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卓軒參見皇後殿下,參見皇太子殿下。”
景泰帝沒有發話,卓軒就不想主動迴避,反正皇後母儀天下,理論是是天下萬民之母,哪有兒子迴避母親的道理······
大明百姓打出生那天起,除了自己的生母,居然還有一個無比高貴的國母,這感覺好奇怪!
行禮時,卓軒大著膽子抬眼看了看汪皇後,見她氣質溫婉,舉止卻不失落落大方,真的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好像不宜用是否美貌來評價其姿容。
“本宮知道,你叫卓軒,卓將軍不必多禮。”
一旁的皇太子朱見深直直的望著卓軒,微含笑意的雙眼仿佛會說話:原來你就是卓軒,我聽過你的故事!
朱見深年僅三歲,按這個時代的虛歲計算方法,他已在人世間經曆了四個年頭,所以,他的官方年齡應該是四歲。
“陛下,臣妾送來一碟乳酪,請陛下用一些。哦,皇太子謹記陛下的教誨,每日勤奮習字,都能認出百家姓中的一大半了。”
“嘿嘿嘿······”景泰帝對自己的侄兒好像很不錯,笑著過去摸了摸朱見深的腦袋。
“杭妃殿下到,皇子殿下到!”
聽見門外內侍的通傳聲,卓軒不禁暗中嘀咕起來,景泰帝為何還不讓我迴避?見到一個皇後倒也罷了,如今又見一個幽居深宮的皇妃,景泰帝的損失大了去了!
杭妃領著皇子朱見濟入殿,卓軒擇機給二人行禮,沒忘乘機瞟杭妃一眼。
“約,這大概就是卓將軍吧?卓將軍別多禮。”
杭妃的姿容端雅、清麗,眉眼間自帶一分嫻靜氣韻,與景泰帝倒是很搭。
想景泰帝當初為郕王時,與之婚配的王妃、側室那是經過了當年的太皇太後張氏親自過目的,都是眾裏尋她千百度的人物,端的是既美貌又不失高雅。
年滿兩周歲、虛年三歲的皇子朱見濟平時見了朝中一幫老臣就躲得遠遠的,今日看見卓軒,大約認為他年少,可以視為哥哥輩的人物吧,竟然過來拉著卓軒的衣袖,昂頭笑看他很久。
卓軒看看朱見濟,再看看一旁的朱見深,覺得這趟穿越之旅太過稀裏糊塗,沒搞明白明代這段曆史就大老遠跑來這個時代,似乎占不到未卜先知的便宜。
往後這堂兄弟二人究竟誰會繼任皇帝?可別讓我站錯隊呀。
“濟兒,這位是驍勇善戰的卓將軍,濟兒不可無禮。”
杭妃吩咐朱見濟一番,轉身衝景泰帝道:“陛下,濟兒一大早便吵著要來給他父皇請安,臣妾以為陛下朝政繁冗,後宮的人不便常來打擾,可又經不住他鬧騰,所以,還是來了。”
“嘿嘿嘿······無妨。”畢竟見到了自己的親兒子,景泰帝掩不住臉上的喜悅之色,過去一把抱起朱見濟。
“陛下,臣妾帶來一碟乳酪······”一眼瞥見案上已擺著一碟乳酪,杭妃立馬頓住了。
皇後目光一轉,臉上淺笑依舊,“杭妹妹,皇太子每日給陛下請安,這是禮製,本宮雖是後宮中人,卻並非有意打擾聖駕。”
杭妃雙手交疊於腰間,躬身給皇後施禮,手指在空中劃出兩道優美的弧線。
“皇後娘娘多心了,臣妾隻是自責而已。不過,陛下成日忙於朝政,平時難得閑下來,偶有閑暇,需要的是天倫之樂,而非禮製。”
一句“天倫之樂”讓皇後的笑容瞬間僵在臉上。
大明的皇後大多不幸,昔日宣德皇帝的皇後胡氏生了兩個女兒,無子,最後後位被廢,中宮寶座落在孫氏名下,如今景泰帝的皇後汪氏也生了兩個女兒,無子,而上皇朱祁鎮的皇後錢氏更為不堪,一生無生育,連女兒都沒生一個。
汪皇後待皇太子朱見深極好,視若己出,可她守護的終歸不是景泰帝的兒子,哪像杭氏那樣,守著景泰帝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無人能與她競爭。
卓軒很快就嗅出了皇後與杭妃話裏的意味,一後一妃,語氣溫婉,暗中卻是針尖對麥芒,這樣的紛爭當然也是事關權、利二字,涉及到日後究竟誰主東宮!
