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眾將士群情激昂,紛紛叫嚷著要與袁紹決一死戰。田豫走到公孫瓚麵前,猛然下跪,對公孫瓚叩首道:“主公,在下受主公之恩,也不吝一死!隻是主公啊,你看看麵前這些願意隨主公慷慨赴死的眾將士們。他們哪一個不是熱血好男兒,您就忍心他們一個個死在您麵前嗎?還有大公子!主公的血脈,現在隻剩下大公子一人。若是大公子隨主公一同逝去,主公如何與地下的祖宗們交代!屬下肯請主公三思啊!”
田豫說完,對著公孫瓚不停的叩首。談及子嗣,公孫瓚沉默了起來。
單經恍然大悟道:“主公,要不我去安排一隊精銳士卒,護送大公子突圍去遼州?”
公孫瓚尚在猶豫,公孫續就堅定的說道:“父親在哪裏,我就在那裏!”
公孫瓚欣慰又有些惋惜的望著公孫續,說道:“不錯,不愧是我的兒子!我們公孫家絕沒有懦夫!”
眾將不知如何是好,田豫再次勸道:“主公,諸位將軍!大家都不吝一死,但死總要死的有價值。若是我們大家死後,幽州仍然落入袁紹手中,那我們的死隻能成為袁紹立威的階梯,何苦來哉?但若是我們隱忍一時,待時機成熟在反擊袁紹,將袁紹趕出幽州,甚至將袁紹趕出河北,到時候即使身死,也足以自傲!”
眾人都沉默不語,思考起來。田豫焦急的望著公孫瓚,期望他能聽從自己的意見。
良久,公孫瓚歎息一聲,轉過身來,深情的望著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愛將的臉龐,說道:“軍師說的對,大家都是好男兒,在這裏陪我死去太不值得了!”公孫瓚突然正色道:“傳我軍令:田楷、單經、田豫、公孫越、公孫範,率領所有的白馬義從,帶足五日的幹糧,護送我兒公孫續前往遼州。到達遼州之後,一切聽從翼德的安排。翼德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相信你們跟著冠軍侯,要比跟著我強的多!”
公孫續擔憂的問道:“父親,那你呢?”
公孫瓚望著將代縣圍的水泄不通的冀州軍,淡淡的說道:“我與袁紹相鬥多年,今日,就讓我們來的了斷吧!”
眾人聽出公孫瓚的意思,紛紛下跪,懇請公孫瓚三思。田豫說道:“主公,您不走,我們大家都不會走的!主公三思啊!”
眾將紛紛附和,公孫瓚見眾人神情堅決,感動不已,自己也陷入了猶豫之中。公孫瓚的驕傲,讓他無法開口向別人求援,所以當初,他才決然拒絕了遼州的援兵。但現在,他也不忍眾人陪他一起送死,心中忍不住糾結起來。
田豫明白公孫瓚心中所想,於是便說道:“主公,在下知道主公,傲骨淩天,若是主公不想親自求助於遼州,何不將白馬義從交給大公子?主公隻需充當白馬義從的教習,如此,一切皆有大公子出麵,無損主公的顏麵。而我等眾人都有機會,活著找袁紹,報仇雪恥,豈不是強過白白送死?”
田楷被田豫說的心動,也勸說公孫瓚道:“主公,軍師所言有理!與敵拚至最後一刻,固然是軍人能榮耀。但若是能活著親自報仇雪恥,也是一件快事!”
