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帶人迴轉太師府,這時一應人犯都已經抓拿了迴來。隻走了荀攸和劉璋兩個。其餘人等,包括劉範和劉誕也被繩捆索綁,都被押在丞相府的台階之下。
董卓迴到府中,吩咐一聲:“給我把伍瓊押上來!”早有護衛將伍瓊帶了上來,此時伍瓊已經是滿身鮮血,不複平時的俊秀摸樣。
董卓陰惻惻的看著對方:”伍瓊!我一向對你不薄啊!封你做城門校尉,俸祿也是高出他人,我想誰刺殺我,也沒想到你會參與,你為何如此!”
“呸!董賊!我和你是私人交情,但你的所作所為,實為漢賊!我乃國家的臣子,怎會為了小利而舍大義!現在事情敗露,唯求一死,可惜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這伍瓊自知必死,當時就對著董卓大罵不止。
“好!你們既然有心求死!那我也不能不施展霹靂手段!”董卓揮手喝道:“凡是這次被牽連的朝臣及家屬,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斬首!不能放過一個!”
這時郎中令李儒已經聞訊趕了過來,他對發生這樣的大事自己不知道,感到十分的奇怪。用眼神暗暗警告了一番對麵的李肅後,這才走上前來:“太師!這些人密謀造反,正是死有餘辜。不過那左中郎將劉範和治書禦史劉誕可是益州牧劉焉的公子,那劉焉手握數萬精兵,如果殺了他們,恐怕會給太師惹上仇家,反而不美啊!”
“李儒啊!李肅已經查明,這兩個人明知道荀攸是在逃的罪犯,還命令自家的衛隊護送劉璋和荀攸利用老夫的公文詐開了城門,逃出生天。那荀攸身上可是有漢獻帝書寫的血詔,對老夫來說,那就是天大的麻煩!他們敢這麽做!老夫管他父親是誰!絕不可能饒過他們!”
李儒聽完,也知道這兩個人自己是保不下來了,畢竟已經觸及了董卓的底線,那是非殺不可了。再勸也沒有意義。
董卓一聲令下,門外飛熊軍押著這些官員和家屬,來到刑場。三聲炮響,齊刷刷的大刀就砍了下來。一日之間,殺了足有兩千多人。鮮血將法場全部染紅。董卓又下令將這些人的首級綁在城門口和城外道路兩旁的大樹之上,以儆效尤。
處理完這些事情。董卓想來起逃脫的荀攸和劉璋,這可必須要抓捕迴來,否則後患無窮,他連發將令,吩咐自己的部將胡軫,張濟,樊稠各率2000人出城追殺這二人。務必要將獻帝血詔追迴才能罷休。
不提洛陽城內的血雨腥風,再說那甘寧率領著百餘騎兵馬,一路快馬加鞭出了洛陽雍門。向前十餘裏,來到了一座密林附近。甘寧機警的看了看四周,並無異狀,對身邊的兩名伴當使了個眼色。其中一人伸手放在口中。
“吱!吱!”兩聲響亮的口哨在半空中迴響。這口技之術能如此響亮,倒是嚇了人群中的荀攸一跳。他眼皮微眯,看向前麵的這個甘寧。此人絕不似外邊看上去如此粗豪,看來這裏隻怕他還埋伏下了接應之人。
這番做派不像正規官軍,倒和綠林中的響馬賊盜非常相似。到了那裏事先都要埋伏下接應和退路。此人不是泛泛之輩啊!
就在這伴當的口哨聲響過不久,密林內也是吱!吱!吱!三聲響亮的口哨迎合。緊接著林中影影綽綽顯露出數百身影。和甘寧所帶的軍卒一般,都是一個個神色桀驁,肌肉健碩。
這甘寧,好手段!此次北上竟然不知道用了什麽辦法,將自己屬下的親信盡數帶來了洛陽,城內的百餘人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罷了。
劉璋坐在車中,在對麵林中閃出數百人之時,早就嚇得六神無主。他對著甘寧叫喊起來,聲音中都帶著三分的顫抖:“甘寧!這是什麽情況?快快保護我南下益州!不可節外生枝!去把荀公達請來,打發幾個人送他北上就是。這洛陽太危險了,我是一刻也不想在此停留了。”
甘寧雙目圓睜,也不理會劉璋的喊叫,早上前接到自己事先埋伏好的人手。其中當先兩名大漢都是他做錦帆賊時最好的兄弟,一個喚作馬武,一個喚作陳升的。都是可以生死相托之人。這幾天沒見,心中早就憋屈壞了。
“哈哈哈!興霸大哥!你接了世子出來了?為何如此順利,難道那董卓老賊肯輕易放世子迴益州,那我們的一番布置豈不是做了無用功?不過不用廝殺總是好事。這次和世子接下善緣,說不定我們在益州軍中就不用再受那趙韙的氣了。娘的!瞧不起我們錦帆弟兄,實在是氣煞人也!”
