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見士氣有所低落,當機立斷,命令大軍壓上,衝殺過去。張飛哈哈大笑道:“弟兄們,跟我來。”卻是在張舉大軍外圍繞了一個圈,並不與其交戰,直接絕塵而去。張舉氣急敗壞的喊道:“無膽鼠輩,有能耐停下來和我決一死戰!”
張飛大笑道:“慢騰騰的龜兒子,你是來打仗,還是來找媳婦?縣追上我再說吧。”
張舉見張飛不戰而逃,心生疑慮,但見他沒有向來的方向逃跑,反而繞城往北而去。於是命令騎兵分出一隊追擊,其他人戒備張飛來時的方向。同時命快馬通知烏延,讓其在前麵攔截。
烏延接到張舉派人送來的通知,得知是那晚劫營的人馬,雖然心生恐懼,還是硬著頭皮派出了僅剩了一隊騎兵。騎兵剛剛在營寨門口列陣,張飛帶著親衛已經趕到了,張飛怒吼一聲:“張飛張翼德在此,誰能擋我?!”如同霹靂之聲,虎豹之吼。震的烏延的騎兵心驚膽戰,張飛順勢帶領手下親衛殺了進去,一杆丈八蛇矛宛如靈蛇,在敵陣中穿過,帶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手下無一合之將。烏延軍的騎兵被殺的肝膽俱裂,不知誰開了個頭,烏延軍開始四散逃走。張飛也不追趕,帶著親衛徑直衝了過去,遠遠地離開。
張舉軍欲繼續追趕,卻被潰散的烏延軍騎兵擋住了去路。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張飛離去。
卻說,張舉派騎兵追趕張飛後,又派斥候迂迴到張飛來時的小山丘後,探查有無伏兵,不一會斥候來報,說隻在山丘後發現數十根樹枝,並無伏兵的痕跡。張舉情知上當,不禁懊惱無比,隻好寄希望與烏延能將張飛攔上一攔,然後兩軍合為一處,將張飛消滅。
不一會卻見自己的騎兵垂頭喪氣的迴來了,張舉詢問之下,得知烏延竟連片刻世間都沒能阻止了,頓時火冒三丈,帶著親衛前去烏延的軍營問罪。張舉道了烏延軍以後,告知烏延,張飛此行隻有數十人,並無其他兵馬,若此次能將張飛攔住,不但能盡雪其恥,還能立一大功。烏延也知道自己的軍隊被張飛嚇破了膽,但沒想到張飛竟然真的隻有數十騎,也不禁暗暗後悔。此刻麵對張舉的詰問隻好訕訕說不出話來,隻是一個勁的賠不是。
張舉再次提出將兩軍暫時合為一處,並保證破了清河縣城,將烏延的兵馬如數歸還。烏延仍是堅定地拒絕了,隻是承諾張飛如若敢來,必盡起騎兵追殺。張舉不悅,隻好拂袖而去。張舉迴到營寨,見士卒因為接連的變故而士氣低迷,不禁一陣氣惱。對張飛更是恨之入骨。但也不得己,隻好暫緩攻城。
下午,張飛依然去挑釁張舉,並在張舉派兵圍堵他之前,率隊離開。張舉隻恨的牙齒癢癢,但張飛一人雙騎,又始終處於安全距離以外,張舉也拿他沒辦法。夜幕降臨,烏延軍的噩夢又一次拉開了序幕,雖然烏延一驚通知全軍,對方隻有數十騎,但士卒早已被嚇破了膽,在震天的戰鼓聲中如何能睡得著?此次張飛隻是敲敲鼓,卻讓烏延軍全軍無法休息。
第二天,烏延看到全軍死氣沉沉、無精打采的樣子,也是一陣氣餒。再加上糧草已經不多,清河縣城得知外有援軍之後,士氣更勝。如此下去,恐怕真的要損兵折將、無功而返。而且烏延想不通自己哪裏招惹了張飛,每天晚上必來騷擾自己的軍營,卻從沒去過張舉的軍營裏搗亂。
天剛蒙蒙亮,烏延就接到手下稟報,有人號稱是遼東太守手下親衛,前來挑釁。烏延忍不住一陣激動。最近被張舉指責用兵不當,烏延已經是羞愧萬分,張舉又告訴他對方隻有數十騎,更恨不得馬上找到張飛,派大軍壓上,將其碎屍萬段。此時聽到張飛手下來挑釁,頓時戰意昂揚,點起僅餘的兩千騎兵,親自帶隊,欲將張飛一舉拿下,以雪前恥。
烏延出陣後,對方隻是謾罵,待烏延下令進攻後,對方立刻掉轉馬頭,絕塵而去。烏延更加堅信對方隻有數十騎,絕不敢和自己硬拚。於是命令士兵全速追擊,騎兵們一見有機會報仇雪恨,也是鼓足勁的往前衝。不知不覺,烏延率軍追到一個小山坳裏,烏延心裏猶豫了一下,但張舉保證過張飛隻有數十騎,再加上報仇心切,就一股腦的追了進去。
等烏延的隊伍全部進了山坳,忽聽一聲鼓響,左右兩邊各衝出一隊兵馬,左邊領頭的正是張飛,右麵領頭的卻是一位黝黑壯漢。目光所到之處,已經能看到至少數百人馬,身後還有煙塵滾滾,不知有幾多人馬。烏延和手下皆大驚失色,卻見引烏延前來的士兵停下了腳步,領頭一人‘焦急’的喊道:“大人,不是說隻挑釁,不交戰嗎?”
