,至少需要老實的躺一個月。
張戈聽了半天,沒聽出自己多久能好,自然也懶得顧及軍醫陳麗和李燁的感受。
當麵嘀咕:“說了一大堆,除了左手和右腳的骨折是真的,什麽腦震蕩,腦出血,內髒受創聽著是夠嚇人的,嗬嗬!
醫生的嘴,忽悠人的鬼!”
李燁不在意的微笑,反正他什麽也沒說。
陳麗俏麗的臉上泛起微紅,瞪了張戈一眼:“愛信不信,不信拉倒!”
說完,給李自強換紗布的時候,還多加了兩分力氣,疼的李自強啊啊直叫。
李自強苦著臉哼哼唧唧的哀求陳麗:“陳軍醫,得罪你的是張排長,你折磨我幹什麽啊?
有本事你找他啊!”
很快,李自強發出了更大的慘叫聲。
“啊……我錯了,是你不敢找……!”
“我住嘴……啊!”
“啊……!”
早飯之後,會議室。
參加會議的人不多,除了原本j01班,警衛班隻有班長孫嘉陵,副班長郭偉傑到了,村民則是劉洪柱外加一男一女兩個代表。
王梅首先發言,念出一連串的總結。
大致就是說,要讓警衛班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熟悉,別再搞出重大部署漏洞的事情了。
這種官方表達方式,懂的都懂,不懂的聽了也不懂。
反正就沒幾句實際的,罵人不會帶髒字,批評也不會點名的那種,聽得張戈昏昏欲睡。
孫嘉陵低著頭,示意自己認識到了錯誤。
同時,王梅也批評了某些人員的危險意識不足,在麵對喪屍來襲的情況,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及時撤出。
劉洪柱一臉愧疚,剩下兩個村民代表顯然沒聽懂,樂嗬嗬的聽著,又樂嗬嗬的鼓掌,主打一個參與。
王梅看著鼓掌的村民代表,又氣又想笑,話題一轉,著重強調:“戰鬥組的村民,要進行戰鬥訓練,加強體能和作戰技能。
後勤組和小朋友們,每天早上和晚上,分別進行一次實戰演習,要確保遇到類似情況,要在兩分鍾內,完成集結,然後快速有序的撤離危險區域!”
劉洪柱立馬起身,歉意的對張戈弓腰抱拳,連忙道歉:“對不起張排長,這次是我們連累了您。
迴去就讓他們按照領導們的意思訓練,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類似錯誤!
以後隻要張排長一聲令下,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劉洪柱態度非常誠懇,在聽說出現了步槍都打不死的喪屍,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抱緊張戈這根大腿!
五十多歲的劉洪柱,經曆了很多事情,比其他村民看得更透徹。
喪屍橫行的時代,光靠他們自己,是不可能有活路的!
哪怕大人們僥幸能東躲西藏的苟活,小孩子怎麽辦?
隻有依附軍隊,或者類似張戈這種有強大火力的民兵隊伍,才可能對抗強大的喪屍!
張戈沒有在意劉洪柱道歉中夾雜著示好的話,他聽得出劉洪柱的意思,隻是不想迴應。
他沒有想責怪村民和小孩子的意思。
當時他的確是很火大,差點不想管這幫人了。
但是事情已經過去了,再提就有攜恩索求的意思了,那種人混不長久。
一個成熟的銷售,與任何人建立關係,都不會讓人覺得他在施恩,那樣收獲的隻是純粹的利益關係,不會長久。
正確的做法是把恩情來往,逐漸轉化為信任和友情,才能得到長久的支持。
同時,張戈也是個不糾結錯誤,不翻舊賬的人。
隻要這幫人能吸取教訓,下次別犯同樣的錯誤就行了。
張戈不在意劉洪柱的示好,是因為王梅已經在防範張排長成為軍閥,不適合明著拉攏人心,刺激王梅。
一上午開會,盡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張戈是提不起一點興趣。
不說別的,光就趙曉菲一個人就說了接近半個小時,又是拉過來了多少大米,多少臘肉,多少蔬菜,計劃每天吃多少……
她一個人,說得張戈都快睡著了,內心不由得暗罵:“張排長堂堂一個民兵排長,手下上百號人,天天就管他們的吃喝拉撒嗎?
