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啊!咱們西涼軍能不能在長安紮根,就要看你守不守的住函穀關了。自從你投奔我以來,你說我對你怎麽樣!”
“請將軍放心!我張遼必定竭盡全力,力保函穀關不失。”張遼聽呂布這麽說,自然是站出來表明自己的心意。
“好!不愧是我手下第一勇將!我看好你!我星夜趕迴長安,請求太師速發援軍,救援函穀關!你可不要叫我失望。”呂布交代了幾句場麵話,毫不停留,帶了並州狼騎,一路向長安逃去。
呂布走了還沒有一天的時間,關東聯軍就已經來到了函穀關下。張遼也是心驚對方進兵的速度。他來到關頭,仔細查看對方的動靜。隻見人馬黑壓壓到處都是,怕不有五六萬的樣子,不過全都是騎兵。難怪會這麽快就趕到函穀關了。
張遼的心情不憂反喜,如果是騎兵,就是來十萬,我也不怕!你們想攻上函穀關,沒有大量的攻城器械和步兵精銳,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他正思量間,下麵已經有人喊出了自己的名字。韓馥?居然是他來了,這可不好辦了,自己可是還欠人家一條性命呢。現在兩軍陣前,各為其主,也說不得要得罪他了。
張遼對左右揮手示意,不叫眾人再射下弩箭。他看了看韓馥所在的位置,提高聲音說道:”我是張遼!原來是韓公大駕光臨,真是失禮了,本來應該親自出迎,可是現在這情況也是不允許的!“
“韓公!如果是平時,你說什麽,我張遼都能給你三分麵子,可現在嘛!韓公,你是聯軍諸侯,我是董太師手下守關大將,我們份屬敵對。咱們沒有什麽好說的,您還是請迴吧!如果動起手來,刀劍無眼,傷了你,我就過意不去了。“
韓馥聽了這話,撇撇嘴,就知道這個張遼不是那麽好勸說的,不過還是要嚐試一下的好。
“文遠啊!你我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我對你還是十分佩服的,我知道你也是忠心我大漢的將領。那董卓的所作所為,天怒人怨。
挾持皇帝,火燒洛陽,挖掘帝陵,殺戮百姓。這些暴行,豈是一個國家大臣應該有的行為嗎?“
“文遠,我勸你打開關門,放我等過去,追殺董卓,救出陛下,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張遼聽完之後,半晌無語,他對董卓最近的行為也是十分痛恨,可自己現在是呂布的部將,身受對方的大恩,又怎麽能做那叛逆之事呢。
張遼終開口了:“韓公!我是一個軍人,不懂這些朝廷大事,服從命令是我的天職。我從虎牢關離開之後,投靠了呂布大人,呂布大人對我恩重如山,我絕對不會背叛他另投他人的,至於太師的事情,自有朝廷公斷,大人就不要多費唇舌了!“
韓馥知道勸說無望,歎了口氣,帶著親衛撤迴到了大軍中央。
孫堅見韓馥這一番勸降沒有效果,也知道強攻在所難免,他命令大軍退出數十裏,紮下大營,準備連夜趕製攻城器械,第二天再攻函穀關。騎兵衝擊力再強,麵對這高大的函穀關,那也是無能為力的。
第二天一早,函穀關前鼓聲隆隆。數萬聯軍推著連夜趕製的攻城車,雲梯。分作十隊,浩浩蕩蕩向函穀關殺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也下馬步戰,將弓箭向城頭射去。
函穀關上,張遼指揮若定,手下軍卒箭如雨下,滾木橫飛。聯軍猛攻了一天,死傷近五千多人,連函穀關的城頭都沒有衝上去一步。這函穀關的防守實在是叫人絕望般的存在了。
黃昏時分,聯軍撤迴大營。幾位諸侯聚在一起,商議如何破關。卻有斥候飛馬趕來。麵見幾人,一臉的驚慌之色。
“出什麽事了!不要急!慢慢說!“韓馥看到這個情況,就知道可能是後方出了問題,袁家兩個活寶,討伐董卓是出工不出力,內鬥爭權,那可是一把好手啊!
