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來到王允府中,王允卻沒有將呂布請進宴客廳,而來來到後院一處不起眼的房子裏。呂布心中疑惑,問道:“王大人今日為何換了吃酒的地方?”
王允道:“今日還有幾名貴客,在宴會廳多有不便。還請呂將軍擔待一二。”率布置好跟著王允一起走了進去。
呂布剛剛走進屋,隻見王允轉過身來,麵向呂布,忽然拜倒在地,嚎啕大哭起來。呂布大驚,急忙扶起王允,道:“王大人,你這是做什麽?”
王允不肯起身,痛哭流涕道:“在下又一事相求,關乎大漢社稷的安危!若呂將軍不肯答應,我就不起來。”呂布焦急不已,道:“王大人,有什麽事但無妨,隻要我能做到,必然不會推辭!”
王允這才起身,盯著呂布的麵孔一字一句的道:“我想請將軍殺了董卓,拯救子!”
呂布嚇了一跳,剛想拒絕。身後突然響起一群饒話聲:“請將軍殺了董卓,拯救子!”呂布大驚,轉身看去,隻見身後地上跪著一群朝中大臣。領頭的正是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泰。呂布驚訝的問道:“這位大人,這是為何?”
王允悲痛的道:“董卓此賊,軟禁陛下,夜宿龍床,又縱容手下肆意妄為。朝綱崩壞,百姓民不聊生。我等欲屠戮董賊久已,隻是手上無兵無將,又唯恐董賊知曉,所以一直隱而不發。既然將軍也對董賊不滿,何不棄暗投明,報效子,陛下定然會重賞將軍。”
呂布沉默一會,緩緩道:“董卓乃是我義父,你們就不怕我將你們全部抓起來送到我義父那裏?”
黃琬抬起頭來,堅定的道:“若將軍決議與董賊同流合汙,我等也無可奈何。但為了拯救陛下,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我等縱然身死也是死得其所!”
王允接著道:“將軍也曾過,董卓何曾真心將將軍當做義子看待?不過是利用將軍的勇武罷了。將軍難道甘願為董卓擺布不成?縱然將軍今日將我們等殺死,一定還會有更多後來者,前赴後繼刺殺董卓。”
呂布一直以為書生都是軟弱的,沒想到還能在他們身上看到悍不畏死的精神,於是呂布扶起王允等人,道:“我也不滿董賊久已,既然諸公決議殺賊,我呂布縱然在背一次殺父的罵名,又能如何?”
王允見呂布答應下來,興奮不已,其他朝中大臣也是激動萬分。王允請諸位就坐詳細策劃殺賊的計劃。
及至黃昏,呂布翻牆出了王允的府邸,以他的身手躲過幾名暗哨的監視簡直易如反掌。等到半夜時分,其他大臣們才心翼翼的分批離開。接下來的幾,獻帝裝病,而諸位大臣則陸續以探望獻帝的名義,進入獻帝的寢宮,密謀如何除掉董卓。李儒雖然疑心他們有什麽動作,但是不知道他們究竟有什麽陰謀,於是命宮內的黃門密切注意,不過王允他們異常謹慎,連一起聚會都不會超過三人,李儒抓不到什麽把柄,隻好作罷。
這一日,呂布宴請手下將領,三十多名武將聚在一起,吆五喝六的海吃海喝。李儒派人偷偷監聽了一會,沒有發現什麽異常,又擔心被呂布發現,引起呂布的不滿,便將人手撤了迴去。呂布和眾將士一直喝到半夜,城門早已關閉,於是呂布就留他們在府中住下。
第二還沒亮,董卓被王允帶著幾個黃門吵醒了,董卓滿臉的不悅,道:“王司徒,這一大早就來我府上,有什麽事?”
