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命士卒收拾了營寨,正要返迴幽州,渤海城門卻突然打開。高覽率領千名騎兵,從渤海城中奔了出來。此時公孫瓚已經知道高覽分屬敵對,於是命士卒準備戰鬥。
高覽來到公孫瓚麵前,說道:“公孫太守遠道而來,我還沒有盡到地主之誼,為何便匆匆離去?不如在待上兩天,想必主公的迴信也快到了。”
公孫瓚冷笑道:“高覽,你休要假惺惺。我現在要走,你要攔我嗎?”
高覽連忙說道:“不敢,不敢。公孫太守要走,在下自然不敢阻攔。公孫太守請便!”說完,靜靜的站在那裏,等公孫瓚離去。
公孫瓚擔心高覽趁自己轉身的時候偷襲,冷冷的盯著高覽說道:“你既然不阻攔我,為何還不離去?”
高覽說道:“公孫太守誤會了,我也有事情要離開渤海,見公孫太守似乎要離去,所以才前來打招唿。公孫太守若是擔心我會偷襲,在下先走便是。”說完率軍離開。公孫瓚見高覽沒有對自己動手的意思,鬆了一口氣,命令大軍出發。
一路上公孫瓚走的非常小心,逢林逢山必派出大量的斥候,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會率軍通過。一路上袁紹都沒有任何動靜,仿佛放任公孫瓚離開冀州一般。這天,公孫瓚率軍到達了河間高陽,過了河間郡就是幽州的地界了。公孫瓚也稍稍放下了戒備。隻等到了幽州的地界,就全速趕往代郡。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馬蹄聲,公孫瓚頓時提高了警惕,抬頭望去,原來是袁紹手下的大將張頜,率領五千騎兵追趕了上來。公孫瓚叮囑士卒小心戒備,擺好陣勢迎接張頜。
張頜率軍來到公孫瓚麵前,破口大罵道:“無恥賊人公孫瓚,我家主公請你幫忙繳殺渤海的黃巾賊,你卻妄圖搶占渤海郡,真是狼子野心!”
公孫瓚氣憤不已,冷冷的說道:“袁本初邀請我繳殺渤海的黃巾賊,承諾滅了黃巾賊之後,將渤海交由我管理。如今袁本初背信棄義,撕毀諾言,我如今也要返迴幽州,為何誣陷我搶占渤海郡?”
張頜也氣憤的說道:“好一個顛倒黑白的公孫伯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我家主公怎麽可能拿渤海與你做交易?高覽也因為你而身受重傷,現在你卻意圖狡辯,妄為大丈夫!”
公孫瓚怒極反笑道:“好一張利口。我從渤海出發的時候,還見到高覽率軍去執行任務,轉眼間就身受重傷,還栽到我頭上!袁本初的手下,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張頜一揮手,身後的將士將高覽抬了出來,遠遠的望去,高覽身上血跡斑斑,鎧甲也已經損壞,整個人躺在架子上,雙目緊閉。張頜說道:“高將軍隻來得及說出是你下的手,就昏迷不醒,你還有什麽要狡辯的?”
公孫瓚正要辯解,嚴綱拉住了他的衣服,說道:“主公,無謂再做解釋了,這很明顯是針對主公設下的圈套。再怎麽解釋都沒有用,現在唯有一戰。”公孫瓚點點頭,環顧四周,發現這兒正處在一條大河的南邊,東西兩側各有一個樹林,不知裏麵有沒有伏兵。自己若想過河,張頜必率軍來攻,袁紹既然大費周折,設計了這一連串的計謀,想必不會留下空檔。那麽自己若想返迴幽州,隻有先擊敗張頜的騎兵,然後在左右伏兵趕到之前,渡過這條河,然後全力逃往幽州。否則說不定自己就要命喪此處了。
公孫瓚想好了應對的辦法,冷笑道:“袁本初有心了,特意為我設計了這一連串的陰謀,又選擇了這麽好的地方為我的葬身之地。若是見了他,定要好好報答他!”
