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張純大帳裏又傳來整理營寨的命令。眾士卒有的無精打采的收拾著營寨裏的戰鬥殘痕,有的忙著打水撲滅營中的大火,營寨裏又忙做一團。張純和丘力居考慮的半餉,還是命令士卒將營寨門和附近的柵欄修補完好。又命令士卒在營寨門處多做陷阱、拒馬和絆馬索等,張純恨恨的說道:“明天隻要你敢從這裏來,定教你有來無迴!”可惜張飛畢竟不是公孫瓚,隻知道猛衝的闖將,注定要讓他失望了。
丘力居沉默了半餉,淡淡的向張純說道:“張兄,此刻看來,大漢非向你所說那麽腐朽不堪,進攻中原已經不可取,不知張兄有何打算?”
張純一驚,張純叛亂可是全靠烏桓人支持,眼下烏桓的首領丘力居都開始打退堂鼓,可是大大的不妙。更何況,丘力居可以向大漢乞降,自己卻萬萬不行。張純可是很清楚大漢朝廷如何對待叛賊的。忙笑著問丘力居說:“大王莫非這就灰心喪氣了?”
丘力居搖了搖頭說:“非是灰心喪氣,大漢依然軍力強盛。非烏桓一家所能匹敵,更何況我聽說鮮卑已經接受大漢的懸賞,準備進攻我族的草原,我身為一族首領,定然要先為種族考慮。”
張純沉默不語,不知在想什麽。丘力居又問道:“不知今天來挑釁的遼東太守張飛是何許人也?”
張純道:“不過涿郡一屠戶,花錢買了官職罷了。”
丘力居一驚,問道:“大漢區區一屠戶就有如此勇武乎?”
張純才知道壞了,自己隻是下意識的迴答了丘力居,雖然說得是事實,卻讓丘力居誤以為,大漢的屠戶都有如此勇武。忙笑著解釋道:“大王此言差矣,如此人物百年不得一見,大漢的屠戶怎會都像張飛那樣?”
丘力居也明白自己反應過了,於是淡淡的對張純說:“若不能盡快除掉張飛和公孫瓚,你我絕無攻下中原的可能。”
張純狠狠的點點頭,知道不能再打擊這位盟友,說道:“我來想辦法,既然我能困住公孫瓚,在困住一個張飛,又有何難?”於是張純判斷張飛明天一定還是在西方闖營寨,忙調集優勢兵力集中在西邊,又在營寨門後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陷阱。
卻說張飛帶隊衝出營寨,來到和‘疾風’隊員約好的地方,不一會兩隊隊員也陸續趕來了,每個人臉上都是說不出的興奮,顯然這場勝利給大家增添了信心。張飛安排一些人去探查、巡視,然後命令所有人加緊時間休息。晚上還有仗要打。眾人稱:“諾。”皆坐下喝水、吃幹糧、休息,抓緊時間恢複體力。
夜幕來臨,張飛派人探查令支城樓動靜的人匯報說,在城頭點起了兩盤大火。張飛知道公孫瓚準備完畢,這才放下心來。忙安排一千名‘疾風’成員,輪番前去張純營寨挑釁,但是隻許遠距離敲鼓、放箭,嚴禁和張純軍交戰。張飛點名的兩名牙門將點頭稱‘諾’。張飛帶著其他人,悄悄地離開。在張飛離開後不久,留下的士卒就開始輪番發動了騷擾攻勢,每一次都是萬馬奔騰、直取敵營中帳的架勢,每次卻都是衝到距離敵軍營寨尚有一箭地的地方就轉身迴去,雖然張純明知道張飛在騷擾,但天色已晚,不知道有無埋伏,隻好讓士卒輪流值夜。張純又深切體會到了烏延在清河的痛苦,好在張純比烏延應對的正確一些。張純堅信就算張飛此時衝進來也必定會铩羽而歸。