“稟報幾位將軍!洛陽前幾日一場大亂,各路諸侯紛紛引兵廝殺!不慎將屯糧引燃,聯軍糧草已經化為灰燼!豫州刺史孔伷死於亂軍之中。東郡太守喬冒被曹操帶人斬殺。其眾已經盡降。曹操已經自封東郡太守了。“
韓馥倒吸一口冷氣,聯軍糧草被焚毀,這絕不是什麽意外,不是董卓的奸細所為,就是聯軍中別有用心之人的手段,目的就是消滅對方,壯大自己。看來諸侯之間已經分崩離析,為了壯大自己,殘酷的征伐就要開始了。曹操這廝倒是心狠手辣,先下手為強,占據了東郡,看來想滅他不是那麽容易了。
“怎麽會如此,那袁氏兄弟呢?孫堅更關心的是兩位聯軍最大勢力的動向。”
“袁紹與袁術引兵廝殺,各有數路人馬相助。袁紹軍不敵,已經向汜水關逃走!袁術將軍正在追殺,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不過洛陽已經是空城一座!”
各路諸侯臉上都變了顏色,要是這樣,那就必須趕快迴軍了。現在敵我不明,自己遠離封地,如果還有曹操這樣心懷叵測之人,那豈不是糟糕至極?
“文台!這函穀關打不得了!不是我等不想救聖駕,實在是軍糧散盡,後路各家諸侯火並,隻能是迴保自家領地再說了!”
孫堅長歎一聲,一拳砸在案幾之上:”袁本初!袁公路!你們就是國家的罪人。為了一己之私,將討董大業盡數斷送。罷了,大家撤兵吧!”
當下各路諸侯連夜收拾軍馬,踏上了東歸之路,張遼在關上看到,也不追趕,任他們自行離開,這才派人連夜飛報長安。
數日之後,大軍行到洛陽城郊。公孫瓚,張超各自引兵去了,隻剩下韓馥與孫堅兄弟兩個,韓馥拉著孫堅,走到一塊大石上坐下。
韓馥開口問道;‘現在討董之事已經徹底破滅,不知道大哥有何打算?”
孫堅想了想說道:“不瞞二弟,我打算前往荊州,奪下荊州九郡作為安身之地。一個小小的長沙豈是我孫堅的容身之所。”
“請將軍放心!我張遼必定竭盡全力,力保函穀關不失。”張遼聽呂布這麽說,自然是站出來表明自己的心意。
“好!不愧是我手下第一勇將!我看好你!我星夜趕迴長安,請求太師速發援軍,救援函穀關!你可不要叫我失望。”呂布交代了幾句場麵話,毫不停留,帶了並州狼騎,一路向長安逃去。
呂布走了還沒有一天的時間,關東聯軍就已經來到了函穀關下。張遼也是心驚對方進兵的速度。他來到關頭,仔細查看對方的動靜。隻見人馬黑壓壓到處都是,怕不有五六萬的樣子,不過全都是騎兵。難怪會這麽快就趕到函穀關了。
張遼的心情不憂反喜,如果是騎兵,就是來十萬,我也不怕!你們想攻上函穀關,沒有大量的攻城器械和步兵精銳,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他正思量間,下麵已經有人喊出了自己的名字。韓馥?居然是他來了,這可不好辦了,自己可是還欠人家一條性命呢。現在兩軍陣前,各為其主,也說不得要得罪他了。
張遼對左右揮手示意,不叫眾人再射下弩箭。他看了看韓馥所在的位置,提高聲音說道:”我是張遼!原來是韓公大駕光臨,真是失禮了,本來應該親自出迎,可是現在這情況也是不允許的!“
“韓公!如果是平時,你說什麽,我張遼都能給你三分麵子,可現在嘛!韓公,你是聯軍諸侯,我是董太師手下守關大將,我們份屬敵對。咱們沒有什麽好說的,您還是請迴吧!如果動起手來,刀劍無眼,傷了你,我就過意不去了。“
韓馥聽了這話,撇撇嘴,就知道這個張遼不是那麽好勸說的,不過還是要嚐試一下的好。
“文遠啊!你我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我對你還是十分佩服的,我知道你也是忠心我大漢的將領。那董卓的所作所為,天怒人怨。