又聽到張飛‘憤怒’的吼道:“蠢貨,你引來的不是張天子的兵馬!”接著又吼道:“還不趕緊進攻,若逃走一人,唯你試問!”引烏延前來的士兵立馬調轉馬頭,朝烏延反衝過來。?
烏延聽到兩人的對話,心裏已經是涼了半截,對方說‘引來的不是張天子的兵馬’,整個大漢,除了京城的皇帝,還有張舉這個反賊,誰還敢稱‘天子’?而張舉和自己同為反賊,為何對張舉的兵馬隻是挑釁,而自己的兵馬就要一個不留?烏延又聯想到每夜,張飛必派人騷擾自己的營寨,卻從不攻擊張舉的營寨,而張舉屢屢表示想將兩家兵馬合而為一。想到張舉信誓旦旦的說張飛軍隊隻有數十人,但看眼下的架勢,怕是有數千人,否則自己又怎麽會親身犯險。烏延頓時‘明白’了張舉的狼子野心,自己和烏桓大人丘力居等,受張純、張舉蠱惑,這才反叛大漢。沒想到張舉已經謀算著吞並‘自己人’的兵馬。
這一瞬間,烏延對張舉的痛恨遠遠超過了對張飛的恨。當機立斷,下令撤退。烏延手下騎兵,見再次中計,本就意欲逃跑,此時得到烏延的命令,更是如脫了韁繩的野馬,飛快的掉轉馬頭,往營寨方向逃去。
張飛見他們要逃,更是‘驚慌’的喊道:“斬盡殺絕,一個不留。”說著張飛的大軍惡狠狠地撲了上來。烏延拚命揮舞馬鞭,胯下的駿馬痛苦的嘶鳴著,拚命地往前跑去。張飛手下的士卒,鬥誌昂揚,戰意爆棚。而烏延手下的士卒皆驚慌失措,競相逃命。此起彼伏之下,隻一個迴合,烏延軍的士卒就倒下了一半,其餘大部分又被張飛的三方兵馬包圍,而烏延‘恰巧’鑽出了張飛的包圍圈,跑了出去。
張飛暫時沒有理會跑出去的兵馬,而是集中兵力消滅被包圍的兵馬。張飛命手下組成圓圈陣,將烏延軍層層包圍,內圈士兵右手拿刀,左手拿盾。外圈士兵皆舉長弓,然後萬箭齊發,烏延軍在一聲聲哀嚎中倒了下去。縱然有幾個瘋狂的士兵,企圖衝出包圍圈,但在張飛和典韋的掠陣下,全部飲恨而亡。不多時,就將這些殘兵剿滅幹淨。張飛命令全軍換上新的馬匹,朝著烏延跑的方向追去。
初時,烏延見張飛隻顧得滅殺被包圍的軍士,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不多時又聽到身後馬蹄聲如雷,迴頭一看,原來是張飛又追了上來。嚇得魂不附體,,隻是拚命驅趕胯下的駿馬。可憐這匹馬,在烏延逃跑時,已經被鞭打的傷痕累累。此時又被烏延玩命的催促,卻怎麽也跑不快。烏延隻要拔出長劍,狠狠的刺向馬的屁股。駿馬吃痛之下,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張飛率軍追上烏延逃跑的隊伍,不緊不慢的吊著,時不時的射出一陣箭雨,卻都很‘湊巧’的避開了烏延的位置。慢慢的烏延軍的手下越來越少,但此時已經距離烏延軍營寨很近了。烏延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更加賣力的朝營寨跑去,並大吼道:“所有人出列,準備迎戰。”