好不容易等到天蒙蒙亮,張純黑著眼眶目不轉睛的盯著營寨門口方向。手下騎兵也整裝待發,弓箭手也箭放弦上,隨時待命。突然遠遠的傳來一陣喊殺聲,張純一拍大腿,激動地喊道:“來得好,弓箭手準備……”突然感覺不對,因為喊殺聲不是從前麵而是從後麵傳來的。遠遠的又聽到一聲大喝:“遼東太守張飛張翼德在此,誰來受死?!”接著又是一聲:“騎大漢都尉公孫伯珪在此,都給我死來!”張純大喊一聲:“不好!”轉頭望去,卻見令支城中濃煙滾滾,在往東卻是什麽都看不清了。張純急忙命令騎兵出發,支援城東。又去請求丘力居派騎兵追擊。丘力居也派出騎兵,和張純一道往城東奔去。
公孫瓚早早的集合了所有的部隊,在城頭留下了假人和眾多旗幟,以迷惑城外的敵軍。道了約定的時間,公孫瓚聽到張飛的大喝,頓時命令手下打開城門,公孫瓚帶著手下從東門殺了出去。東門的防禦被張純調走了一部分,再加上猝不及防之下,很快就被張飛和公孫瓚殺了個對穿。張飛會和了公孫瓚之後,兩隻洪流合在一起,齊心協力往外殺去,在損失了一些人手之後,張飛和公孫瓚終於衝到了營寨的邊緣,這時突然聽到外麵有人喊道:“賊子哪裏走?”張飛望過去,原來是張純、丘力居帶著一隊騎兵,朝這邊奔過來。
公孫瓚看著張純不甘心的說:“反賊,為了一己私欲,竟然勾結外族禍亂大漢邊境。真是死有餘辜,我真恨不得立刻衝過去宰了他。”
張飛見公孫瓚對張純如此痛恨,又見張純一馬當先的衝過來,就說到:“伯珪兄如果有興致,我就陪伯珪兄衝上一陣,若此賊僥幸不死,我們再作打算。若此賊被我們殺了,則是他作惡多端,命中難逃此劫,如何?”
公孫瓚本就有意殺過去,但張飛大老遠來救援,又不好擅自出動,現在聽到張飛的建議,頓時大喜說道:“翼德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就讓我們一同殺上去。”說著率先掉轉馬頭,朝張純殺去。白馬義從也紛紛跟著調轉馬頭。張飛大喝道:“弟兄們,隨我上前,為國除賊!”
頓時滾滾鐵騎改變了方向,向著張純衝了過去。張純見他們還敢朝自己衝鋒,嚇了一跳,但此時已經來不及退迴陣中,隻好硬著頭皮往前衝。丘力居見情勢不對,又忌憚張飛和公孫瓚的勇武,悄悄的帶著手下慢了一步。
張飛大笑道:“伯珪兄,不如來比一比我們誰能誅殺此賊?”
公孫瓚正要一吐連日來被包圍的惡氣,大聲迴應道:“好,正要見識一下翼德的武藝!”兩人在前,典韋緊跟其後,其他士卒擺脫了身後的追兵,也跟了上來。張純見張飛聯袂公孫瓚殺來,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擋住這二人的聯手一擊,否則必死無疑!於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緊緊的握住手中的長刀,準備迎接二人的雷霆一擊。
雙方都是騎兵,速度甚快,轉瞬就要接戰。隻見公孫瓚手握長槊,眼睛微眯,瞄準張純的胸膛,徑直刺了過去;幾乎同時,張飛的丈八蛇矛也狠狠的掃向張純的腰部。張純大驚,正要格擋,卻不知什麽時候一枝黑色的小戟後發先至射中了張純的咽喉,緊接著公孫瓚的長槊和張飛的蛇矛同時命中張純的身體,張純一招未出,就在三人的合擊之下分成了兩半。公孫瓚順勢抓住了張純的首級,張飛也伸手拔下小戟,扔給了典韋。三人如猛虎下山,衝進了張純軍中,殺的張純軍一片人仰馬翻。
丘力居見張純隻一個迴合就被砍了首級,嚇得魂飛魄散,險些從馬上栽了下來,急忙命令身後的烏桓部隊,趁著張飛和張純軍混站在一起,掉轉馬頭,往迴奔去。丘力居迴到了營寨,也不下馬,急忙下令烏桓士卒,隻攜帶必要的幹糧、裝備,即刻撤迴烏桓境內。又令傳令兵前去河北,通知烏延等人,趕緊撤迴!
