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鳥飛天,魚入淵
網遊:從三國征戰萬朝 作者:希元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陽
劉備在袁紹走後,便立刻手持著皇帝的聖旨,來到了西門。
【皇帝的聖旨命令,西門的將士立刻將大門緊閉,不容許任何人進出。】
同時,劉備讓人宣布全城禁嚴。
士兵的手接過聖旨,發現聖旨是真的,隨後抬頭又看了看劉備,以及身後兩個虎背熊腰,煞氣逼人的大漢。
將領咽了一口唾沫
“還是少參與,這些大人物的事情,比較好。”
在確定的,甚至沒有任何問題之後,當即便執行了聖旨的命令。
士兵們立刻牢牢的將西門鎖上,同時,守將派遣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去城中宣布禁嚴。
而就在這混亂的場麵中,沒有人注意到一位名蔡土的將士,突然混在外出的人群中,向城外走去。
這蔡土原本就是冀州人士,他發現了不對勁。
於是抓住時機,想要去通報,同為冀州人士的袁紹。
劉備看城門已緊閉之後,便按照陛下的吩咐,派遣將士們把守城牆。
與此同時
通過宮中的密道,劉協秘密的來到了宮門外,這也是他為什麽,能夠在晚上,悄悄抵達丞相家的原因。
崔烈與劉協,在崔家會合。
劉協來到崔家,還沒有安頓下來,他看到了崔烈,立刻召集了府中的三百家丁。
這三百家丁,都手持著砍刀。
“陛下,這是我心腹,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劉協看到後,點了點頭,適當的對崔烈誇獎道
“丞相還是準備充足啊,不像這孤零零的一個人跑出來。”
崔烈顧不得和劉協開玩笑,他知道,此時每在洛陽多待一秒,就多一秒鍾的危險,於是,立刻拉著崔烈往東門走。
隨後,崔家的三百家丁,立刻護送著皇帝從東門出去。
他們從洛陽到城外,沒有半點停歇,直接來到,東門城外的軍營當中,這裏就是護國軍與禦林軍的駐紮地。
自從禦林軍改編之後,便分成了皇宮禦林軍和宮外禦林軍。
宮外禦林軍擔負著戰鬥的職責,而皇宮中的禦林軍數量並沒有宮外的多,隻有幾千人,因此他們隻擔任保衛皇宮的職責。
劉協來到了軍營當中,隨後便脫掉了自己的偽裝,兩軍的統帥孫英,見到是陛下當即下跪。
“陛下,不知何事,大駕光臨。”
孫英還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誤以為陛下,隻不過是出來巡視一番的。
劉協可沒有時間,與孫英在這裏耽擱,立刻下令
“孫英,現在立刻調動禦林軍和護國軍,護送著我前往虎牢關。”
孫英不愧是劉協一手提拔上來的,他對劉協的命令,隻有聽從沒有質疑,當即命令副將,調動所有的軍隊開拔虎牢關。
十萬大軍立刻在,沒有任何計劃和準備的情況下,開始前往虎牢關。
崔烈此時,卻擔憂了起來
“陛下,雖說我們成功的逃出了洛陽,可是,畢竟什麽準備都沒有,軍隊中的糧草和軍械都沒有做準備,倘若虎牢關的人不認,我們怎麽辦?”
崔烈此時有點懊惱,有時候計劃做的太快,也是不好,許多方麵都沒有考慮到。
劉協卻沒有絲毫的苦澀,平靜的對他說
“我乃大漢皇帝,何人敢不尊,何人敢不從。
難不成那虎牢關的守軍,也是一卓袁紹之流,敢違抗朕的命令嗎?”
