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擴的安排下,張青峰停下了手中的畫筆,陪著趙擴一起用餐後,到了下午,張青峰才繼續畫畫。


    張青峰畫畫的時候,趙擴就一直在後麵看著。


    看著畫中的人物慢慢成型,雖然這個時間很長,但是趙擴卻沒有感到絲毫無聊。


    看張青峰畫畫,他不僅沒有感到枯燥,反而還覺得津津有味。


    趙擴的畫像,張青峰花了一天時間來花,畫到最後,他帶來的顏料都已經用的七七八八了才算完成。


    “官家,臣畫完了。”


    下午三四點左右,張青峰終於放下了畫筆,整幅畫作全部完成。


    “好,畫的真好。”看著畫中的自己,趙擴驚歎不已。


    “楊愛卿辛苦了,時間也不早了,用了晚膳再迴去吧!”趙擴朝張青峰說道。


    接下來,在趙擴的安排下,張青峰又和趙擴一起用了晚宴。


    之後,趙擴又安排一輛馬車把張青峰送迴去,並且附上了他賞賜張青峰的金銀錢財。


    張青峰走後,趙擴獨自欣賞著畫作,足足欣賞了好久。


    “娘子,你看這兩幅畫如何?”


    獨自欣賞了很久後,趙擴覺得不過癮,於是他帶著畫作來到了楊貴妃的住所。


    楊貴妃,也就是今後的楊皇後,名為楊桂枝,曆史上她會在今年十二月被封為皇後。


    “這,這畫……”


    當楊桂枝看到趙擴拿出來的兩幅畫時,頓時就驚為天人。


    在現代,有些人說,寫實畫跟拍照一樣,看寫實畫還不如看照片。


    但是在古代,根本沒有照片,而寫實畫,則是同開天辟地頭一遭出現,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不會寫實畫技巧的人,哪怕就是沉侵畫道幾十年的畫師,也不一定能夠畫出如同照片一樣的畫作。


    寫實畫,在後世很長時間中都並不是很熱門的畫法,但是這種畫作的出現,也是無數代畫家用很多年的心血才慢慢摸索演化而來的東西。


    楊桂枝,本身就是一個才藝絕佳的女人,她不僅唱歌跳舞作詩作詞,她還熟讀文學曆史,對畫畫也是非常精通,可謂是多才多藝。


    流傳後世的《百花圖卷》據說就是出自楊皇後的手筆。


    除此之外,上海博物館的《櫻花黃鸝圖》和天津博物館的《月下把杯圖》,這兩幅圖一開始都認為是畫家馬遠和馬麟的傑作。


    可後來人們發現兩幅畫畫筆纖細,同出一脈,應為同一女子所作。


    雖然兩幅圖上都沒有楊皇後的款識,但卻都有“坤卦小璽”(楊桂枝的私人印章)。


    所以後世,文物鑒定家都認為這兩幅畫是楊皇後的作品。


    雖然這個認定是不是真的後人並不知曉,但是從曆史記載的看,楊桂枝確實才華出眾。


    這也是為什麽恭淑皇後死後,趙擴非要立她為皇後的原因。


    楊桂枝作為一個對畫畫很有見地的女人,當她看到這兩幅畫後,都是驚為天人,可見這兩幅寫實畫給她帶來了多大的衝擊。


    “夫君,這畫是何人所畫?”楊桂枝眼神熱切的朝趙擴問道。


    “娘子,你萬萬也不會想到,這兩幅畫會是一個還不到十七歲的少年人所畫的吧!”趙擴有些得意的朝楊桂枝說道。


    楊三郎可是他“發掘”出來的,在楊桂枝麵前,他自然存了炫耀的心思。


    “不到十七歲?這怎麽可能?”聽到趙擴的話,楊桂枝非常詫異。


    能有這般畫技的人,在她想來,最少也得五六十歲以上。


    “畫這兩幅畫的人叫楊三郎,他的作品你之前也看過的。”趙擴朝楊桂枝說道。


    “奴家看過?”聽到趙擴的畫,楊桂枝想了想,然後她搖搖頭:“奴家看過的畫很多,但都是有名有姓的,可卻從未見過類似這樣的畫作。”


    “哈哈!”聽到楊桂枝的話,趙擴哈哈一笑,說道:“封神演義,白蛇傳,娘子你沒有看過嗎?這可都是楊三郎的作品啊!”


    “啊?夫君是說,這畫是寫封神演義和白蛇傳的那個楊三郎畫的?”聽到趙擴的話,楊桂枝很是吃驚。


    封神演義和白蛇傳她都看過,這兩部小說在臨安城之火爆那是前所未有。


    但是她萬萬沒想到,寫封神演義和白蛇傳小說的楊三郎,竟然還有這麽好的一手畫技。


    這種畫技,可謂是前無古人,讓她都心神激蕩。


    見到楊桂枝吃驚的神色,趙擴很是滿意,然而,他還準備透露一些東西,他想要看到自己的貴妃更加吃驚的神色。


    他說道:“娘子,這個楊三郎可不止如此簡單呢,你看這幅畫,這就是端午節那天之後他在家一個人畫了好幾天的作品。”


    “能畫的如此之好,畫幾天都算是很快的了。”聽到趙擴的話。楊桂枝點點頭說道。


    “娘子你沒有領會到我話中的意思,這個楊三郎,他在端午節那天記住了所有人的樣子和當天的景色,迴去之後,他完全是靠著記憶把所有人畫出來的。”趙擴提醒楊桂枝說道。


    “夫君你是說,這個楊三郎能過目不忘?”楊桂枝驚呆了。


    她順著趙擴的話想了想,才意識到,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些,那就太了不起了。


    “這個楊三郎不隻是會寫小說畫畫,他還會排練戲劇,過段時間我讓他把戲劇團帶進宮來給你表演看看你就知道了,這可比戲曲什麽的好看多了。”


    趙擴說道:“這個楊三郎,他還拉的一首好胡琴,改天我讓他給你演奏給你聽聽,簡直就是天籟之音,之後還可以讓他把曲子教給樂師,這些天天都可以聽到了。”


    “如果這個楊三郎真有夫君說的那麽有本事,那可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了,不知他可有讀書考科舉?”楊桂枝朝趙擴詢問。


    “我看這張青峰好像沒有入仕途的心思,所以隻是讓他在畫院掛了一個職。”趙擴說。


    “夫君,你明天讓這個楊三郎進宮一趟吧!奴家想見見他,讓他也給奴家畫一副畫。”楊桂枝朝趙擴說道:“如果可以,奴家也想要學一學這種畫技。”


    “這沒有問題,我明天就讓他進宮為娘子畫畫。”趙擴當即答應說道。


    此時,張青峰已經成為了趙擴用來討好女人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青史留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授與天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授與天齊並收藏穿越之青史留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