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排長,先遣隊集結完畢,等候檢閱!”
相比劉洪柱的一去不知道何時能複返,孫嘉陵三分鍾不到,就將安排得妥妥當當。
不得不說,軍隊的執行力,跟老鄉對比……
簡直是成年人暴打小盆友——這不是欺負人嘛。
“好像你們有個工程兵,他在隊伍裏嗎?”
昨晚警衛班的自我介紹,張戈全程機械式的敬禮,自然沒記住警衛班的十二個人,各自是幹什麽的。
他就記得班長孫嘉陵,站崗的李自強,以及兩個還算清秀的女兵。
至於他們的具體是負責什麽,張戈根本分不清。
此時,一個比其他人黑瘦很多,稍微矮一點的年輕小夥子出列,敬禮迴應:“報告排長,工兵李川向您報告!”
張戈一看就來了興趣:“你的專業是哪些?”
李川說了一連串的,反正都是張排長聽不懂的專業名詞。
聽得張戈是一愣一愣的,不得不插嘴:“說簡單點,實際點的,我們這裏能用得上的!”
李川略微思索才報告道:“架橋,鋪路,構建防禦工事,埋雷……暫時隻想到這麽多。”
張戈一聽就來精神了:“你會埋雷?能在小鎮外圍埋上一圈地雷嗎?”
李川尷尬得額頭冒汗:“報告排長,地雷種類繁多,殺傷力和破壞力太強,不便隨身攜帶,且管控嚴格,需要上級批準。
所以……此次任務並未攜帶!
如果排長能提供雷管,炸藥等材料,我能組裝簡易地雷。”
張戈嘴角抽了抽,揶揄道“我要能提供這些東西,末日前早就被抓進去吃牢飯了!”
華夏國普通人連槍械都摸不到,你丫的還想我一個平頭老百姓,給你一個當兵的提供雷管和炸藥?
想什麽呢!
除了被嚴格監管的開礦和化工等行業,張戈覺得大概隻有行走的五十萬,才有可能搞到這些東西。
最著名的影子軍團,聽說打算整一百噸,還付出了實踐,手搓了幾十斤,不知道那夥人現在出來了沒有。
眼見李川一臉尷尬的站在那裏,張戈隨即問道:“給你十個人,一人一把鐵鍬,你能多久搭建起一百人勉強能住的臨時營地?
要求防風,防雨,防寒,防火!”
李川幾乎不假思索的迴應:“報告排長,半天時間!
需要足夠的防雨布,繩子或鐵絲,鐵架子或者是木頭!”
張戈點了點頭,算是放下心來了。
今晚大家不用都吹湖風了。
防雨布有的是,農村打穀,地下就是鋪上一層彩條布,雖然沒有軍用防雨布各項性能優秀,但是防雨防風肯定沒問題。
至於鐵架子就別想了,木頭就多的是。
哪家哪戶沒有曬衣服的竹竿,實在不行,就去砍,山上多的是,反正現在沒人管。
繩子,鐵絲更簡單,到處都是,實在不行,床單衣服撕成條,也能頂上。
把營地的事情定下來了,張戈才感覺心裏踏實多了,連帶著看這些技術兵也順眼多了。
好像這些技術兵,也不都是來混經驗的少爺兵啊。
至少這個工兵李川,就很不錯,很好用!
他還會埋雷!
以後搞到雷管和炸藥,他還會更有用!
眼見劉洪柱還沒來,張戈閑來無事,又繼續看向其中一個隊員,問道:“你是負責哪方麵的?”
這名隊員上前一步,敬禮之後,迴複道:“報告排長,狙擊手聶順,主要負責火力偵察,以及消滅敵方重火力……”
此時,王梅對張戈建議:“他是狙擊手,等會兒我帶著他去何村的路口,那邊地勢開闊,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視野,他一個人就能確保一大片地區的安全。
讓廖文兵負責保護他的安全,再給他配一個觀察手,拿望遠鏡輔助觀察。
這樣一來,何村附近的兩公裏內,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張戈點了點頭,繼續問到下一個隊員。
“報告排長,汽車兵王勇向您報告,主要負責各類軍用汽車的駕駛和維護,能進行簡單的維修和保養……”
這名士兵知道張戈想問什麽,一連串簡單易懂的介紹,直接把自己的技能描述得非常詳細又易懂。
說到會開車,會修車,張戈來精神了,不由得笑著調侃起來:“會開坦克嗎?”