張飛率軍衝殺張純軍騎兵,張純軍見張飛、公孫瓚勇不可當,再加上主將已死,頓時作走鳥獸散。張飛和公孫瓚率隊在遠離令支的一處密林中休息。夜間騷擾張純軍的一千軍士早已到達,並整理出了休息的場所。張飛命人清點傷亡情況,公孫瓚也著人清點傷亡。而後,公孫瓚將張純的首級用布包住,遞給張飛說:“翼德千裏馳援,我無以為報,更何況,張純本就是翼德所殺,翼德且將此賊首級拿去。”
張飛並不接住,而是微笑著說:“伯珪兄此言差矣,我與伯珪兄誠心相交,所以才來馳援。伯珪兄莫非以為我是來搶功的不成?”
公孫瓚說:“我知道翼德此行自然是為了助我脫困,但無論如何,我也不能冒領斬殺張純之功。”
張飛說道:“伯珪兄言重了,張純乃我們合力斬殺,拿來冒領貪功之說。”張飛見公孫瓚又要推脫,忙說道:“既然此賊乃我們合力所殺,單獨一個人領功確實不合適,不如我們分別上書,將此戰原原本本的告知陛下,由陛下決斷好了。”
公孫瓚見張飛也不貪功,也隻好同意張飛的主意。二人邊走邊談,走到一棵大樹下,手下早以搬來石塊,二人坐下休息。
張飛問道:“伯珪兄現在有何打算?”
公孫瓚說:“逆賊犯我大漢邊境,殘害我大漢子民,我一定要將他們趕盡殺絕,讓他們為侵犯我大漢付出代價!”
“此次戰鬥,丘力居來了又走,並不交戰,我估計烏桓八成要撤兵了。伯珪兄想將他們趕盡殺絕,怕是困難了不少。”
“縱然他們逃到草原上去,我也一定追到草原,以報犯我邊境之仇,和今日被圍之恨!”
張飛沉默了一下說道:“如今陛下命劉虞出任幽州刺史,劉虞素有仁義之名,對外族一直主張以懷柔為主,怕不能讓伯珪兄如願。更何況如今陛下戀財,恐怕烏桓人隻需送些金銀珠寶,陛下定會與烏桓和談。”
公孫瓚恨恨的說:“劉虞一介文人,哪裏知道我們邊境百姓的苦,況且懷柔隻會讓外族更加囂張。世間一長,又會再次犯我邊境,吃苦的還是我們自己!”
在此拜謝各位的推薦和收藏!
(本章完)
丘力居沉默了半餉,淡淡的向張純說道:“張兄,此刻看來,大漢非向你所說那麽腐朽不堪,進攻中原已經不可取,不知張兄有何打算?”
張純一驚,張純叛亂可是全靠烏桓人支持,眼下烏桓的首領丘力居都開始打退堂鼓,可是大大的不妙。更何況,丘力居可以向大漢乞降,自己卻萬萬不行。張純可是很清楚大漢朝廷如何對待叛賊的。忙笑著問丘力居說:“大王莫非這就灰心喪氣了?”
丘力居搖了搖頭說:“非是灰心喪氣,大漢依然軍力強盛。非烏桓一家所能匹敵,更何況我聽說鮮卑已經接受大漢的懸賞,準備進攻我族的草原,我身為一族首領,定然要先為種族考慮。”
張純沉默不語,不知在想什麽。丘力居又問道:“不知今天來挑釁的遼東太守張飛是何許人也?”
張純道:“不過涿郡一屠戶,花錢買了官職罷了。”
丘力居一驚,問道:“大漢區區一屠戶就有如此勇武乎?”
張純才知道壞了,自己隻是下意識的迴答了丘力居,雖然說得是事實,卻讓丘力居誤以為,大漢的屠戶都有如此勇武。忙笑著解釋道:“大王此言差矣,如此人物百年不得一見,大漢的屠戶怎會都像張飛那樣?”
