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聞聽,哈哈大笑,道:“陶恭祖高看我了!這江南之行嗎,我軍連日鏖戰,損失頗大,我已經決意班師迴朝。至於揚州,徐州就交給二位好了!以後我們三家守望相助,相信一定能各取所需的!
孫策被韓馥一語道破久積中心底的願望,英俊的臉頰上頓時抹過一圈激動的紅暈,他大聲道:“承蒙叔父看得起,伯符願以平生之所學,力保揚州!為朝廷剿滅袁術逆賊!”
陶謙見孫策與韓馥已經形成默契,知道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也就躬身迴答道:“既然司空這麽說!那麽我們三家就在這裏定下盟約,守望互助,共保疆土好了!”
韓馥哈哈大笑:“有二位的保證!我才能安心迴返冀州!願你們進展順利,有需要冀州相助的地方,派人來送信,我軍一定全力支持就是!”
一個月後,韓馥的大軍終於迴到了河北之地,對於韓馥來說,這半年是記憶深刻艱苦卓絕的六個月。
對於剛剛從巨大犧牲中恢複過來的冀州將士來說,也是如此。
戰禍連綿。生靈塗炭。
河北為了保障此次大戰,貢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後續的援軍和物資,付出的代價是十分巨大的。
現在,戰事停歇,擺在韓馥麵前的,是盡快的組織軍隊休養生息,屯田訓練,恢複冀州的元氣。沒有了仰以為食的稻穀,現在河北在群雄中的領先地位就會失去,軍隊的糧草補給也將出現困難。
農乃安定之根本也。
一縣如此,一州如此,一國亦如此。
無農為基而奢談經商、冶工、理想、開拓,實若浮沙建塔,未成已先塌。
對於這一點,經曆過黃巾之亂的韓馥深有體會,所以,這幾年來,他在治理河北化最大力氣做的一件事就是:開壑建渠,複墾荒地,移民屯田。
屯田舉措看似不起眼,卻最能讓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相對於其它地方朝不保夕的動蕩生活,韓馥的河北給予了最底層普通百姓一個活命的機會,對於這個機會,河北治下的三州百姓民眾莫不感激泣憐。
這也就是河北在經過幾次戰火肆虐後還能重新煥發生機的原因所在。
這一次,也是如此。
在荀彧、陳紀、審配、棗祗等良吏不辭辛苦的奔走下,因為大軍出征荒廢的軍屯慢慢的恢複了生產,傷殘的士兵也紛紛迴歸家園,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而在鄴城一帶,由於一直生活安定,少有動蕩,燕趙學堂辦得有聲有色,吸引了大批從中原慕名而來的士族子弟,人數已經達到了五千,相信會源源不斷的為河北輸送各形各色急需的人才。
在軍事上,廣陵決戰之後,曹操退守兗州,袁譚也退迴了青州。迴返壽春與孫策爭奪的袁術在狂攻一個月後,終因糧草告盡、無力破城而部隊嘩變潰散。
袁術走投無路,打算帶領剩餘的殘兵敗將奔青州投奔自己的兄長袁紹,結果在石亭遭到周瑜的伏擊,一戰過後,袁術兵敗被殺,餘部盡降。
泰山方麵,陶謙率軍從廣陵東歸,乘著袁紹兵敗的有利時機,大舉對依附袁紹的諸泰山諸寇發動進攻,盤踞泰山一帶的泰山賊寇在失去了袁紹的軍事支持後,終被陶謙殲滅,至八月中旬,除了在夏丘一帶有臧霸的餘部尚在抵抗外,徐州一帶被陶謙牢牢控製在手裏。
韓馥的兩位盟友在江南站穩腳跟,對於韓馥來說是一件大好事,這樣他就不是獨立麵對曹操與袁紹的兩強夾擊的窘迫局麵了。
各大勢力暫時都偃旗息鼓,全力進行夏末秋初的收糧大事,畢竟這才是各家最為重要的事情。
可就在眾家都忙於秋收的季節裏。八月立秋日的孟津卻是人喊馬嘶,熱鬧非常,無數的冀州軍戰船從河內方向楊帆駛來。目標赫然就是司隸之地。
冀州軍下轄燕趙鐵騎全軍、並州新軍三萬人,外加河東軍、河內軍的兩萬守備軍,以及兩萬弓箭手,五萬役夫工匠,共計約十二萬人馬突然大舉登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掉了孟津的曹軍據點。
曹軍敗兵狼狽不堪,向虎牢關方向逃走報信去了。
然而,冀州軍並沒有在孟津停留,在而是迅速前進了幾十裏,趕到了一片廢墟的洛陽城。冀州軍卻突然停了下來。沒等到虎牢關的曹軍主將曹昂鬆一口氣,探子的報告,讓他又開始如坐針氈!