王允沉痛的道:“陛下染上重病,不能理事。有自覺年幼,無力掌管大漢下,所以欲將皇位讓給相國大人。”董卓被王允的話震住了,又見王允身後的黃門有一人是自己安插在獻帝身邊的人,連忙向他望去,那名黃門微不可查的點零頭。董卓心中狂喜,咧開大嘴,正要哈哈大笑。王允突然下跪,痛哭涕零道:“還請相國大人勸勸陛下,皇帝之位焉能輕傳?更何況大漢近四百年的曆史上也沒有傳位給外姓的先例啊!”
董卓一口氣憋在了喉嚨裏,不滿的對王允:“怎麽,司徒大人認為我配不上皇帝的位子嗎?你們這些大臣,現在吃的、喝的、用的都是老夫發給你們的!現在皇帝都讓位給我了,你們怎敢反對?”
王允仍是痛哭不起,董卓不耐煩的道:“好了王大人,就算我不願登上帝位,陛下若是下旨,我怎能不遵?”於是不理王允,出於謹慎,董卓召集一隊飛熊軍,又命人去叫呂布前來,保護自己前往皇宮。不一會,呂布手持方畫戟到來府中,董卓大笑道:“奉先,皇帝已經決定將皇位讓給我了,以後我就是皇上了,你要用心保護我的安全,我將皇宮的警衛工作交給你來負責!”
呂布裝作欣喜若狂的樣子,道:“恭喜義父。不對,恭喜父皇!”董卓聽呂布稱唿他為父皇,忍不住哈哈大笑,下令出發前往皇宮。呂布騎著赤兔馬帶隊走在前麵,董卓坐在馬車裏不住的催促隊伍走快點。走進皇宮,董卓徑直帶衛隊來到金鑾殿前,隻見大臣們都已經在殿前等候,見到董卓前來,紛紛行禮。黃琬上前叩首道:“相國大人,陛下年幼,一時糊塗,才想將皇位傳給外姓,還請相國大人勸勸陛下,隻要陛下踏實學習,必能擔負起治理大漢江山的重任啊!”鄭泰等一群‘保皇派’也紛紛過來,祈求董卓。
董卓不高心訓斥道:“陛下既然下了旨意,我怎能不遵守。爾等大臣,更應該遵守陛下的旨意才是,怎能反對?”董卓嘴上訓斥,卻暗自留心大臣們的表情,見他們卻是麵露悲傷,覺得獻帝傳位應當不假,稍稍放下了心中的警惕。
呂布在董卓身後,也訓斥道:“你們還不趕緊起來,莫要擋住了早朝的道路!”黃琬等人隻得起身。董卓哈哈大笑,率先走進了金鑾殿。呂布跟隨董卓進殿,飛熊軍將士則在殿外守候。
董卓進入殿內,見獻帝並不在金鑾殿上,不耐煩的道:“皇帝呢?老夫距離這麽遠都到了,他為何還沒有到?”這時進來一隊黃門,手裏捧著一個托盤,道:“陛下身體有恙,無法前來,命我等將聖旨拿來。”呂布大跨步上前,接過聖旨。黃門轉身向金鑾殿門外走去。
呂布將聖旨舉過頭頂,大喝道:“封陛下旨意,斬殺逆賊董卓!”大臣們紛紛往後退去,董卓正準備接受大家的跪拜,被呂布突如其來的話,驚呆了!董卓驚恐的吼道:“奉先,皇帝明明是要傳位與我,你怎敢假傳聖旨?”
這時那隊黃門從隱藏處拿出武器,分出幾人圍住了董卓,又有幾人奔向金鑾殿門處,守住殿門。董卓定眼看去,這些人那是黃門,分明是呂布軍中的將領!王允喝道:“逆賊董卓,禍亂朝綱,為害百姓。你這種人怎能登上帝位?”
董卓見勢不妙,連忙向呂布喊道:“奉先我兒,我平日待你不薄,你要連同這些腐儒弑父嗎?”
呂布唾道:“董卓老賊,你何時對我不薄?我並州兒郎立下赫赫戰功,你從不思獎賞,還克扣我並州軍軍餉,有那裏對我不薄?”門外的飛熊軍見情況不對,欲要衝進來,守在門口的曹性、成廉等人奮力阻擋!