眾將士雖然悍不畏死,但若是能活著,何樂而不為呢?眾將士紛紛期盼的望著公孫瓚,等待他最後的決定。
公孫瓚望著眾人期盼的眼神,又迴想起嚴綱死在自己麵前的情景,心裏一軟,默默的點點頭。
眾人見公孫瓚答應了下來,紛紛歡唿起來。田豫接著勸道:“主公,既然已經決定突圍,宜早不宜遲。趁現在袁紹剛剛對代縣形成包圍,尚未形成嚴密的防守,我軍趁現在突圍而去,才能以最小的代價突破袁紹的阻截。”
公孫瓚答應了突圍之後,心中仿佛一塊大石頭落地,心思也活躍起來。對於田豫的建議,也非常認同。
田豫又說道:“袁紹對我們突圍也早有防備,不過他們一直防備我們朝東方突圍,再加上東麵是袁紹的大營所在,必然會守備森嚴。所以我們隻能從西門突圍。而後轉向北方,在轉向東。”
公孫瓚也點頭表示同意,見眾將沒有什麽補充的,見下令道:“都下去準備吧,一個時辰之後,全軍突圍。”眾將轟然領命,下去準備去了。公孫瓚默默地望著下方朝代縣壓過來的冀州軍,緊緊的攥緊了自己的拳頭。
一個時辰之後,所有的騎兵都聚集在代縣的西門。公孫瓚對其他士卒下達了放棄抵抗的命令之後,便頭也不迴的率軍衝出了西門。
公孫瓚知道,雖然自己決定突圍,但袁紹必然不會放任自己逃走,所以接下來的路,也未必是活路,仍然需要眾多將士用獻血和生命去拚,大家才能活下來。
公孫瓚一馬當先,帶著身後的士卒,如猛虎一般,朝一臉茫然的冀州軍殺過去。冀州軍都以為,麵對自己十萬大軍,公孫瓚和他的手下隻能瑟瑟發抖的龜縮在代縣城內。沒想到現在他們竟然還敢出來騷擾。一時間,冀州軍陷入了慌亂。
公孫瓚把握這個機會,遠遠的大喝道:“全軍拋射準備,預備~放!”
密密麻麻的箭矢準確的砸在冀州軍的頭上,冀州軍的士卒一片哀嚎。西門的守將那是淳於瓊,淳於瓊絲毫沒有防備公孫瓚會從自己這邊突圍,正在軍帳中做著率先攻入代縣的美夢。突聞帳外一片騷亂,正欲出去查看,一名士卒匆忙跑進來,稟報說:“將軍,公孫瓚率軍偷襲我軍。現已攻入我軍營寨!”
淳於瓊聞言大驚,急忙拿起武器,就往外跑去。這是公孫瓚已經率軍衝入了淳於瓊的大營,正在大營內大殺四方。淳於瓊見公孫瓚隻有兩千左右的人馬,卻異常的兇猛,心中暗暗叫苦,急忙喝令眾將擋住公孫瓚的去路。又派出將領去召集被衝散的士卒,準備攔住公孫瓚的去路。
公孫瓚瘋狂的發泄著心中的憤怒,單經和田楷護佑在公孫瓚的兩側,後麵是公孫越和公孫範。五個人組成一把尖刀,將淳於瓊的陣型撕裂開來。淳於瓊見已經有隊伍阻截在公孫瓚迴代縣的路上,狠狠的說道:“既然你自己送上門來,我定要讓你們有去無迴!”
話音剛落,在淳於瓊驚訝的目光中,公孫瓚已經率軍穿透了淳於瓊的軍營,揚長而去。淳於瓊身邊的士卒弱弱的說道:“將軍,他們好像不是來突襲,而是要突圍!”
淳於瓊已經反應了過來,狠狠的瞪了一眼提醒自己的士兵,怒喝道:“還不去傳令,所有騎兵集合,追擊公孫瓚!再派人通知主公,就說公孫瓚趁我軍立足未穩,已經突圍而去!”
