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秋雨終於停了,中秋節將至,仆人們忙於修葺宅院,後院中傳來縷縷琴音,非常的悅耳。
“柳絮妹妹的琴藝日日精進,她真有天賦,起意做任何事都能做好!”
卓軒站在院子由衷的讚了一句,見一旁的采兒、蓼兒聽了此話直點頭,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覺得柳絮天生就是千金大小姐的命,落籍沒幾天,已然成了一名深受丫鬟、仆婦擁戴的女主人。
“她即將與人比試女紅,卻不把心思放在針線活上,難道想認輸?”
蓼兒很詫異的看了卓軒一眼,旋即一笑,雙眼瞬間成了月牙狀。
“卓爺,蓼兒見識過了,小姐心靈手巧,世上恐怕找不出可與小姐比肩的閨閣女子,小姐隻須花三成功夫,便能輕鬆將別人比下去!”
“對方也是一個心靈手巧的閨閣女子,唉,切莫大意失荊州!”
卓軒腦中很快就映出了薛寶嬋的姿容,這個看上去既有教養,又不失倔強的貴族女子,給他留下了不錯的印象,而且生得貌美如花,不遜於柳絮······
不不不,她一個外人,怎比得了柳絮妹妹!
“今日卓爺出門,要人隨侍麽?”采兒小聲問道。
昨夜宮中內侍上門傳旨,讓卓軒今日辰正時去南會同館,與內閣首輔陳循一道,會見朝鮮、建州女真使臣。
從天子近侍宦官嘴上得知,這是一次頗為隱秘的會晤,除了陳循與卓軒,再無第三人到場,連禮部官員也罕見的缺席了這場外事活動。
而卓軒奉旨參與外事活動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演戲!
“不必,你們迴小姐身邊做事。”
在如縷的琴音中,卓軒離開宅院,乘馬車直奔東安門。
時辰尚早,他先繞道去柳元打理的市樓,瞧瞧藥材銷售進度。
“卓軒,嘿嘿嘿······有朋友幫忙生意好做多了,這不,天剛亮就來了五撥客人,將藥材搶購一空,二萬二千餘兩銀子的進賬,咱們發大財嘍!”
柳元一見卓軒就開口報喜,雖然興奮,但神色中多了分從容,目光隻在卓軒臉上停留了片刻功夫,很快又轉向櫃台前。
兩名漢子剛剛入店,正在仔細打量儲存金瘡藥的瓷罐。
“東溟百花散,名兒倒是玄虛,不知療效如何?”
柳元含笑衝兩名漢子點點頭,熱情而又不顯肉麻,很得體的道:“這是新藥,與那些舊的金瘡藥相比,改進極大,至於療效如何,我可不便自賣自誇,反正此藥熱銷京城,客官用後便知療效。”
“某等是習武之人,又做了人家的家丁,替人看家護院,平時舞槍弄棒的,甚至要與賊人交手,受傷是常有的事,若此藥管用,價錢公道,咱們往後就隻認東溟百花散了!”
“好說,客官先買一罐迴去試試,若是覺得療效勝過其它金瘡藥,再來光顧蔽店不遲。”
“名字有趣,這瓷罐也看著順眼,那就先買一罐吧,這價錢······”
“每罐一兩銀子。”
“嗯,與別的金瘡藥等價,幹脆來兩罐,咱們還有一大幫弟兄呢。”
這處市樓位於主街,一塊“永生堂”的牌子高高懸在門前,非常醒目,不少客人陸陸續續進店,柳元與兩名幫傭忙得不可開交,無暇與卓軒說話。
“柳元,速命人運來下一批藥材。”
“誒!”
卓軒不便在永生堂幹擾自家生意,就扔下一聲吩咐,獨自步行至東安門外,一名中年宦官遠遠的衝他張望片刻,快步迎了過來。
“那天在皇城內,灑家見過閣下,沒錯,閣下便是卓將軍,快請卓將軍進東安門更衣。”
卓軒斜視此人,淡淡應道:“我是庶人,不是將軍。”
“瞧卓將軍說的,若無人吩咐,灑家豈敢胡亂稱唿?等會換上一品武官朝服,閣下便知自己極像一位真正的將軍。”
“隻是像而已!我知道了,讓我扮將軍嚇嚇人,做做樣子,過後脫下朝服,便又是一介庶民。”
“嘿嘿嘿······庶民也不是誰都能穿上一品武官朝服的,就閣下有這樣的福分。”
卓軒的心境早已融入生意場,習慣了做庶民,對將軍的名頭無感,當即不太情願的隨宦官進了東安門,在一處偏殿內換上朝服。
出門後,見一輛馬車停在通往東華門的甬道上,車簾開著,露出了薛寶嬋潔淨的麵容。
正在等候東華門禁衛迴話,並乘機瀏覽皇城風景的薛寶嬋瞥見卓軒的穿戴,一臉的詫異,本能的伸手想要闔上車簾,卻遲疑著,最後緩緩放下手。
“聽人說,你是一個藥材商人,沒料到此話竟是訛傳,原來閣下是一品武官,小女子失敬,還望閣下海涵。”
卓軒自嘲似的笑道:“我本商人,路遇一名中官,沒頭沒腦的將我叫到皇城,讓我穿上武官朝服,列席宮中儀仗。”
“儀仗?”薛寶嬋眨了半天眼睛,最後幽然歎道:“內廷真會找人!”
