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腮胡、身材粗野的將軍,乃是環慶路的兵馬都監王珪,也是統轄整個環慶路作戰部隊的副統帥。
提出要觀摩張涯的訓練,王珪姿態放的也很低,秦翌也不好阻攔什麽。
看了看徐平山,他輕聲說道:“山哥兒!找人給我等帶路……至於這些騎軍,你找塊空地,幫他們立營。”
秦翌吩咐完這些,扭頭看向王珪:“王都監!我越俎代庖了,還望寬恕一二。不過,如此安排還成否?”
“經略客氣了!你與這裏熟知……王珪需相謝矣!”
……
兩位官員都決定的事兒,徐平山更沒法反駁,隻好安排鍾大力引路。
一個時辰後,秦翌、王珪二人,各自帶兩位隨從,來到了紫霞觀附近,采石場北側的淺山訓練場。
這是一座臨時營地,有十幾座簡易棚子。時逢盛夏,無需考慮取暖問題,有油布遮雨、蚊帳避蟲就成。
張涯‘山寨’出的隊列訓練。
不是立定、稍息、齊步走,就是跑圈、蛙跳、烈日下站軍姿,在九陵塬、利民塬大部分人眼裏,如此做法太標新立異了。
麵對這些不解、稱奇的目光,張涯雖說淡定無比、該幹嘛幹嘛,但這些‘親衛候選’卻受不了這個。
畢竟是首次接觸,被民戶們如此一瞅,他們就渾身不自在,齊步走時會順腿,稍息時出錯左右腳,甚至跑圈時自己絆倒自己……
總的來說,訓練效果很差。
張涯反複思考了很久,才決定拉他們進山,在臨時營地中訓練,也好讓這些人舒緩情緒,提高訓練成效。
聽了秦翌的介紹,瞅著這位麵帶微笑、絡腮胡的將軍,他不由地晃了晃頭,將腦中的迷惘甩出去。
王珪!
這個名字撞車了。
此時此刻,年紀尚輕的王珪,就是個純粹的文人,也是王安石同科的榜眼,若是遵照曆史洪流,人家會官拜宰相。
大名鼎鼎的三旨相公嘛!
而眼前這位粗野的王珪,是經曆了數十次戰鬥的統兵大將。
就張涯收集到的信息而言,此人擅長使用鐵鞭,俗稱‘王鐵鞭’,在戰陣中很牛掰,是斬將奪旗的主。
然則,任福擅自統兵冒進,被黨項誘入包圍圈。為了救援他們,王珪亦率軍出戰,血拚兩日、腿部受傷,從而落下跛足。
“貴客上門,在下未能迎接。還望恕罪、恕罪!”
不著痕跡的暗歎一句,張涯笑著說道,“至於訓練之事,我就是盲人摸象,王都監切莫當迴事兒。”
這隻是‘山寨’後世的軍訓,有些內容肯定是水土不服的,哪個方麵會符合此時的軍隊,他根本推測不出來。
因此,有些‘預防針’必須提前打。
不能生搬硬套,帶來不可測的後果。
然而,看著依舊站軍姿的‘親衛候選’,王珪心中嘖嘖稱奇,抬手搓著絡腮胡子,眼神極其明亮,
“張國子!你太謙虛了。”
凝視著張涯臉龐,他輕笑說道,“前年秋收之時,百虎齊奔首戰白豹城,龍吟九霄、萬箭遮天……那可都是你的謀劃。”
從低階基層軍官,一步步升任一方統帥。除了作戰勇猛、舍生忘死外,個人智商、情商也需出類拔萃。
見王珪談起‘百虎齊奔’,也就是火龍車勝戰白豹城這事兒,以來打開所謂‘知兵之議’,張涯頓時微閉眼睛,心中甚是欽佩。
“王都監!我隻是長於工技,發揮出火龍車的功效而已。”
神色依舊淡然,他微笑說道,“然則,我對軍製不甚了解……粗粗訓練自家親衛,隻是為了提升精氣神而已。”
二人的對話雖說如此簡短,但王珪頓時明白了什麽。
深深看了張涯幾眼,他暗中搖頭歎息:陽淩張涯,果然聰穎!這些話說的,滴水不漏、風雨不進。
“張國子!夫戰,勇氣也!亦是精氣神!”
王珪收斂心緒,鍥而不舍道,“不如這樣,我派來十位副兵馬使,參與你們的訓練……有益者某家從之,無益者棄之!”
北宋軍製,百人為一都。騎兵的統兵官,稱軍使和副兵馬使;步卒的統兵官,才是都頭、副都頭。
麵對如此三番五次的請求,人家王珪還將責任攬上肩頭,張涯搖搖頭有些無奈,禁不住看向秦翌。
“賢弟!你就應下吧,王都監會留下甚久。”
秦翌露出苦笑,解說起來,“黨項人甚是兇頑跋扈,與北遼要開啟戰端矣……都監率八千軍卒,幫襯營建新幣工坊。”
臥槽!