說完,淳於瓊便著急忙慌的騎上自己的戰馬,準備率軍追擊公孫瓚。
袁紹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氣的火冒三丈,直罵淳於瓊廢物,剛剛要愈合的傷口,因為激動,再次迸裂開來。郭圖和逢紀急忙叫來軍醫,為袁紹重新包紮了傷口,然後才去傳令騎兵追擊公孫瓚。
這一耽誤,公孫瓚已經奔出去了好遠。淳於瓊拚命追趕也隻是勉強望見白馬義從的背影。審配奉袁紹之命,率領五千騎兵,前來追擊公孫瓚,知道天黑,卻隻追到淳於瓊。
審配詢問淳於瓊,公孫瓚的去向。淳於瓊一臉無奈的指著前麵若隱若現的一些白色的身影,示意那就是公孫瓚和他的手下。
審配見天色已晚,這麽追下去,有很大的概率追丟。於是便派人傳信給袁紹,希望袁紹能推算出公孫瓚的目的,然後派人在前麵阻截。
郭圖得知審配和淳於瓊並沒有追到公孫瓚,不敢告訴袁紹,唯恐他一怒之下,影響傷口的恢複。郭圖悄悄的叫來了逢紀,二人聚在一起,一致認為,公孫瓚唯有逃往遼州一條出路。於是郭圖便命人傳訊高覽,告知這是他將功補過的機會,讓他務必不能放公孫瓚進入遼州。
高覽得知公孫瓚竟然從代縣逃脫,並且要經過自己的防區,頓時精神大振,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就下令,將軍營內的斥候全部派了出去,一定要探查到公孫瓚的蹤跡。
果然不出所料,兩天之後,斥候匯報說在無終附近發現了公孫瓚一行人的蹤跡。高覽盡起大軍,浩浩蕩蕩的在無終前往遼州的道路上設下了天羅地網,準備一舉拿下公孫瓚。
公孫瓚一路逃至右北平郡,袁紹的追兵雖然一直在身後追趕,卻始終隻能望見公孫瓚大軍的背影。眾將士也不免鬆了一口氣。
單經笑道:“出代縣的時候,我都做好了拚死一搏的打算,沒想到這麽輕易就突圍了出來。由此可見,袁紹不過是借了袁氏一族,祖上的餘蔭。若不是身在袁氏,袁紹安能侵犯我幽州,隻怕在冀州都坐不穩!”眾將士哈哈大笑。
田楷信心百倍的說道:“這次若不是袁紹與鮮卑勾結,一同侵犯我幽州,袁紹休想占據我幽州半寸土地!袁紹若是仍然這等草包,我軍卷土重來之時,定然會一舉收複幽州!”眾將士紛紛附和。
(本章完)
田豫說完,對著公孫瓚不停的叩首。談及子嗣,公孫瓚沉默了起來。
單經恍然大悟道:“主公,要不我去安排一隊精銳士卒,護送大公子突圍去遼州?”
公孫瓚尚在猶豫,公孫續就堅定的說道:“父親在哪裏,我就在那裏!”
公孫瓚欣慰又有些惋惜的望著公孫續,說道:“不錯,不愧是我的兒子!我們公孫家絕沒有懦夫!”
眾將不知如何是好,田豫再次勸道:“主公,諸位將軍!大家都不吝一死,但死總要死的有價值。若是我們大家死後,幽州仍然落入袁紹手中,那我們的死隻能成為袁紹立威的階梯,何苦來哉?但若是我們隱忍一時,待時機成熟在反擊袁紹,將袁紹趕出幽州,甚至將袁紹趕出河北,到時候即使身死,也足以自傲!”
眾人都沉默不語,思考起來。田豫焦急的望著公孫瓚,期望他能聽從自己的意見。
良久,公孫瓚歎息一聲,轉過身來,深情的望著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愛將的臉龐,說道:“軍師說的對,大家都是好男兒,在這裏陪我死去太不值得了!”公孫瓚突然正色道:“傳我軍令:田楷、單經、田豫、公孫越、公孫範,率領所有的白馬義從,帶足五日的幹糧,護送我兒公孫續前往遼州。到達遼州之後,一切聽從翼德的安排。翼德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相信你們跟著冠軍侯,要比跟著我強的多!”
公孫續擔憂的問道:“父親,那你呢?”
