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心中糾結萬分,沒想到董卓竟然拿獻帝威脅他。張飛看著獻帝可憐巴巴的望著自己,思考了半餉,說道:“董卓,關東聯軍中,你董卓害怕的隻有我一人而已,你放了陛下,我承諾,在你返迴長安之前,絕不主動與你為敵。”


    董卓說道:“張飛,你以為老夫是三歲小孩嗎?想從我手中奪取獻帝,絕無可能!”


    張飛再次陷入沉默,董卓催促道:“張飛,還不速速退去,你要抗旨不成?”


    戲忠連忙打馬上前,對張飛悄聲說道:“主公,若獻帝死去,聯軍的其他諸侯必定將責任推到主公身上,不如暫且退去,等獻帝脫離了危險,再做圖謀!”


    張飛聽了戲忠的話,暗暗點頭。眼神卻狠狠的盯著董卓,堅定的說道:“董卓,你將洛陽百姓放了,我保證絕不追擊。否則,我寧願成為大漢的罪人,也要將你誅殺在此地!”


    董卓思考了一下,覺得與百姓相比,還是自己的命更重要,而且自己重視的也隻是獻帝而已,於是說道:“好,一言為定!”於是就手寫一道命令,派一名士兵拿著,隨張飛前去,將洛陽百姓交給他。張飛望著劉協說道:“陛下保重身體,臣早晚必將救你出來!”說完,不再看劉協淚汪汪的眼睛,轉身離去。身後傳來董卓放肆的笑聲。


    張飛帶著董卓的親衛,找到了眾多百姓,向看押百姓的西涼軍士卒傳達了董卓的命令。首領查驗,卻是是董卓的手書,隻好放了這些百姓。短短半天,百姓被西涼軍鞭撻而死、砍殺而死、還有奸淫而死的不計其數,見張飛解救了他們,紛紛向張飛跪拜。幾位身上明顯有鞭痕的百姓,大哭著,向張飛跪訴西涼軍的惡行,求張飛為他們報仇。張飛也萬分痛恨這些無惡不作的西涼兵,下令將他們誅殺,隻留跟隨張飛前來的董卓親衛一人迴去複命。


    百姓們大仇得報,再次跪謝張飛,數百萬的百姓,密密麻麻的跪倒在野地裏,欣喜若狂的慶祝自己獲得新生,又為自己的家園被董卓放火燒毀而痛哭。張飛勸這些百姓跟隨自己前往遼州,又命士卒在百姓中傳遞遼州的政策。洛陽百姓都曾聽商人們說過遼州的景象,此時又無家可歸,隻好答應跟隨張飛前往遼州。此時高順的陷陣營也趕到了此地,張飛命陷陣營一同維持秩序,幫助受傷的百姓前行。又下令親衛在四周尋找馬車,用來運送不便行走的百姓。百姓們見張飛和藹可親,還為百姓準備馬車,與董卓全然不同,也稍稍放下心來。


    張飛剛剛帶領百姓行走了兩裏地,就有手下來報,東麵有騎兵追來。張飛率領‘幽影’軍迎了上去,遠遠的就看見曹操的身影。曹操見張飛在此,大喜,連忙與張飛相見。曹操說道:“翼德,沒想到這麽快我們就又見麵了,翼德可要與我一起追殺董卓?”


    張飛無奈的笑著,將自己追殺董卓的事情告知曹操,曹操聽後極為震驚,沒想到董卓竟然敢拿陛下做要挾。自己即使追上去,也定然無法進攻。曹操歎息一聲,撇見了浩浩蕩蕩的百姓大軍,對張飛說道:“翼德可是要將這些百姓送迴洛陽?”


    百姓聽到曹操的話,眼前一亮,停下了腳步,若能重歸故裏,誰願意背井離鄉?張飛哈哈大笑道:“孟德好主意,不過百姓若重迴洛陽,誰負責重建洛陽,建好後又有誰來看守?”曹操沉默不語,張飛繼續說道:“我敢保證,那群自私自利之人絕對會爭吵到天降大雪,然後百姓凍死、餓死在野外,他們在互相推諉,最後一拍而散。”曹操想卻是這個可能性最大,隻好無奈的搖搖頭。


    百姓聽了張飛的話,眼神又暗淡了下去,重新邁開步伐,往黃河邊前進。曹操說道:“翼德既然決定將百姓運至遼州,還需加快動作,否則那些諸侯怕是要插上一腳。”


    張飛豪情萬丈的說道:“縱然他們全力來攻,我也可保百姓無逾。”曹操點點頭,說道:“既然翼德已經有了計較,我這就轉迴洛陽,翼德可要與我一起?”張飛想了想,自己與虎牢關脫離聯盟大部隊,但畢竟還屬於關東聯軍,於是決定前往洛陽與眾諸侯告辭。張飛將百姓的安置工作交給戲忠,然後帶領‘幽影’軍與曹操一道返迴洛陽。


    迴到洛陽,張飛和曹操來到城外的大帳,遠遠的就聽到大帳裏正在爭吵。曹操和張飛走進大帳,袁紹見張飛前來,連忙笑道:“翼德這是來晚了一步,我們已經將洛陽拿下了。”


    張飛心中不屑,曹操代張飛答道:“冠軍侯早就抵達了洛陽,並且前去追擊董卓,此刻剛剛返迴。”


    袁紹見張飛孤身前來,定然是沒有成功帶迴獻帝,臉上卻裝作期待的說道:“哦~翼德可已經迎迴了獻帝?快讓我等前去拜見。”於是曹操又將董卓拿獻帝性命威脅張飛的事情說了一遍。公孫瓚、孫堅心中大罵董卓無恥。