不用打喪屍啊?
不用練槍法啊?
不用找媳婦嗎……”
張排長現在心心念念的,就想早點開完會,去打開那上百箱子的槍械和彈藥。
他要去打槍,沒時間擱這兒,跟這幫人嘮嗑什麽臘肉大米的,是不是柴米油鹽也要管上啊?
在張戈眯著眼睛內心嘀咕半天之後,趙曉菲終於說完了。
然後,他發現所有人都看向了他,不由得納悶:“都看著我幹嘛?”
趙曉菲語氣加重的問道:“我在問你,再過一個月,我們吃什麽?”
張戈神遊了半天,突然被問,下意識的反問:“你是後勤隊長,手下管著幾十號人和全部的糧食。
當然是你說吃什麽,就吃什麽啊!”
趙曉菲這才反應過來,感情自己統計了一晚上,報告了半天,這家夥一句沒聽進去!
正在她想發飆的時候,李燁咳嗽了兩聲,接過張戈的話:“昨天動靜太大,沿途有不少村子的村民發現了我們的隊伍,冒死跑了出來,加入了民兵排。
但是我們的大米不多,隻有五噸不到,現在有一百七十多人,一天就要消耗兩百多斤,最多隻夠一個多月的。
如果民兵高強度訓練的話,米飯要足量供應,隻怕更緊張!
所以,我的建議是,這段時間,不僅要訓練,同樣也要兼顧外出尋找糧食和物資。
我們以前的模式,早上訓練,下午外出搜索的方式,我覺得可以繼續沿用。
同時,後勤方麵沒意識到更嚴重的問題!”
一番話讓趙曉菲舒展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好奇的問道:“什麽問題?”
張戈從口袋裏摸出兩塊臘肉條,自己嚼著一根,丟了一根到趙曉菲麵前的桌子上,然後說道:“我們的肉食隻有減少,沒有增多的了!
附近的幾個村,都是人口流失嚴重的老人村,可不會像之前周村和劉村那樣,過年搞一堆臘肉臘魚以及果蔬丸子,接待客人!
他們能節日性的熏五斤十斤的過過嘴癮,過年湊個盤子,就不錯了。
更何況,臘肉臘魚這玩意,也吃不了多久,天氣一暖,也會壞的。
現在家禽全跑了,各家各戶連隻老鼠都看不見!
上哪解決肉食,接上蛋白質來源,就成了大問題!”
趙曉菲倒也不客氣,接過臘肉也開始嚼了起來,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李燁問了問張戈:“你說過,你爸是養魚的,你看能不能下湖裏捕魚?”
這話讓眾人懸著的心落地,眼前一亮。
張戈嘿嘿一笑,舉起自己滿是繃帶的胳膊:“別說我現在帶傷,就算我沒受傷,我也不會撒網。
那是技術活兒,我爸還沒來得及傳給我呢!
不過我會釣魚,你們要是覺得我每天運氣不錯的話……”
李燁沒有理會張戈,而是看向劉洪柱:“有擅長捕魚的村民嗎?”
答案是否定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附近包括劉村在內的許多村子都靠山,當然是吃山裏的東西。
在沒有禁止獵殺野生動物之前,山上的野兔、山雞、斑鳩,甚至是野豬和蛇,都是村民的盤中餐。
不謙虛的說,打獵方麵,他們是行家。
魚,這種東西在劉村,屬於是一次性商品,要是聽說附近哪個村的魚塘幹了,就去買幾斤過過嘴癮。
尤其是水庫,每年年底會拉網捕魚,附近的男女老幼都會去湊熱鬧。
大夥看著一網下去,拉起來的全是大魚,比鄉政府的工作人員都高興,什麽二十多斤的草魚,兩三斤的鰱魚……都是村民搶購的重點。
很多村民一次性會買上百斤草魚,熏成臘魚,買幾十斤鰱魚做成魚丸。
這也是為什麽張戈等人,會在劉村發現那麽多臘肉臘魚和丸子。
但是,吃魚他們會,做魚他們也會。
至於,捕魚……
對不起,不會!
這個時候,張戈意識到一個問題。
甘泉湖,不產糧食!
甘泉湖,有魚,但沒人會捕魚!
