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醜將軍!我家主公曾說,隻要楊將軍肯棄暗投明,什麽時候我們冀州軍都是歡迎的,雖然是各為其主,可是我冀州軍的大門不論什麽時候,都是對楊將軍敞開的!”
楊醜半天無語,良久才說道:“我多謝你家主公的好意,可是我身為河內郡大將,守土有責,你我各為其主,還是戰場上見個高低吧!不然我如何報答我主的信任與器重呢?”
趙雲聽楊醜也有些意動,不過礙於身份,是不可能被自己一番言語,就打動了立場的。
“那好吧!我尊重將軍的選擇,你我各迴本隊,各憑本事,廝殺一場也就是了!”
楊醜迴到軍中,心緒不寧,看來冀州軍有心招降自己啊!這不能不說是一條不錯的退路,可自己真的要這麽做嗎?
身為河內軍大將,手握數萬精兵,權力之大,令人難以放棄,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輕易放棄?
還是先看看交戰的結果吧!河內軍未必就不是冀州軍的對手!楊醜收斂心神,開始調兵遣將,準備與趙雲在河陽來一場大規模的會戰。
這場戰鬥,關乎著河內的局麵,一旦趙雲獲勝,那麽張揚的地位就會受到威脅;而楊醜獲勝,就代表冀州軍的攻略失敗,隻要等到呂布從兗州戰場迴援河內,河內郡就會萬無一失!
旌旗飄揚,刀槍如林,戰場上鴉雀無聲,大家都在等著將領的命令,這是一片高原,廣闊的場地足夠兩方將兵力完全施展開。
會戰,乃是堂堂正正的對決,就是彼此約定好時間,定好地點,然後進行當麵鑼,對麵鼓的直接交戰。
趙雲軍想要速戰速決,楊醜軍新兵太多,糧草不濟。雙方都想盡快分出勝負,這樣的會戰是最簡潔明了的方式。
居於中軍的趙雲,已經不是當初衝鋒陷陣的義從領袖,對於這種大軍團作戰,經過兩年多的實戰鍛煉,他也有了很深的心得與體會。
兩軍數量上有不小的差距,這就要靠質量來彌補,冀州軍的將士皆是百戰精銳,對付河內這些明顯是新兵的雜牌武裝,並不是沒有機會。
要想做到以最小的損失贏得戰鬥,需要迅擊垮敵人戰鬥的意誌,讓對方生不起抵抗的念頭。趙雲對燕趙鐵騎的信心從來就沒有過半分的懷疑。
“所有騎兵,隨本將軍衝鋒,步軍由韓成將軍負責,辛評先生鎮守中軍。”趙雲下令之後,大軍開始動了起來,騎兵紛紛向戰場前方靠攏。
看著前方那道雪白的身影,騎兵們自豪的同時緊了緊手中的武器,這是他們的將軍,戰無不勝的將軍,而他們也非常喜歡跟隨趙雲身後殺入敵方陣營的感覺。
燕趙鐵騎,是冀州的王牌部隊,他們就是一支鐵軍,是冀州軍的鐵拳,敢於將所有阻擋在麵前的勢力擊得粉碎!
“將士們,消滅眼前的河內軍,立功之後,人人都有重賞!”趙雲大喝一聲,催動戰馬。一馬當先,殺向敵軍。
“衝啊!”燕趙鐵騎毫不猶豫,緊緊跟隨趙雲,向河內軍發起了衝陣,速度越來越快,漸漸有了風雷之聲。
戰馬的速度越來越快,對麵河內軍的麵容已經清晰可見,趙雲的神色微微有些興奮,這樣的戰場衝殺,讓他有一種十分快意的感覺。
楊醜目光聚焦,看向趙雲殺來的鐵騎,立刻做出了應對:“放箭阻敵,騎兵對衝!不能叫趙雲衝起速度來,如果被他突入我軍陣地,此戰兇多吉少!”
楊醜的應對很簡單,用騎兵糾纏住趙雲的騎兵,減緩他衝陣的速度,叫趙雲衝不起來,而後以優勢兵力近身肉搏,定可將趙雲軍擊潰。
楊醜手下部將陳剛大喝一聲,帶領騎兵,殺向陣前的趙雲。
趙雲是冀州的名將,在整個大漢可謂是無人不知。
陳剛多有耳聞,身為武將,陳剛對自己的武藝頗為自負。如果能夠在單挑中殺了趙雲,那自己豈不是就能名揚四海?
