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司空韓馥到!”隨著徐州中軍官一聲洪亮的通報聲傳來,各路諸侯都知道是韓馥到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心中感慨萬千,除了張衛,馬超兩個後輩是第一次來到會盟的場麵,沒有見過韓馥本人。
其他人和韓馥那都是老相識了,不過時過境遷,想當年還是與他們平起平坐的韓馥,現在儼然就是各路諸侯中的翹楚,實力之強大,在朝廷中地位之高,簡直不做第二人之想。
陶謙咳嗽了一聲:“諸位!我看咱們還是迎迎文節吧!畢竟在朝中他的身份擺在那裏,慢待了總是不妥。”
其餘眾人暗罵陶謙趨炎附勢,可是也沒法拒絕他的要求,大家一起站起身來,向院中走去。
“各位!我韓馥何德何能,敢勞煩諸位來迎接我,這可就是罪過了!”
韓馥一身大漢高官的服飾出現在了太守府內院的進口,他身材本來就頗為勻稱,現在著一身看上去十分威嚴,氣質格外出眾。
“文節那裏話,咱們都是老朋友了,你來了不迎接一下,那不是禮數不周了嘛!”
陶謙看上去熱情無比,其中的討好巴結之意是顯露無疑。
“馬屁精!你真的以為和韓馥拉好關係,就能在徐州穩如泰山嗎?真的是太天真了!”
曹操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對陶謙的為人是鄙夷無比。這無關其他,完全是一個人的真性情在作怪了。
一群人進了大廳。眾人都推舉韓馥做了上位,韓馥也不推辭。大馬金刀的坐了下去,看的曹操是又羨又妒,隻恨自己實力不夠,要是上麵的人是自己,那才是完美。
“諸位!不是我托大,實在是我帶了聖旨,諸位接旨吧!”
陶謙連忙命人擺上香案,韓馥一臉威嚴的在中間站好,將漢獻帝的聖旨朗讀了一番,其中的意思十分明白,就是要天下諸侯戮力同心,剿滅袁術亂黨。
眾人一起跪倒接旨,看上去倒是一個個都是忠心耿耿的樣子。
聖旨宣讀完畢,眾人一起坐下,大家都將目光投向了上首的韓馥,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要看韓馥的態度與安排了。
看到韓馥一臉的莊嚴表情,不再是嘻嘻哈哈,很多人心裏莫名一鬆,整個人忽然間都放鬆了。看來這是要談正事了
劉備就是代表。
他看到韓馥的表情,他重重的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隻要是肯齊心協力攻打袁術,憑借自己的兩個兄弟,立下些功勞,討一些城池應該不是過分的請求吧。
而陶謙從始至終都沒有懷疑過韓馥的主導地位,所以一直麵帶笑容,連連點頭,為自己能夠巴結上韓馥這樣的大腿感到由衷的慶幸。
“韓司空位高權重,請為盟軍盟主!我等一切軍事行動,都聽從盟主安排就是!”
眾人一起對韓馥躬身行禮。
“免禮,諸位請坐。”
韓馥緩緩開口道:“今日,我將諸位全部聚集在了這裏,諸位也應該知道到底是為了什麽,沒錯,就是為了袁公路篡漢自立建立大仲朝的事情,這件事情不需要我多說,諸位都很清楚,這是篡逆之舉!”
韓馥義正言辭滿臉的站了起來:“大漢四百年天下,是他袁家說結束就能結束得了的嗎?我們深受皇恩,必須奉詔討賊,撥亂反正。”
袁公路不僅不納貢朝廷,居然順勢稱帝,建立偽朝自絕於天下,這難道不是蓄謀已久陰謀叛亂之舉?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深受國恩百餘年,到頭來不思迴報國恩,居然叛漢自立!
如此忘恩負義的舉措,如此背離正確道理的行為,我韓馥和他勢不兩立!袁公路篡漢自立,不顧天下人心,必將自取滅亡!”
陶謙帶頭站了起來,滿臉激動的說道:“司空深明大義,老朽拜服!”