冀州軍竟然在洛陽開始修牆築城!
洛陽一旦修複,就與曹操控製的兩大關隘虎牢關、汜水關正好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區區幾十裏的距離,意味著冀州軍可以隨時來問候兩關的曹軍,而曹操軍想要進入司隸的土地,就斷不能視冀州軍建造洛陽城於不顧,否則曹操軍西取長安,司隸的道路就會被冀州軍掐斷!
虎牢關與汜水關的曹操守將,哪怕用腳趾想,也知道冀州軍在洛陽築城,是己方絕對不能允許的。
但是兩關現在僅有區區各兩萬的守軍,冀州軍不來攻擊自己,已經是謝天謝地,若要他們主動出擊,這必敗的一陣也是他們決不敢承擔的。所以,雖然心知肚明其中的厲害,但曹軍卻隻能眼睜睜地隔著洛水遠遠望著冀州軍占據的洛陽,
在那個曾經的大漢腹心之地,冀州軍動作迅速,迅速的立起幾座大營寨,並開始挖河築牆。
很快,兩天時間便過去了。
每天,趙雲都要巡視幾遍營地。甲仗鮮明、軍容整肅的部隊,互為犄角的東西兩大戰營,會讓他稍稍覺得安慰;但是匆匆忙忙用澆築法紮就的洛陽城牆,卻又讓他放心不下。幸好,與曹操軍隊中間還隔了一條河!
修築這座大漢已經向殘破不堪的舊都,其實並非趙雲所願意。但是韓馥既然下了決定,就容不得他反對。他隻能暗中寫信給荀彧,委婉的說明情況,但他還是親自率兵來此。
因為他是冀州諸將之首,是除了韓馥之外唯一有資格來統領這十幾萬大軍的人。同時趙雲也認為,與其交給別人一敗塗地,等自己收拾爛攤子,還不如自己來比較好
孫策被韓馥一語道破久積中心底的願望,英俊的臉頰上頓時抹過一圈激動的紅暈,他大聲道:“承蒙叔父看得起,伯符願以平生之所學,力保揚州!為朝廷剿滅袁術逆賊!”
陶謙見孫策與韓馥已經形成默契,知道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也就躬身迴答道:“既然司空這麽說!那麽我們三家就在這裏定下盟約,守望互助,共保疆土好了!”
韓馥哈哈大笑:“有二位的保證!我才能安心迴返冀州!願你們進展順利,有需要冀州相助的地方,派人來送信,我軍一定全力支持就是!”
一個月後,韓馥的大軍終於迴到了河北之地,對於韓馥來說,這半年是記憶深刻艱苦卓絕的六個月。
對於剛剛從巨大犧牲中恢複過來的冀州將士來說,也是如此。
戰禍連綿。生靈塗炭。
河北為了保障此次大戰,貢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後續的援軍和物資,付出的代價是十分巨大的。
現在,戰事停歇,擺在韓馥麵前的,是盡快的組織軍隊休養生息,屯田訓練,恢複冀州的元氣。沒有了仰以為食的稻穀,現在河北在群雄中的領先地位就會失去,軍隊的糧草補給也將出現困難。
農乃安定之根本也。
一縣如此,一州如此,一國亦如此。
無農為基而奢談經商、冶工、理想、開拓,實若浮沙建塔,未成已先塌。
對於這一點,經曆過黃巾之亂的韓馥深有體會,所以,這幾年來,他在治理河北化最大力氣做的一件事就是:開壑建渠,複墾荒地,移民屯田。
屯田舉措看似不起眼,卻最能讓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相對於其它地方朝不保夕的動蕩生活,韓馥的河北給予了最底層普通百姓一個活命的機會,對於這個機會,河北治下的三州百姓民眾莫不感激泣憐。
這也就是河北在經過幾次戰火肆虐後還能重新煥發生機的原因所在。
這一次,也是如此。