往大了說,朱見深、朱見濟堂兄弟二人誰主東宮,關係到大明未來的朝政走向,往小了說,他們二人地位的變與不變,關係到皇後與杭妃這兩個女人的終生命運。
她們大概沒有意識到,兩個女人之間的冷戰毫無意義,眼下景泰帝終日為平定內憂外患而忙碌,無暇多想國之儲君事宜,往後一旦安定下來,天子若動了變更儲君的心思,女人們的影響力就顯得微乎其微,根本左右不了景泰帝的意誌。
“公公快去通稟,我等在此候見陛下!”
門外響起又一道蒼老的聲音,衝淡了一場後宮戲的戲劇效果,景泰帝整整姿容,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皇後與杭妃見狀,立馬各自領著朱見深、朱見濟,從後院那邊匆匆離去。
景泰帝迴到禦座上,命內侍放候見者入殿。
來人是太子太保兼吏部尚書王直等人。
“臣吏部尚書王直等叩見陛下。”
景泰帝瞥見以雄辯見長的王直,嘴角下意識的抖了一下,不過,年輕天子很快就目光一凜,沉沉的掃視眾臣,神色顯得頗為堅毅。
“平身。”
“謝陛下。陛下,昨日聽虜使說,瓦剌請求大明派出使臣,與他們一道去瓦剌,竊以為,往古唐虞之時,天子對諸侯的朝貢無不迴禮,何況朝廷撫育四夷,如同天地含養萬物一般,其中即便有豺狼惡類,也無不包容,醜虜······”
王直在微微晃腦,似乎非常享受這種口若懸河的滋味,隻是,他把瓦剌人稱為“醜虜”,一邊矮化對方,一邊大講聖君包容之德,實在是有點自相矛盾。
“醜虜也先悔過歸順,已蒙陛下寬宥,對其貴在懷柔羈縻,使之感恩慕德,故而臣等懇求陛下派出兩三名使臣,前往瓦剌迴禮,一則觀其虛實,二則開導其善心,如此邊境方可永寧!”
景泰帝一揮衣袖,斷然道:“此事朕已處置妥當,卿等不必多言!”
王直掃視殿中的卓軒,覺得這個少年的存在很礙眼,遲疑片刻,略微拉高聲調道:“朝中百官齊聚奉天門,難道陛下隻想在此端坐不動,而不管百官風吹日曬之苦嗎?”
景泰帝豁然起身,“王卿以為朕在躲事?那好,朕這便前往奉天門!”
這一刻,景泰帝霸氣側漏,再也不見過去那副吳下阿蒙模樣。
景泰帝沒有發話,卓軒就不想主動迴避,反正皇後母儀天下,理論是是天下萬民之母,哪有兒子迴避母親的道理······
大明百姓打出生那天起,除了自己的生母,居然還有一個無比高貴的國母,這感覺好奇怪!
行禮時,卓軒大著膽子抬眼看了看汪皇後,見她氣質溫婉,舉止卻不失落落大方,真的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好像不宜用是否美貌來評價其姿容。
“本宮知道,你叫卓軒,卓將軍不必多禮。”
一旁的皇太子朱見深直直的望著卓軒,微含笑意的雙眼仿佛會說話:原來你就是卓軒,我聽過你的故事!
朱見深年僅三歲,按這個時代的虛歲計算方法,他已在人世間經曆了四個年頭,所以,他的官方年齡應該是四歲。
“陛下,臣妾送來一碟乳酪,請陛下用一些。哦,皇太子謹記陛下的教誨,每日勤奮習字,都能認出百家姓中的一大半了。”
“嘿嘿嘿······”景泰帝對自己的侄兒好像很不錯,笑著過去摸了摸朱見深的腦袋。
“杭妃殿下到,皇子殿下到!”
聽見門外內侍的通傳聲,卓軒不禁暗中嘀咕起來,景泰帝為何還不讓我迴避?見到一個皇後倒也罷了,如今又見一個幽居深宮的皇妃,景泰帝的損失大了去了!