有了陶謙的帶頭,各路諸侯也一起向韓馥拜服,並且宣誓結盟期間戮力同心,誓不與漢賊袁術同流合汙。
隨後,在對淮南,汝南,揚州的地域上,韓馥幹脆利落宣布對袁術直轄地區進行了全麵打擊,為討伐袁術奠定了戰爭的基調。
在情報方麵,韓馥的內衛營偵查到了袁術正在分兵屯駐各關隘要路,他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時機,於是立刻下達了開戰的命令。
各諸侯軍隊各自都有負責的方向,這一戰以河北的精銳力量為主,韓馥宣布此次的軍糧都由河北統一負責,受到了眾多諸侯的一致好評,糧食那是人人都缺的。
這幾年來,河北連年豐收,送入倉庫,河北各大糧倉倉儲豐沛,正好可以發動戰爭之用。
於是韓馥命令多路進軍,曹操軍主攻廬江,韓馥軍主攻下蔡。其餘幾路聯軍攻擊兵力最為薄弱的成德。
進攻袁術的計劃就這樣被確定下來,韓馥一聲令下,戰爭機器轟然轉動,所有人都化作了戰爭機器上的一份子,開始運足馬力全力運轉。
這時的袁術還沒有反應過來,還在那裏享受著自己還沒過夠的皇帝癮。
他任命紀靈為下蔡太守,鎮守壽春的正麵屏障。張勳為廬江太守。楊弘為成德太守。李豐為九江太守。劉勳為壽春將軍。其餘將領都有封賞。
按照五德始終說,仲國以土德繼承漢的火德,遂以土色為國色,尚黃,袁術所用的一應物具皆為黃色。
所以袁術冊封自己的妻子馮氏為皇後,甄薑為貴妃,自己的嫡子袁耀為皇太子。
然後,對於之前違逆自己稱帝決議並且沒有表示出悔改的意思的孫策,他命令尚書令楊大將率兵征討。
一時之間大仲朝四麵都是戰火,袁術的部隊出麵出擊,將那些並不甘心情願歸附大仲的郡縣小勢力逐一兼並。進展倒是頗為順利。
袁術絲毫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稱帝給天下人帶來了多麽大的震撼和反感。
他隻是一味的攻城略地搶掠地方,實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
看著自己的領地不斷擴大,看著自己的財富越來越多,他命令自己的屬下放開軍紀,默認了他們的劫掠行為。
於是袁術的勢力範圍內百姓慘遭屠戮,地方上一塌糊塗,士族、豪強地主等等更是袁術重點搶掠殺害的對象,既然不支持他,就要被他所殺。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心中感慨萬千,除了張衛,馬超兩個後輩是第一次來到會盟的場麵,沒有見過韓馥本人。
其他人和韓馥那都是老相識了,不過時過境遷,想當年還是與他們平起平坐的韓馥,現在儼然就是各路諸侯中的翹楚,實力之強大,在朝廷中地位之高,簡直不做第二人之想。
陶謙咳嗽了一聲:“諸位!我看咱們還是迎迎文節吧!畢竟在朝中他的身份擺在那裏,慢待了總是不妥。”
其餘眾人暗罵陶謙趨炎附勢,可是也沒法拒絕他的要求,大家一起站起身來,向院中走去。
“各位!我韓馥何德何能,敢勞煩諸位來迎接我,這可就是罪過了!”
韓馥一身大漢高官的服飾出現在了太守府內院的進口,他身材本來就頗為勻稱,現在著一身看上去十分威嚴,氣質格外出眾。
“文節那裏話,咱們都是老朋友了,你來了不迎接一下,那不是禮數不周了嘛!”
陶謙看上去熱情無比,其中的討好巴結之意是顯露無疑。
“馬屁精!你真的以為和韓馥拉好關係,就能在徐州穩如泰山嗎?真的是太天真了!”
曹操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對陶謙的為人是鄙夷無比。這無關其他,完全是一個人的真性情在作怪了。
一群人進了大廳。眾人都推舉韓馥做了上位,韓馥也不推辭。大馬金刀的坐了下去,看的曹操是又羨又妒,隻恨自己實力不夠,要是上麵的人是自己,那才是完美。
“諸位!不是我托大,實在是我帶了聖旨,諸位接旨吧!”