此時,劉協絲毫不擔心,因為他有漢朝這個金字招牌,要知道他站在這裏,大漢就在這裏。
劉協帶的人馬,馬不停蹄的抵達虎牢關關卡下。
也不知劉協哪來的勇氣,竟然徑直的走到了那些士兵的麵前。
士兵們看著身著黃袍,頭戴皇冠的皇帝,沒有人敢質疑這是假的,無論是從他身上的黃袍,還是他身後的十萬大軍。
守軍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打開城門。
士兵們進入到裏麵之後,立刻獲得了巨額的糧食補給及軍械。
虎牢關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重大防禦性質的關卡。
平常時就存有不少的糧草,更不要提東漢末年這個時期了,虎牢關裏麵的糧草和自重隻會比平時多,不會比平時少。
劉協獲得補給之後,按照約定停在了虎牢關。
崔烈不明白,劉協為何要停留在虎牢關,因為按照他看來,多停在這裏一分,就會多一分危險。
劉協對崔烈說起了,他對皇叔的承諾。
崔烈則不以為意,他認為陛下萬金之軀,豈能等一個不知道多少代的旁係。
當崔烈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協立刻用嚴厲的眼神,製止了他。
崔烈沒有見過劉協,如此憤怒的眼神,自知犯了陛下的龍威,連忙跪下謝罪。
劉協知道崔烈還有用,自己還得依靠他背後的世家,於是隻好沒有深究,並把崔烈扶了起來
“我身為九五至尊,豈能言而無信?”
劉協用自己身為皇帝,不能失信於其他人,給了崔烈一個台階下。
崔烈也立刻接過這個台階,連忙迴應
“陛下說的是,是臣欠考慮了。”
當夕陽落下的時候,劉備也不拖泥帶水,立刻帶著本部的三千人馬,從城東禦馬司的手上得到的三千匹馬,將自己的手下全部變成了騎兵,全數朝虎牢關趕過去。
在晚上十點左右的時候,劉備趕到了虎牢關與劉協會合。
劉協看到皇叔來到後,親自的走下關卡在門口迎接。
“皇叔,你終於來了。”
劉備看到皇帝,親自站在門口迎接,大為感動,連忙跪下
“陛下,萬金之軀,豈能在這裏”
劉協連忙將劉備扶了起來。
“皇叔乃國之棟梁,有何不可?朕失卿,猶如失去一臂。”
劉協這段時間在死亡的壓迫下,自己也在快速的成長和學習,帝王之術,越來越爐火純青。
不僅僅是劉備,劉備身後的關羽和張飛,都對麵前的劉協刮目相看。
身為武將,若不是被逼到無路可退,又有何人願意去背,那不忠不孝之名,除了大奸大惡之人。
劉協與劉備眾人也不過多的含蓄,立刻帶著劉備,調集兵馬離開了虎牢關,朝著荊州的方向前進。
劉備在袁紹走後,便立刻手持著皇帝的聖旨,來到了西門。
【皇帝的聖旨命令,西門的將士立刻將大門緊閉,不容許任何人進出。】
同時,劉備讓人宣布全城禁嚴。
士兵的手接過聖旨,發現聖旨是真的,隨後抬頭又看了看劉備,以及身後兩個虎背熊腰,煞氣逼人的大漢。
將領咽了一口唾沫
“還是少參與,這些大人物的事情,比較好。”
在確定的,甚至沒有任何問題之後,當即便執行了聖旨的命令。
士兵們立刻牢牢的將西門鎖上,同時,守將派遣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去城中宣布禁嚴。
而就在這混亂的場麵中,沒有人注意到一位名蔡土的將士,突然混在外出的人群中,向城外走去。
這蔡土原本就是冀州人士,他發現了不對勁。
於是抓住時機,想要去通報,同為冀州人士的袁紹。
劉備看城門已緊閉之後,便按照陛下的吩咐,派遣將士們把守城牆。
與此同時
通過宮中的密道,劉協秘密的來到了宮門外,這也是他為什麽,能夠在晚上,悄悄抵達丞相家的原因。
崔烈與劉協,在崔家會合。
劉協來到崔家,還沒有安頓下來,他看到了崔烈,立刻召集了府中的三百家丁。
這三百家丁,都手持著砍刀。
“陛下,這是我心腹,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劉協看到後,點了點頭,適當的對崔烈誇獎道
“丞相還是準備充足啊,不像這孤零零的一個人跑出來。”
崔烈顧不得和劉協開玩笑,他知道,此時每在洛陽多待一秒,就多一秒鍾的危險,於是,立刻拉著崔烈往東門走。
隨後,崔家的三百家丁,立刻護送著皇帝從東門出去。
他們從洛陽到城外,沒有半點停歇,直接來到,東門城外的軍營當中,這裏就是護國軍與禦林軍的駐紮地。
自從禦林軍改編之後,便分成了皇宮禦林軍和宮外禦林軍。
宮外禦林軍擔負著戰鬥的職責,而皇宮中的禦林軍數量並沒有宮外的多,隻有幾千人,因此他們隻擔任保衛皇宮的職責。
劉協來到了軍營當中,隨後便脫掉了自己的偽裝,兩軍的統帥孫英,見到是陛下當即下跪。
“陛下,不知何事,大駕光臨。”
孫英還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誤以為陛下,隻不過是出來巡視一番的。
劉協可沒有時間,與孫英在這裏耽擱,立刻下令
“孫英,現在立刻調動禦林軍和護國軍,護送著我前往虎牢關。”
孫英不愧是劉協一手提拔上來的,他對劉協的命令,隻有聽從沒有質疑,當即命令副將,調動所有的軍隊開拔虎牢關。
十萬大軍立刻在,沒有任何計劃和準備的情況下,開始前往虎牢關。
崔烈此時,卻擔憂了起來
“陛下,雖說我們成功的逃出了洛陽,可是,畢竟什麽準備都沒有,軍隊中的糧草和軍械都沒有做準備,倘若虎牢關的人不認,我們怎麽辦?”