一名小丫鬟從東華門那邊匆匆走來,衝薛寶嬋稟道:“小姐,禁衛答應放咱們入宮。”
薛寶嬋朝卓軒微微一笑,闔上車簾,然後吩咐車夫啟動馬車駛往東華門。
卓軒愣在原地想了很久,仍不明白那句“內廷真會找人”是何意思。
宦官將他引到南會同館,一名身著二品朝服的文官候在那裏,宦官告訴他,這名年過六旬的老者正是內閣首輔、戶部尚書陳循。
“本官知道,你叫卓軒,戰功卓著,且言談驚人,今日隨我會見朝鮮、建州女真使臣,你的品秩是一品,我卻是二品,倒是新鮮,嘻嘻嘻······”
陳循的氣質極為儒雅,隻是笑聲讓卓軒聽起來很不爽,他知道時下的士子大多喜歡用“公”或“翁”來敬稱當朝宰輔,就想搞點小花樣,乘機捉弄陳循一番。
“卓軒能見到陳大學士,實乃三生有幸,請受小子一拜,陳公······公。”
口齒不太伶俐似的,將“公”拉得很長,末了又輕叫一聲“公”字,把敬稱生生叫成了疊字,陳循一不小心,就成了別人口中的公公。
公公?我可是飽學之士,不是太監啊!陳循微微蹙眉,還以為自己的聽覺出了問題,也沒怎麽生氣,“罷了,罷了,別行大禮,往後你嘴上能放利索點,本官便知足了。”
“柳絮妹妹的琴藝日日精進,她真有天賦,起意做任何事都能做好!”
卓軒站在院子由衷的讚了一句,見一旁的采兒、蓼兒聽了此話直點頭,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覺得柳絮天生就是千金大小姐的命,落籍沒幾天,已然成了一名深受丫鬟、仆婦擁戴的女主人。
“她即將與人比試女紅,卻不把心思放在針線活上,難道想認輸?”
蓼兒很詫異的看了卓軒一眼,旋即一笑,雙眼瞬間成了月牙狀。
“卓爺,蓼兒見識過了,小姐心靈手巧,世上恐怕找不出可與小姐比肩的閨閣女子,小姐隻須花三成功夫,便能輕鬆將別人比下去!”
“對方也是一個心靈手巧的閨閣女子,唉,切莫大意失荊州!”
卓軒腦中很快就映出了薛寶嬋的姿容,這個看上去既有教養,又不失倔強的貴族女子,給他留下了不錯的印象,而且生得貌美如花,不遜於柳絮······
不不不,她一個外人,怎比得了柳絮妹妹!
“今日卓爺出門,要人隨侍麽?”采兒小聲問道。
昨夜宮中內侍上門傳旨,讓卓軒今日辰正時去南會同館,與內閣首輔陳循一道,會見朝鮮、建州女真使臣。
從天子近侍宦官嘴上得知,這是一次頗為隱秘的會晤,除了陳循與卓軒,再無第三人到場,連禮部官員也罕見的缺席了這場外事活動。
而卓軒奉旨參與外事活動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演戲!
“不必,你們迴小姐身邊做事。”
在如縷的琴音中,卓軒離開宅院,乘馬車直奔東安門。
時辰尚早,他先繞道去柳元打理的市樓,瞧瞧藥材銷售進度。
“卓軒,嘿嘿嘿······有朋友幫忙生意好做多了,這不,天剛亮就來了五撥客人,將藥材搶購一空,二萬二千餘兩銀子的進賬,咱們發大財嘍!”
柳元一見卓軒就開口報喜,雖然興奮,但神色中多了分從容,目光隻在卓軒臉上停留了片刻功夫,很快又轉向櫃台前。
兩名漢子剛剛入店,正在仔細打量儲存金瘡藥的瓷罐。
“東溟百花散,名兒倒是玄虛,不知療效如何?”