孫嘉陵把話題引迴了張戈身上:“你們的傷勢,要問問李醫生和軍醫陳麗。”
軍醫?
張戈下意識的看了眼李燁,眼神玩味:你丫的,有同行了!
李燁似乎沒注意張戈的眼神,從他床鋪上一堆文件的最上方,拿過一個記錄本。
他翻看了一下,然後才說道:“你的傷勢不算特別嚴重,右腳小腿和左手骨折,休息幾周就行了。
頭部十二處摔傷,過幾天就會好的。
至於有沒有腦震蕩,以及顱內出血,暫時無法判斷。”
“腦震蕩,顱內出血?”
光聽名字就很嚴重的樣子,讓他有種想殺進小鎮,搶了裏麵醫療設備的衝動。
不過,也就想想罷了。
李燁語氣平淡的表示:“隻是有這個可能,我們的醫療環境很差,基本沒有醫療設備。
所以沒辦法具體檢測,你頭部的創傷具體到了什麽程度。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去一趟小鎮,裏麵不僅有比較全麵的醫療設備,還有各種藥品,以及可能存活的外科醫生。”
“那我怎麽覺得動一下,腰部就會疼呢?”張戈指了指自己的腰部。
他剛剛激動了一下,又牽動了腰部,疼的直呲牙。
他不想在這方麵糾結:能進入小鎮,還用得著你教?
一個小鎮出來逛街的3級力量型進化喪屍,就差點把他和二愣子,加李自強一起給嘎了,天知道裏麵還有多少!
張戈對小鎮,暫時沒有任何想法。
他不敢,他怕了!
李燁用手在張戈腹部按了幾下,疼的張戈直呲牙:“不確定,可能隻是腰部肌肉拉傷,也可能內髒受損。
具體的,你明天可以去問問鄭醫生。”
李燁是內科醫生,治一治感冒在行,讓他去治骨折,治腰子,治療腦部……
簡直是扯淡。
要不是警衛班有個女軍醫,就張戈幾人的傷勢,這會兒應該是簡單的包紮一下,然後各安天命了。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張戈也明白了。
這種外傷,找李燁是沒有結果的。
衛生室本身就隻是個治感冒的地方!
要不是災變,李燁大概率連刀都沒拿過!
那些所謂的解剖,純粹是這兄弟在瞎倒騰,屬於研究性質的。
畢竟是醫學係的研究生,基本功底還是有的,解剖個把喪屍,收集下實驗數據,搞搞理論研究,問題不大。
真把自己這關乎後半輩子幸福的腰子,交給李燁去“醫治”,張戈冒不起這個被研究的風險。
收斂心神,不做指望的張戈,朝旁邊兩個床鋪努了努嘴:“他們兩個呢?”
李燁繼續翻看了記錄本,然後走到李自強身邊看了看瞳孔,感受了一下心跳和脈搏:“問題都不是很大。
阿熊隻是被喪屍甩出去的衝擊力摔暈了,最多就是輕微腦震蕩。
李自強就稍微嚴重了一些,雙腿骨折,左腿更嚴重一些,右臂受傷。
至於有沒有內髒受損,以及腦部創傷,暫時還看不出來。”
這麽嚴重?
張戈當時已經意識模糊,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
他隱約記得聽到過電動車的聲音,結合李自強的模樣,隻能猜測李自強應該用電動車和“壯漢”喪屍,來了一場互動。
至於互動的結果和過程,看現在李自強半死不活的樣子,也知道失敗了。
不過張戈沒有繼續詢問具體細節,他現在更糾結的是自己腰子,腦子,以及胳膊腿兒!
事實證明:醫生的話,通常聽一聽就行了。
一堆症狀聽得都以為要原地升仙了,實際上就那麽迴事。
第二天,張戈在兩個半大的孩子攙扶下,杵著拐杖,已經可以下地走路了。
腰子是肌肉拉傷,腦震蕩也看不出來,除了胳膊和腿,沒有其他問題。
這兩個小屁孩張戈見過,在地道裏麵,跟他混的挺熟的。
他們是表達歉意的劉洪柱,特意送過來負責照顧張戈的。
張戈身後的二愣子,更是生龍活虎,盡職盡責的與孫嘉陵走在後麵,形成了王朝、馬漢保護包公的既視感。
至於李自強,四肢能動的隻有一肢了,至少需要老實的躺一個月。
張戈聽了半天,沒聽出自己多久能好,自然也懶得顧及軍醫陳麗和李燁的感受。
當麵嘀咕:“說了一大堆,除了左手和右腳的骨折是真的,什麽腦震蕩,腦出血,內髒受創聽著是夠嚇人的,嗬嗬!
