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見過官家,見過太皇太後,見過貴妃……”


    演出結束後,張青峰被皇帝趙構叫到了身邊。張青峰也是一一朝所有人行禮。


    “楊愛卿,你編排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很不錯。”趙擴朝張青峰誇讚說道。


    “謝謝官家誇獎。”張青峰連忙感謝。


    “楊三郎,你這戲很好,就是最後麵的結局讓哀家傷心了,你就不能把結局改成好的嗎?”太皇太後謝氏眼睛有些紅腫朝張青峰說道。


    很明顯,她剛剛哭過。


    “迴太皇太後,曆史上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這個結局,這個結局都流傳八百年了。”張青峰朝謝氏說道。


    “哀家也看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看書的時候也沒感覺那麽難過,但是看你演的這個戲,就感覺很難過。”謝氏朝張青峰說道。


    “太後的意思是讓臣把這個結局改了嗎?”張青峰朝謝氏問。


    “哀家不是這個意思,這個結局後已經流傳了幾百年了改也不是個事,哀家也就是隨口說說,你編的戲劇很好看,以後要是有什麽好戲劇,還來給哀家表演看看,哀家就滿足了。”謝氏朝張青峰說道。


    “謝謝太後的誇獎,以後有什麽新的戲劇,臣一定先進宮表演給太後看。”張青峰保證說道。


    …………


    張青峰帶著戲劇團的成員離開皇宮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


    這次的演出非常成功,不僅得到了宮裏貴人們的誇獎,還獲得了宮中貴人們的諸多賞賜。


    光是太皇太後謝氏賞賜的那件玉器,就價值百金以上。


    第二天,張青峰就放出公告,《梁山伯與祝英台》戲劇將會後天在象棚,蓮花棚,以及茶園棚同時上演。


    消息一出,隻是半天時間不到,茶園棚和象棚的門票全部被客人搶購一空。


    至於蓮花棚的一千張門票,張青峰則是讓人挨家挨戶的給他大半年結識的朝廷大臣以及權貴家裏,不過還有一些大商賈也被張青峰邀請了過來。


    每家張青峰最少送五張門票,一千多張門票剛好把他結識的所有人都送完。


    怕一些官員和權貴自持身份不來,張青峰還特意交代,讓送信的人把蓮花棚那天要來的客人的身份提一下。


    要保證這些身份尊貴的人來到蓮花棚後,不會和下九流的人混在一起看戲。


    這次的邀請,也是體現張青峰人脈的一次邀請。


    如果演出這天來的人多,那麽以後無論是誰,都不會敢小覷張青峰的實力。


    為了這次演出,張青峰讓人把整個蓮花棚裏裏外外的打掃了三遍,保證不會有任何髒東西弄髒了客人的衣服。


    為了讓這些客人能夠更好的看戲,張青峰還讓人準備了很多甜品水果糕點之類的吃食。


    他還讓蓮花棚的東家拆了一些圍牆,在外麵重新建了很多新的茅房,主要是為了讓客人想上廁所的時候不會因為人太多而憋太久。


    不隻是張青峰期待這次演出,蓮花棚的東家也極為重視。


    如果張青峰真能把大宋滿朝文武都邀請來這裏看戲,那麽以後蓮花棚將會在臨安城成為最頂級最高檔的勾欄。


    為此,他還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數百安保人員警戒,不允許在這些大人物看戲的時候發生任何意外。


    這天晚上,在張青峰頗為期待的心情下,終於,有馬車和轎子來到了蓮花棚的門口。


    見到這些人,張青峰親自上前一一接待。


    前來之人,都是張青峰邀請的朝廷官員以及權貴們,張青鋒去很多人府裏畫過畫。


    不隻是這些官員權貴,就是他們的家裏人,張青峰也都能記得名字。


    隨著演出的時間臨近,越來越多的馬車和轎子到來,張青峰的心裏也鬆了一口氣。


    短短一兩個小時時間,至少來了一大半朝廷官員以及權貴家庭。


    “楊三郎,來晚了,別見怪啊。”陸遊的兒子路子聿攙扶這陸遊朝張青峰說道。


    “不晚,戲劇還沒有開始呢,不過也快了,你們來的正是時候。”張青峰朝陸子聿和陸遊說道。


    “三葉子,帶陸大人去前排的位置。”張青峰朝一個少年人吩咐說道。


    在張青峰的接待下,在演出即將開始的時候,他邀請的大部分人基本上都來了,就算有些官員自己沒來,這讓家裏人來了。


    這些官員和權貴,之所以給張青峰麵子,主要因為他不是文官,和所有官員權貴也沒有利益衝突,反而還有一些交情。


    加上張青峰的戲劇已經在皇宮演出過了,並且得到了官家和宮中貴人的誇讚。


    所以,很多人也都是很想看看張青峰新排練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有多好看。


    為了這次演出,張青峰花了很大的代價。


    經過幾個月的摸索,他在戲劇表演中,還加入了很多新鮮東西。


    比如點燃火藥騰起煙霧。


    從上麵撒下白色紙屑模擬下雪等等。


    加上了這些道具後,讓整個演出的氣氛後變得不同尋常起來,很多東西都能唬的觀眾一愣一愣的。


    為了讓節目更精彩,張青峰還創作人很多音樂,讓演員呈現各種情緒時都能有優美動聽但卻能襯托氣氛的音樂。


    這次演出,張青峰和在皇宮一樣,依舊是準備連續演出三場。


    三場演出後,大部分人都能把所有情節看完,不至於讓他們一場一場的分成好幾天看。


    演出一直持續到了淩晨。


    張青峰又是站在門口,把所有人一一送出勾欄。


    隨著張青峰成功邀請朝廷官員和權貴觀看梁祝戲劇的事情傳開後,梁祝的戲劇一下子就火了“”


    第二天,蓮花棚開始對普通觀眾售票,勾欄方麵,給張青峰的戲劇團也安排了一天三場的演出節奏,上午一場,下午一場,以及晚上一場。


    一場演出的票價,張青峰依舊是定在了兩百到五百文之間。


    就是這樣,每一場演出的門票,依舊是供不應求。


    由此可見,梁祝戲劇了是多麽的火爆,以及臨安城中有錢人是真的多。


    隻是過了兩個月時間,隨著白蛇傳的落幕,梁山伯與祝英台再次引爆了整個勾欄圈子。


    接下來兩周時間,梁祝的戲劇上座率都是爆滿。


    直到半個月後,梁祝的上座率才降低到九成左右。


    一個月後,梁祝的上座率才降低到了七成左右。


    這時候,張青峰才把票價降低到了七成。


    兩個月後,票價也才降低到了一半。


    當梁祝的名氣傳出去後,更是有很多外地人專門炮彈臨安來看梁祝的戲劇。


    與此同時,當梁祝演出走上正軌後,張青峰就把事情交給了柳老頭打理。


    而他自己,則每天泡到了印刷作坊中。


    經過兩個月的印刷和裝訂,五千套封神演義的書籍已經全部印刷完成。


    接下來,他就在考慮到吧這些書籍賣出去的問題了。


    與此同時,他計劃中的報紙,也要準備開始發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青史留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授與天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授與天齊並收藏穿越之青史留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