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皇與臣密談
網遊:從三國征戰萬朝 作者:希元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馬超,華雄率領著一萬精騎,將洛陽周邊的漢軍勢力一掃而空。
洛陽的漢軍,也不得不開始將兵力,收縮調迴洛陽。
如今,洛陽地間能夠控製的區域,僅剩下洛陽城,以及洛陽東邊出函穀關的地界。
隨著,西涼軍的不斷靠近洛陽城,城中的氣氛越來越開始肅殺起來。
崔烈身為大漢的宰相,剛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準備迴家,好好休息一番。
近幾日,隨著西涼軍的不斷靠近,朝中的事務和工作,也逐漸的繁多了起來。
如今,整個洛陽城不單單是百姓,甚至許多大臣心中都是人心惶惶,自己作為劉協的絕對支持者,自然是要穩重朝中局勢。
就當崔烈推開寢室的房門,正準備休息的時候,角落中突然響起了聲音
“丞相大人,日夜勞苦,真讓朕心痛啊!”
崔烈聽後,急忙轉頭,剛好對視上了劉協的眼睛,看到是皇帝,崔烈連忙下跪
“不知,陛下大駕光臨,臣惶恐不安。”
崔烈在說完客套話之後,心中立刻開始盤算起來,猜測陛下,來這裏的目的是什麽。
劉協走到桌子麵前,坐在板凳上倒下了一杯茶,看著跪在地上麵的崔烈
“丞相,你認為我們這一次能贏嗎?”
崔烈當即反應過來,陛下是在詢問他有關於西涼軍的事情。
但是,令崔烈都沒有想到的是,陛下竟然對此次戰事,竟然這麽的不看好,看樣子市井的言論和朝廷的不自信,已經影響到這位當朝的最高決策者。
“陛下,無需擔心。朝中有二十五萬大軍定能獲勝,敵軍不過區區十五萬,對抗我們猶如蚍蜉撼樹,愚不可及。”
劉協不想聽崔烈說這樣的客套話,他要知道的是真實情況,戰場上麵真實的情報。
“崔丞相,朕一直以來都相信著你,認為你是朕的鐵杆支持者,現在朕命令你告訴我,這場戰爭的真相,我有多大的勝算?”
崔烈已經聽到,劉協語氣中的生氣與不耐煩,知道這位陛下是真心實意,要真正的信息。
崔烈歎了一口氣,隻好將朝廷這些日子的戰報和情況結合起來,告訴這位陛下
“陛下,我們已與西涼軍爆發了小規模衝突,不下二十場,其中勝隻有三場,平十場,敗七場。
朝中的兵馬和資金一直以來都處於虧空的狀態,如今整個洛陽中能夠拿出有實際作戰兵力的,隻有袁紹部下以及陛下您手上的兵馬。”
“唉”劉協歎了一口氣,喃喃自語,仿佛是在說給自己聽,也是在說給崔烈聽:“這麽說來,朕的朝廷,實際上可以說是袁家的朝廷,朕隻不過是他們一個傀儡皇帝是嗎?”
崔烈聽後,立刻顫抖的,急忙找補起來
“陛下無需擔心,隻要陛下養精蓄銳,必有一天一鳴驚人!”
劉協聽後自嘲的笑了幾聲,隨後,將杯裏的水一飲而盡,再次看向崔烈
“我不想再養精蓄銳了,我要現在就一鳴驚人,丞相我們這一場戰鬥勝算的概率不大,對吧?”
崔烈點了點頭
“好,那麽洛陽,朕不要了,”
崔烈一聽,連忙要說些什麽的時候,劉協接著說道
“朕,需要你幫我尋找到一處,能夠讓我逃脫,袁家掌控地方,我要向光武皇帝那樣重建大漢。”
崔烈聽後心頭一驚,沒想到自己這位陛下年紀輕輕,竟有如此的雄心壯誌。
“你可有辦法?”