挾持皇帝,火燒洛陽,挖掘帝陵,殺戮百姓。這些暴行,豈是一個國家大臣應該有的行為嗎?“
“文遠,我勸你打開關門,放我等過去,追殺董卓,救出陛下,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張遼聽完之後,半晌無語,他對董卓最近的行為也是十分痛恨,可自己現在是呂布的部將,身受對方的大恩,又怎麽能做那叛逆之事呢。
張遼終開口了:“韓公!我是一個軍人,不懂這些朝廷大事,服從命令是我的天職。我從虎牢關離開之後,投靠了呂布大人,呂布大人對我恩重如山,我絕對不會背叛他另投他人的,至於太師的事情,自有朝廷公斷,大人就不要多費唇舌了!“
韓馥知道勸說無望,歎了口氣,帶著親衛撤迴到了大軍中央。
孫堅見韓馥這一番勸降沒有效果,也知道強攻在所難免,他命令大軍退出數十裏,紮下大營,準備連夜趕製攻城器械,第二天再攻函穀關。騎兵衝擊力再強,麵對這高大的函穀關,那也是無能為力的。
第二天一早,函穀關前鼓聲隆隆。數萬聯軍推著連夜趕製的攻城車,雲梯。分作十隊,浩浩蕩蕩向函穀關殺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也下馬步戰,將弓箭向城頭射去。
函穀關上,張遼指揮若定,手下軍卒箭如雨下,滾木橫飛。聯軍猛攻了一天,死傷近五千多人,連函穀關的城頭都沒有衝上去一步。這函穀關的防守實在是叫人絕望般的存在了。
黃昏時分,聯軍撤迴大營。幾位諸侯聚在一起,商議如何破關。卻有斥候飛馬趕來。麵見幾人,一臉的驚慌之色。
“出什麽事了!不要急!慢慢說!“韓馥看到這個情況,就知道可能是後方出了問題,袁家兩個活寶,討伐董卓是出工不出力,內鬥爭權,那可是一把好手啊!
“稟報幾位將軍!洛陽前幾日一場大亂,各路諸侯紛紛引兵廝殺!不慎將屯糧引燃,聯軍糧草已經化為灰燼!豫州刺史孔伷死於亂軍之中。東郡太守喬冒被曹操帶人斬殺。其眾已經盡降。曹操已經自封東郡太守了。“
韓馥倒吸一口冷氣,聯軍糧草被焚毀,這絕不是什麽意外,不是董卓的奸細所為,就是聯軍中別有用心之人的手段,目的就是消滅對方,壯大自己。看來諸侯之間已經分崩離析,為了壯大自己,殘酷的征伐就要開始了。曹操這廝倒是心狠手辣,先下手為強,占據了東郡,看來想滅他不是那麽容易了。
“怎麽會如此,那袁氏兄弟呢?孫堅更關心的是兩位聯軍最大勢力的動向。”
“袁紹與袁術引兵廝殺,各有數路人馬相助。袁紹軍不敵,已經向汜水關逃走!袁術將軍正在追殺,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不過洛陽已經是空城一座!”
各路諸侯臉上都變了顏色,要是這樣,那就必須趕快迴軍了。現在敵我不明,自己遠離封地,如果還有曹操這樣心懷叵測之人,那豈不是糟糕至極?
“文台!這函穀關打不得了!不是我等不想救聖駕,實在是軍糧散盡,後路各家諸侯火並,隻能是迴保自家領地再說了!”
孫堅長歎一聲,一拳砸在案幾之上:”袁本初!袁公路!你們就是國家的罪人。為了一己之私,將討董大業盡數斷送。罷了,大家撤兵吧!”
當下各路諸侯連夜收拾軍馬,踏上了東歸之路,張遼在關上看到,也不追趕,任他們自行離開,這才派人連夜飛報長安。
數日之後,大軍行到洛陽城郊。公孫瓚,張超各自引兵去了,隻剩下韓馥與孫堅兄弟兩個,韓馥拉著孫堅,走到一塊大石上坐下。
韓馥開口問道;‘現在討董之事已經徹底破滅,不知道大哥有何打算?”
孫堅想了想說道:“不瞞二弟,我打算前往荊州,奪下荊州九郡作為安身之地。一個小小的長沙豈是我孫堅的容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