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再次見到陳慶之的時候,他旁邊還有個年輕人。
陳慶之轉過頭對年輕人笑道:“我已經到了地方。”
年輕人也迴應般笑了笑,說:“陳大哥慢走。”
謝勝有些驚訝:自己的主帥好像人緣總是那麽不錯,到哪裏都能交到朋友,更要緊的是,他在險地所表現的那種從容不迫的風度,常常使人神往。
隻有陳慶之自己知道,剛才的情況有多複雜,多微妙。
他,謝勝,還有他帶進城的兄弟們,隨時有可能暴死街頭。
子先生,尓朱榮,都是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他們的悲喜好惡是很難揣度的,同這樣的人相處,如同於刀尖起舞。
或許子先生還需要他攻下洛陽城揚南梁威風,或許爾朱榮還指望他震懾甚至清掃北魏餘留的那些沒落貴族,但他和他的陳家軍也隨時可能成為棄卒,他的不敗神話可能因為爾朱榮和子先生的一句話而改寫。
他們已經攻至洛陽,已快來到路途的終點,當一件事物走向圓滿之時,它離消亡也就不遠了。
最讓陳慶之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那個年輕人。方才發生的事一點一點迴到他的腦海。
陳慶之的劍迴到劍鞘之中,劍雖隱鋒,銳氣仍存,年輕人仍能感受到劍氣。
那劍氣不是由劍本身散發的,而是由陳慶之帶來的。鋒利的人,本就是劍,銳意可傷人。
可年輕人臉上沒有半點兒懼色,他的記憶中有更恐怖的畫麵,更絕望的情形出現過。
那種鎮定讓陳慶之感到驚訝,他問年輕人:“你叫什麽名字?是哪裏人?”
年輕人淡淡迴答道:“武川,宇文泰。”
陳慶之慨歎道:“原來是爾朱榮身邊的大紅人,年紀輕輕的,就有如斯成就。”
宇文泰微微一笑,道:“紅人是紅人,可惜沒有什麽實權。”
陳慶之問:“為什麽?”
宇文泰折了一條路邊的枯枝,道:“你該明白,有些功勞和戰績是見不得光的。”
見不得光,就意味著無法服眾。
陳慶之懂了,他大笑著說道:“所以你需要一個見得光的機會?”
宇文泰認真地點了點頭。
不知為何,陳慶之心頭湧上一股莫名的傷感。
他想起了自己的兄長。
他當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今日的地位是來源於何處,他也當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兄長在從事些怎樣的活動。
他很想見他的兄長一麵。
他對宇文泰說:“你想讓我怎麽做?”
宇文泰有些疑怪地看著陳慶之,他沒想到陳慶之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他說:“我知道洛陽是你最後的戰場,也知道你就算不敗,也不可能再贏下去了。”他折斷了手中的枯枝,一字字道:“無論結果如何,我想成為這一戰與你較量的人。”
陳慶之看著宇文泰,很是震驚,他終於知道為何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能成為爾朱榮的心腹,少年自有他能依恃的優勢,能麵不改色地對名滿天下的白袍將軍說出這番不卑不亢的話,本就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出乎宇文泰意料的是,陳慶之對他說:“行,我給你找個機會。”
初新的頭被蒙上,蒙了很久。
那塊黑布上殘餘的香味並沒有讓他因為被點中穴道而產生的酸痛得到緩解,反倒令他陷入了更深的挫敗感之中。
黑布被一層層摘下,楊二娘在他麵前望著他,他則坐在一個小石凳上。
這又是間很小很精致的院子。洛陽似乎有成千上萬這樣的院落,裏麵藏匿著懷春的少女、發芽的期待或是醞釀中的陰謀,等待外麵世界的人造訪。
楊二娘的笑依然很甜,在初新看來,那笑容已褪去了曾經的風塵,變得青春可人。
楊二娘明明是個看起來比實際年紀大得多的人,她之前還搭救過自己,她沒有理由這樣做。
“二娘,為什麽?”初新問道。
楊二娘道:“你不喜歡這個小院子?”
初新不解:“我為什麽要喜歡這個小院子?”
楊二娘道:“因為這幾天你都要待在這裏,不能出去。”
初新的四肢重得像鉛塊,根本舉不起來,與身體的聯係也極其微弱,他的聲音也不由自主地變得低沉了:“我得出去,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楊二娘道:“我知道,所以我不想讓你礙事。”
風很熱,院子裏有不知名的花香,初新的汗珠席卷著不安和膽怯滾下,楊二娘的臉卻冷得像塊大理石。
“你不是楊二娘。”初新忽然道。
“楊二娘”的眼中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驚奇。她沒有繼續掩飾,而是問道:“你怎麽會知道?”