一句話問出,所有人都跟著笑了,連嚴肅的孫嘉陵,嘴角都勾勒出微笑。
飛機、坦克,無疑是張戈這代人心中重量級武器的標誌。
在國產航母還沒有問世,在東風的快遞業務還沒那麽出名,各類遠程精確打擊武器,還遮遮掩掩暗中發育的年代,飛機坦克就是人們心中,最具有科技含量的戰鬥力代名詞。
要是換了二十年前,你說你會開坦克,那絕對會被無數人投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王勇非常認真的說道:“報告排長,我和幾個同學,在軍校裏用虛擬電子仿真設備,仿真模擬過開99a主戰坦克,不知道算不算會開?”
這下換張戈愣住了,仿真模擬?
這玩意聽說過,雖然不是真的開,但是以現在的仿真技術,也就環境不一樣,操作上還真就跟真的沒太大區別!
隻要給王勇機會,上真家夥,說不定他真能把坦克開得跟飆車一樣!
因為不知道坦克型號,張戈沒敢繼續問,迴複得比較敷衍:“仿真的,也算吧”
他心裏知道,這家夥對部隊來說是人才。
但是,對他來說,就是個司機,功能跟賀彪差不多。
難道不成張排長還能給王勇,弄輛真家夥來嗎?
張戈感覺,除非自己能殺進wh市,收複省會,否則坦克就別想了。
葛亮再怎麽支持自己,也不可能無底線的支持。
給點槍支彈藥,已經是極限了!
坦克飛機?
想屁吃呢!
不過,張戈還是覺得王勇比賀彪強一丟丟。
因為他會修車!
隨即張戈又看向剩餘的幾人,其中一名長相秀麗的女兵率先出列:“報告排長,通信兵袁小田向您報告。
我擅長通信領域,此次任務攜帶兩部單兵短波背負式通信電台。
架設1.5米鞭天線,通信距離10到20公裏;
如果架設配12到20米斜天線,通信距離150公裏;
至於通信距離300公裏的44米雙極天線,此次任務並未攜帶!
請排長指示!”
聽到這裏,張戈突然發現,他犯了一個錯誤,很幼稚的錯誤。
這個警衛班其實是一個整體!
他們是集中了火力、通信、工程、運輸,偵察等各個方麵的人才,是一個全方位技能覆蓋的小團體!
屬於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或許有,甚至還很強。
但是!
他們的協同作戰能力更強!
這樣一個警衛班,單拎出來組成什麽先遣隊,簡直就是搞笑。
明白了這個道理,張戈立即命令孫嘉陵:“取消先遣隊,現在由你接任指揮,負責從衛生室到甘泉湖,一路上人員與物資運輸的安全問題。
一定要確保小孩和女人,以及糧食物資,能安全送達甘泉湖。
並且還要在天黑之前,構建簡易的臨時營地!”
他算是明白了:葛亮早就知道他玩不轉軍隊的這一套,給他配備了一套完整的作戰小隊,不需要他操心。
他一通瞎忙活,根本就是在瞎操心!
葛亮將警衛班下放到民兵排,可不是來玩實戰,拿槍去突突的,更不是要與喪屍刺刀見紅,鍛煉膽量。
真正的用意是鍛煉這群人的技術,在戰場對陣喪屍能發揮的作用,團隊搭配如何更高效的完成作戰目標,以及收集喪屍資料。
這些是軍部要培養的參謀人選!
與其說他們是警衛班,不如說是未來的參謀部。
果然!
幾乎在命令發布的一瞬間,警衛班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很快,十二人的小隊迅速完成集結。
他們把醫生的辦公桌征用了,搭建起臨時的開會場所。
張戈一句話沒說,全程隻是觀察警衛班的行動,並且示意孫嘉陵全權指揮,不用請示,劉洪柱帶來的人,也都交給他調派。
首先是袁小田,很快就從她的筆記本電腦上,調出軍用地圖。
張戈站在最後麵看了一眼,嘴角直抽抽。
地圖上高低起伏,哪裏有山,哪裏有路,哪裏有河,簡直是一目了然。
甚至,還有3d實景圖!
他們根本就不用去實地偵察!
馬上,由孫嘉陵和副班長郭偉傑開始部署,期間每個成員就自己負責的部分,發表意見,有困難或者有疑問,立即展開討論,當場拿出解決方案。
張戈全程以第三人的視角,觀看了這次部署會議。
說實話,非常震撼!
如果用語言描述警衛班的任務會議,那就是:簡單,高效,實用,全員參與,思路清晰,任務明確……
組織多次開會的張戈深知,與警衛班相比,自己的民兵排開會就是個聊天群!
幾乎每次開會,除了張戈或者王梅在推動,其他人要麽參與度不高,要麽就是湊個人數,還有瞎起哄的。
甚至,會議的主導者張戈,自己都沒有清晰的思路,就想著明天要做一件事,然後就開會,再就是大家提一提看法……
對於事情如何去部署,把任務如何分配到每個人,時間如何精確到以分秒計算,民兵排根本做不到!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張戈的民兵排……
完敗。
相比劉洪柱的一去不知道何時能複返,孫嘉陵三分鍾不到,就將安排得妥妥當當。
不得不說,軍隊的執行力,跟老鄉對比……
簡直是成年人暴打小盆友——這不是欺負人嘛。
“好像你們有個工程兵,他在隊伍裏嗎?”