張頜見公孫瓚不在辯解,嘿嘿笑道:“既然你已經覺悟了,那就受死吧!”說完就率軍攻了上來。公孫瓚毫不示弱,喝到:“義之所至!”白馬義從跟著吼道:“生死相隨!”然後毫不猶豫的跟著公孫瓚衝了上來。袁紹的騎兵雖然精銳,但和白馬義從相比還有些距離。再加上白馬義從見主公被汙蔑,心中憋著一口氣,更是全部發泄到袁紹的士兵身上。雙方剛一接觸,都死傷了很多士兵。白馬義從拚死也要將袁紹的騎兵拉下馬來。這種不要命的打法,讓袁紹的士卒畏手畏腳,白馬義從愈戰愈勇。張頜見勢不妙,一邊大聲鼓勵士卒,一邊朝公孫瓚的方向殺過來,準備先誅殺了公孫瓚。嚴綱看出了張頜的企圖,連忙與公孫瓚匯合,共同對戰張頜,張頜以一敵二,仍不落下風,三人交戰了三五個迴合就隨著各自的部隊衝了過去。
公孫瓚正在拚命廝殺,突然聽到嚴綱撕心裂肺的吼聲:“主公小心!”公孫瓚同時感覺到一絲危險,急忙轉身望去,隻見原本‘昏迷不醒’的高覽突然從馬背上暴起,手中握著大刀,麵目猙獰的劈向公孫瓚,嘴裏大喊道:“去死吧!”
公孫瓚已經躲閃不及,隻能盡力的扭轉身體,企圖避開要害。隻是身邊響起了一聲怒吼:“休要傷害我家主公!”隻見關靖的麵孔出現在公孫瓚的眼前,擋住了高覽的去路,高覽隻好一刀劈在關靖身上,關靖慘叫一聲墜下馬去,被身後的戰馬踐踏,已經沒了聲息。公孫瓚悲痛不已,揮舞著長槊刺向高覽,高覽慌忙舉刀格擋。公孫瓚一擊不中,正要掉頭追殺,嚴綱攔住他說道:“主公,不可。我們還是先衝破張頜的阻攔要緊!”公孫瓚看著關靖的屍身,悲傷的仰天大吼。嚴綱也沒有想到關靖這個在自己眼中隻會溜須拍馬的人,竟然會舍身為公孫瓚擋刀!心中對關靖的不滿也不翼而飛,隻剩下滿滿的敬意。
公孫瓚率白馬義從與張頜的騎兵廝殺了一陣,便脫離了戰場,準備往西邊而去。張頜手下被白馬義從用悍不畏死的打法鎮住,在張頜的催促下,才鼓起勇氣追趕。白馬義從邊逃邊射出箭矢阻擋張頜的追擊。突然一聲炮響,西北方又衝過來一隊騎兵,領頭的正是袁紹手下的大將顏良。公孫瓚慌忙改變方向,率隊往東邊逃去,跑不遠,東邊又奔來一隊騎兵,原來是文醜率領兩千騎兵殺了過來。
公孫瓚見迴幽州的道路已經被阻斷,明白隻有拚死一戰,方能有活路,於是對白馬義從喝道:“將士們,袁紹用卑鄙手段,騙我等為其討伐黃巾賊。又聯合劉虞偷襲我們的根基代郡,今日更是設下埋伏,阻擋我們軍返迴幽州。我公孫瓚偏偏不讓袁紹如願,隨我擊潰這些袁紹的爪牙!”說完就要率軍與文醜等人決戰。嚴綱攔住公孫瓚說道:“主公,就算我軍擊潰了眼前的敵人,我們也會損失慘重,就算迴到了代郡,也無法解救高柳之圍。屬下有一計,也許能破此困境,請主公斟酌!”
公孫瓚眼神頓時亮了起來,如同溺水的人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期盼的望著嚴綱,周圍的士兵也紛紛望了過來。嚴綱急切的說道:“主公,袁紹千方百計阻止我軍北歸,所以我們現在不能往北。屬下以為,我們應當往南,然後去青州找冠軍侯張飛,一來可以向冠軍侯借些糧草,二來也可以請求冠軍侯援助。有了冠軍侯的援助,我們一定可以奪迴代郡!”