崔烈聽到這一句話,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
“陛下,如今我們,必須分三步走。”
崔烈用極短的時間,在腦海中頭腦風暴,迅速弄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說出來,聽聽”
“第一步,我們必須想辦法脫離袁家的掌控。
第二步,我們必須逃出洛陽,前往東邊。
第三步,我們要尋找到一處未經戰亂且,人口稠多,能收上稅的地方。”
崔烈和劉協對視了一眼,又互相低下頭,他們二人都知道這三步,走完得多麽的艱難。
沉默了半晌之後,由崔烈率先開口提出了方案。
“袁紹此人掌控著冀州大部分的地區,並且再加上身為袁家長子,袁家對他的資助,恐怕兵馬不下十萬。
加上他的弟弟袁術,又掌控著淮南大半個中原手中的兵馬,也不下十餘萬。兄弟二人手上約有兵馬二十多萬,隻可惜不同心同力,否則的話,我們打敗他們難如登天。”
聽崔烈說完,劉協心中的苦悶更多了一分
崔烈見此,連忙道
“陛下不必傷心。若隻有一個人在的話,那麽我們十死無生,但有二人都在,那麽我們將九死一生。。”
“快說,那一線生機在哪裏?”
劉協急忙的詢問道
崔烈思考一番,最終對劉協說道
“陛下,可以明天在朝延上下詔,誰若能夠戰勝西涼軍,則可封王,二人必然會是對己的兄弟,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定會先與那西涼軍交戰。”
劉協聽到後點了點頭,此時也顧不上漢高祖,立下的白馬之約,非劉姓之人不得稱王。
劉協隻要能逃出去,什麽都不管了。
大不了日後打迴來的時候,再把袁家以叛國罪全殺了。
“緊接著,陛下要抓住這唯一的一次機會,袁家對洛陽掌控力最低的這一次機會,挑選能夠信任的人馬,連夜出虎牢關。”
劉協聽後鼓掌,立刻將崔烈攙扶起來,與他同坐。
“丞相果真是知不輸蕭何,但是我有一個問題,就算我們能夠逃出洛陽,逃出虎牢關,我們又前往何處呢?”
劉協緊接著,再次詢問問題
此時,劉協已經逐漸的將自己,亦或者說整個大漢交在崔烈的手上麵。
此時,崔烈也將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也交在了這位年輕的皇帝身上。
事實上,崔家和袁家,都為大漢的頂級世家,但是袁家始終壓崔家一頭。
崔烈不想將崔家,推向大漢的頂峰,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可是礙於袁家的四世三公,那輝煌的履曆,讓崔家望塵莫及,而此時卻有一個大好時機,天下亂世,皇帝還站在我們崔家這邊。
洛陽的漢軍,也不得不開始將兵力,收縮調迴洛陽。
如今,洛陽地間能夠控製的區域,僅剩下洛陽城,以及洛陽東邊出函穀關的地界。
隨著,西涼軍的不斷靠近洛陽城,城中的氣氛越來越開始肅殺起來。
崔烈身為大漢的宰相,剛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準備迴家,好好休息一番。
近幾日,隨著西涼軍的不斷靠近,朝中的事務和工作,也逐漸的繁多了起來。
如今,整個洛陽城不單單是百姓,甚至許多大臣心中都是人心惶惶,自己作為劉協的絕對支持者,自然是要穩重朝中局勢。
就當崔烈推開寢室的房門,正準備休息的時候,角落中突然響起了聲音
“丞相大人,日夜勞苦,真讓朕心痛啊!”
崔烈聽後,急忙轉頭,剛好對視上了劉協的眼睛,看到是皇帝,崔烈連忙下跪
“不知,陛下大駕光臨,臣惶恐不安。”
崔烈在說完客套話之後,心中立刻開始盤算起來,猜測陛下,來這裏的目的是什麽。
劉協走到桌子麵前,坐在板凳上倒下了一杯茶,看著跪在地上麵的崔烈
“丞相,你認為我們這一次能贏嗎?”
崔烈當即反應過來,陛下是在詢問他有關於西涼軍的事情。
但是,令崔烈都沒有想到的是,陛下竟然對此次戰事,竟然這麽的不看好,看樣子市井的言論和朝廷的不自信,已經影響到這位當朝的最高決策者。
“陛下,無需擔心。朝中有二十五萬大軍定能獲勝,敵軍不過區區十五萬,對抗我們猶如蚍蜉撼樹,愚不可及。”
劉協不想聽崔烈說這樣的客套話,他要知道的是真實情況,戰場上麵真實的情報。
“崔丞相,朕一直以來都相信著你,認為你是朕的鐵杆支持者,現在朕命令你告訴我,這場戰爭的真相,我有多大的勝算?”
