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娃跟著說:“你要是這麽一說,糧食問題可以說就基本解決了。還就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種植用的水可怎麽解決,在山坡上可以沒有用來灌溉的水。”
高三說:“還是要說,你的成長真的不錯。由此及彼,已經有節奏的的分析的討論問題,這是一個好的做法,一定要繼續發揚。關於水的事,我也說不太清,但是我知道這兩種高產作物,它們對水的需求並不大,也就是說需要用到水的地方不多,那麽修幾個簡單的引水渠還是可行的,畢竟山裏的泉水還是有的。再說我們也不可能把作物種到半山腰,一般都是在臨近山腳的地方。我們的目的是即要大量種植,又不為小日本天上的偵察機發現。因為你大麵積的種植,會讓小日本看到引發他們的窺探,對青龍峪有著很大的麻煩。同樣這個問題,還體現在房屋的建設上。如果一個村子過大,從天上偵察的小日本一定會看到,這裏是一個大的村落居民點,除了天上偵察外,還會有精通中國的日本特務潛入偵察,這樣就成了大問題。所以,隱真示假,示敵以弱,就成了我們一個必須完善的大方向。而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光我、你、二叔和其他這些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隻有發動群眾,集思廣意才有可能實現目標。”
高三接著說:“可以這麽理解,所有的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孤立的事,都是一環扣一環存在的。任何事情不管大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左右全局。”
二娃聽著眼睛都直了,隻是說了下人口多了之後,糧食怎麽解決的問題,結果都說到高產作物,進而到山地種植,再到房子建設,又扯到日本天上的偵察機,最後就到了小日本的特務潛入偵察,直到影響整個青龍峪的發展。這得是要有什麽樣的想象力和推論啊。不過,再一細想,可不就是,小日本來就是到中國搞侵略的,那裏有東西就占那裏,那裏有的好的就去那裏。所以,隱藏絕對是一個講究,即要自己的搞好發展,又要不能被發現。被發現的結果就是被日本人不斷的打擊和進攻,特別是天空的轟炸,那麽青龍峪就基本上沒有安寧的日子了。可是如果不發展,肯定是不對的,可是發展又會引來小日本的窺探,二娃想著想著,頭不自覺的就大了。
高三見他有點蒙的樣子,拍了拍二娃的肩膀,說:“別想了,再想也想不明白,隻有經曆過,才能意識到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迴頭有空去延安的時候,問下燕主任,有沒有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書,讓你學習下,你就會有理論上的指導和分析方法了。我掌握的也是一點點的皮毛而以。”
二娃一聽說要學習一本書,直接腦袋就大了,就現在的這本《三字經》還沒有學明白,再多點那可太難了。
高三看著二娃一臉的不願意,還是拍了拍他的頭,說:“孔子說:學而知之。努力吧,二娃,以後的路還長,隻要把最基本的學會,特別是學會學習的方法,那麽以後遇到問題時,就會不自覺的去學習和應用了。”
二娃說:“我已經大了,學東西太累啊?”