醫生的嘴,忽悠人的鬼!”
李燁不在意的微笑,反正他什麽也沒說。
陳麗俏麗的臉上泛起微紅,瞪了張戈一眼:“愛信不信,不信拉倒!”
說完,給李自強換紗布的時候,還多加了兩分力氣,疼的李自強啊啊直叫。
李自強苦著臉哼哼唧唧的哀求陳麗:“陳軍醫,得罪你的是張排長,你折磨我幹什麽啊?
有本事你找他啊!”
很快,李自強發出了更大的慘叫聲。
“啊……我錯了,是你不敢找……!”
“我住嘴……啊!”
“啊……!”
早飯之後,會議室。
參加會議的人不多,除了原本j01班,警衛班隻有班長孫嘉陵,副班長郭偉傑到了,村民則是劉洪柱外加一男一女兩個代表。
王梅首先發言,念出一連串的總結。
大致就是說,要讓警衛班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熟悉,別再搞出重大部署漏洞的事情了。
這種官方表達方式,懂的都懂,不懂的聽了也不懂。
反正就沒幾句實際的,罵人不會帶髒字,批評也不會點名的那種,聽得張戈昏昏欲睡。
孫嘉陵低著頭,示意自己認識到了錯誤。
同時,王梅也批評了某些人員的危險意識不足,在麵對喪屍來襲的情況,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及時撤出。
劉洪柱一臉愧疚,剩下兩個村民代表顯然沒聽懂,樂嗬嗬的聽著,又樂嗬嗬的鼓掌,主打一個參與。
王梅看著鼓掌的村民代表,又氣又想笑,話題一轉,著重強調:“戰鬥組的村民,要進行戰鬥訓練,加強體能和作戰技能。
後勤組和小朋友們,每天早上和晚上,分別進行一次實戰演習,要確保遇到類似情況,要在兩分鍾內,完成集結,然後快速有序的撤離危險區域!”
劉洪柱立馬起身,歉意的對張戈弓腰抱拳,連忙道歉:“對不起張排長,這次是我們連累了您。
迴去就讓他們按照領導們的意思訓練,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類似錯誤!
以後隻要張排長一聲令下,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劉洪柱態度非常誠懇,在聽說出現了步槍都打不死的喪屍,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抱緊張戈這根大腿!
五十多歲的劉洪柱,經曆了很多事情,比其他村民看得更透徹。
喪屍橫行的時代,光靠他們自己,是不可能有活路的!
哪怕大人們僥幸能東躲西藏的苟活,小孩子怎麽辦?
隻有依附軍隊,或者類似張戈這種有強大火力的民兵隊伍,才可能對抗強大的喪屍!
張戈沒有在意劉洪柱道歉中夾雜著示好的話,他聽得出劉洪柱的意思,隻是不想迴應。
他沒有想責怪村民和小孩子的意思。
當時他的確是很火大,差點不想管這幫人了。
但是事情已經過去了,再提就有攜恩索求的意思了,那種人混不長久。
一個成熟的銷售,與任何人建立關係,都不會讓人覺得他在施恩,那樣收獲的隻是純粹的利益關係,不會長久。
正確的做法是把恩情來往,逐漸轉化為信任和友情,才能得到長久的支持。
同時,張戈也是個不糾結錯誤,不翻舊賬的人。
隻要這幫人能吸取教訓,下次別犯同樣的錯誤就行了。
張戈不在意劉洪柱的示好,是因為王梅已經在防範張排長成為軍閥,不適合明著拉攏人心,刺激王梅。
一上午開會,盡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張戈是提不起一點興趣。
不說別的,光就趙曉菲一個人就說了接近半個小時,又是拉過來了多少大米,多少臘肉,多少蔬菜,計劃每天吃多少……
她一個人,說得張戈都快睡著了,內心不由得暗罵:“張排長堂堂一個民兵排長,手下上百號人,天天就管他們的吃喝拉撒嗎?