陶謙連忙命人擺上香案,韓馥一臉威嚴的在中間站好,將漢獻帝的聖旨朗讀了一番,其中的意思十分明白,就是要天下諸侯戮力同心,剿滅袁術亂黨。
眾人一起跪倒接旨,看上去倒是一個個都是忠心耿耿的樣子。
聖旨宣讀完畢,眾人一起坐下,大家都將目光投向了上首的韓馥,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要看韓馥的態度與安排了。
看到韓馥一臉的莊嚴表情,不再是嘻嘻哈哈,很多人心裏莫名一鬆,整個人忽然間都放鬆了。看來這是要談正事了
劉備就是代表。
他看到韓馥的表情,他重重的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隻要是肯齊心協力攻打袁術,憑借自己的兩個兄弟,立下些功勞,討一些城池應該不是過分的請求吧。
而陶謙從始至終都沒有懷疑過韓馥的主導地位,所以一直麵帶笑容,連連點頭,為自己能夠巴結上韓馥這樣的大腿感到由衷的慶幸。
“韓司空位高權重,請為盟軍盟主!我等一切軍事行動,都聽從盟主安排就是!”
眾人一起對韓馥躬身行禮。
“免禮,諸位請坐。”
韓馥緩緩開口道:“今日,我將諸位全部聚集在了這裏,諸位也應該知道到底是為了什麽,沒錯,就是為了袁公路篡漢自立建立大仲朝的事情,這件事情不需要我多說,諸位都很清楚,這是篡逆之舉!”
韓馥義正言辭滿臉的站了起來:“大漢四百年天下,是他袁家說結束就能結束得了的嗎?我們深受皇恩,必須奉詔討賊,撥亂反正。”
袁公路不僅不納貢朝廷,居然順勢稱帝,建立偽朝自絕於天下,這難道不是蓄謀已久陰謀叛亂之舉?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深受國恩百餘年,到頭來不思迴報國恩,居然叛漢自立!
如此忘恩負義的舉措,如此背離正確道理的行為,我韓馥和他勢不兩立!袁公路篡漢自立,不顧天下人心,必將自取滅亡!”
陶謙帶頭站了起來,滿臉激動的說道:“司空深明大義,老朽拜服!”
有了陶謙的帶頭,各路諸侯也一起向韓馥拜服,並且宣誓結盟期間戮力同心,誓不與漢賊袁術同流合汙。
隨後,在對淮南,汝南,揚州的地域上,韓馥幹脆利落宣布對袁術直轄地區進行了全麵打擊,為討伐袁術奠定了戰爭的基調。
在情報方麵,韓馥的內衛營偵查到了袁術正在分兵屯駐各關隘要路,他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時機,於是立刻下達了開戰的命令。
各諸侯軍隊各自都有負責的方向,這一戰以河北的精銳力量為主,韓馥宣布此次的軍糧都由河北統一負責,受到了眾多諸侯的一致好評,糧食那是人人都缺的。
這幾年來,河北連年豐收,送入倉庫,河北各大糧倉倉儲豐沛,正好可以發動戰爭之用。
於是韓馥命令多路進軍,曹操軍主攻廬江,韓馥軍主攻下蔡。其餘幾路聯軍攻擊兵力最為薄弱的成德。
進攻袁術的計劃就這樣被確定下來,韓馥一聲令下,戰爭機器轟然轉動,所有人都化作了戰爭機器上的一份子,開始運足馬力全力運轉。
這時的袁術還沒有反應過來,還在那裏享受著自己還沒過夠的皇帝癮。
他任命紀靈為下蔡太守,鎮守壽春的正麵屏障。張勳為廬江太守。楊弘為成德太守。李豐為九江太守。劉勳為壽春將軍。其餘將領都有封賞。
按照五德始終說,仲國以土德繼承漢的火德,遂以土色為國色,尚黃,袁術所用的一應物具皆為黃色。
所以袁術冊封自己的妻子馮氏為皇後,甄薑為貴妃,自己的嫡子袁耀為皇太子。
然後,對於之前違逆自己稱帝決議並且沒有表示出悔改的意思的孫策,他命令尚書令楊大將率兵征討。
一時之間大仲朝四麵都是戰火,袁術的部隊出麵出擊,將那些並不甘心情願歸附大仲的郡縣小勢力逐一兼並。進展倒是頗為順利。
袁術絲毫沒有注意到自己的稱帝給天下人帶來了多麽大的震撼和反感。
他隻是一味的攻城略地搶掠地方,實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
看著自己的領地不斷擴大,看著自己的財富越來越多,他命令自己的屬下放開軍紀,默認了他們的劫掠行為。
於是袁術的勢力範圍內百姓慘遭屠戮,地方上一塌糊塗,士族、豪強地主等等更是袁術重點搶掠殺害的對象,既然不支持他,就要被他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