公孫瓚望著將代縣圍的水泄不通的冀州軍,淡淡的說道:“我與袁紹相鬥多年,今日,就讓我們來的了斷吧!”
眾人聽出公孫瓚的意思,紛紛下跪,懇請公孫瓚三思。田豫說道:“主公,您不走,我們大家都不會走的!主公三思啊!”
眾將紛紛附和,公孫瓚見眾人神情堅決,感動不已,自己也陷入了猶豫之中。公孫瓚的驕傲,讓他無法開口向別人求援,所以當初,他才決然拒絕了遼州的援兵。但現在,他也不忍眾人陪他一起送死,心中忍不住糾結起來。
田豫明白公孫瓚心中所想,於是便說道:“主公,在下知道主公,傲骨淩天,若是主公不想親自求助於遼州,何不將白馬義從交給大公子?主公隻需充當白馬義從的教習,如此,一切皆有大公子出麵,無損主公的顏麵。而我等眾人都有機會,活著找袁紹,報仇雪恥,豈不是強過白白送死?”
田楷被田豫說的心動,也勸說公孫瓚道:“主公,軍師所言有理!與敵拚至最後一刻,固然是軍人能榮耀。但若是能活著親自報仇雪恥,也是一件快事!”
眾將士雖然悍不畏死,但若是能活著,何樂而不為呢?眾將士紛紛期盼的望著公孫瓚,等待他最後的決定。
公孫瓚望著眾人期盼的眼神,又迴想起嚴綱死在自己麵前的情景,心裏一軟,默默的點點頭。
眾人見公孫瓚答應了下來,紛紛歡唿起來。田豫接著勸道:“主公,既然已經決定突圍,宜早不宜遲。趁現在袁紹剛剛對代縣形成包圍,尚未形成嚴密的防守,我軍趁現在突圍而去,才能以最小的代價突破袁紹的阻截。”
公孫瓚答應了突圍之後,心中仿佛一塊大石頭落地,心思也活躍起來。對於田豫的建議,也非常認同。
田豫又說道:“袁紹對我們突圍也早有防備,不過他們一直防備我們朝東方突圍,再加上東麵是袁紹的大營所在,必然會守備森嚴。所以我們隻能從西門突圍。而後轉向北方,在轉向東。”
公孫瓚也點頭表示同意,見眾將沒有什麽補充的,見下令道:“都下去準備吧,一個時辰之後,全軍突圍。”眾將轟然領命,下去準備去了。公孫瓚默默地望著下方朝代縣壓過來的冀州軍,緊緊的攥緊了自己的拳頭。
一個時辰之後,所有的騎兵都聚集在代縣的西門。公孫瓚對其他士卒下達了放棄抵抗的命令之後,便頭也不迴的率軍衝出了西門。
公孫瓚知道,雖然自己決定突圍,但袁紹必然不會放任自己逃走,所以接下來的路,也未必是活路,仍然需要眾多將士用獻血和生命去拚,大家才能活下來。
公孫瓚一馬當先,帶著身後的士卒,如猛虎一般,朝一臉茫然的冀州軍殺過去。冀州軍都以為,麵對自己十萬大軍,公孫瓚和他的手下隻能瑟瑟發抖的龜縮在代縣城內。沒想到現在他們竟然還敢出來騷擾。一時間,冀州軍陷入了慌亂。
公孫瓚把握這個機會,遠遠的大喝道:“全軍拋射準備,預備~放!”
密密麻麻的箭矢準確的砸在冀州軍的頭上,冀州軍的士卒一片哀嚎。西門的守將那是淳於瓊,淳於瓊絲毫沒有防備公孫瓚會從自己這邊突圍,正在軍帳中做著率先攻入代縣的美夢。突聞帳外一片騷亂,正欲出去查看,一名士卒匆忙跑進來,稟報說:“將軍,公孫瓚率軍偷襲我軍。現已攻入我軍營寨!”
