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公沙門無法忍受初新的目光。


    那種憐憫和同情的目光,已快逼得他發瘋。


    他直截了當地問道:“你想說什麽?”


    初新平和地迴答:“他是你的兒子麽?”


    寶公沙門的心在收縮。


    他好像被戳中了痛處。


    他凝重的表情已出賣了一切。


    初新終於明白寶公沙門為何會將菩提流支捧得那麽高了。血濃於水,自己的兒子來執掌淨土宗,總好過外人。


    可他無論算得再如何快,也絕對想不到,自己布下的陷阱居然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他有些不安,他的意誌已經動搖。


    他是人,他無法做到太上忘情。


    所以他難免會輸,隻要有人比他更快,比他更強。


    “這一招,我沒算到。”他開口道。


    “你確實算不到,因為就連我們也不曾想到。”初新道。


    “可你現在也實在不該告訴我這些。”寶公沙門道。


    初新無奈地笑了笑:“確實。”


    他知道自己已成功激怒了寶公沙門,然而他的半邊身子卻也變得僵硬疼痛。


    一個人處在憤怒狀態下的時候,他的人會變得更危險,露出的破綻也會更多。


    這本就是一柄劍的雙鋒。


    青衫女人驚訝地發現,懷中的人變了模樣,變得年輕,變得英俊,臉上的線條也變得柔和。


    懷中的人竟赫然是菩提流支。


    與那副她所熟知的麵容一同消失的,還有圍繞在周身的氣流。


    “攝魂術?”她如夢方醒,望向了在論法台角落處的“菩提流支”。


    那根本不是菩提流支,而是披著紅袍的達摩。


    達摩正以冰冷的目光注視著她,迎接她熾熱的眼神。


    當她第一次聽聞那身紅袍出現於洛陽時,她就已經開始琢磨如何毀滅他。


    可為何她的眼裏仍然淚水充盈?


    成為“古樹”的領袖,究竟獲得了什麽,又失去了什麽?


    青衫女人也很想問他一句,多年來苦行僧的生活,能否為他帶去內心的平靜。


    每個人都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


    其實恨不過是源自愛,恨越深重,愛就越深重。


    她放下懷中的菩提流支,就放在血泊裏,緩緩走向在角落的達摩。


    “釋迦為何拈花微笑?”她問達摩。


    達摩沒有迴答。


    這本就是個用言語無法迴答的問題。


    “既然能讓眾生喜樂,為何不能讓我如願?”


    她想問他,終究沒有開口。


    她的眼睛替她問出了這個問題。


    達摩笑了笑:“釋迦不過是隻小猴子。”


    他好像在迴答這個問題,也好像在迴答上一個問題,又好像什麽也沒有迴答。


    木盒中的頭顱是不是釋迦牟尼,本該引世人糾纏不休,在他們這裏,卻變得一文不值。


    青衫女人又想起了那天。


    春風,楊柳,拂曉,漸隱的月。


    紅色兜帽下的人目光溫柔,卻說著世上最殘忍的話語。


    “你為什麽要走?”她質問道。


    “我們認識嗎?”他反問道。


    她愕然。


    朝夕相伴幾十天,他唯一的饋贈竟如是。


    更讓她震驚的是,在他眼中竟無任何偽裝的顏色,仿佛他們真是素未謀麵的陌生人。


    “好,很好。”她說。


    “那我走了?”他竟然還要禮貌地請示道。


    她撇過頭去,避免眼淚噴湧而出。


    她想大聲讓他滾,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遠處有星光,她就抬眼去看星光。


    她不愛星光,她更愛那些眩目的光彩。


    她喜歡讚美、阿諛,喜歡享受、奢侈,喜歡被人喜歡。


    沒有男人會拒絕她的請求。


    可當她心甘情願地放下這一切去追逐時,為何什麽也得不到呢?


    是否輕易被得到,就會變得不受珍惜?