武將成名,需要的是戰績,陳剛緊了緊手中的長刀,他要用趙雲的性命告訴人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小人物未必就不能一鳴驚人!
兩個人錯馬相交,兵器碰撞在一起,趙雲微微有些吃驚,陳剛的力氣不小,就算是冀州軍中的呂曠,呂翔恐怕也不是他的對手。
陳剛的心中則是波浪泛湧,一招之間,他已經感覺到了和趙雲的差距,一股大力震得他氣血翻湧,喉頭一甜,一口鮮血差點破口而出。
在這種巨大的差距下,他生出了無力的感覺,不愧是趙雲,武藝真的是超凡脫俗。
收斂心神,陳剛將將要吐出來的鮮血又咽了迴去,他動作毫不停留,好似行雲流水,策馬再次殺向趙雲。
轉眼之間便是十餘合,趙雲對陳剛的武藝也頗為讚賞,於馬上大喊道:“你是何人,敢不敢留下你的姓名?”
“陳剛。”陳剛的迴答很簡短,氣息有些紊亂。
“陳剛?”趙雲腦中毫無印象,看來這天下之大,藏龍臥虎,不是名將才能武藝超群,這陳剛的本事就不在冀州二流武將之下。
“原來是陳將軍,我趙雲失敬了,今日是在戰場上,既然你實力不弱,那我可要用全力了!”趙雲拱手道。
“各為其主,趙將軍來吧!你又怎麽知道,戰死的不會是你!”陳剛策馬再次殺來。
趙雲聽陳剛的語氣似乎想要斬殺自己,揚名立萬,忍不住搖搖頭,這就是戰爭,你不殺人,人家就要殺你!就算是對方真有才華,那也是你死我活的敵人。
兩馬相交,趙雲體內的潛力驟然爆發,勢大力沉的一槍,好似閃電一般!讓適應了剛才力道的陳剛虎口崩裂,手中的長刀轟然落地。
“陳剛!你去吧!戰死不是一種恥辱!”趙雲手中的大槍閃電刺出,將陳剛的咽喉刺出了一個大洞,陳剛死!
河內軍的騎兵,如何是久經沙場的燕趙鐵騎的對手,他們用手中的兵器告訴了河內軍,何為真正的騎兵衝陣。
不過三刻時間,河內軍負責攔截的三千騎兵已經損失殆盡,主將陳剛壯烈陣亡。
楊醜半天無語,良久才說道:“我多謝你家主公的好意,可是我身為河內郡大將,守土有責,你我各為其主,還是戰場上見個高低吧!不然我如何報答我主的信任與器重呢?”
趙雲聽楊醜也有些意動,不過礙於身份,是不可能被自己一番言語,就打動了立場的。
“那好吧!我尊重將軍的選擇,你我各迴本隊,各憑本事,廝殺一場也就是了!”
楊醜迴到軍中,心緒不寧,看來冀州軍有心招降自己啊!這不能不說是一條不錯的退路,可自己真的要這麽做嗎?
身為河內軍大將,手握數萬精兵,權力之大,令人難以放棄,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輕易放棄?
還是先看看交戰的結果吧!河內軍未必就不是冀州軍的對手!楊醜收斂心神,開始調兵遣將,準備與趙雲在河陽來一場大規模的會戰。
這場戰鬥,關乎著河內的局麵,一旦趙雲獲勝,那麽張揚的地位就會受到威脅;而楊醜獲勝,就代表冀州軍的攻略失敗,隻要等到呂布從兗州戰場迴援河內,河內郡就會萬無一失!
旌旗飄揚,刀槍如林,戰場上鴉雀無聲,大家都在等著將領的命令,這是一片高原,廣闊的場地足夠兩方將兵力完全施展開。
會戰,乃是堂堂正正的對決,就是彼此約定好時間,定好地點,然後進行當麵鑼,對麵鼓的直接交戰。
趙雲軍想要速戰速決,楊醜軍新兵太多,糧草不濟。雙方都想盡快分出勝負,這樣的會戰是最簡潔明了的方式。
居於中軍的趙雲,已經不是當初衝鋒陷陣的義從領袖,對於這種大軍團作戰,經過兩年多的實戰鍛煉,他也有了很深的心得與體會。
兩軍數量上有不小的差距,這就要靠質量來彌補,冀州軍的將士皆是百戰精銳,對付河內這些明顯是新兵的雜牌武裝,並不是沒有機會。
要想做到以最小的損失贏得戰鬥,需要迅擊垮敵人戰鬥的意誌,讓對方生不起抵抗的念頭。趙雲對燕趙鐵騎的信心從來就沒有過半分的懷疑。
“所有騎兵,隨本將軍衝鋒,步軍由韓成將軍負責,辛評先生鎮守中軍。”趙雲下令之後,大軍開始動了起來,騎兵紛紛向戰場前方靠攏。
看著前方那道雪白的身影,騎兵們自豪的同時緊了緊手中的武器,這是他們的將軍,戰無不勝的將軍,而他們也非常喜歡跟隨趙雲身後殺入敵方陣營的感覺。
燕趙鐵騎,是冀州的王牌部隊,他們就是一支鐵軍,是冀州軍的鐵拳,敢於將所有阻擋在麵前的勢力擊得粉碎!