昨晚警衛班的自我介紹,張戈全程機械式的敬禮,自然沒記住警衛班的十二個人,各自是幹什麽的。
他就記得班長孫嘉陵,站崗的李自強,以及兩個還算清秀的女兵。
至於他們的具體是負責什麽,張戈根本分不清。
此時,一個比其他人黑瘦很多,稍微矮一點的年輕小夥子出列,敬禮迴應:“報告排長,工兵李川向您報告!”
張戈一看就來了興趣:“你的專業是哪些?”
李川說了一連串的,反正都是張排長聽不懂的專業名詞。
聽得張戈是一愣一愣的,不得不插嘴:“說簡單點,實際點的,我們這裏能用得上的!”
李川略微思索才報告道:“架橋,鋪路,構建防禦工事,埋雷……暫時隻想到這麽多。”
張戈一聽就來精神了:“你會埋雷?能在小鎮外圍埋上一圈地雷嗎?”
李川尷尬得額頭冒汗:“報告排長,地雷種類繁多,殺傷力和破壞力太強,不便隨身攜帶,且管控嚴格,需要上級批準。
所以……此次任務並未攜帶!
如果排長能提供雷管,炸藥等材料,我能組裝簡易地雷。”
張戈嘴角抽了抽,揶揄道“我要能提供這些東西,末日前早就被抓進去吃牢飯了!”
華夏國普通人連槍械都摸不到,你丫的還想我一個平頭老百姓,給你一個當兵的提供雷管和炸藥?
想什麽呢!
除了被嚴格監管的開礦和化工等行業,張戈覺得大概隻有行走的五十萬,才有可能搞到這些東西。
最著名的影子軍團,聽說打算整一百噸,還付出了實踐,手搓了幾十斤,不知道那夥人現在出來了沒有。
眼見李川一臉尷尬的站在那裏,張戈隨即問道:“給你十個人,一人一把鐵鍬,你能多久搭建起一百人勉強能住的臨時營地?
要求防風,防雨,防寒,防火!”
李川幾乎不假思索的迴應:“報告排長,半天時間!
需要足夠的防雨布,繩子或鐵絲,鐵架子或者是木頭!”
張戈點了點頭,算是放下心來了。
今晚大家不用都吹湖風了。
防雨布有的是,農村打穀,地下就是鋪上一層彩條布,雖然沒有軍用防雨布各項性能優秀,但是防雨防風肯定沒問題。
至於鐵架子就別想了,木頭就多的是。
哪家哪戶沒有曬衣服的竹竿,實在不行,就去砍,山上多的是,反正現在沒人管。
繩子,鐵絲更簡單,到處都是,實在不行,床單衣服撕成條,也能頂上。
把營地的事情定下來了,張戈才感覺心裏踏實多了,連帶著看這些技術兵也順眼多了。
好像這些技術兵,也不都是來混經驗的少爺兵啊。
至少這個工兵李川,就很不錯,很好用!
他還會埋雷!
以後搞到雷管和炸藥,他還會更有用!
眼見劉洪柱還沒來,張戈閑來無事,又繼續看向其中一個隊員,問道:“你是負責哪方麵的?”
這名隊員上前一步,敬禮之後,迴複道:“報告排長,狙擊手聶順,主要負責火力偵察,以及消滅敵方重火力……”
此時,王梅對張戈建議:“他是狙擊手,等會兒我帶著他去何村的路口,那邊地勢開闊,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視野,他一個人就能確保一大片地區的安全。
讓廖文兵負責保護他的安全,再給他配一個觀察手,拿望遠鏡輔助觀察。
這樣一來,何村附近的兩公裏內,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張戈點了點頭,繼續問到下一個隊員。
“報告排長,汽車兵王勇向您報告,主要負責各類軍用汽車的駕駛和維護,能進行簡單的維修和保養……”
這名士兵知道張戈想問什麽,一連串簡單易懂的介紹,直接把自己的技能描述得非常詳細又易懂。
說到會開車,會修車,張戈來精神了,不由得笑著調侃起來:“會開坦克嗎?”
一句話問出,所有人都跟著笑了,連嚴肅的孫嘉陵,嘴角都勾勒出微笑。
飛機、坦克,無疑是張戈這代人心中重量級武器的標誌。
在國產航母還沒有問世,在東風的快遞業務還沒那麽出名,各類遠程精確打擊武器,還遮遮掩掩暗中發育的年代,飛機坦克就是人們心中,最具有科技含量的戰鬥力代名詞。
要是換了二十年前,你說你會開坦克,那絕對會被無數人投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王勇非常認真的說道:“報告排長,我和幾個同學,在軍校裏用虛擬電子仿真設備,仿真模擬過開99a主戰坦克,不知道算不算會開?”