杭妃領著皇子朱見濟入殿,卓軒擇機給二人行禮,沒忘乘機瞟杭妃一眼。
“約,這大概就是卓將軍吧?卓將軍別多禮。”
杭妃的姿容端雅、清麗,眉眼間自帶一分嫻靜氣韻,與景泰帝倒是很搭。
想景泰帝當初為郕王時,與之婚配的王妃、側室那是經過了當年的太皇太後張氏親自過目的,都是眾裏尋她千百度的人物,端的是既美貌又不失高雅。
年滿兩周歲、虛年三歲的皇子朱見濟平時見了朝中一幫老臣就躲得遠遠的,今日看見卓軒,大約認為他年少,可以視為哥哥輩的人物吧,竟然過來拉著卓軒的衣袖,昂頭笑看他很久。
卓軒看看朱見濟,再看看一旁的朱見深,覺得這趟穿越之旅太過稀裏糊塗,沒搞明白明代這段曆史就大老遠跑來這個時代,似乎占不到未卜先知的便宜。
往後這堂兄弟二人究竟誰會繼任皇帝?可別讓我站錯隊呀。
“濟兒,這位是驍勇善戰的卓將軍,濟兒不可無禮。”
杭妃吩咐朱見濟一番,轉身衝景泰帝道:“陛下,濟兒一大早便吵著要來給他父皇請安,臣妾以為陛下朝政繁冗,後宮的人不便常來打擾,可又經不住他鬧騰,所以,還是來了。”
“嘿嘿嘿······無妨。”畢竟見到了自己的親兒子,景泰帝掩不住臉上的喜悅之色,過去一把抱起朱見濟。
“陛下,臣妾帶來一碟乳酪······”一眼瞥見案上已擺著一碟乳酪,杭妃立馬頓住了。
皇後目光一轉,臉上淺笑依舊,“杭妹妹,皇太子每日給陛下請安,這是禮製,本宮雖是後宮中人,卻並非有意打擾聖駕。”
杭妃雙手交疊於腰間,躬身給皇後施禮,手指在空中劃出兩道優美的弧線。
“皇後娘娘多心了,臣妾隻是自責而已。不過,陛下成日忙於朝政,平時難得閑下來,偶有閑暇,需要的是天倫之樂,而非禮製。”
一句“天倫之樂”讓皇後的笑容瞬間僵在臉上。
大明的皇後大多不幸,昔日宣德皇帝的皇後胡氏生了兩個女兒,無子,最後後位被廢,中宮寶座落在孫氏名下,如今景泰帝的皇後汪氏也生了兩個女兒,無子,而上皇朱祁鎮的皇後錢氏更為不堪,一生無生育,連女兒都沒生一個。
汪皇後待皇太子朱見深極好,視若己出,可她守護的終歸不是景泰帝的兒子,哪像杭氏那樣,守著景泰帝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無人能與她競爭。
卓軒很快就嗅出了皇後與杭妃話裏的意味,一後一妃,語氣溫婉,暗中卻是針尖對麥芒,這樣的紛爭當然也是事關權、利二字,涉及到日後究竟誰主東宮!
往大了說,朱見深、朱見濟堂兄弟二人誰主東宮,關係到大明未來的朝政走向,往小了說,他們二人地位的變與不變,關係到皇後與杭妃這兩個女人的終生命運。
她們大概沒有意識到,兩個女人之間的冷戰毫無意義,眼下景泰帝終日為平定內憂外患而忙碌,無暇多想國之儲君事宜,往後一旦安定下來,天子若動了變更儲君的心思,女人們的影響力就顯得微乎其微,根本左右不了景泰帝的意誌。
“公公快去通稟,我等在此候見陛下!”
門外響起又一道蒼老的聲音,衝淡了一場後宮戲的戲劇效果,景泰帝整整姿容,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皇後與杭妃見狀,立馬各自領著朱見深、朱見濟,從後院那邊匆匆離去。
景泰帝迴到禦座上,命內侍放候見者入殿。
來人是太子太保兼吏部尚書王直等人。
“臣吏部尚書王直等叩見陛下。”
景泰帝瞥見以雄辯見長的王直,嘴角下意識的抖了一下,不過,年輕天子很快就目光一凜,沉沉的掃視眾臣,神色顯得頗為堅毅。
“平身。”
“謝陛下。陛下,昨日聽虜使說,瓦剌請求大明派出使臣,與他們一道去瓦剌,竊以為,往古唐虞之時,天子對諸侯的朝貢無不迴禮,何況朝廷撫育四夷,如同天地含養萬物一般,其中即便有豺狼惡類,也無不包容,醜虜······”
王直在微微晃腦,似乎非常享受這種口若懸河的滋味,隻是,他把瓦剌人稱為“醜虜”,一邊矮化對方,一邊大講聖君包容之德,實在是有點自相矛盾。
“醜虜也先悔過歸順,已蒙陛下寬宥,對其貴在懷柔羈縻,使之感恩慕德,故而臣等懇求陛下派出兩三名使臣,前往瓦剌迴禮,一則觀其虛實,二則開導其善心,如此邊境方可永寧!”
景泰帝一揮衣袖,斷然道:“此事朕已處置妥當,卿等不必多言!”
王直掃視殿中的卓軒,覺得這個少年的存在很礙眼,遲疑片刻,略微拉高聲調道:“朝中百官齊聚奉天門,難道陛下隻想在此端坐不動,而不管百官風吹日曬之苦嗎?”
景泰帝豁然起身,“王卿以為朕在躲事?那好,朕這便前往奉天門!”
這一刻,景泰帝霸氣側漏,再也不見過去那副吳下阿蒙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