公孫瓚歎息一聲,但也知道這時如今最好的辦法了,而且自己掉頭向南,也可以打袁紹一個措手不及。於是下令全軍轉向青州。
公孫瓚率軍往南方奔去,顏良、文醜等人都驚訝不已,急忙追了上來。公孫瓚下令白馬義從放箭阻攔追上來的騎兵,漸漸的與顏良等人拉開了距離。顏良等人焦急萬分,一邊率軍追趕,一邊派人將此處的情報報告給袁紹,請袁紹拿主意。
袁紹接到信息以後,大驚失色,急忙叫來自己的謀士商議。不一會,許攸、郭圖、逢紀、沮授等人來到了議事廳,得到公孫瓚逃出包圍圈的消息都驚訝不已。許攸率先說道:“主公,公孫瓚南下必是投奔冠軍侯。所以屬下認為我們應該立刻在青州、冀州邊界駐紮軍隊,防止冠軍侯率軍突入冀州,另外派出部隊協助劉虞,盡快拿下代郡!隻要代郡落到我們手上,公孫瓚就是無根之萍,翻不出什麽浪花來。”袁紹聽了以後大喜,就要下令按許攸的計策行事。
沮授淡淡的說道:“主公,若冠軍侯聽信了公孫瓚所說,與冀州開戰,該當如何?”
袁紹頓時一愣,畢竟張飛的威脅比公孫瓚大多了,若張飛當真全力進攻冀州,冀州必將長期陷入戰火之中,於是袁紹又糾結起來。
逢紀也不想許攸專美於前,思考出一個主意,於是說道:“主公,現在我們雖然與公孫瓚交手,但主公畢竟沒有出麵,所以還有緩和的餘地。不如我們靜觀其變,若冠軍侯全力出手,救助公孫瓚,我們就將罪名推到劉虞身上;若張飛並不想全力救援,我們在想辦法解決公孫瓚不遲。”
郭圖也看不慣許攸平時趾高氣揚的樣子,出言稱讚逢紀的計策,於是袁紹就采納了逢紀的計策。於是下令按兵不動。
公孫瓚率軍跑了兩天,後麵已經看不到追兵,知道袁紹果然沒有防備自己南下青州,稍稍鬆了口氣。看著自己身後的士兵,心中悲憤不已,跟著自己出來的一萬名士卒,如今隻剩下不到一半,也都是疲憊不堪,還折了關靖。心中的氣憤難以平息,恨恨道:“袁本初、劉伯安,我早晚必報今日之仇。”
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趕到青州的時候,張飛嚇了一跳。原本他也在密切注意渤海的戰局,想著公孫瓚若是不敵,自己就出手幫助。前幾天還得到公孫瓚打破張饒的信息,沒想到轉眼間,公孫瓚卻落敗來投青州。張飛連忙安排士卒將公孫瓚的手下安置好,又將公孫瓚請至府衙詳細詢問情況。
(本章完)
高覽來到公孫瓚麵前,說道:“公孫太守遠道而來,我還沒有盡到地主之誼,為何便匆匆離去?不如在待上兩天,想必主公的迴信也快到了。”
公孫瓚冷笑道:“高覽,你休要假惺惺。我現在要走,你要攔我嗎?”
高覽連忙說道:“不敢,不敢。公孫太守要走,在下自然不敢阻攔。公孫太守請便!”說完,靜靜的站在那裏,等公孫瓚離去。
公孫瓚擔心高覽趁自己轉身的時候偷襲,冷冷的盯著高覽說道:“你既然不阻攔我,為何還不離去?”
高覽說道:“公孫太守誤會了,我也有事情要離開渤海,見公孫太守似乎要離去,所以才前來打招唿。公孫太守若是擔心我會偷襲,在下先走便是。”說完率軍離開。公孫瓚見高覽沒有對自己動手的意思,鬆了一口氣,命令大軍出發。
一路上公孫瓚走的非常小心,逢林逢山必派出大量的斥候,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會率軍通過。一路上袁紹都沒有任何動靜,仿佛放任公孫瓚離開冀州一般。這天,公孫瓚率軍到達了河間高陽,過了河間郡就是幽州的地界了。公孫瓚也稍稍放下了戒備。隻等到了幽州的地界,就全速趕往代郡。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馬蹄聲,公孫瓚頓時提高了警惕,抬頭望去,原來是袁紹手下的大將張頜,率領五千騎兵追趕了上來。公孫瓚叮囑士卒小心戒備,擺好陣勢迎接張頜。
張頜率軍來到公孫瓚麵前,破口大罵道:“無恥賊人公孫瓚,我家主公請你幫忙繳殺渤海的黃巾賊,你卻妄圖搶占渤海郡,真是狼子野心!”
公孫瓚氣憤不已,冷冷的說道:“袁本初邀請我繳殺渤海的黃巾賊,承諾滅了黃巾賊之後,將渤海交由我管理。如今袁本初背信棄義,撕毀諾言,我如今也要返迴幽州,為何誣陷我搶占渤海郡?”