張飛軍聽到了烏延的吼聲,似是害怕烏延軍大軍衝殺,遠遠的停住了腳步,眼睜睜的看著烏延跑進了營寨。烏延逃得性命以後,顧不得休息,立馬召集大軍。烏延自以為識破了張飛和張舉的‘陰謀’,害怕他們惱羞成怒之下,將自己滅殺在此地。留下三千士卒殿後,急急的帶領手下士卒,朝平原方向而去。
卻說張飛那來的那麽多兵馬,原來是許鬆、苗青前天下午就已經帶領其他的親衛軍找到了張飛的位置,張飛為了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一直雪藏著這支軍隊。此時既消滅了烏延軍一部分實力,又成功在烏延和張舉隻見埋下破裂的種子,更是嚇走了烏延,清河之圍已經解了一半。
接著說張舉在接到手下報告說,烏延親率手下騎兵去追擊張飛,還在冷笑這個懦夫終於有點膽色了。誰知轉瞬就接到通知,烏延被張飛追殺著逃迴了營寨。張舉正準備出兵接應,又收到烏延放棄了營寨,所有人馬輕裝上陣,直接奔平原方向而去。張舉頓時感到自己的腦袋不夠用,但此時張飛已經率手下來到營寨前挑戰。張舉隻好點起兵馬,前去迎戰。
張舉來到營寨前,發現張飛手下並不是自己之前判斷的數十騎,而是大約五百多騎。張舉雖心有疑慮,但自己手下有兩萬兵馬,並不懼怕張飛的五百兵馬。張舉見到張飛,質問道:“你用了什麽陰謀,烏延為何會突然離去?”
張飛微笑著說:“也沒什麽,就是烏延發現了我隱藏的大軍,心驚膽戰之下,隻好逃走了。”
張舉怒斥道:“胡說,烏延好歹是久經戰場之輩,更何況他尚有近兩萬兵馬,如何會被你這五百兵馬嚇走。”
張飛‘諱莫高深’的說:“那你以為我應該有多少兵馬才能嚇走烏延?”
張舉突然打了個冷戰,想到自己意誌以為張飛隻有數十騎,此刻突然多出十倍的兵馬,但又怎麽知道這就是張飛真正的兵力呢?正想著,突然看到遠處煙塵彌漫,錦旗招展,不知是多少兵馬正在趕來。正欲看個清楚,張飛哈哈大笑道:“張舉,明日我們在此決一死戰!”說完,大笑著率領手下朝煙塵彌漫的方向跑去。
張飛說:“我已經如此賣力的恐嚇張舉了,怎麽沒人將推薦和收藏奉上?”
(本章完)
張飛大笑道:“慢騰騰的龜兒子,你是來打仗,還是來找媳婦?縣追上我再說吧。”
張舉見張飛不戰而逃,心生疑慮,但見他沒有向來的方向逃跑,反而繞城往北而去。於是命令騎兵分出一隊追擊,其他人戒備張飛來時的方向。同時命快馬通知烏延,讓其在前麵攔截。
烏延接到張舉派人送來的通知,得知是那晚劫營的人馬,雖然心生恐懼,還是硬著頭皮派出了僅剩了一隊騎兵。騎兵剛剛在營寨門口列陣,張飛帶著親衛已經趕到了,張飛怒吼一聲:“張飛張翼德在此,誰能擋我?!”如同霹靂之聲,虎豹之吼。震的烏延的騎兵心驚膽戰,張飛順勢帶領手下親衛殺了進去,一杆丈八蛇矛宛如靈蛇,在敵陣中穿過,帶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手下無一合之將。烏延軍的騎兵被殺的肝膽俱裂,不知誰開了個頭,烏延軍開始四散逃走。張飛也不追趕,帶著親衛徑直衝了過去,遠遠地離開。
張舉軍欲繼續追趕,卻被潰散的烏延軍騎兵擋住了去路。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張飛離去。