丘力居也明白自己反應過了,於是淡淡的對張純說:“若不能盡快除掉張飛和公孫瓚,你我絕無攻下中原的可能。”
張純狠狠的點點頭,知道不能再打擊這位盟友,說道:“我來想辦法,既然我能困住公孫瓚,在困住一個張飛,又有何難?”於是張純判斷張飛明天一定還是在西方闖營寨,忙調集優勢兵力集中在西邊,又在營寨門後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陷阱。
卻說張飛帶隊衝出營寨,來到和‘疾風’隊員約好的地方,不一會兩隊隊員也陸續趕來了,每個人臉上都是說不出的興奮,顯然這場勝利給大家增添了信心。張飛安排一些人去探查、巡視,然後命令所有人加緊時間休息。晚上還有仗要打。眾人稱:“諾。”皆坐下喝水、吃幹糧、休息,抓緊時間恢複體力。
夜幕來臨,張飛派人探查令支城樓動靜的人匯報說,在城頭點起了兩盤大火。張飛知道公孫瓚準備完畢,這才放下心來。忙安排一千名‘疾風’成員,輪番前去張純營寨挑釁,但是隻許遠距離敲鼓、放箭,嚴禁和張純軍交戰。張飛點名的兩名牙門將點頭稱‘諾’。張飛帶著其他人,悄悄地離開。在張飛離開後不久,留下的士卒就開始輪番發動了騷擾攻勢,每一次都是萬馬奔騰、直取敵營中帳的架勢,每次卻都是衝到距離敵軍營寨尚有一箭地的地方就轉身迴去,雖然張純明知道張飛在騷擾,但天色已晚,不知道有無埋伏,隻好讓士卒輪流值夜。張純又深切體會到了烏延在清河的痛苦,好在張純比烏延應對的正確一些。張純堅信就算張飛此時衝進來也必定會铩羽而歸。
好不容易等到天蒙蒙亮,張純黑著眼眶目不轉睛的盯著營寨門口方向。手下騎兵也整裝待發,弓箭手也箭放弦上,隨時待命。突然遠遠的傳來一陣喊殺聲,張純一拍大腿,激動地喊道:“來得好,弓箭手準備……”突然感覺不對,因為喊殺聲不是從前麵而是從後麵傳來的。遠遠的又聽到一聲大喝:“遼東太守張飛張翼德在此,誰來受死?!”接著又是一聲:“騎大漢都尉公孫伯珪在此,都給我死來!”張純大喊一聲:“不好!”轉頭望去,卻見令支城中濃煙滾滾,在往東卻是什麽都看不清了。張純急忙命令騎兵出發,支援城東。又去請求丘力居派騎兵追擊。丘力居也派出騎兵,和張純一道往城東奔去。
公孫瓚早早的集合了所有的部隊,在城頭留下了假人和眾多旗幟,以迷惑城外的敵軍。道了約定的時間,公孫瓚聽到張飛的大喝,頓時命令手下打開城門,公孫瓚帶著手下從東門殺了出去。東門的防禦被張純調走了一部分,再加上猝不及防之下,很快就被張飛和公孫瓚殺了個對穿。張飛會和了公孫瓚之後,兩隻洪流合在一起,齊心協力往外殺去,在損失了一些人手之後,張飛和公孫瓚終於衝到了營寨的邊緣,這時突然聽到外麵有人喊道:“賊子哪裏走?”張飛望過去,原來是張純、丘力居帶著一隊騎兵,朝這邊奔過來。
公孫瓚看著張純不甘心的說:“反賊,為了一己私欲,竟然勾結外族禍亂大漢邊境。真是死有餘辜,我真恨不得立刻衝過去宰了他。”
張飛見公孫瓚對張純如此痛恨,又見張純一馬當先的衝過來,就說到:“伯珪兄如果有興致,我就陪伯珪兄衝上一陣,若此賊僥幸不死,我們再作打算。若此賊被我們殺了,則是他作惡多端,命中難逃此劫,如何?”
公孫瓚本就有意殺過去,但張飛大老遠來救援,又不好擅自出動,現在聽到張飛的建議,頓時大喜說道:“翼德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就讓我們一同殺上去。”說著率先掉轉馬頭,朝張純殺去。白馬義從也紛紛跟著調轉馬頭。張飛大喝道:“弟兄們,隨我上前,為國除賊!”
頓時滾滾鐵騎改變了方向,向著張純衝了過去。張純見他們還敢朝自己衝鋒,嚇了一跳,但此時已經來不及退迴陣中,隻好硬著頭皮往前衝。丘力居見情勢不對,又忌憚張飛和公孫瓚的勇武,悄悄的帶著手下慢了一步。
張飛大笑道:“伯珪兄,不如來比一比我們誰能誅殺此賊?”