初新驗證了自己的猜測,解釋道:“如果是楊二娘,她不必大費周章地來點我的穴道。她是用毒的天才。”
“楊二娘”目光理透著狡黠的笑意,道:“就算她用毒用得再好,得罪了子先生,隻有逃命的份兒。”
“得罪了子先生?”初新不解道。
“因為你,”“楊二娘”說,“紫陽集上,她救了你,自然也就得罪了子先生。”
她的語氣間,仿佛泛著一抹難言的情愫。
“她現在在哪兒?”初新問道。
“你不用擔心,”譏誚的笑容再次浮現於“楊二娘”眉宇之間,“她的臉已經完完全全變成了另一個人的,隻要她不再用毒,不會有人知曉她的真實身份。”
初新想到了些什麽,胃裏翻滾著。
“你戴著的麵具,是從她臉上撕下的?”問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嘴裏泛著酸水。
“時間太緊了,而我又需要這張臉讓你入網......”“楊二娘”開始後退,她身側那兩個軟骨女人也跟著緩緩朝庭院之外移動。
她們的身法不快,卻似霧一般難以捉摸。
“你到底是什麽人?”
當初新問出這個問題時,她們已消失不見。他重新留在了死一般的寂靜和絕望之中,動彈不得。
離鬥法僅僅一日之隔,太陽快要落山。與小院裏不同的是,洛陽城已變得熱鬧。
銅駝大街的兩側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攤位,吃的、喝的、玩的、穿的,應有盡有。
“楊二娘”興致滿滿地觀看著路邊賣藝的壯漢徒手劈開六塊磚頭,兩口吃下一顆毛蛋。想到尚未破殼而出的雛鳥,柔軟光滑的羽毛還沒有堅硬到難以咀嚼,已經受困於蛋清圍成的方寸天地之間,成為人類的口中之物,她不由有些傷感。
忽然,她瞥見三個年輕男人由不遠處匆匆而過,連忙側過臉去,避免被發現。
她才記起自己的臉還列在名人榜上,是子先生追殺的對象,連忙在一處絲綢攤裏買了一塊遮臉的巾帶。
兩名軟骨女人時刻跟在她身後,保持著合適的距離,卻始終一語不發,像兩座冷漠的冰山。
那三個年輕人是唐觴、吳惆、吳悵。
他們正走街串巷地尋找著初新的蹤影,不是為了執行子先生的格殺命令,而是要得到能製衡子先生的幾頁紙。
司馬笙同他們說的並不多,很多計劃與安排,司馬笙寧可使之爛在腦袋裏,也絕不願意輕言於人。
司馬笙同他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找到初新,不論死活,否則我們的家人都得遭殃”。
這句話便足夠驅策他們馬不停蹄了。
他們不知道遠在荊襄的親朋麵臨怎樣兇險的局麵,他們隻能全力以赴,殊不知,他們與他們的父輩都將要落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陳慶之轉過頭對年輕人笑道:“我已經到了地方。”
年輕人也迴應般笑了笑,說:“陳大哥慢走。”
謝勝有些驚訝:自己的主帥好像人緣總是那麽不錯,到哪裏都能交到朋友,更要緊的是,他在險地所表現的那種從容不迫的風度,常常使人神往。
隻有陳慶之自己知道,剛才的情況有多複雜,多微妙。
他,謝勝,還有他帶進城的兄弟們,隨時有可能暴死街頭。
子先生,尓朱榮,都是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他們的悲喜好惡是很難揣度的,同這樣的人相處,如同於刀尖起舞。
或許子先生還需要他攻下洛陽城揚南梁威風,或許爾朱榮還指望他震懾甚至清掃北魏餘留的那些沒落貴族,但他和他的陳家軍也隨時可能成為棄卒,他的不敗神話可能因為爾朱榮和子先生的一句話而改寫。
他們已經攻至洛陽,已快來到路途的終點,當一件事物走向圓滿之時,它離消亡也就不遠了。
最讓陳慶之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那個年輕人。方才發生的事一點一點迴到他的腦海。
陳慶之的劍迴到劍鞘之中,劍雖隱鋒,銳氣仍存,年輕人仍能感受到劍氣。
那劍氣不是由劍本身散發的,而是由陳慶之帶來的。鋒利的人,本就是劍,銳意可傷人。
可年輕人臉上沒有半點兒懼色,他的記憶中有更恐怖的畫麵,更絕望的情形出現過。
那種鎮定讓陳慶之感到驚訝,他問年輕人:“你叫什麽名字?是哪裏人?”
年輕人淡淡迴答道:“武川,宇文泰。”
陳慶之慨歎道:“原來是爾朱榮身邊的大紅人,年紀輕輕的,就有如斯成就。”
宇文泰微微一笑,道:“紅人是紅人,可惜沒有什麽實權。”
陳慶之問:“為什麽?”
宇文泰折了一條路邊的枯枝,道:“你該明白,有些功勞和戰績是見不得光的。”
見不得光,就意味著無法服眾。
陳慶之懂了,他大笑著說道:“所以你需要一個見得光的機會?”