柳元含笑衝兩名漢子點點頭,熱情而又不顯肉麻,很得體的道:“這是新藥,與那些舊的金瘡藥相比,改進極大,至於療效如何,我可不便自賣自誇,反正此藥熱銷京城,客官用後便知療效。”
“某等是習武之人,又做了人家的家丁,替人看家護院,平時舞槍弄棒的,甚至要與賊人交手,受傷是常有的事,若此藥管用,價錢公道,咱們往後就隻認東溟百花散了!”
“好說,客官先買一罐迴去試試,若是覺得療效勝過其它金瘡藥,再來光顧蔽店不遲。”
“名字有趣,這瓷罐也看著順眼,那就先買一罐吧,這價錢······”
“每罐一兩銀子。”
“嗯,與別的金瘡藥等價,幹脆來兩罐,咱們還有一大幫弟兄呢。”
這處市樓位於主街,一塊“永生堂”的牌子高高懸在門前,非常醒目,不少客人陸陸續續進店,柳元與兩名幫傭忙得不可開交,無暇與卓軒說話。
“柳元,速命人運來下一批藥材。”
“誒!”
卓軒不便在永生堂幹擾自家生意,就扔下一聲吩咐,獨自步行至東安門外,一名中年宦官遠遠的衝他張望片刻,快步迎了過來。
“那天在皇城內,灑家見過閣下,沒錯,閣下便是卓將軍,快請卓將軍進東安門更衣。”
卓軒斜視此人,淡淡應道:“我是庶人,不是將軍。”
“瞧卓將軍說的,若無人吩咐,灑家豈敢胡亂稱唿?等會換上一品武官朝服,閣下便知自己極像一位真正的將軍。”
“隻是像而已!我知道了,讓我扮將軍嚇嚇人,做做樣子,過後脫下朝服,便又是一介庶民。”
“嘿嘿嘿······庶民也不是誰都能穿上一品武官朝服的,就閣下有這樣的福分。”
卓軒的心境早已融入生意場,習慣了做庶民,對將軍的名頭無感,當即不太情願的隨宦官進了東安門,在一處偏殿內換上朝服。
出門後,見一輛馬車停在通往東華門的甬道上,車簾開著,露出了薛寶嬋潔淨的麵容。
正在等候東華門禁衛迴話,並乘機瀏覽皇城風景的薛寶嬋瞥見卓軒的穿戴,一臉的詫異,本能的伸手想要闔上車簾,卻遲疑著,最後緩緩放下手。
“聽人說,你是一個藥材商人,沒料到此話竟是訛傳,原來閣下是一品武官,小女子失敬,還望閣下海涵。”
卓軒自嘲似的笑道:“我本商人,路遇一名中官,沒頭沒腦的將我叫到皇城,讓我穿上武官朝服,列席宮中儀仗。”
“儀仗?”薛寶嬋眨了半天眼睛,最後幽然歎道:“內廷真會找人!”
一名小丫鬟從東華門那邊匆匆走來,衝薛寶嬋稟道:“小姐,禁衛答應放咱們入宮。”
薛寶嬋朝卓軒微微一笑,闔上車簾,然後吩咐車夫啟動馬車駛往東華門。
卓軒愣在原地想了很久,仍不明白那句“內廷真會找人”是何意思。
宦官將他引到南會同館,一名身著二品朝服的文官候在那裏,宦官告訴他,這名年過六旬的老者正是內閣首輔、戶部尚書陳循。
“本官知道,你叫卓軒,戰功卓著,且言談驚人,今日隨我會見朝鮮、建州女真使臣,你的品秩是一品,我卻是二品,倒是新鮮,嘻嘻嘻······”
陳循的氣質極為儒雅,隻是笑聲讓卓軒聽起來很不爽,他知道時下的士子大多喜歡用“公”或“翁”來敬稱當朝宰輔,就想搞點小花樣,乘機捉弄陳循一番。
“卓軒能見到陳大學士,實乃三生有幸,請受小子一拜,陳公······公。”
口齒不太伶俐似的,將“公”拉得很長,末了又輕叫一聲“公”字,把敬稱生生叫成了疊字,陳循一不小心,就成了別人口中的公公。
公公?我可是飽學之士,不是太監啊!陳循微微蹙眉,還以為自己的聽覺出了問題,也沒怎麽生氣,“罷了,罷了,別行大禮,往後你嘴上能放利索點,本官便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