張頜也氣憤的說道:“好一個顛倒黑白的公孫伯珪。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我家主公怎麽可能拿渤海與你做交易?高覽也因為你而身受重傷,現在你卻意圖狡辯,妄為大丈夫!”
公孫瓚怒極反笑道:“好一張利口。我從渤海出發的時候,還見到高覽率軍去執行任務,轉眼間就身受重傷,還栽到我頭上!袁本初的手下,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張頜一揮手,身後的將士將高覽抬了出來,遠遠的望去,高覽身上血跡斑斑,鎧甲也已經損壞,整個人躺在架子上,雙目緊閉。張頜說道:“高將軍隻來得及說出是你下的手,就昏迷不醒,你還有什麽要狡辯的?”
公孫瓚正要辯解,嚴綱拉住了他的衣服,說道:“主公,無謂再做解釋了,這很明顯是針對主公設下的圈套。再怎麽解釋都沒有用,現在唯有一戰。”公孫瓚點點頭,環顧四周,發現這兒正處在一條大河的南邊,東西兩側各有一個樹林,不知裏麵有沒有伏兵。自己若想過河,張頜必率軍來攻,袁紹既然大費周折,設計了這一連串的計謀,想必不會留下空檔。那麽自己若想返迴幽州,隻有先擊敗張頜的騎兵,然後在左右伏兵趕到之前,渡過這條河,然後全力逃往幽州。否則說不定自己就要命喪此處了。
公孫瓚想好了應對的辦法,冷笑道:“袁本初有心了,特意為我設計了這一連串的陰謀,又選擇了這麽好的地方為我的葬身之地。若是見了他,定要好好報答他!”
張頜見公孫瓚不在辯解,嘿嘿笑道:“既然你已經覺悟了,那就受死吧!”說完就率軍攻了上來。公孫瓚毫不示弱,喝到:“義之所至!”白馬義從跟著吼道:“生死相隨!”然後毫不猶豫的跟著公孫瓚衝了上來。袁紹的騎兵雖然精銳,但和白馬義從相比還有些距離。再加上白馬義從見主公被汙蔑,心中憋著一口氣,更是全部發泄到袁紹的士兵身上。雙方剛一接觸,都死傷了很多士兵。白馬義從拚死也要將袁紹的騎兵拉下馬來。這種不要命的打法,讓袁紹的士卒畏手畏腳,白馬義從愈戰愈勇。張頜見勢不妙,一邊大聲鼓勵士卒,一邊朝公孫瓚的方向殺過來,準備先誅殺了公孫瓚。嚴綱看出了張頜的企圖,連忙與公孫瓚匯合,共同對戰張頜,張頜以一敵二,仍不落下風,三人交戰了三五個迴合就隨著各自的部隊衝了過去。
公孫瓚正在拚命廝殺,突然聽到嚴綱撕心裂肺的吼聲:“主公小心!”公孫瓚同時感覺到一絲危險,急忙轉身望去,隻見原本‘昏迷不醒’的高覽突然從馬背上暴起,手中握著大刀,麵目猙獰的劈向公孫瓚,嘴裏大喊道:“去死吧!”
公孫瓚已經躲閃不及,隻能盡力的扭轉身體,企圖避開要害。隻是身邊響起了一聲怒吼:“休要傷害我家主公!”隻見關靖的麵孔出現在公孫瓚的眼前,擋住了高覽的去路,高覽隻好一刀劈在關靖身上,關靖慘叫一聲墜下馬去,被身後的戰馬踐踏,已經沒了聲息。公孫瓚悲痛不已,揮舞著長槊刺向高覽,高覽慌忙舉刀格擋。公孫瓚一擊不中,正要掉頭追殺,嚴綱攔住他說道:“主公,不可。我們還是先衝破張頜的阻攔要緊!”公孫瓚看著關靖的屍身,悲傷的仰天大吼。嚴綱也沒有想到關靖這個在自己眼中隻會溜須拍馬的人,竟然會舍身為公孫瓚擋刀!心中對關靖的不滿也不翼而飛,隻剩下滿滿的敬意。
公孫瓚率白馬義從與張頜的騎兵廝殺了一陣,便脫離了戰場,準備往西邊而去。張頜手下被白馬義從用悍不畏死的打法鎮住,在張頜的催促下,才鼓起勇氣追趕。白馬義從邊逃邊射出箭矢阻擋張頜的追擊。突然一聲炮響,西北方又衝過來一隊騎兵,領頭的正是袁紹手下的大將顏良。公孫瓚慌忙改變方向,率隊往東邊逃去,跑不遠,東邊又奔來一隊騎兵,原來是文醜率領兩千騎兵殺了過來。
公孫瓚見迴幽州的道路已經被阻斷,明白隻有拚死一戰,方能有活路,於是對白馬義從喝道:“將士們,袁紹用卑鄙手段,騙我等為其討伐黃巾賊。又聯合劉虞偷襲我們的根基代郡,今日更是設下埋伏,阻擋我們軍返迴幽州。我公孫瓚偏偏不讓袁紹如願,隨我擊潰這些袁紹的爪牙!”說完就要率軍與文醜等人決戰。嚴綱攔住公孫瓚說道:“主公,就算我軍擊潰了眼前的敵人,我們也會損失慘重,就算迴到了代郡,也無法解救高柳之圍。屬下有一計,也許能破此困境,請主公斟酌!”