高三說:“大麽,對我來話,你還是個孩子,所以,沒有關係,學習看起來現在費點事,但是,總比什麽也不學的好。”
二娃嗯了一聲,低下頭,不說話了。
高三看了看鐵匠大叔和徐淑霞2人,說:“你看,麻省雖小五髒俱全。不管再小的地方,事也是很多。從人口到建設,從建設到教育,反正一係列的事再等著我們,希望你們把青龍峪當成自己的家,這樣才會安心的做好一切。”
鐵匠大叔說:“我沒有問題,都開始討論我的個人問題了,想著給我找婆娘,有什麽不願意的,不過你說的這些,我之前有過概念,但是總是理不出頭序來,今天聽你這麽一講,我多少有感覺了。所謂的事物是相互關聯,並相互影響。和我打鐵一樣,礦石品質、火候、風力、烯煤都是因素,再加上自己的手感和經驗,才是保證我打出好東西的保證。關聯的一切,這個說法好。我喜歡。迴頭,我也和他們念叨下,給他們也提一提,讓他們也有個認識。”
高三說:“先別呢?等他們一起集中之後吧,畢竟我們在一起還好說,他們還沒有過來,這一說起來,容易人多嘴雜,傳出去不是好事。”
鐵匠大叔說:“我知道了。”
徐淑霞說:“是啊,我想也是,人多嘴亂,別說著說出事來,小心點還好。”
得到他們的支持後,高三的心理還是很滿足的,畢竟大家統一的思想認識,還是他提出來的,相當於是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並不是通過其它什麽壓服,而是用語言去說服的。
隨後,他對徐淑霞說:“你原來也是大家閨秀,可以說是識文斷字的,一會沒有事的話,就到二娃那裏取點紙筆,把剛才大家一起討論的東西,整理迴顧記錄下,整完了讓我看一下。這樣相當於是把很多有用的資料保存下來,同時,還能一段時間後,對照現實和之前的計劃進行比較,找出錯差異,使得以後的計劃能夠更加完善,便於執行。”
徐淑韋說:“我沒有做過,可能做不好?”
高三說:“沒有關係,誰都是從會到不會,你做成流水帳都行,隻要把內容都記下來就行。”
鐵匠大叔說:“老板,你這是要幹什麽啊?還要專門記下來,有什麽用啊?”
高三說:“怎麽說呢?我們國家一直就有記錄的習慣,這一方麵是要記錄當時的內容事實,另一方麵是記錄下來讓後人評判,最後是為後人提供借鑒。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做的東西就是曆史的一部分,有可能流芳千古。所以,用文字記錄是一個好東西。”
鐵匠大叔說:“那對我來說,我隻是一個普通的鐵匠,我是不是也要把我自己的經驗,找個人寫出來,也算是一種記錄啊?可是我的這些東西有什麽用,看的人也就是我的徒弟什麽的?我的徒弟我直接教不就行了,有什麽問題或情況直接說,用的著去記錄經驗和教訓嗎?”
高三說:“還是要說,你的成長真的不錯。由此及彼,已經有節奏的的分析的討論問題,這是一個好的做法,一定要繼續發揚。關於水的事,我也說不太清,但是我知道這兩種高產作物,它們對水的需求並不大,也就是說需要用到水的地方不多,那麽修幾個簡單的引水渠還是可行的,畢竟山裏的泉水還是有的。再說我們也不可能把作物種到半山腰,一般都是在臨近山腳的地方。我們的目的是即要大量種植,又不為小日本天上的偵察機發現。因為你大麵積的種植,會讓小日本看到引發他們的窺探,對青龍峪有著很大的麻煩。同樣這個問題,還體現在房屋的建設上。如果一個村子過大,從天上偵察的小日本一定會看到,這裏是一個大的村落居民點,除了天上偵察外,還會有精通中國的日本特務潛入偵察,這樣就成了大問題。所以,隱真示假,示敵以弱,就成了我們一個必須完善的大方向。而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光我、你、二叔和其他這些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隻有發動群眾,集思廣意才有可能實現目標。”
高三接著說:“可以這麽理解,所有的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孤立的事,都是一環扣一環存在的。任何事情不管大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左右全局。”
二娃聽著眼睛都直了,隻是說了下人口多了之後,糧食怎麽解決的問題,結果都說到高產作物,進而到山地種植,再到房子建設,又扯到日本天上的偵察機,最後就到了小日本的特務潛入偵察,直到影響整個青龍峪的發展。這得是要有什麽樣的想象力和推論啊。不過,再一細想,可不就是,小日本來就是到中國搞侵略的,那裏有東西就占那裏,那裏有的好的就去那裏。所以,隱藏絕對是一個講究,即要自己的搞好發展,又要不能被發現。被發現的結果就是被日本人不斷的打擊和進攻,特別是天空的轟炸,那麽青龍峪就基本上沒有安寧的日子了。可是如果不發展,肯定是不對的,可是發展又會引來小日本的窺探,二娃想著想著,頭不自覺的就大了。
高三見他有點蒙的樣子,拍了拍二娃的肩膀,說:“別想了,再想也想不明白,隻有經曆過,才能意識到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迴頭有空去延安的時候,問下燕主任,有沒有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書,讓你學習下,你就會有理論上的指導和分析方法了。我掌握的也是一點點的皮毛而以。”
二娃一聽說要學習一本書,直接腦袋就大了,就現在的這本《三字經》還沒有學明白,再多點那可太難了。
高三看著二娃一臉的不願意,還是拍了拍他的頭,說:“孔子說:學而知之。努力吧,二娃,以後的路還長,隻要把最基本的學會,特別是學會學習的方法,那麽以後遇到問題時,就會不自覺的去學習和應用了。”
二娃說:“我已經大了,學東西太累啊?”