淳於瓊聞言大驚,急忙拿起武器,就往外跑去。這是公孫瓚已經率軍衝入了淳於瓊的大營,正在大營內大殺四方。淳於瓊見公孫瓚隻有兩千左右的人馬,卻異常的兇猛,心中暗暗叫苦,急忙喝令眾將擋住公孫瓚的去路。又派出將領去召集被衝散的士卒,準備攔住公孫瓚的去路。
公孫瓚瘋狂的發泄著心中的憤怒,單經和田楷護佑在公孫瓚的兩側,後麵是公孫越和公孫範。五個人組成一把尖刀,將淳於瓊的陣型撕裂開來。淳於瓊見已經有隊伍阻截在公孫瓚迴代縣的路上,狠狠的說道:“既然你自己送上門來,我定要讓你們有去無迴!”
話音剛落,在淳於瓊驚訝的目光中,公孫瓚已經率軍穿透了淳於瓊的軍營,揚長而去。淳於瓊身邊的士卒弱弱的說道:“將軍,他們好像不是來突襲,而是要突圍!”
淳於瓊已經反應了過來,狠狠的瞪了一眼提醒自己的士兵,怒喝道:“還不去傳令,所有騎兵集合,追擊公孫瓚!再派人通知主公,就說公孫瓚趁我軍立足未穩,已經突圍而去!”
說完,淳於瓊便著急忙慌的騎上自己的戰馬,準備率軍追擊公孫瓚。
袁紹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氣的火冒三丈,直罵淳於瓊廢物,剛剛要愈合的傷口,因為激動,再次迸裂開來。郭圖和逢紀急忙叫來軍醫,為袁紹重新包紮了傷口,然後才去傳令騎兵追擊公孫瓚。
這一耽誤,公孫瓚已經奔出去了好遠。淳於瓊拚命追趕也隻是勉強望見白馬義從的背影。審配奉袁紹之命,率領五千騎兵,前來追擊公孫瓚,知道天黑,卻隻追到淳於瓊。
審配詢問淳於瓊,公孫瓚的去向。淳於瓊一臉無奈的指著前麵若隱若現的一些白色的身影,示意那就是公孫瓚和他的手下。
審配見天色已晚,這麽追下去,有很大的概率追丟。於是便派人傳信給袁紹,希望袁紹能推算出公孫瓚的目的,然後派人在前麵阻截。
郭圖得知審配和淳於瓊並沒有追到公孫瓚,不敢告訴袁紹,唯恐他一怒之下,影響傷口的恢複。郭圖悄悄的叫來了逢紀,二人聚在一起,一致認為,公孫瓚唯有逃往遼州一條出路。於是郭圖便命人傳訊高覽,告知這是他將功補過的機會,讓他務必不能放公孫瓚進入遼州。
高覽得知公孫瓚竟然從代縣逃脫,並且要經過自己的防區,頓時精神大振,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就下令,將軍營內的斥候全部派了出去,一定要探查到公孫瓚的蹤跡。
果然不出所料,兩天之後,斥候匯報說在無終附近發現了公孫瓚一行人的蹤跡。高覽盡起大軍,浩浩蕩蕩的在無終前往遼州的道路上設下了天羅地網,準備一舉拿下公孫瓚。
公孫瓚一路逃至右北平郡,袁紹的追兵雖然一直在身後追趕,卻始終隻能望見公孫瓚大軍的背影。眾將士也不免鬆了一口氣。
單經笑道:“出代縣的時候,我都做好了拚死一搏的打算,沒想到這麽輕易就突圍了出來。由此可見,袁紹不過是借了袁氏一族,祖上的餘蔭。若不是身在袁氏,袁紹安能侵犯我幽州,隻怕在冀州都坐不穩!”眾將士哈哈大笑。
田楷信心百倍的說道:“這次若不是袁紹與鮮卑勾結,一同侵犯我幽州,袁紹休想占據我幽州半寸土地!袁紹若是仍然這等草包,我軍卷土重來之時,定然會一舉收複幽州!”眾將士紛紛附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