這下換張戈愣住了,仿真模擬?
這玩意聽說過,雖然不是真的開,但是以現在的仿真技術,也就環境不一樣,操作上還真就跟真的沒太大區別!
隻要給王勇機會,上真家夥,說不定他真能把坦克開得跟飆車一樣!
因為不知道坦克型號,張戈沒敢繼續問,迴複得比較敷衍:“仿真的,也算吧”
他心裏知道,這家夥對部隊來說是人才。
但是,對他來說,就是個司機,功能跟賀彪差不多。
難道不成張排長還能給王勇,弄輛真家夥來嗎?
張戈感覺,除非自己能殺進wh市,收複省會,否則坦克就別想了。
葛亮再怎麽支持自己,也不可能無底線的支持。
給點槍支彈藥,已經是極限了!
坦克飛機?
想屁吃呢!
不過,張戈還是覺得王勇比賀彪強一丟丟。
因為他會修車!
隨即張戈又看向剩餘的幾人,其中一名長相秀麗的女兵率先出列:“報告排長,通信兵袁小田向您報告。
我擅長通信領域,此次任務攜帶兩部單兵短波背負式通信電台。
架設1.5米鞭天線,通信距離10到20公裏;
如果架設配12到20米斜天線,通信距離150公裏;
至於通信距離300公裏的44米雙極天線,此次任務並未攜帶!
請排長指示!”
聽到這裏,張戈突然發現,他犯了一個錯誤,很幼稚的錯誤。
這個警衛班其實是一個整體!
他們是集中了火力、通信、工程、運輸,偵察等各個方麵的人才,是一個全方位技能覆蓋的小團體!
屬於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他們的單兵作戰能力或許有,甚至還很強。
但是!
他們的協同作戰能力更強!
這樣一個警衛班,單拎出來組成什麽先遣隊,簡直就是搞笑。
明白了這個道理,張戈立即命令孫嘉陵:“取消先遣隊,現在由你接任指揮,負責從衛生室到甘泉湖,一路上人員與物資運輸的安全問題。
一定要確保小孩和女人,以及糧食物資,能安全送達甘泉湖。
並且還要在天黑之前,構建簡易的臨時營地!”
他算是明白了:葛亮早就知道他玩不轉軍隊的這一套,給他配備了一套完整的作戰小隊,不需要他操心。
他一通瞎忙活,根本就是在瞎操心!
葛亮將警衛班下放到民兵排,可不是來玩實戰,拿槍去突突的,更不是要與喪屍刺刀見紅,鍛煉膽量。
真正的用意是鍛煉這群人的技術,在戰場對陣喪屍能發揮的作用,團隊搭配如何更高效的完成作戰目標,以及收集喪屍資料。
這些是軍部要培養的參謀人選!
與其說他們是警衛班,不如說是未來的參謀部。
果然!
幾乎在命令發布的一瞬間,警衛班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很快,十二人的小隊迅速完成集結。
他們把醫生的辦公桌征用了,搭建起臨時的開會場所。
張戈一句話沒說,全程隻是觀察警衛班的行動,並且示意孫嘉陵全權指揮,不用請示,劉洪柱帶來的人,也都交給他調派。
首先是袁小田,很快就從她的筆記本電腦上,調出軍用地圖。
張戈站在最後麵看了一眼,嘴角直抽抽。
地圖上高低起伏,哪裏有山,哪裏有路,哪裏有河,簡直是一目了然。
甚至,還有3d實景圖!
他們根本就不用去實地偵察!
馬上,由孫嘉陵和副班長郭偉傑開始部署,期間每個成員就自己負責的部分,發表意見,有困難或者有疑問,立即展開討論,當場拿出解決方案。
張戈全程以第三人的視角,觀看了這次部署會議。
說實話,非常震撼!
如果用語言描述警衛班的任務會議,那就是:簡單,高效,實用,全員參與,思路清晰,任務明確……
組織多次開會的張戈深知,與警衛班相比,自己的民兵排開會就是個聊天群!
幾乎每次開會,除了張戈或者王梅在推動,其他人要麽參與度不高,要麽就是湊個人數,還有瞎起哄的。
甚至,會議的主導者張戈,自己都沒有清晰的思路,就想著明天要做一件事,然後就開會,再就是大家提一提看法……
對於事情如何去部署,把任務如何分配到每個人,時間如何精確到以分秒計算,民兵排根本做不到!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張戈的民兵排……
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