張涯瞬間目瞪口呆,禁不住爆個粗口。李元昊這貨,果然是曆史名人,真他嗎牛筆!竟敢同時得罪兩個大國。
深唿一口氣,他笑著說道:“也罷!在下便班門弄斧矣。不過,兵者乃是國之大事,王都監須細細甄別……”
別管‘山寨’的隊列訓練,對大宋的軍隊有啥用途。
就衝‘夏遼交惡’的這個重磅消息,以及王珪的舍生忘死、謙恭態度,張涯也不能不答應下來。
邊境形勢變動極大,有些對策便不足用,需要及時做出更改。張涯想及如此,便在晚宴上旁敲斜擊,得到些未曾流傳的情報。
龐籍早已喊來黨項使者,開始著手修改‘和議內容’。
不愧是龐太師的原型人物,既然決定了行動,就變得心狠手辣,關乎歲賜新幣一事,數額直接又砍了一半。
黨項人也不傻,豈能順暢答應,況且新幣未經驗證。雙方開始磨嘴皮子,數月以來,新和議依舊遙遙無期。
第二天,也是‘親衛候選’的休息日。
秦翌負責帶路、解說,王安石亦顛顛跑來。
他們領著王珪一行,前往小延川河穀巡視、勘察,以便立營、分配軍力,便於五座土壩同時施工。
張涯並未參與此事,送走秦翌等人後,他便窩到書房中,看著宋、遼、西夏的簡易地圖,對比獲得的情報,細細考較起來。
半晌之後,他悠悠長歎,做出暫時不幹涉龐籍‘和議’的決定。不過,再次提醒提醒還是很有必要的。
張涯飛快寫了封書信。
之後,他喊來鍾大力,讓其給劉小乙送去,繼而轉交給包拯。信中並未強調更改和議之事,隻是催促州府發放‘釀酒資格’。
處理了‘涉公之事’,接下來就是他的私事。
喚來徐平山,張涯吩咐道:“山哥!去請原裏正嚴興業,勞煩他跑趟那戶熟蕃,就說我有數百貫的生意要做。”
“熟蕃?可是交割利民塬的?”
徐平山驟然一愣,旋即問道,“可是……少東家!他們甚是貪婪、狡詐,和他們做什麽生意?”
“嘿嘿!他們越貪婪,此事越容易成功。山哥!你且去就成。”張涯把玩著‘镔鐵’短刀,眼睛微閉神秘笑道。
提出要觀摩張涯的訓練,王珪姿態放的也很低,秦翌也不好阻攔什麽。
看了看徐平山,他輕聲說道:“山哥兒!找人給我等帶路……至於這些騎軍,你找塊空地,幫他們立營。”
秦翌吩咐完這些,扭頭看向王珪:“王都監!我越俎代庖了,還望寬恕一二。不過,如此安排還成否?”
“經略客氣了!你與這裏熟知……王珪需相謝矣!”
……
兩位官員都決定的事兒,徐平山更沒法反駁,隻好安排鍾大力引路。
一個時辰後,秦翌、王珪二人,各自帶兩位隨從,來到了紫霞觀附近,采石場北側的淺山訓練場。
這是一座臨時營地,有十幾座簡易棚子。時逢盛夏,無需考慮取暖問題,有油布遮雨、蚊帳避蟲就成。
張涯‘山寨’出的隊列訓練。
不是立定、稍息、齊步走,就是跑圈、蛙跳、烈日下站軍姿,在九陵塬、利民塬大部分人眼裏,如此做法太標新立異了。
麵對這些不解、稱奇的目光,張涯雖說淡定無比、該幹嘛幹嘛,但這些‘親衛候選’卻受不了這個。
畢竟是首次接觸,被民戶們如此一瞅,他們就渾身不自在,齊步走時會順腿,稍息時出錯左右腳,甚至跑圈時自己絆倒自己……
總的來說,訓練效果很差。
張涯反複思考了很久,才決定拉他們進山,在臨時營地中訓練,也好讓這些人舒緩情緒,提高訓練成效。
聽了秦翌的介紹,瞅著這位麵帶微笑、絡腮胡的將軍,他不由地晃了晃頭,將腦中的迷惘甩出去。
王珪!
這個名字撞車了。
此時此刻,年紀尚輕的王珪,就是個純粹的文人,也是王安石同科的榜眼,若是遵照曆史洪流,人家會官拜宰相。
大名鼎鼎的三旨相公嘛!
而眼前這位粗野的王珪,是經曆了數十次戰鬥的統兵大將。
就張涯收集到的信息而言,此人擅長使用鐵鞭,俗稱‘王鐵鞭’,在戰陣中很牛掰,是斬將奪旗的主。
然則,任福擅自統兵冒進,被黨項誘入包圍圈。為了救援他們,王珪亦率軍出戰,血拚兩日、腿部受傷,從而落下跛足。
“貴客上門,在下未能迎接。還望恕罪、恕罪!”
