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正和公孫瓚商議,邀請公孫瓚前往冀州剿賊的時候,蔡邕的推薦信連同推薦的學子一起來到了臨淄。張飛接見了他們,隻見推薦信上居於首位的一人,姓單名福字元直,張飛瞬間就想起了曆史上幫助劉備破八門金鎖陣的徐庶,據曆史記載也是化名為單福。沒想到居然不聲不響的來到了遼州學院!蔡邕在推薦信上寫明,單福,為人聰慧,踏實好學,對人和善,兼修軍事知識和政治,正適合處理現在青州的動亂局麵。


    張飛微笑著看著單福,單福靜靜的和張飛對視,既不囂張,也無畏懼。張飛突然說道:“單福是你的本名嗎?”單福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問道:“不知主公是何意思?”


    張飛淡淡的說道:“我記得有一人,名為徐庶,和你的籍貫、經曆、相貌、年紀都能對的上,所以有此一問。”


    單福知道張飛不會無緣無故的問自己本名,想必已經了解了自己以前的事情。單福在遼州期間,知道張飛一向嚴明律法,隻好無奈的說道:“啟稟州牧大人,在下原名徐庶,因年少之時……”


    張飛打斷他說道:“好了!不管你有什麽理由,既然來到我遼州,就當遵守我遼州的律法。以前的過往就當做過眼雲煙,不必再放在心上。不過性命乃父母所賜,你還是改迴原名如何?”


    徐庶本來以為張飛會追究自己的罪名,不想張飛毫不在意,隻是想讓自己恢複原名。徐庶也盼望著自己能恢複原本的性命,隻是一直擔心官府的追捕。聽到張飛的話,知道自己不必再擔驚受怕,於是作揖答道:“是!徐庶徐元直拜見主公。”


    張飛點點頭,笑道:“蔡邕院長對元直的才華稱讚有加,我欲任命元直主管北海國事物,待我平定了青州的的叛亂,在啟奏陛下,正式拜元直為北海相,如何?”


    徐庶見張飛初次見麵就委以重任,心中感激不已。於是拜謝道:“我必將竭盡全力,保北海一方百姓。”張飛哈哈大笑,又拿起蔡邕的推薦信繼續看下去,又推薦有田疇、崔琰、高堂隆有一郡之守的才能,於是張飛任命田疇為齊國郡守、崔琰為樂安郡守、高堂隆為東萊郡守,即可赴任。推薦信還推薦了數百位其他成才的學子,張飛將他們一一分配下去,這樣基本填補了青州的官吏空缺,可以正常開展工作了。戲忠沒想到蔡邕真的推薦了這麽多的人才,不禁對遼州書院增添了很多期待。


    張飛命典韋防守青州各地,並幫助各郡訓練守備兵。自己則帶著‘幽影’軍和‘陷陣營’準備進攻濟南郡。濟南郡靠近泰山,也是泰山賊的活動範圍。泰山賊,人多勢眾,每次行動都是迅疾如風,一旦官軍大規模圍剿,就藏到泰山之上,利用地形和官軍周旋。曹操派出自己的心腹大將出戰數月,也沒能拿下泰山賊。


    泰山賊的首領為臧霸,本為官吏,在討伐黃巾的時候多有戰功,卻不得封賞。一怒之下,夥同黃巾統帥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四人,帶領手下的黃巾士卒,占據泰山為王。現在已經聚集了十萬之眾,一時間聲勢浩大。


    曹操率領一萬多官兵,卻一直無法拿下泰山賊,焦急萬分。求計與荀彧,荀彧在曹操討伐董卓的時候,經不住曹操的懇求,加入了曹操的麾下,一起加入的還有鍾繇。這兩個人不願意遠離故土,再加上覺得張飛手下人才濟濟,於是就沒有前往遼州。荀彧也沒有好的計策,於是向曹操推薦了一個人才。此人姓郭名嘉字奉孝,是一名寒門學子,卻機智過人,喜愛兵書。於是派人前去請來,曹操親自到轅門迎接郭嘉,然後與郭嘉暢談了一夜,對郭嘉的智謀大加讚賞。郭嘉也對曹操的事跡早有耳聞,見他不顧及自己寒門的身份和放浪不羈的衣著,於是認為曹操與眾不同,便拜曹操為主。曹操大喜,任命郭嘉為參軍,並向郭嘉求策。


    郭嘉分析了現在的狀況,說道:“主公,臧霸本為官軍,隻是因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方才占山為王。主公可以一邊壓縮他們的活動空間,一邊派人招降他們,許以官職俸祿,他們必然會投靠主公。如此以來主公就能兵不血刃,繳平泰山賊寇。”


    於是曹操就聚集麾下的騎兵,又多派斥候在泰山周圍,一旦發現泰山賊眾下山,就聚集騎兵,快速奔往泰山賊眾的方向,進行繳殺。數次下來臧霸損兵折馬,卻未能搶到任何資源。隻好轉向青州方向,但張飛正在濟南剿賊,昌豨在一次搶劫過程中,遭遇到了張飛的大軍,被張飛銜尾追殺,狼狽的逃迴了泰山。臧霸無奈,隻好將士卒收攏到泰山之上,龜縮不出。但數十萬人,待在泰山之上,每天的吃喝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漸漸的山上缺少吃喝,隻得再次下山搶劫。臧霸派尹禮率兵下來試探,但很快就被曹操發現了蹤跡,騎兵一路追殺,將尹禮又趕迴到山上。


    臧霸一籌莫展的時候,山上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鍾繇受曹操所托,前來勸降臧霸。。曹操承諾絕不追究泰山眾賊犯下的過錯。願意從軍的,曹操將他們列入正規軍隊,享受和曹操現有軍隊一樣的軍餉,仍有臧霸等人率領;不願意參軍的,曹操也會給他們分發田地,讓他們迴鄉種田。


