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等了一會,見鮮卑使者隻是呆呆的站在那裏,不耐煩的說道:“還有事嗎?難不成你來此就是為了浪費老夫的時間不成?”


    使者慌忙向陳群和賈詡告辭,落荒而逃似的跑出了州牧府。


    使者走後,陳群恢複了常態,陳群喝了一口茶,淡淡的問道:“文和看出來了什麽?”


    賈詡也恢複一副和和氣氣的模樣,說道:“素利現在沒膽量與我軍交戰,應該是東鮮卑內部的問題。”


    陳群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依然按照計劃,救援幽州。”


    公孫續感激的望著陳群和賈詡,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之下,二人仍然決定救援幽州。本已經灰心喪氣的心,又重新火熱起來。


    公孫續走到大廳中央,對著陳群和賈詡鄭重的施禮道:“小子代表家父,多謝二人大人!”


    陳群微笑道:“不必多禮,我家主公與公孫將軍意氣相投,更是多次並肩作戰。現在幽州有難,我們伸出援手也是應該的。過不了幾天,公孫將軍也會來到襄平,公子不妨暫歇幾日,待公孫將軍到了之後,在一起返迴幽州。”


    公孫續也想領略一下襄平的風光,便答應了下來。


    素利的使者迴到草原上之後,添油加醋的對素利訴說自己在襄平受到的恐嚇。素利驚疑不定,他派使者前往襄平,就是為了試探遼州的態度。現在賈詡如此惡劣的對待他的使者,讓素利不得不懷疑,遼州有別的依仗。東鮮卑現在國內的局勢還沒有安定下來,素利一時間也不敢同時與公孫瓚和張飛開戰,隻好再次派出使者,希望遼州繼續遵守停戰協議。


    陳群也不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與東鮮卑開戰,這隻不過是賈詡提前覺察到素利的動機,雙方之間心理上的一場較量而已。現在自然是賈詡大獲全勝。


    幾天之後,趙雲和公孫瓚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來到了襄平。陳群率領眾位官員在城門外迎接了他們,並為他們舉行了宴會。


    宴會進行一半的時候,陳群站起來,舉杯說道:“公孫將軍,如今幽州遭遇鮮卑大規模襲擊,我遼州與幽州一向是同氣連枝,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所以,我們決定派遣……”


    話未說完,公孫瓚就站起來,製止道:“某與鮮卑打了一輩子的仗,沒想到今日竟然中了鮮卑人的詭計,某深以為恥。某在草原上不辨方向,誤入遼州境內,還差點為遼州引來戰爭之禍,已是心有不安,不敢奢求遼州在派出援軍。更何況,某雖然敗了一陣,但並非沒有再戰之力。隻請諸位援助某大軍糧草、補給,某即可殺迴幽州便是。”


    陳群一陣尷尬,連忙勸道:“公孫將軍,東鮮卑,我們自有辦法對付,其絕不敢侵犯我遼州邊境。如今幽州情況緊急,袁紹很可能是鮮卑入侵的背後主謀。公孫將軍三思啊!”


    公孫續也勸道:“父親,疾風軍人數雖少,但卻是一等一的精銳,若是能夠援助幽州,絕對是一大助力!”


    公孫瓚聽到陳群的話,覺得心裏有些不舒服。雖然知道陳群是好意,如今鮮卑大舉進攻幽州,陳群卻道‘鮮卑絕不敢侵犯遼州’,讓公孫瓚覺得自己比張飛矮了一頭。平日裏張飛一直以兄事之,公孫瓚覺得自己作為兄長,怎麽數次接受弟弟的援救?這讓公孫瓚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擊。


    公孫續的話,更如火上澆油一般,公孫瓚狠狠的瞪了公孫續一眼,說道:“我白馬義從也是一等一的精銳。遼州現在僅靠萬餘疾風軍守衛,我們還是不要麻煩遼州了。”


    陳群還要再勸,公孫瓚對陳群等人拱手,然後直接走出去了,公孫續也連忙跟了出去。陳群無奈的坐了下來,沒想到還有自己要幫忙,對方竟然不讓這種事。


    趙雲連忙解釋道:“公孫將軍『性』格高傲,此次大敗已經讓其臉上無光,所以才拒絕我們的幫助,並非是針對我遼州。”


    陳群苦笑著說道:“我自然之道這些。隻是,我們得到的情報,袁紹很可能在公孫將軍背後捅上一刀。幽州受兩麵夾擊,恐怕會兇多吉少啊!”


    眾人沉默不語,現在公孫瓚不接受救援,其他人也沒有辦法。


    公孫瓚離開府衙之後,責怪公孫續擅自來遼州求援,失了幽州兒郎的錚錚鐵骨。公孫續了解父親的『性』格,隻能沉默不語。


    公孫瓚又去拜訪了盧植,與盧植交談了一番。盧植也勸公孫瓚放下心中的執念,以大局為重。公孫瓚淡淡的說道:“弟兄們慘死之前,要我一定要為他們報仇,我若是假借人手,如何對得起生死相隨的弟兄們?”