不用打喪屍啊?
不用練槍法啊?
不用找媳婦嗎……”
張排長現在心心念念的,就想早點開完會,去打開那上百箱子的槍械和彈藥。
他要去打槍,沒時間擱這兒,跟這幫人嘮嗑什麽臘肉大米的,是不是柴米油鹽也要管上啊?
在張戈眯著眼睛內心嘀咕半天之後,趙曉菲終於說完了。
然後,他發現所有人都看向了他,不由得納悶:“都看著我幹嘛?”
趙曉菲語氣加重的問道:“我在問你,再過一個月,我們吃什麽?”
張戈神遊了半天,突然被問,下意識的反問:“你是後勤隊長,手下管著幾十號人和全部的糧食。
當然是你說吃什麽,就吃什麽啊!”
趙曉菲這才反應過來,感情自己統計了一晚上,報告了半天,這家夥一句沒聽進去!
正在她想發飆的時候,李燁咳嗽了兩聲,接過張戈的話:“昨天動靜太大,沿途有不少村子的村民發現了我們的隊伍,冒死跑了出來,加入了民兵排。
但是我們的大米不多,隻有五噸不到,現在有一百七十多人,一天就要消耗兩百多斤,最多隻夠一個多月的。
如果民兵高強度訓練的話,米飯要足量供應,隻怕更緊張!
所以,我的建議是,這段時間,不僅要訓練,同樣也要兼顧外出尋找糧食和物資。
我們以前的模式,早上訓練,下午外出搜索的方式,我覺得可以繼續沿用。
同時,後勤方麵沒意識到更嚴重的問題!”
一番話讓趙曉菲舒展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好奇的問道:“什麽問題?”
張戈從口袋裏摸出兩塊臘肉條,自己嚼著一根,丟了一根到趙曉菲麵前的桌子上,然後說道:“我們的肉食隻有減少,沒有增多的了!
附近的幾個村,都是人口流失嚴重的老人村,可不會像之前周村和劉村那樣,過年搞一堆臘肉臘魚以及果蔬丸子,接待客人!
他們能節日性的熏五斤十斤的過過嘴癮,過年湊個盤子,就不錯了。
更何況,臘肉臘魚這玩意,也吃不了多久,天氣一暖,也會壞的。
現在家禽全跑了,各家各戶連隻老鼠都看不見!
上哪解決肉食,接上蛋白質來源,就成了大問題!”
趙曉菲倒也不客氣,接過臘肉也開始嚼了起來,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李燁問了問張戈:“你說過,你爸是養魚的,你看能不能下湖裏捕魚?”
這話讓眾人懸著的心落地,眼前一亮。
張戈嘿嘿一笑,舉起自己滿是繃帶的胳膊:“別說我現在帶傷,就算我沒受傷,我也不會撒網。
那是技術活兒,我爸還沒來得及傳給我呢!
不過我會釣魚,你們要是覺得我每天運氣不錯的話……”
李燁沒有理會張戈,而是看向劉洪柱:“有擅長捕魚的村民嗎?”
答案是否定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附近包括劉村在內的許多村子都靠山,當然是吃山裏的東西。
在沒有禁止獵殺野生動物之前,山上的野兔、山雞、斑鳩,甚至是野豬和蛇,都是村民的盤中餐。
不謙虛的說,打獵方麵,他們是行家。
魚,這種東西在劉村,屬於是一次性商品,要是聽說附近哪個村的魚塘幹了,就去買幾斤過過嘴癮。
尤其是水庫,每年年底會拉網捕魚,附近的男女老幼都會去湊熱鬧。
大夥看著一網下去,拉起來的全是大魚,比鄉政府的工作人員都高興,什麽二十多斤的草魚,兩三斤的鰱魚……都是村民搶購的重點。
很多村民一次性會買上百斤草魚,熏成臘魚,買幾十斤鰱魚做成魚丸。
這也是為什麽張戈等人,會在劉村發現那麽多臘肉臘魚和丸子。
但是,吃魚他們會,做魚他們也會。
至於,捕魚……
對不起,不會!
這個時候,張戈意識到一個問題。
甘泉湖,不產糧食!
甘泉湖,有魚,但沒人會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