卻說,張舉派騎兵追趕張飛後,又派斥候迂迴到張飛來時的小山丘後,探查有無伏兵,不一會斥候來報,說隻在山丘後發現數十根樹枝,並無伏兵的痕跡。張舉情知上當,不禁懊惱無比,隻好寄希望與烏延能將張飛攔上一攔,然後兩軍合為一處,將張飛消滅。
不一會卻見自己的騎兵垂頭喪氣的迴來了,張舉詢問之下,得知烏延竟連片刻世間都沒能阻止了,頓時火冒三丈,帶著親衛前去烏延的軍營問罪。張舉道了烏延軍以後,告知烏延,張飛此行隻有數十人,並無其他兵馬,若此次能將張飛攔住,不但能盡雪其恥,還能立一大功。烏延也知道自己的軍隊被張飛嚇破了膽,但沒想到張飛竟然真的隻有數十騎,也不禁暗暗後悔。此刻麵對張舉的詰問隻好訕訕說不出話來,隻是一個勁的賠不是。
張舉再次提出將兩軍暫時合為一處,並保證破了清河縣城,將烏延的兵馬如數歸還。烏延仍是堅定地拒絕了,隻是承諾張飛如若敢來,必盡起騎兵追殺。張舉不悅,隻好拂袖而去。張舉迴到營寨,見士卒因為接連的變故而士氣低迷,不禁一陣氣惱。對張飛更是恨之入骨。但也不得己,隻好暫緩攻城。
下午,張飛依然去挑釁張舉,並在張舉派兵圍堵他之前,率隊離開。張舉隻恨的牙齒癢癢,但張飛一人雙騎,又始終處於安全距離以外,張舉也拿他沒辦法。夜幕降臨,烏延軍的噩夢又一次拉開了序幕,雖然烏延一驚通知全軍,對方隻有數十騎,但士卒早已被嚇破了膽,在震天的戰鼓聲中如何能睡得著?此次張飛隻是敲敲鼓,卻讓烏延軍全軍無法休息。
第二天,烏延看到全軍死氣沉沉、無精打采的樣子,也是一陣氣餒。再加上糧草已經不多,清河縣城得知外有援軍之後,士氣更勝。如此下去,恐怕真的要損兵折將、無功而返。而且烏延想不通自己哪裏招惹了張飛,每天晚上必來騷擾自己的軍營,卻從沒去過張舉的軍營裏搗亂。
天剛蒙蒙亮,烏延就接到手下稟報,有人號稱是遼東太守手下親衛,前來挑釁。烏延忍不住一陣激動。最近被張舉指責用兵不當,烏延已經是羞愧萬分,張舉又告訴他對方隻有數十騎,更恨不得馬上找到張飛,派大軍壓上,將其碎屍萬段。此時聽到張飛手下來挑釁,頓時戰意昂揚,點起僅餘的兩千騎兵,親自帶隊,欲將張飛一舉拿下,以雪前恥。
烏延出陣後,對方隻是謾罵,待烏延下令進攻後,對方立刻掉轉馬頭,絕塵而去。烏延更加堅信對方隻有數十騎,絕不敢和自己硬拚。於是命令士兵全速追擊,騎兵們一見有機會報仇雪恨,也是鼓足勁的往前衝。不知不覺,烏延率軍追到一個小山坳裏,烏延心裏猶豫了一下,但張舉保證過張飛隻有數十騎,再加上報仇心切,就一股腦的追了進去。
等烏延的隊伍全部進了山坳,忽聽一聲鼓響,左右兩邊各衝出一隊兵馬,左邊領頭的正是張飛,右麵領頭的卻是一位黝黑壯漢。目光所到之處,已經能看到至少數百人馬,身後還有煙塵滾滾,不知有幾多人馬。烏延和手下皆大驚失色,卻見引烏延前來的士兵停下了腳步,領頭一人‘焦急’的喊道:“大人,不是說隻挑釁,不交戰嗎?”
又聽到張飛‘憤怒’的吼道:“蠢貨,你引來的不是張天子的兵馬!”接著又吼道:“還不趕緊進攻,若逃走一人,唯你試問!”引烏延前來的士兵立馬調轉馬頭,朝烏延反衝過來。?