    說完公孫瓚對盧植施了一禮,便頭也不迴的離開了。盧植對於這位執拗的學生也沒有辦法。


    第二日,陳群早早為公孫瓚和白馬義從們準備好了補給。公孫瓚得到遼州贈與的補給之後,便下令大軍出發。白馬義從風馳電掣般的離開了襄平,趕往幽州。


    趙雲擔憂的望著白馬義從前往的方向,問道:“陳別駕,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陳群沉思了一陣,緩緩說道:“幽州乃是遼州的屏障,我們與幽州又是盟友的關係,除了我們遼州,其餘諸侯都隻能從陸地上派遣大軍。若是幽州落入袁紹手中,對我們很是不利。所以盡管公孫瓚不同意,但我們還是要坐好準備,一旦幽州當真處於生死關頭,我們必須毫不猶豫的出兵!”


    趙雲點點頭,憂心的望著遠去的白馬義從。為即將到來的大戰憂心不已。


    公孫瓚率軍,一言不發的往幽州趕去。公孫續按捺不住,開口問道:“父親,你為什麽拒絕遼州的援兵?不管怎樣,多一份力量總是好的。”


    公孫瓚鄭重的說道:“遼州的兵力並不富裕,我們也不能總想著依靠別人解決困難。現在幽州雖然有難,但還有一搏之力。若是總想著依靠別人,我們將慢慢失去強者之心,逐漸落入下乘。”公孫瓚在心裏歎了一口氣,心想‘我被鮮卑算計了一遭,落得大敗,若是遼州派遣區區一萬援軍,就擊敗了鮮卑的大軍,豈不是顯得我更無能?’


    公孫續點點頭,明白父親心中的堅持,心中暗暗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協助父親擊退鮮卑。


    軻比能和成律歸正率大軍圍攻馬城,馬城的守將乃是鄒丹。顯然鮮卑人不善於攻城,但畢竟人數太多了,鄒丹苦守了五日,如今馬城已經岌岌可危。軻比能望著即將被拿下的馬城,豪情萬丈的說道:“漢人所依賴的城牆,在我鮮卑大軍麵前,根本不堪一擊!”


    接著軻比能轉身對成律歸說道:“我們這麽多大軍,每日的吃喝用度都是一個大數目,單純的一個馬城,恐怕隻足夠我們大軍數日的消耗。不如我們兵分兩路,我繼續留在代郡,你轉去上穀郡,攻打廣寧,你看如何?”


    成律歸也不屑於接受軻比能的指揮,現在有了能獨自領兵的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棄。於是成律歸便答應,攻破馬城之後,成律歸領了補給,便率軍前往廣寧。


    軻比能本想讓成律歸和他的族人充當先鋒,以減少己方士卒的損傷,可惜袁紹答應的糧草還沒有送到,軻比能實在沒有這麽多的補給供給成律歸的大軍。所以軻比能隻好將成律歸支出去,讓他們自己搶奪糧草。


    馬城的城牆上,成律歸率領的東鮮卑士卒正笨拙的攀爬著簡陋的雲梯,鄒丹指揮著疲憊不堪的士卒,扔下滾木、倒下沸騰的開水。油早已經用光,鄒丹隻好用燒開的水代替,城下的鮮卑士卒哀嚎聲不斷,但是望著身後抱著明晃晃大刀的督戰隊,他們也隻能大聲嚎叫著為自己打氣。


    馬城內的守衛隻剩下一千餘人,鄒丹迫不得已,隻能發動城內的百姓來幫忙守城。如今城內所有的強壯勞動力都聚集在城牆之上,卻也隻能堪堪守住城牆。士卒們手中的大刀都已經滿是豁口,緊握大刀的手臂也在微微顫抖。現在支撐馬城守軍的隻有心中的一股信念,一股誓死也要保衛家園的信念。


    鄒丹悄悄的望向南方,除卻鮮卑的大軍,絲毫沒有援軍到達的痕跡!鄒丹憂心忡忡,若是在沒有援軍,馬城絕對撐不過明天。鄒丹一邊為城牆上的士卒鼓舞打氣,一邊率領最後一隊預備隊,巡視著城牆上的缺口,一旦有鮮卑士卒衝出缺口,鄒丹就命預備隊堵上去。


    夕陽西下,燒紅半邊天,鮮卑軍中終於傳來了撤退的號角聲,鮮卑軍『潮』水般的撤了下去。鄒丹和馬城的守軍也俱是身心疲憊,就這麽直接躺在冰冷的城牆上,任憑同袍和敵人的獻血浸濕自己的衣甲。


    鄒丹休息了一會,便掙紮著站起來,挨個叫起躺在城牆上的士卒。若是在這麽冰冷的城牆上睡一覺,隻怕這些士卒都會患上風寒,明日敵軍攻城,就當真無兵可守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廓清環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縹緲相思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縹緲相思淚並收藏三國之廓清環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