甘寧一臉的苦笑:“老二,老三。你們猜錯了,那董卓極為狡詐,根本不肯放世子迴冀州繼承劉州牧的位子,他倒是給了公文,不過放行的是四公子,就是那個後麵車上連喊帶叫的肥頭二世祖了。這貨膽小怕死,臨出洛陽之時還在想著鬥雞養蟲,根本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一飲一啄,莫非天定!就是保著這個四公子繼了位,我看我們的處境隻有更糟!“
馬武和陳升聽甘寧話裏有話,都知道他還有下文,馬武開口說道:“興霸哥哥,我們一向都是聽你的安排,當初我們錦帆弟兄在川中行俠仗義,都是跟著大哥,後來大哥說要走正途,我們就跟您加入益州軍。現在也是一樣,你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絕沒有二話!”
甘寧點點頭:“兄弟們既然信得過我,我這隊伍之中現在帶著一名先生。那是天下名士,我和你們說了吧,他就是名滿天下的荀氏子弟荀攸,現為黃門侍郎。他密謀刺殺董卓不成,現在身帶皇帝血詔,想要逃往河北投奔冀州牧韓馥。我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大哥你的意思是?”陳升也在一旁問道。
“我打算不迴益州了!現任益州牧劉焉重病在身,命不久矣。他這個第四子劉璋性格懦弱,不是能輔佐的對象。那蜀中別駕趙韙對我素來印象惡劣,劉焉若死,我必受其排擠。他是蜀中忠重臣,手握精兵數萬,我們是鬥不過他的。不過大丈夫活在世間,又不是隻有一條路可以走!我決定跳出益州,帶你們另尋明主!”
董卓迴到府中,吩咐一聲:“給我把伍瓊押上來!”早有護衛將伍瓊帶了上來,此時伍瓊已經是滿身鮮血,不複平時的俊秀摸樣。
董卓陰惻惻的看著對方:”伍瓊!我一向對你不薄啊!封你做城門校尉,俸祿也是高出他人,我想誰刺殺我,也沒想到你會參與,你為何如此!”
“呸!董賊!我和你是私人交情,但你的所作所為,實為漢賊!我乃國家的臣子,怎會為了小利而舍大義!現在事情敗露,唯求一死,可惜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這伍瓊自知必死,當時就對著董卓大罵不止。
“好!你們既然有心求死!那我也不能不施展霹靂手段!”董卓揮手喝道:“凡是這次被牽連的朝臣及家屬,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斬首!不能放過一個!”
這時郎中令李儒已經聞訊趕了過來,他對發生這樣的大事自己不知道,感到十分的奇怪。用眼神暗暗警告了一番對麵的李肅後,這才走上前來:“太師!這些人密謀造反,正是死有餘辜。不過那左中郎將劉範和治書禦史劉誕可是益州牧劉焉的公子,那劉焉手握數萬精兵,如果殺了他們,恐怕會給太師惹上仇家,反而不美啊!”
“李儒啊!李肅已經查明,這兩個人明知道荀攸是在逃的罪犯,還命令自家的衛隊護送劉璋和荀攸利用老夫的公文詐開了城門,逃出生天。那荀攸身上可是有漢獻帝書寫的血詔,對老夫來說,那就是天大的麻煩!他們敢這麽做!老夫管他父親是誰!絕不可能饒過他們!”