公孫瓚眼神頓時亮了起來,如同溺水的人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期盼的望著嚴綱,周圍的士兵也紛紛望了過來。嚴綱急切的說道:“主公,袁紹千方百計阻止我軍北歸,所以我們現在不能往北。屬下以為,我們應當往南,然後去青州找冠軍侯張飛,一來可以向冠軍侯借些糧草,二來也可以請求冠軍侯援助。有了冠軍侯的援助,我們一定可以奪迴代郡!”
公孫瓚歎息一聲,但也知道這時如今最好的辦法了,而且自己掉頭向南,也可以打袁紹一個措手不及。於是下令全軍轉向青州。
公孫瓚率軍往南方奔去,顏良、文醜等人都驚訝不已,急忙追了上來。公孫瓚下令白馬義從放箭阻攔追上來的騎兵,漸漸的與顏良等人拉開了距離。顏良等人焦急萬分,一邊率軍追趕,一邊派人將此處的情報報告給袁紹,請袁紹拿主意。
袁紹接到信息以後,大驚失色,急忙叫來自己的謀士商議。不一會,許攸、郭圖、逢紀、沮授等人來到了議事廳,得到公孫瓚逃出包圍圈的消息都驚訝不已。許攸率先說道:“主公,公孫瓚南下必是投奔冠軍侯。所以屬下認為我們應該立刻在青州、冀州邊界駐紮軍隊,防止冠軍侯率軍突入冀州,另外派出部隊協助劉虞,盡快拿下代郡!隻要代郡落到我們手上,公孫瓚就是無根之萍,翻不出什麽浪花來。”袁紹聽了以後大喜,就要下令按許攸的計策行事。
沮授淡淡的說道:“主公,若冠軍侯聽信了公孫瓚所說,與冀州開戰,該當如何?”
袁紹頓時一愣,畢竟張飛的威脅比公孫瓚大多了,若張飛當真全力進攻冀州,冀州必將長期陷入戰火之中,於是袁紹又糾結起來。
逢紀也不想許攸專美於前,思考出一個主意,於是說道:“主公,現在我們雖然與公孫瓚交手,但主公畢竟沒有出麵,所以還有緩和的餘地。不如我們靜觀其變,若冠軍侯全力出手,救助公孫瓚,我們就將罪名推到劉虞身上;若張飛並不想全力救援,我們在想辦法解決公孫瓚不遲。”
郭圖也看不慣許攸平時趾高氣揚的樣子,出言稱讚逢紀的計策,於是袁紹就采納了逢紀的計策。於是下令按兵不動。
公孫瓚率軍跑了兩天,後麵已經看不到追兵,知道袁紹果然沒有防備自己南下青州,稍稍鬆了口氣。看著自己身後的士兵,心中悲憤不已,跟著自己出來的一萬名士卒,如今隻剩下不到一半,也都是疲憊不堪,還折了關靖。心中的氣憤難以平息,恨恨道:“袁本初、劉伯安,我早晚必報今日之仇。”
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趕到青州的時候,張飛嚇了一跳。原本他也在密切注意渤海的戰局,想著公孫瓚若是不敵,自己就出手幫助。前幾天還得到公孫瓚打破張饒的信息,沒想到轉眼間,公孫瓚卻落敗來投青州。張飛連忙安排士卒將公孫瓚的手下安置好,又將公孫瓚請至府衙詳細詢問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