“將士們,消滅眼前的河內軍,立功之後,人人都有重賞!”趙雲大喝一聲,催動戰馬。一馬當先,殺向敵軍。
“衝啊!”燕趙鐵騎毫不猶豫,緊緊跟隨趙雲,向河內軍發起了衝陣,速度越來越快,漸漸有了風雷之聲。
戰馬的速度越來越快,對麵河內軍的麵容已經清晰可見,趙雲的神色微微有些興奮,這樣的戰場衝殺,讓他有一種十分快意的感覺。
楊醜目光聚焦,看向趙雲殺來的鐵騎,立刻做出了應對:“放箭阻敵,騎兵對衝!不能叫趙雲衝起速度來,如果被他突入我軍陣地,此戰兇多吉少!”
楊醜的應對很簡單,用騎兵糾纏住趙雲的騎兵,減緩他衝陣的速度,叫趙雲衝不起來,而後以優勢兵力近身肉搏,定可將趙雲軍擊潰。
楊醜手下部將陳剛大喝一聲,帶領騎兵,殺向陣前的趙雲。
趙雲是冀州的名將,在整個大漢可謂是無人不知。
陳剛多有耳聞,身為武將,陳剛對自己的武藝頗為自負。如果能夠在單挑中殺了趙雲,那自己豈不是就能名揚四海?
武將成名,需要的是戰績,陳剛緊了緊手中的長刀,他要用趙雲的性命告訴人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小人物未必就不能一鳴驚人!
兩個人錯馬相交,兵器碰撞在一起,趙雲微微有些吃驚,陳剛的力氣不小,就算是冀州軍中的呂曠,呂翔恐怕也不是他的對手。
陳剛的心中則是波浪泛湧,一招之間,他已經感覺到了和趙雲的差距,一股大力震得他氣血翻湧,喉頭一甜,一口鮮血差點破口而出。
在這種巨大的差距下,他生出了無力的感覺,不愧是趙雲,武藝真的是超凡脫俗。
收斂心神,陳剛將將要吐出來的鮮血又咽了迴去,他動作毫不停留,好似行雲流水,策馬再次殺向趙雲。
轉眼之間便是十餘合,趙雲對陳剛的武藝也頗為讚賞,於馬上大喊道:“你是何人,敢不敢留下你的姓名?”
“陳剛。”陳剛的迴答很簡短,氣息有些紊亂。
“陳剛?”趙雲腦中毫無印象,看來這天下之大,藏龍臥虎,不是名將才能武藝超群,這陳剛的本事就不在冀州二流武將之下。
“原來是陳將軍,我趙雲失敬了,今日是在戰場上,既然你實力不弱,那我可要用全力了!”趙雲拱手道。
“各為其主,趙將軍來吧!你又怎麽知道,戰死的不會是你!”陳剛策馬再次殺來。
趙雲聽陳剛的語氣似乎想要斬殺自己,揚名立萬,忍不住搖搖頭,這就是戰爭,你不殺人,人家就要殺你!就算是對方真有才華,那也是你死我活的敵人。
兩馬相交,趙雲體內的潛力驟然爆發,勢大力沉的一槍,好似閃電一般!讓適應了剛才力道的陳剛虎口崩裂,手中的長刀轟然落地。
“陳剛!你去吧!戰死不是一種恥辱!”趙雲手中的大槍閃電刺出,將陳剛的咽喉刺出了一個大洞,陳剛死!
河內軍的騎兵,如何是久經沙場的燕趙鐵騎的對手,他們用手中的兵器告訴了河內軍,何為真正的騎兵衝陣。
不過三刻時間,河內軍負責攔截的三千騎兵已經損失殆盡,主將陳剛壯烈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