李儒聽完,也知道這兩個人自己是保不下來了,畢竟已經觸及了董卓的底線,那是非殺不可了。再勸也沒有意義。
董卓一聲令下,門外飛熊軍押著這些官員和家屬,來到刑場。三聲炮響,齊刷刷的大刀就砍了下來。一日之間,殺了足有兩千多人。鮮血將法場全部染紅。董卓又下令將這些人的首級綁在城門口和城外道路兩旁的大樹之上,以儆效尤。
處理完這些事情。董卓想來起逃脫的荀攸和劉璋,這可必須要抓捕迴來,否則後患無窮,他連發將令,吩咐自己的部將胡軫,張濟,樊稠各率2000人出城追殺這二人。務必要將獻帝血詔追迴才能罷休。
不提洛陽城內的血雨腥風,再說那甘寧率領著百餘騎兵馬,一路快馬加鞭出了洛陽雍門。向前十餘裏,來到了一座密林附近。甘寧機警的看了看四周,並無異狀,對身邊的兩名伴當使了個眼色。其中一人伸手放在口中。
“吱!吱!”兩聲響亮的口哨在半空中迴響。這口技之術能如此響亮,倒是嚇了人群中的荀攸一跳。他眼皮微眯,看向前麵的這個甘寧。此人絕不似外邊看上去如此粗豪,看來這裏隻怕他還埋伏下了接應之人。
這番做派不像正規官軍,倒和綠林中的響馬賊盜非常相似。到了那裏事先都要埋伏下接應和退路。此人不是泛泛之輩啊!
就在這伴當的口哨聲響過不久,密林內也是吱!吱!吱!三聲響亮的口哨迎合。緊接著林中影影綽綽顯露出數百身影。和甘寧所帶的軍卒一般,都是一個個神色桀驁,肌肉健碩。
這甘寧,好手段!此次北上竟然不知道用了什麽辦法,將自己屬下的親信盡數帶來了洛陽,城內的百餘人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罷了。
劉璋坐在車中,在對麵林中閃出數百人之時,早就嚇得六神無主。他對著甘寧叫喊起來,聲音中都帶著三分的顫抖:“甘寧!這是什麽情況?快快保護我南下益州!不可節外生枝!去把荀公達請來,打發幾個人送他北上就是。這洛陽太危險了,我是一刻也不想在此停留了。”
甘寧雙目圓睜,也不理會劉璋的喊叫,早上前接到自己事先埋伏好的人手。其中當先兩名大漢都是他做錦帆賊時最好的兄弟,一個喚作馬武,一個喚作陳升的。都是可以生死相托之人。這幾天沒見,心中早就憋屈壞了。
“哈哈哈!興霸大哥!你接了世子出來了?為何如此順利,難道那董卓老賊肯輕易放世子迴益州,那我們的一番布置豈不是做了無用功?不過不用廝殺總是好事。這次和世子接下善緣,說不定我們在益州軍中就不用再受那趙韙的氣了。娘的!瞧不起我們錦帆弟兄,實在是氣煞人也!”
甘寧一臉的苦笑:“老二,老三。你們猜錯了,那董卓極為狡詐,根本不肯放世子迴冀州繼承劉州牧的位子,他倒是給了公文,不過放行的是四公子,就是那個後麵車上連喊帶叫的肥頭二世祖了。這貨膽小怕死,臨出洛陽之時還在想著鬥雞養蟲,根本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一飲一啄,莫非天定!就是保著這個四公子繼了位,我看我們的處境隻有更糟!“
馬武和陳升聽甘寧話裏有話,都知道他還有下文,馬武開口說道:“興霸哥哥,我們一向都是聽你的安排,當初我們錦帆弟兄在川中行俠仗義,都是跟著大哥,後來大哥說要走正途,我們就跟您加入益州軍。現在也是一樣,你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絕沒有二話!”
甘寧點點頭:“兄弟們既然信得過我,我這隊伍之中現在帶著一名先生。那是天下名士,我和你們說了吧,他就是名滿天下的荀氏子弟荀攸,現為黃門侍郎。他密謀刺殺董卓不成,現在身帶皇帝血詔,想要逃往河北投奔冀州牧韓馥。我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大哥你的意思是?”陳升也在一旁問道。
“我打算不迴益州了!現任益州牧劉焉重病在身,命不久矣。他這個第四子劉璋性格懦弱,不是能輔佐的對象。那蜀中別駕趙韙對我素來印象惡劣,劉焉若死,我必受其排擠。他是蜀中忠重臣,手握精兵數萬,我們是鬥不過他的。不過大丈夫活在世間,又不是隻有一條路可以走!我決定跳出益州,帶你們另尋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