烏延聽到兩人的對話,心裏已經是涼了半截,對方說‘引來的不是張天子的兵馬’,整個大漢,除了京城的皇帝,還有張舉這個反賊,誰還敢稱‘天子’?而張舉和自己同為反賊,為何對張舉的兵馬隻是挑釁,而自己的兵馬就要一個不留?烏延又聯想到每夜,張飛必派人騷擾自己的營寨,卻從不攻擊張舉的營寨,而張舉屢屢表示想將兩家兵馬合而為一。想到張舉信誓旦旦的說張飛軍隊隻有數十人,但看眼下的架勢,怕是有數千人,否則自己又怎麽會親身犯險。烏延頓時‘明白’了張舉的狼子野心,自己和烏桓大人丘力居等,受張純、張舉蠱惑,這才反叛大漢。沒想到張舉已經謀算著吞並‘自己人’的兵馬。
這一瞬間,烏延對張舉的痛恨遠遠超過了對張飛的恨。當機立斷,下令撤退。烏延手下騎兵,見再次中計,本就意欲逃跑,此時得到烏延的命令,更是如脫了韁繩的野馬,飛快的掉轉馬頭,往營寨方向逃去。
張飛見他們要逃,更是‘驚慌’的喊道:“斬盡殺絕,一個不留。”說著張飛的大軍惡狠狠地撲了上來。烏延拚命揮舞馬鞭,胯下的駿馬痛苦的嘶鳴著,拚命地往前跑去。張飛手下的士卒,鬥誌昂揚,戰意爆棚。而烏延手下的士卒皆驚慌失措,競相逃命。此起彼伏之下,隻一個迴合,烏延軍的士卒就倒下了一半,其餘大部分又被張飛的三方兵馬包圍,而烏延‘恰巧’鑽出了張飛的包圍圈,跑了出去。
張飛暫時沒有理會跑出去的兵馬,而是集中兵力消滅被包圍的兵馬。張飛命手下組成圓圈陣,將烏延軍層層包圍,內圈士兵右手拿刀,左手拿盾。外圈士兵皆舉長弓,然後萬箭齊發,烏延軍在一聲聲哀嚎中倒了下去。縱然有幾個瘋狂的士兵,企圖衝出包圍圈,但在張飛和典韋的掠陣下,全部飲恨而亡。不多時,就將這些殘兵剿滅幹淨。張飛命令全軍換上新的馬匹,朝著烏延跑的方向追去。
初時,烏延見張飛隻顧得滅殺被包圍的軍士,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不多時又聽到身後馬蹄聲如雷,迴頭一看,原來是張飛又追了上來。嚇得魂不附體,,隻是拚命驅趕胯下的駿馬。可憐這匹馬,在烏延逃跑時,已經被鞭打的傷痕累累。此時又被烏延玩命的催促,卻怎麽也跑不快。烏延隻要拔出長劍,狠狠的刺向馬的屁股。駿馬吃痛之下,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張飛率軍追上烏延逃跑的隊伍,不緊不慢的吊著,時不時的射出一陣箭雨,卻都很‘湊巧’的避開了烏延的位置。慢慢的烏延軍的手下越來越少,但此時已經距離烏延軍營寨很近了。烏延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更加賣力的朝營寨跑去,並大吼道:“所有人出列,準備迎戰。”
張飛軍聽到了烏延的吼聲,似是害怕烏延軍大軍衝殺,遠遠的停住了腳步,眼睜睜的看著烏延跑進了營寨。烏延逃得性命以後,顧不得休息,立馬召集大軍。烏延自以為識破了張飛和張舉的‘陰謀’,害怕他們惱羞成怒之下,將自己滅殺在此地。留下三千士卒殿後,急急的帶領手下士卒,朝平原方向而去。
卻說張飛那來的那麽多兵馬,原來是許鬆、苗青前天下午就已經帶領其他的親衛軍找到了張飛的位置,張飛為了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一直雪藏著這支軍隊。此時既消滅了烏延軍一部分實力,又成功在烏延和張舉隻見埋下破裂的種子,更是嚇走了烏延,清河之圍已經解了一半。
接著說張舉在接到手下報告說,烏延親率手下騎兵去追擊張飛,還在冷笑這個懦夫終於有點膽色了。誰知轉瞬就接到通知,烏延被張飛追殺著逃迴了營寨。張舉正準備出兵接應,又收到烏延放棄了營寨,所有人馬輕裝上陣,直接奔平原方向而去。張舉頓時感到自己的腦袋不夠用,但此時張飛已經率手下來到營寨前挑戰。張舉隻好點起兵馬,前去迎戰。
張舉來到營寨前,發現張飛手下並不是自己之前判斷的數十騎,而是大約五百多騎。張舉雖心有疑慮,但自己手下有兩萬兵馬,並不懼怕張飛的五百兵馬。張舉見到張飛,質問道:“你用了什麽陰謀,烏延為何會突然離去?”
張飛微笑著說:“也沒什麽,就是烏延發現了我隱藏的大軍,心驚膽戰之下,隻好逃走了。”
張舉怒斥道:“胡說,烏延好歹是久經戰場之輩,更何況他尚有近兩萬兵馬,如何會被你這五百兵馬嚇走。”
張飛‘諱莫高深’的說:“那你以為我應該有多少兵馬才能嚇走烏延?”
張舉突然打了個冷戰,想到自己意誌以為張飛隻有數十騎,此刻突然多出十倍的兵馬,但又怎麽知道這就是張飛真正的兵力呢?正想著,突然看到遠處煙塵彌漫,錦旗招展,不知是多少兵馬正在趕來。正欲看個清楚,張飛哈哈大笑道:“張舉,明日我們在此決一死戰!”說完,大笑著率領手下朝煙塵彌漫的方向跑去。
張飛說:“我已經如此賣力的恐嚇張舉了,怎麽沒人將推薦和收藏奉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