崔烈此時有點懊惱,有時候計劃做的太快,也是不好,許多方麵都沒有考慮到。
劉協卻沒有絲毫的苦澀,平靜的對他說
“我乃大漢皇帝,何人敢不尊,何人敢不從。
難不成那虎牢關的守軍,也是一卓袁紹之流,敢違抗朕的命令嗎?”
此時,劉協絲毫不擔心,因為他有漢朝這個金字招牌,要知道他站在這裏,大漢就在這裏。
劉協帶的人馬,馬不停蹄的抵達虎牢關關卡下。
也不知劉協哪來的勇氣,竟然徑直的走到了那些士兵的麵前。
士兵們看著身著黃袍,頭戴皇冠的皇帝,沒有人敢質疑這是假的,無論是從他身上的黃袍,還是他身後的十萬大軍。
守軍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打開城門。
士兵們進入到裏麵之後,立刻獲得了巨額的糧食補給及軍械。
虎牢關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重大防禦性質的關卡。
平常時就存有不少的糧草,更不要提東漢末年這個時期了,虎牢關裏麵的糧草和自重隻會比平時多,不會比平時少。
劉協獲得補給之後,按照約定停在了虎牢關。
崔烈不明白,劉協為何要停留在虎牢關,因為按照他看來,多停在這裏一分,就會多一分危險。
劉協對崔烈說起了,他對皇叔的承諾。
崔烈則不以為意,他認為陛下萬金之軀,豈能等一個不知道多少代的旁係。
當崔烈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協立刻用嚴厲的眼神,製止了他。
崔烈沒有見過劉協,如此憤怒的眼神,自知犯了陛下的龍威,連忙跪下謝罪。
劉協知道崔烈還有用,自己還得依靠他背後的世家,於是隻好沒有深究,並把崔烈扶了起來
“我身為九五至尊,豈能言而無信?”
劉協用自己身為皇帝,不能失信於其他人,給了崔烈一個台階下。
崔烈也立刻接過這個台階,連忙迴應
“陛下說的是,是臣欠考慮了。”
當夕陽落下的時候,劉備也不拖泥帶水,立刻帶著本部的三千人馬,從城東禦馬司的手上得到的三千匹馬,將自己的手下全部變成了騎兵,全數朝虎牢關趕過去。
在晚上十點左右的時候,劉備趕到了虎牢關與劉協會合。
劉協看到皇叔來到後,親自的走下關卡在門口迎接。
“皇叔,你終於來了。”
劉備看到皇帝,親自站在門口迎接,大為感動,連忙跪下
“陛下,萬金之軀,豈能在這裏”
劉協連忙將劉備扶了起來。
“皇叔乃國之棟梁,有何不可?朕失卿,猶如失去一臂。”
劉協這段時間在死亡的壓迫下,自己也在快速的成長和學習,帝王之術,越來越爐火純青。
不僅僅是劉備,劉備身後的關羽和張飛,都對麵前的劉協刮目相看。
身為武將,若不是被逼到無路可退,又有何人願意去背,那不忠不孝之名,除了大奸大惡之人。
劉協與劉備眾人也不過多的含蓄,立刻帶著劉備,調集兵馬離開了虎牢關,朝著荊州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