董卓大唿道:“奉先,隻要你護送我出去,我定封你為大將軍,掌管大漢兵馬!”
呂布舉起手中的方畫戟,喝道:“董卓老賊,到地府做夢去吧!”董卓驚恐萬分,轉身就要逃跑,又被身後的張遼攔住。呂布一個大步趕上,將董卓的首級砍下。
呂布撿起董卓的首級,朝門外的飛熊軍喊道:“陛下有旨,隻除賊首,餘者無罪!如今董卓已死,你們還不趕緊投降?”
門外的飛熊軍見董卓已經被殺死,非但沒有投降,反而更加瘋狂起來。
呂布隻好大開殺戒,將他們全部誅殺。呂布命張遼等人率領並州軍進入長安城,圍剿董卓餘孽。不一會,浩浩蕩蕩的並州軍開進城內,奪取了四方城門,在城中搜捕董卓的親信。將董卓全家抓捕了起來,牛輔等人也被一同抓了起來,隻是走脫了李儒。呂布知曉李儒的詭計多端,但搜遍全城也沒發現李儒的蹤跡。知道審問城門守衛的時候,才知道並州軍進城之前,李儒就出城了。
呂布暗道不好,一邊派人監視西涼軍的營寨,一邊將消息告訴王允。王允也知道李儒的智慧超群,唯恐李儒號召西涼軍進攻長安,於是便拜托呂布率軍守衛長安城。
滿城的馬蹄聲也早早的驚醒了長安城,百姓們不敢露頭,唯恐是董卓又派兵搶劫百姓。直到日上三竿,百姓們在家中隱隱聽到了董卓被殺的消息,有些大膽的百姓才走出家門,打探消息。很快,整個長安城沸騰了起來,百姓們得知董卓已經俯首,紛紛走出家門慶祝,很多被董卓禍害的家庭支零破碎的百姓,又哭又笑的向死去的親人們報告董卓被殺的消息。整個長安城比往常過年的時候還要熱鬧!
(本章完)
王允道:“今日還有幾名貴客,在宴會廳多有不便。還請呂將軍擔待一二。”率布置好跟著王允一起走了進去。
呂布剛剛走進屋,隻見王允轉過身來,麵向呂布,忽然拜倒在地,嚎啕大哭起來。呂布大驚,急忙扶起王允,道:“王大人,你這是做什麽?”
王允不肯起身,痛哭流涕道:“在下又一事相求,關乎大漢社稷的安危!若呂將軍不肯答應,我就不起來。”呂布焦急不已,道:“王大人,有什麽事但無妨,隻要我能做到,必然不會推辭!”
王允這才起身,盯著呂布的麵孔一字一句的道:“我想請將軍殺了董卓,拯救子!”
呂布嚇了一跳,剛想拒絕。身後突然響起一群饒話聲:“請將軍殺了董卓,拯救子!”呂布大驚,轉身看去,隻見身後地上跪著一群朝中大臣。領頭的正是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泰。呂布驚訝的問道:“這位大人,這是為何?”
王允悲痛的道:“董卓此賊,軟禁陛下,夜宿龍床,又縱容手下肆意妄為。朝綱崩壞,百姓民不聊生。我等欲屠戮董賊久已,隻是手上無兵無將,又唯恐董賊知曉,所以一直隱而不發。既然將軍也對董賊不滿,何不棄暗投明,報效子,陛下定然會重賞將軍。”
呂布沉默一會,緩緩道:“董卓乃是我義父,你們就不怕我將你們全部抓起來送到我義父那裏?”
黃琬抬起頭來,堅定的道:“若將軍決議與董賊同流合汙,我等也無可奈何。但為了拯救陛下,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我等縱然身死也是死得其所!”