崔烈已經聽到,劉協語氣中的生氣與不耐煩,知道這位陛下是真心實意,要真正的信息。
崔烈歎了一口氣,隻好將朝廷這些日子的戰報和情況結合起來,告訴這位陛下
“陛下,我們已與西涼軍爆發了小規模衝突,不下二十場,其中勝隻有三場,平十場,敗七場。
朝中的兵馬和資金一直以來都處於虧空的狀態,如今整個洛陽中能夠拿出有實際作戰兵力的,隻有袁紹部下以及陛下您手上的兵馬。”
“唉”劉協歎了一口氣,喃喃自語,仿佛是在說給自己聽,也是在說給崔烈聽:“這麽說來,朕的朝廷,實際上可以說是袁家的朝廷,朕隻不過是他們一個傀儡皇帝是嗎?”
崔烈聽後,立刻顫抖的,急忙找補起來
“陛下無需擔心,隻要陛下養精蓄銳,必有一天一鳴驚人!”
劉協聽後自嘲的笑了幾聲,隨後,將杯裏的水一飲而盡,再次看向崔烈
“我不想再養精蓄銳了,我要現在就一鳴驚人,丞相我們這一場戰鬥勝算的概率不大,對吧?”
崔烈點了點頭
“好,那麽洛陽,朕不要了,”
崔烈一聽,連忙要說些什麽的時候,劉協接著說道
“朕,需要你幫我尋找到一處,能夠讓我逃脫,袁家掌控地方,我要向光武皇帝那樣重建大漢。”
崔烈聽後心頭一驚,沒想到自己這位陛下年紀輕輕,竟有如此的雄心壯誌。
“你可有辦法?”
崔烈聽到這一句話,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
“陛下,如今我們,必須分三步走。”
崔烈用極短的時間,在腦海中頭腦風暴,迅速弄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說出來,聽聽”
“第一步,我們必須想辦法脫離袁家的掌控。
第二步,我們必須逃出洛陽,前往東邊。
第三步,我們要尋找到一處未經戰亂且,人口稠多,能收上稅的地方。”
崔烈和劉協對視了一眼,又互相低下頭,他們二人都知道這三步,走完得多麽的艱難。
沉默了半晌之後,由崔烈率先開口提出了方案。
“袁紹此人掌控著冀州大部分的地區,並且再加上身為袁家長子,袁家對他的資助,恐怕兵馬不下十萬。
加上他的弟弟袁術,又掌控著淮南大半個中原手中的兵馬,也不下十餘萬。兄弟二人手上約有兵馬二十多萬,隻可惜不同心同力,否則的話,我們打敗他們難如登天。”
聽崔烈說完,劉協心中的苦悶更多了一分
崔烈見此,連忙道
“陛下不必傷心。若隻有一個人在的話,那麽我們十死無生,但有二人都在,那麽我們將九死一生。。”
“快說,那一線生機在哪裏?”
劉協急忙的詢問道
崔烈思考一番,最終對劉協說道
“陛下,可以明天在朝延上下詔,誰若能夠戰勝西涼軍,則可封王,二人必然會是對己的兄弟,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定會先與那西涼軍交戰。”
劉協聽到後點了點頭,此時也顧不上漢高祖,立下的白馬之約,非劉姓之人不得稱王。
劉協隻要能逃出去,什麽都不管了。
大不了日後打迴來的時候,再把袁家以叛國罪全殺了。
“緊接著,陛下要抓住這唯一的一次機會,袁家對洛陽掌控力最低的這一次機會,挑選能夠信任的人馬,連夜出虎牢關。”
劉協聽後鼓掌,立刻將崔烈攙扶起來,與他同坐。
“丞相果真是知不輸蕭何,但是我有一個問題,就算我們能夠逃出洛陽,逃出虎牢關,我們又前往何處呢?”
劉協緊接著,再次詢問問題
此時,劉協已經逐漸的將自己,亦或者說整個大漢交在崔烈的手上麵。
此時,崔烈也將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也交在了這位年輕的皇帝身上。
事實上,崔家和袁家,都為大漢的頂級世家,但是袁家始終壓崔家一頭。
崔烈不想將崔家,推向大漢的頂峰,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可是礙於袁家的四世三公,那輝煌的履曆,讓崔家望塵莫及,而此時卻有一個大好時機,天下亂世,皇帝還站在我們崔家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