不著痕跡的暗歎一句,張涯笑著說道,“至於訓練之事,我就是盲人摸象,王都監切莫當迴事兒。”
這隻是‘山寨’後世的軍訓,有些內容肯定是水土不服的,哪個方麵會符合此時的軍隊,他根本推測不出來。
因此,有些‘預防針’必須提前打。
不能生搬硬套,帶來不可測的後果。
然而,看著依舊站軍姿的‘親衛候選’,王珪心中嘖嘖稱奇,抬手搓著絡腮胡子,眼神極其明亮,
“張國子!你太謙虛了。”
凝視著張涯臉龐,他輕笑說道,“前年秋收之時,百虎齊奔首戰白豹城,龍吟九霄、萬箭遮天……那可都是你的謀劃。”
從低階基層軍官,一步步升任一方統帥。除了作戰勇猛、舍生忘死外,個人智商、情商也需出類拔萃。
見王珪談起‘百虎齊奔’,也就是火龍車勝戰白豹城這事兒,以來打開所謂‘知兵之議’,張涯頓時微閉眼睛,心中甚是欽佩。
“王都監!我隻是長於工技,發揮出火龍車的功效而已。”
神色依舊淡然,他微笑說道,“然則,我對軍製不甚了解……粗粗訓練自家親衛,隻是為了提升精氣神而已。”
二人的對話雖說如此簡短,但王珪頓時明白了什麽。
深深看了張涯幾眼,他暗中搖頭歎息:陽淩張涯,果然聰穎!這些話說的,滴水不漏、風雨不進。
“張國子!夫戰,勇氣也!亦是精氣神!”
王珪收斂心緒,鍥而不舍道,“不如這樣,我派來十位副兵馬使,參與你們的訓練……有益者某家從之,無益者棄之!”
北宋軍製,百人為一都。騎兵的統兵官,稱軍使和副兵馬使;步卒的統兵官,才是都頭、副都頭。
麵對如此三番五次的請求,人家王珪還將責任攬上肩頭,張涯搖搖頭有些無奈,禁不住看向秦翌。
“賢弟!你就應下吧,王都監會留下甚久。”
秦翌露出苦笑,解說起來,“黨項人甚是兇頑跋扈,與北遼要開啟戰端矣……都監率八千軍卒,幫襯營建新幣工坊。”
臥槽!
張涯瞬間目瞪口呆,禁不住爆個粗口。李元昊這貨,果然是曆史名人,真他嗎牛筆!竟敢同時得罪兩個大國。
深唿一口氣,他笑著說道:“也罷!在下便班門弄斧矣。不過,兵者乃是國之大事,王都監須細細甄別……”
別管‘山寨’的隊列訓練,對大宋的軍隊有啥用途。
就衝‘夏遼交惡’的這個重磅消息,以及王珪的舍生忘死、謙恭態度,張涯也不能不答應下來。
邊境形勢變動極大,有些對策便不足用,需要及時做出更改。張涯想及如此,便在晚宴上旁敲斜擊,得到些未曾流傳的情報。
龐籍早已喊來黨項使者,開始著手修改‘和議內容’。
不愧是龐太師的原型人物,既然決定了行動,就變得心狠手辣,關乎歲賜新幣一事,數額直接又砍了一半。
黨項人也不傻,豈能順暢答應,況且新幣未經驗證。雙方開始磨嘴皮子,數月以來,新和議依舊遙遙無期。
第二天,也是‘親衛候選’的休息日。
秦翌負責帶路、解說,王安石亦顛顛跑來。
他們領著王珪一行,前往小延川河穀巡視、勘察,以便立營、分配軍力,便於五座土壩同時施工。
張涯並未參與此事,送走秦翌等人後,他便窩到書房中,看著宋、遼、西夏的簡易地圖,對比獲得的情報,細細考較起來。
半晌之後,他悠悠長歎,做出暫時不幹涉龐籍‘和議’的決定。不過,再次提醒提醒還是很有必要的。
張涯飛快寫了封書信。
之後,他喊來鍾大力,讓其給劉小乙送去,繼而轉交給包拯。信中並未強調更改和議之事,隻是催促州府發放‘釀酒資格’。
處理了‘涉公之事’,接下來就是他的私事。
喚來徐平山,張涯吩咐道:“山哥!去請原裏正嚴興業,勞煩他跑趟那戶熟蕃,就說我有數百貫的生意要做。”
“熟蕃?可是交割利民塬的?”
徐平山驟然一愣,旋即問道,“可是……少東家!他們甚是貪婪、狡詐,和他們做什麽生意?”
“嘿嘿!他們越貪婪,此事越容易成功。山哥!你且去就成。”張涯把玩著‘镔鐵’短刀,眼睛微閉神秘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