    袁術卻陰陽怪氣的說道:“誰知此事,是真是假,莫不是有人不敢追擊董卓,卻編了個笑話來糊弄我等?”王匡、韓馥等人也是指桑罵槐,言語中不相信張飛前去阻擊董卓。


    張飛等他們說完,淡淡的迴了一句:“你們這些忠臣在這裏做什麽?”眾人鴉雀無聲,公孫瓚連忙走過來,將有人報告孫堅發現了傳國玉璽,並藏匿起來。但孫堅拒不承認的事情告訴張飛和曹操。張飛心知玉璽定然已經被孫堅得到,但張飛對玉璽一點也不關心。大帳內的諸侯又將矛頭對準孫堅,開始大吵起來,孫堅隻是矢口否認。最後雙方不歡而散,孫堅憤然提出,離開聯盟,返迴長沙。


    張飛和曹操為孫堅送行,曹操見劉備和關羽作戰英勇,欲招攬劉備,就將劉備也帶來。曹操說道:“文台,玉璽在我們手中隻會是不祥之物,還是早早的交出去為好。”


    孫堅不悅道:“孟德也認為我藏有玉璽嗎?”劉備說道:“文台將軍,不管你是否藏有玉璽,如今眾口一詞,文台將軍縱然沒有玉璽,也有了玉璽。”


    孫堅沉默不語。張飛對孫堅附耳道:“袁氏兄弟必不會放文台安全抵達長沙,若他們不親自動手,則必然會威脅、利誘他人動手。最有可能的則是軟弱的劉表之流。文台需小心提防,須知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孫堅點點頭。張飛不願看到江東猛虎就這麽憋屈的死去,但也隻能言盡於此,一切隻能聽天由命。


    孫堅叫來手下大將和孫策、孫權與張飛等人告辭,張飛等人也與孫堅告別。曹操目送孫堅離開以後,問道:“翼德可是要返迴遼州?”張飛笑道:“難不成還要留在這裏陪他們吵架不成?”


    張飛迴到大帳,眾諸侯還在吵個不停。張飛不理不睬徑直走到袁紹麵前說道:“袁盟主有何打算?若袁盟主不願追擊董卓。遼東還有很多要事,恕我不奉陪了。”董卓已經逃到了長安,袁紹當然不準備繼續進攻,否則也不會滯留在這裏。聽到張飛有告辭之意,忙說道:“翼德要迴遼州嗎?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


    袁術依然是陰陽怪氣的說道:“孫堅藏了玉璽,匆忙逃走。不知冠軍侯藏了什麽寶貝,也要匆忙逃走?”


    張飛冷冷的盯著袁術,說道:“我確實有不少好東西,就看你袁公路有沒有這個命來拿。”


    袁紹連忙打圓場道:“翼德息怒,公路一直如此,口無遮攔,翼德莫怪!”


    王匡突然說道:“冠軍侯去追擊董賊,可曾解救了這洛陽城的百姓?”一句話,眾人頓時都將目光聚集過來,疑惑的看著張飛。


    張飛淡淡的說道:“洛陽城都被燒沒了,那裏來的洛陽百姓。現在隻有遼州的百姓。誰若不服,隻管來搶。”


    袁術見被自己說中,張飛果然是要攜寶逃走。頓時大唿小叫,嚷嚷著要討伐張飛。袁紹才想到這一茬,笑道:“翼德討伐董卓,威震華夏,有些百姓心甘情願跟隨翼德前往遼州也是應該的。不過數百萬的百姓,如是全被冠軍侯帶走,是不是有吃獨食的嫌疑?”其他諸侯紛紛附和。


    張飛說道:“袁盟主既然這麽說,誰能對百姓開出的條件勝過我遼州,我勸一部分百姓跟隨也無不可。”張飛一句話,又讓眾諸侯啞然,遼州對百姓的待遇那是在大漢傳的沸沸揚揚,無人能出其右。袁術不止一次在背地裏大罵張飛傻,放著錢財不要,卻分給百姓。


    張飛見沒人答話,又說道:“或者諸位將洛陽重建完畢之後,我也會勸百姓迴來,怎麽樣?不然百姓憑什麽跟你們走?”眾諸侯麵麵相覷,無人接話,洛陽已經被燒成一片白地,重建洛陽談何容易。比新建一座洛陽城還要難上數倍。


    張飛哂笑道:“既然如此,我就不陪你們玩耍了。誰想索要百姓,盡管帶兵前來。告辭!”說完,又向曹操和公孫瓚告別,揚長而去。曹操、劉備、公孫瓚也找了個理由,告辭而去。袁紹見眾人都有離去的意思,也領兵拔寨,奔渤海而去。其他諸侯也各自分散離開,半路上劉岱趁喬瑁不備,殺死了喬瑁,吞並了喬瑁的兵馬。王匡則被袁紹唆使,準備攔截張飛,拒絕百姓過境。


    曹操出了大帳,問劉備:“玄德欲往何處去?”劉備苦笑道:“如今備以無路可去。”公孫瓚說道:“玄德隻管跟我前去抗擊胡虜,我必不會讓賢弟餓著肚子。”劉備誌在中原,如何肯跟公孫瓚在邊境闖蕩,於是隻好笑笑不說話。曹操也邀請到:“玄德若無什麽好去處,不如跟我前往陳留。”劉備大喜,謝過了曹操,表示願意跟他前去,卻不拜曹操為主。曹操以為劉備要觀察自己的品行,再做決定,也不以為意。公孫瓚見劉備不願跟隨自己,也不勉強,與二位告別,引軍北上,直奔北平而去。


    雖然每天隻有兩更,但沒更字數都在三千四五左右,兩章加起來就是七千字左右。字數比大部分每日三更的一樣,大家理解一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廓清環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縹緲相思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縹緲相思淚並收藏三國之廓清環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