公孫瓚正要一吐連日來被包圍的惡氣,大聲迴應道:“好,正要見識一下翼德的武藝!”兩人在前,典韋緊跟其後,其他士卒擺脫了身後的追兵,也跟了上來。張純見張飛聯袂公孫瓚殺來,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擋住這二人的聯手一擊,否則必死無疑!於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緊緊的握住手中的長刀,準備迎接二人的雷霆一擊。
雙方都是騎兵,速度甚快,轉瞬就要接戰。隻見公孫瓚手握長槊,眼睛微眯,瞄準張純的胸膛,徑直刺了過去;幾乎同時,張飛的丈八蛇矛也狠狠的掃向張純的腰部。張純大驚,正要格擋,卻不知什麽時候一枝黑色的小戟後發先至射中了張純的咽喉,緊接著公孫瓚的長槊和張飛的蛇矛同時命中張純的身體,張純一招未出,就在三人的合擊之下分成了兩半。公孫瓚順勢抓住了張純的首級,張飛也伸手拔下小戟,扔給了典韋。三人如猛虎下山,衝進了張純軍中,殺的張純軍一片人仰馬翻。
丘力居見張純隻一個迴合就被砍了首級,嚇得魂飛魄散,險些從馬上栽了下來,急忙命令身後的烏桓部隊,趁著張飛和張純軍混站在一起,掉轉馬頭,往迴奔去。丘力居迴到了營寨,也不下馬,急忙下令烏桓士卒,隻攜帶必要的幹糧、裝備,即刻撤迴烏桓境內。又令傳令兵前去河北,通知烏延等人,趕緊撤迴!
張飛率軍衝殺張純軍騎兵,張純軍見張飛、公孫瓚勇不可當,再加上主將已死,頓時作走鳥獸散。張飛和公孫瓚率隊在遠離令支的一處密林中休息。夜間騷擾張純軍的一千軍士早已到達,並整理出了休息的場所。張飛命人清點傷亡情況,公孫瓚也著人清點傷亡。而後,公孫瓚將張純的首級用布包住,遞給張飛說:“翼德千裏馳援,我無以為報,更何況,張純本就是翼德所殺,翼德且將此賊首級拿去。”
張飛並不接住,而是微笑著說:“伯珪兄此言差矣,我與伯珪兄誠心相交,所以才來馳援。伯珪兄莫非以為我是來搶功的不成?”
公孫瓚說:“我知道翼德此行自然是為了助我脫困,但無論如何,我也不能冒領斬殺張純之功。”
張飛說道:“伯珪兄言重了,張純乃我們合力斬殺,拿來冒領貪功之說。”張飛見公孫瓚又要推脫,忙說道:“既然此賊乃我們合力所殺,單獨一個人領功確實不合適,不如我們分別上書,將此戰原原本本的告知陛下,由陛下決斷好了。”
公孫瓚見張飛也不貪功,也隻好同意張飛的主意。二人邊走邊談,走到一棵大樹下,手下早以搬來石塊,二人坐下休息。
張飛問道:“伯珪兄現在有何打算?”
公孫瓚說:“逆賊犯我大漢邊境,殘害我大漢子民,我一定要將他們趕盡殺絕,讓他們為侵犯我大漢付出代價!”
“此次戰鬥,丘力居來了又走,並不交戰,我估計烏桓八成要撤兵了。伯珪兄想將他們趕盡殺絕,怕是困難了不少。”
“縱然他們逃到草原上去,我也一定追到草原,以報犯我邊境之仇,和今日被圍之恨!”
張飛沉默了一下說道:“如今陛下命劉虞出任幽州刺史,劉虞素有仁義之名,對外族一直主張以懷柔為主,怕不能讓伯珪兄如願。更何況如今陛下戀財,恐怕烏桓人隻需送些金銀珠寶,陛下定會與烏桓和談。”
公孫瓚恨恨的說:“劉虞一介文人,哪裏知道我們邊境百姓的苦,況且懷柔隻會讓外族更加囂張。世間一長,又會再次犯我邊境,吃苦的還是我們自己!”
在此拜謝各位的推薦和收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