在荀彧、陳紀、審配、棗祗等良吏不辭辛苦的奔走下,因為大軍出征荒廢的軍屯慢慢的恢複了生產,傷殘的士兵也紛紛迴歸家園,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而在鄴城一帶,由於一直生活安定,少有動蕩,燕趙學堂辦得有聲有色,吸引了大批從中原慕名而來的士族子弟,人數已經達到了五千,相信會源源不斷的為河北輸送各形各色急需的人才。
在軍事上,廣陵決戰之後,曹操退守兗州,袁譚也退迴了青州。迴返壽春與孫策爭奪的袁術在狂攻一個月後,終因糧草告盡、無力破城而部隊嘩變潰散。
袁術走投無路,打算帶領剩餘的殘兵敗將奔青州投奔自己的兄長袁紹,結果在石亭遭到周瑜的伏擊,一戰過後,袁術兵敗被殺,餘部盡降。
泰山方麵,陶謙率軍從廣陵東歸,乘著袁紹兵敗的有利時機,大舉對依附袁紹的諸泰山諸寇發動進攻,盤踞泰山一帶的泰山賊寇在失去了袁紹的軍事支持後,終被陶謙殲滅,至八月中旬,除了在夏丘一帶有臧霸的餘部尚在抵抗外,徐州一帶被陶謙牢牢控製在手裏。
韓馥的兩位盟友在江南站穩腳跟,對於韓馥來說是一件大好事,這樣他就不是獨立麵對曹操與袁紹的兩強夾擊的窘迫局麵了。
各大勢力暫時都偃旗息鼓,全力進行夏末秋初的收糧大事,畢竟這才是各家最為重要的事情。
可就在眾家都忙於秋收的季節裏。八月立秋日的孟津卻是人喊馬嘶,熱鬧非常,無數的冀州軍戰船從河內方向楊帆駛來。目標赫然就是司隸之地。
冀州軍下轄燕趙鐵騎全軍、並州新軍三萬人,外加河東軍、河內軍的兩萬守備軍,以及兩萬弓箭手,五萬役夫工匠,共計約十二萬人馬突然大舉登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掉了孟津的曹軍據點。
曹軍敗兵狼狽不堪,向虎牢關方向逃走報信去了。
然而,冀州軍並沒有在孟津停留,在而是迅速前進了幾十裏,趕到了一片廢墟的洛陽城。冀州軍卻突然停了下來。沒等到虎牢關的曹軍主將曹昂鬆一口氣,探子的報告,讓他又開始如坐針氈!
冀州軍竟然在洛陽開始修牆築城!
洛陽一旦修複,就與曹操控製的兩大關隘虎牢關、汜水關正好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區區幾十裏的距離,意味著冀州軍可以隨時來問候兩關的曹軍,而曹操軍想要進入司隸的土地,就斷不能視冀州軍建造洛陽城於不顧,否則曹操軍西取長安,司隸的道路就會被冀州軍掐斷!
虎牢關與汜水關的曹操守將,哪怕用腳趾想,也知道冀州軍在洛陽築城,是己方絕對不能允許的。
但是兩關現在僅有區區各兩萬的守軍,冀州軍不來攻擊自己,已經是謝天謝地,若要他們主動出擊,這必敗的一陣也是他們決不敢承擔的。所以,雖然心知肚明其中的厲害,但曹軍卻隻能眼睜睜地隔著洛水遠遠望著冀州軍占據的洛陽,
在那個曾經的大漢腹心之地,冀州軍動作迅速,迅速的立起幾座大營寨,並開始挖河築牆。
很快,兩天時間便過去了。
每天,趙雲都要巡視幾遍營地。甲仗鮮明、軍容整肅的部隊,互為犄角的東西兩大戰營,會讓他稍稍覺得安慰;但是匆匆忙忙用澆築法紮就的洛陽城牆,卻又讓他放心不下。幸好,與曹操軍隊中間還隔了一條河!
修築這座大漢已經向殘破不堪的舊都,其實並非趙雲所願意。但是韓馥既然下了決定,就容不得他反對。他隻能暗中寫信給荀彧,委婉的說明情況,但他還是親自率兵來此。
因為他是冀州諸將之首,是除了韓馥之外唯一有資格來統領這十幾萬大軍的人。同時趙雲也認為,與其交給別人一敗塗地,等自己收拾爛攤子,還不如自己來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