高三說:“大麽,對我來話,你還是個孩子,所以,沒有關係,學習看起來現在費點事,但是,總比什麽也不學的好。”
二娃嗯了一聲,低下頭,不說話了。
高三看了看鐵匠大叔和徐淑霞2人,說:“你看,麻省雖小五髒俱全。不管再小的地方,事也是很多。從人口到建設,從建設到教育,反正一係列的事再等著我們,希望你們把青龍峪當成自己的家,這樣才會安心的做好一切。”
鐵匠大叔說:“我沒有問題,都開始討論我的個人問題了,想著給我找婆娘,有什麽不願意的,不過你說的這些,我之前有過概念,但是總是理不出頭序來,今天聽你這麽一講,我多少有感覺了。所謂的事物是相互關聯,並相互影響。和我打鐵一樣,礦石品質、火候、風力、烯煤都是因素,再加上自己的手感和經驗,才是保證我打出好東西的保證。關聯的一切,這個說法好。我喜歡。迴頭,我也和他們念叨下,給他們也提一提,讓他們也有個認識。”
高三說:“先別呢?等他們一起集中之後吧,畢竟我們在一起還好說,他們還沒有過來,這一說起來,容易人多嘴雜,傳出去不是好事。”
鐵匠大叔說:“我知道了。”
徐淑霞說:“是啊,我想也是,人多嘴亂,別說著說出事來,小心點還好。”
得到他們的支持後,高三的心理還是很滿足的,畢竟大家統一的思想認識,還是他提出來的,相當於是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並不是通過其它什麽壓服,而是用語言去說服的。
隨後,他對徐淑霞說:“你原來也是大家閨秀,可以說是識文斷字的,一會沒有事的話,就到二娃那裏取點紙筆,把剛才大家一起討論的東西,整理迴顧記錄下,整完了讓我看一下。這樣相當於是把很多有用的資料保存下來,同時,還能一段時間後,對照現實和之前的計劃進行比較,找出錯差異,使得以後的計劃能夠更加完善,便於執行。”
徐淑韋說:“我沒有做過,可能做不好?”
高三說:“沒有關係,誰都是從會到不會,你做成流水帳都行,隻要把內容都記下來就行。”
鐵匠大叔說:“老板,你這是要幹什麽啊?還要專門記下來,有什麽用啊?”
高三說:“怎麽說呢?我們國家一直就有記錄的習慣,這一方麵是要記錄當時的內容事實,另一方麵是記錄下來讓後人評判,最後是為後人提供借鑒。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做的東西就是曆史的一部分,有可能流芳千古。所以,用文字記錄是一個好東西。”
鐵匠大叔說:“那對我來說,我隻是一個普通的鐵匠,我是不是也要把我自己的經驗,找個人寫出來,也算是一種記錄啊?可是我的這些東西有什麽用,看的人也就是我的徒弟什麽的?我的徒弟我直接教不就行了,有什麽問題或情況直接說,用的著去記錄經驗和教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