    曹操沒想到的是,張飛已經在兩天之前,派遣太史慈向臧霸等人傳遞了招降的意思,隻不過張飛要求他們必須將隊伍打散,而且無論是誰,想要參軍都必須從小卒子開始做起,並且告知他們遼州的軍紀,任何人不得違背。臧霸等人正是因為覺得張飛提出的條件太苛刻,軍紀又異常嚴格,自己等人平日裏散漫慣了,那裏能忍受這樣的束縛,還要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利,從小兵開始做起。於是猶豫著沒有答應張飛。


    現在鍾繇前來勸降,但是開出的條件比張飛的條件好多了,最起碼沒有那麽嚴格的軍紀,自己還能保留掌兵的權利,於是臧霸毫不猶豫的帶著手下數十萬人,投降了曹操。曹操大喜,封臧霸為泰山校尉,從降者中挑選精壯者三萬人,編成一軍,號曰‘泰山軍’,仍由臧霸等人管理。


    張飛得知泰山軍已經投降了曹操之後,隻好派人向曹操表示祝賀。然後留下少許兵馬駐守濟南郡,自己率軍北上,攻打平原郡的黃巾。


    張飛大戰青州黃巾的時候,孫堅也沒閑著,以報仇的名義率兵一萬,進攻江夏。江夏太守為黃祖,早以得到劉表的傳信,說孫堅可能會進攻江夏,所以時刻整軍備戰。見孫堅率軍攻過來,也派出三萬大軍,迎戰孫堅。


    孫堅和黃祖戰與江夏以南,樊口以西。此地為平原,雙方都是擺開了陣勢,鼓足了勁要一舉擊潰對方。黃祖帳下大將霍峻,率一萬士卒居於左翼、吳巨率領一萬兵馬居於右翼,黃祖親率一萬兵馬位於中央。孫堅兵少,孫策建議道:“父親,我軍兵少,若是分散兵力的話,即使獲勝也無力進攻江夏,不如集中起來,直撲黃祖的中帳,擒賊先擒王,隻要拿下了黃祖,荊州軍必然不戰而退!”


    孫堅微笑著看著自己的長子,對其他人說道:“諸位以為策兒的計策如何?”


    黃蓋感歎道:“長公子勇武不亞於主公當年,計謀也是相當中肯,恭喜主公,後繼有人!”其他諸將也紛紛附和。孫堅哈哈大笑,一拳砸在案幾上,堅定的說道:“就如策兒所言,我要一戰擊潰黃祖,讓他再也不敢與我軍對抗!”眾將領命下去準備。


    第二日,孫堅率全軍主動出擊,攻向黃祖。黃祖正準備和孫堅罵戰,誰知孫堅不打招唿,直接率軍壓了上來,黃祖大怒,也命士卒壓上。孫堅軍雖然多新兵,但孫堅每戰必身先士卒,奮勇向前,其餘諸將也緊緊跟隨孫堅。這種毫不畏懼的精神感染著孫堅軍的士卒,主將尚不畏死,手下的士卒更是拚命向前。黃祖軍雖然裝備精良,但是沒有進取之心,軍隊戰意不高。在孫堅攻擊之下節節敗退,黃祖大驚失色,急忙命左右兩翼前來救援。霍峻和吳巨趕到戰場的時候,孫堅軍已經是壓著黃祖的士卒在打。霍峻和吳巨急忙派士卒加入戰場,黃祖軍有了援軍,士氣大振,才堪堪抵擋住孫堅的進攻。


    孫策見己方久攻不下,心中焦急萬分,這樣僵持下去,己方恐怕隻能敗退。孫策看到黃祖的旗幟就在前方不遠處,於是朝黃祖的大旗殺過去,黃蓋封孫堅的命令保護孫策,哪知一轉眼的功夫,就找不到孫策的蹤影,急忙四處張望。正好看到孫策殺到了黃祖麵前,四周已經全是黃祖的士卒,頓時大驚,奮勇朝孫策的方向殺過去。隻見孫策揮舞著比自己還高很多的長槍,擊退了周邊的士卒,朝著黃祖殺去。黃祖見一位黃口小兒也敢單槍匹馬挑戰自己,大怒,揮刀迎了上去。孫策見黃祖主動迎上來,心中暗喜,凝聚了力氣,一槍刺向黃祖的胸膛,黃祖心中不屑,一個小兒就想斬殺自己?於是漫不經心的挺刀格擋,準備好好戲耍戲耍這個小卒子。


    誰知刀上傳來一股大力,險些將刀打飛,黃祖連忙加大了力氣,才堪堪握住刀柄,虎口處已經被震傷。孫策見一擊沒有建功,來不及收槍,順著黃祖格擋的方向加大了力氣,刺向了黃祖的左臂。霸王槍的槍尖狠狠的刺中了黃祖的胳膊,黃祖大驚失色,沒想到一個小兒竟然有如此力氣和武藝,現在左胳膊已經受傷,黃祖心中產生懼意,一邊後退,一邊命親衛上前,斬殺孫策。


    孫策畢竟年幼,這一擊已經用光了全身的力氣,麵對迎麵而來的三柄大刀,勉強擋住了兩柄,第三名親衛已經揮刀斬向孫策,猙獰的麵目在孫策眼前不斷的放大。孫策已經來不及防守,心中遺憾的想著:剛才一擊沒能解決了黃祖,自己卻要喪命道一個小卒手中。父親恐怕會傷心欲絕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廓清環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縹緲相思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縹緲相思淚並收藏三國之廓清環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