    那天,他們分別。


    初新幾乎連站也站不穩。


    半邊身子麻痹對他實在影響太大,可他的嘴還能自如地活動。


    他望向寶公沙門,道:“多行不義必自斃,我勸你還是趁早悔過,束手就擒。”


    寶公沙門打量著初新,眼神已平靜下來。


    他平複情感的能力顯然比一般人更強。


    他忽然歎了口氣,道:“你比我想象中還要難纏,難纏得多,可你還是做錯了一件事。”


    “什麽事?”初新問道。


    “你應該在我出手之前告訴我,”寶公沙門道,“趁我急火攻心,你還有幾分戰勝我的機會。”


    “我不敢。”初新赧然道。


    “不敢?”寶公沙門有些疑惑。


    初新道:“若我在此之前便出言相激,你的攻勢將會更兇猛,更快,一擊之下,我並無把握接住。”


    寶公沙門嗤笑道:“你倒是個聰明人。”


    話音未落,他的第二輪攻勢已襲來。


    初新與他之間本就沒有多少距離,中間也沒隔著什麽人。


    寶公沙門伸手一掌就已至初新麵前。


    這一掌的威力不僅在力,還在於其所攜帶的內息,在那一瞬間,寶公沙門通身的氣流幾乎消失,完全集中到了他的手掌之上。


    初新苦笑,若中了這一掌,他的另外半邊身子也將再無法動彈。


    他有些後悔,後悔自己不該激怒寶公沙門,也過分高估了自己此刻的能力。


    他躲不掉這一掌。


    他隻能閉上雙眼,迎接將要到來的死亡。


    死亡是什麽滋味呢?


    他也曾有過瀕臨死亡的瞬間,可他從未品嚐過死亡的味道。


    或許坦然麵對,那味道能夠更香甜些。


    一道人影突然阻隔在他與寶公沙門之間。


    一個很老很老的人伸手迎上了他的掌。


    寶公沙門手上的勁力瞬息間無影無蹤。


    寶公沙門很驚訝,因為眼前的老者本該死了。


    可他偏偏活著,活得好好的。


    “好久不見了,寶公。”老人沙啞著嗓音道。


    “你還活著。”寶公沙門道。


    這當然是句廢話。


    “我如果不死,又怎能釣出你這條大魚?”老人沉聲道。


    “很好,能被你視作大魚,實在是我的榮幸,”寶公沙門笑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是我的老師。”


    “你的老師?”老人不解道。


    “我曾經相信過禪宗,相信過你所提倡的理念,也很努力地學習過,”寶公沙門道,“我還去聽過你的課,在西方的某個小國度。”


    老人若有所思道:“想必那已經是二十年之前的事了。”


    “那時,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修佛這個道理,我簡直深信不疑。”寶公沙門的聲音發生了變化,語調近乎咆哮。


    老人歎息道:“可你最後為何放棄了?難道是因為拈花微笑的不是佛祖,而是一隻小猴子?”


    寶公沙門冷冷道:“不,那個故事在當時的我看來,仍然具有神話般的色彩,令人癡迷。讓我失望的不是那隻小猴子,而是人,是我們這種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教養的人。”


    老人沉默。


    寶公沙門道:“眾生無法獲得拯救,更無法自救。人沒有佛性,成佛是一個騙局,佛本身,也是一種虛無縹緲的色相。”


    初新在聽著,他發現寶公沙門所言,有些也正是他的所想。


    寶公沙門忽然轉向他,說道:“所以你會發現,對某些人的仁慈,就是對所有人的殘忍。”


    “那麽,為什麽你還裝作是佛的信徒?”初新反問他。


    “因為我要懲罰我自己,”寶公沙門牙關緊咬,“我曾經的信仰,害死了......”


    他的話語聲戛然而止,他額角的肉瘤仿佛也因痛苦而變得沉重,似已不願再提及往事。


    他問老人:“你一直在永寧寺的高塔上生活?”


    老人道:“一直。”


    寶公沙門道:“不曾下來過?”


    老人說:“最近才剛剛下來過。”


    寶公沙門有些驚訝:“高塔之上,無依無憑,你靠什麽活著?”


    老人道:“露水和苔蘚。”


    元子攸問道:“露水和苔蘚也能食用?”


    對於錦衣玉食的他而言,這確實太不可思議了。


    他甚至懷疑老人在說謊。


    可初新卻相信老人說的話,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露水和苔蘚就足夠讓他活下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洛陽春風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小小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小小少並收藏洛陽春風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