王允接著道:“將軍也曾過,董卓何曾真心將將軍當做義子看待?不過是利用將軍的勇武罷了。將軍難道甘願為董卓擺布不成?縱然將軍今日將我們等殺死,一定還會有更多後來者,前赴後繼刺殺董卓。”
呂布一直以為書生都是軟弱的,沒想到還能在他們身上看到悍不畏死的精神,於是呂布扶起王允等人,道:“我也不滿董賊久已,既然諸公決議殺賊,我呂布縱然在背一次殺父的罵名,又能如何?”
王允見呂布答應下來,興奮不已,其他朝中大臣也是激動萬分。王允請諸位就坐詳細策劃殺賊的計劃。
及至黃昏,呂布翻牆出了王允的府邸,以他的身手躲過幾名暗哨的監視簡直易如反掌。等到半夜時分,其他大臣們才心翼翼的分批離開。接下來的幾,獻帝裝病,而諸位大臣則陸續以探望獻帝的名義,進入獻帝的寢宮,密謀如何除掉董卓。李儒雖然疑心他們有什麽動作,但是不知道他們究竟有什麽陰謀,於是命宮內的黃門密切注意,不過王允他們異常謹慎,連一起聚會都不會超過三人,李儒抓不到什麽把柄,隻好作罷。
這一日,呂布宴請手下將領,三十多名武將聚在一起,吆五喝六的海吃海喝。李儒派人偷偷監聽了一會,沒有發現什麽異常,又擔心被呂布發現,引起呂布的不滿,便將人手撤了迴去。呂布和眾將士一直喝到半夜,城門早已關閉,於是呂布就留他們在府中住下。
第二還沒亮,董卓被王允帶著幾個黃門吵醒了,董卓滿臉的不悅,道:“王司徒,這一大早就來我府上,有什麽事?”
王允沉痛的道:“陛下染上重病,不能理事。有自覺年幼,無力掌管大漢下,所以欲將皇位讓給相國大人。”董卓被王允的話震住了,又見王允身後的黃門有一人是自己安插在獻帝身邊的人,連忙向他望去,那名黃門微不可查的點零頭。董卓心中狂喜,咧開大嘴,正要哈哈大笑。王允突然下跪,痛哭涕零道:“還請相國大人勸勸陛下,皇帝之位焉能輕傳?更何況大漢近四百年的曆史上也沒有傳位給外姓的先例啊!”
董卓一口氣憋在了喉嚨裏,不滿的對王允:“怎麽,司徒大人認為我配不上皇帝的位子嗎?你們這些大臣,現在吃的、喝的、用的都是老夫發給你們的!現在皇帝都讓位給我了,你們怎敢反對?”
王允仍是痛哭不起,董卓不耐煩的道:“好了王大人,就算我不願登上帝位,陛下若是下旨,我怎能不遵?”於是不理王允,出於謹慎,董卓召集一隊飛熊軍,又命人去叫呂布前來,保護自己前往皇宮。不一會,呂布手持方畫戟到來府中,董卓大笑道:“奉先,皇帝已經決定將皇位讓給我了,以後我就是皇上了,你要用心保護我的安全,我將皇宮的警衛工作交給你來負責!”
呂布裝作欣喜若狂的樣子,道:“恭喜義父。不對,恭喜父皇!”董卓聽呂布稱唿他為父皇,忍不住哈哈大笑,下令出發前往皇宮。呂布騎著赤兔馬帶隊走在前麵,董卓坐在馬車裏不住的催促隊伍走快點。走進皇宮,董卓徑直帶衛隊來到金鑾殿前,隻見大臣們都已經在殿前等候,見到董卓前來,紛紛行禮。黃琬上前叩首道:“相國大人,陛下年幼,一時糊塗,才想將皇位傳給外姓,還請相國大人勸勸陛下,隻要陛下踏實學習,必能擔負起治理大漢江山的重任啊!”鄭泰等一群‘保皇派’也紛紛過來,祈求董卓。
董卓不高心訓斥道:“陛下既然下了旨意,我怎能不遵守。爾等大臣,更應該遵守陛下的旨意才是,怎能反對?”董卓嘴上訓斥,卻暗自留心大臣們的表情,見他們卻是麵露悲傷,覺得獻帝傳位應當不假,稍稍放下了心中的警惕。
呂布在董卓身後,也訓斥道:“你們還不趕緊起來,莫要擋住了早朝的道路!”黃琬等人隻得起身。董卓哈哈大笑,率先走進了金鑾殿。呂布跟隨董卓進殿,飛熊軍將士則在殿外守候。
董卓進入殿內,見獻帝並不在金鑾殿上,不耐煩的道:“皇帝呢?老夫距離這麽遠都到了,他為何還沒有到?”這時進來一隊黃門,手裏捧著一個托盤,道:“陛下身體有恙,無法前來,命我等將聖旨拿來。”呂布大跨步上前,接過聖旨。黃門轉身向金鑾殿門外走去。
呂布將聖旨舉過頭頂,大喝道:“封陛下旨意,斬殺逆賊董卓!”大臣們紛紛往後退去,董卓正準備接受大家的跪拜,被呂布突如其來的話,驚呆了!董卓驚恐的吼道:“奉先,皇帝明明是要傳位與我,你怎敢假傳聖旨?”
這時那隊黃門從隱藏處拿出武器,分出幾人圍住了董卓,又有幾人奔向金鑾殿門處,守住殿門。董卓定眼看去,這些人那是黃門,分明是呂布軍中的將領!王允喝道:“逆賊董卓,禍亂朝綱,為害百姓。你這種人怎能登上帝位?”
董卓見勢不妙,連忙向呂布喊道:“奉先我兒,我平日待你不薄,你要連同這些腐儒弑父嗎?”
呂布唾道:“董卓老賊,你何時對我不薄?我並州兒郎立下赫赫戰功,你從不思獎賞,還克扣我並州軍軍餉,有那裏對我不薄?”門外的飛熊軍見情況不對,欲要衝進來,守在門口的曹性、成廉等人奮力阻擋!
董卓大唿道:“奉先,隻要你護送我出去,我定封你為大將軍,掌管大漢兵馬!”
呂布舉起手中的方畫戟,喝道:“董卓老賊,到地府做夢去吧!”董卓驚恐萬分,轉身就要逃跑,又被身後的張遼攔住。呂布一個大步趕上,將董卓的首級砍下。
呂布撿起董卓的首級,朝門外的飛熊軍喊道:“陛下有旨,隻除賊首,餘者無罪!如今董卓已死,你們還不趕緊投降?”
門外的飛熊軍見董卓已經被殺死,非但沒有投降,反而更加瘋狂起來。
呂布隻好大開殺戒,將他們全部誅殺。呂布命張遼等人率領並州軍進入長安城,圍剿董卓餘孽。不一會,浩浩蕩蕩的並州軍開進城內,奪取了四方城門,在城中搜捕董卓的親信。將董卓全家抓捕了起來,牛輔等人也被一同抓了起來,隻是走脫了李儒。呂布知曉李儒的詭計多端,但搜遍全城也沒發現李儒的蹤跡。知道審問城門守衛的時候,才知道並州軍進城之前,李儒就出城了。
呂布暗道不好,一邊派人監視西涼軍的營寨,一邊將消息告訴王允。王允也知道李儒的智慧超群,唯恐李儒號召西涼軍進攻長安,於是便拜托呂布率軍守衛長安城。
滿城的馬蹄聲也早早的驚醒了長安城,百姓們不敢露頭,唯恐是董卓又派兵搶劫百姓。直到日上三竿,百姓們在家中隱隱聽到了董卓被殺的消息,有些大膽的百姓才走出家門,打探消息。很快,整個長安城沸騰了起來,百姓們得知董卓已經俯首,紛紛走出家門慶祝,很多被董卓禍害的家庭支零破碎的百姓,又哭又笑的向死去的親人們報告董卓被殺的消息。整個長安城比往常過年的時候還要熱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