宇文泰認真地點了點頭。
不知為何,陳慶之心頭湧上一股莫名的傷感。
他想起了自己的兄長。
他當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今日的地位是來源於何處,他也當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兄長在從事些怎樣的活動。
他很想見他的兄長一麵。
他對宇文泰說:“你想讓我怎麽做?”
宇文泰有些疑怪地看著陳慶之,他沒想到陳慶之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他說:“我知道洛陽是你最後的戰場,也知道你就算不敗,也不可能再贏下去了。”他折斷了手中的枯枝,一字字道:“無論結果如何,我想成為這一戰與你較量的人。”
陳慶之看著宇文泰,很是震驚,他終於知道為何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能成為爾朱榮的心腹,少年自有他能依恃的優勢,能麵不改色地對名滿天下的白袍將軍說出這番不卑不亢的話,本就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出乎宇文泰意料的是,陳慶之對他說:“行,我給你找個機會。”
初新的頭被蒙上,蒙了很久。
那塊黑布上殘餘的香味並沒有讓他因為被點中穴道而產生的酸痛得到緩解,反倒令他陷入了更深的挫敗感之中。
黑布被一層層摘下,楊二娘在他麵前望著他,他則坐在一個小石凳上。
這又是間很小很精致的院子。洛陽似乎有成千上萬這樣的院落,裏麵藏匿著懷春的少女、發芽的期待或是醞釀中的陰謀,等待外麵世界的人造訪。
楊二娘的笑依然很甜,在初新看來,那笑容已褪去了曾經的風塵,變得青春可人。
楊二娘明明是個看起來比實際年紀大得多的人,她之前還搭救過自己,她沒有理由這樣做。
“二娘,為什麽?”初新問道。
楊二娘道:“你不喜歡這個小院子?”
初新不解:“我為什麽要喜歡這個小院子?”
楊二娘道:“因為這幾天你都要待在這裏,不能出去。”
初新的四肢重得像鉛塊,根本舉不起來,與身體的聯係也極其微弱,他的聲音也不由自主地變得低沉了:“我得出去,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楊二娘道:“我知道,所以我不想讓你礙事。”
風很熱,院子裏有不知名的花香,初新的汗珠席卷著不安和膽怯滾下,楊二娘的臉卻冷得像塊大理石。
“你不是楊二娘。”初新忽然道。
“楊二娘”的眼中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驚奇。她沒有繼續掩飾,而是問道:“你怎麽會知道?”
初新驗證了自己的猜測,解釋道:“如果是楊二娘,她不必大費周章地來點我的穴道。她是用毒的天才。”
“楊二娘”目光理透著狡黠的笑意,道:“就算她用毒用得再好,得罪了子先生,隻有逃命的份兒。”
“得罪了子先生?”初新不解道。
“因為你,”“楊二娘”說,“紫陽集上,她救了你,自然也就得罪了子先生。”
她的語氣間,仿佛泛著一抹難言的情愫。
“她現在在哪兒?”初新問道。
“你不用擔心,”譏誚的笑容再次浮現於“楊二娘”眉宇之間,“她的臉已經完完全全變成了另一個人的,隻要她不再用毒,不會有人知曉她的真實身份。”
初新想到了些什麽,胃裏翻滾著。
“你戴著的麵具,是從她臉上撕下的?”問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嘴裏泛著酸水。
“時間太緊了,而我又需要這張臉讓你入網......”“楊二娘”開始後退,她身側那兩個軟骨女人也跟著緩緩朝庭院之外移動。
她們的身法不快,卻似霧一般難以捉摸。
“你到底是什麽人?”
當初新問出這個問題時,她們已消失不見。他重新留在了死一般的寂靜和絕望之中,動彈不得。
離鬥法僅僅一日之隔,太陽快要落山。與小院裏不同的是,洛陽城已變得熱鬧。
銅駝大街的兩側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攤位,吃的、喝的、玩的、穿的,應有盡有。
“楊二娘”興致滿滿地觀看著路邊賣藝的壯漢徒手劈開六塊磚頭,兩口吃下一顆毛蛋。想到尚未破殼而出的雛鳥,柔軟光滑的羽毛還沒有堅硬到難以咀嚼,已經受困於蛋清圍成的方寸天地之間,成為人類的口中之物,她不由有些傷感。
忽然,她瞥見三個年輕男人由不遠處匆匆而過,連忙側過臉去,避免被發現。
她才記起自己的臉還列在名人榜上,是子先生追殺的對象,連忙在一處絲綢攤裏買了一塊遮臉的巾帶。
兩名軟骨女人時刻跟在她身後,保持著合適的距離,卻始終一語不發,像兩座冷漠的冰山。
那三個年輕人是唐觴、吳惆、吳悵。
他們正走街串巷地尋找著初新的蹤影,不是為了執行子先生的格殺命令,而是要得到能製衡子先生的幾頁紙。
司馬笙同他們說的並不多,很多計劃與安排,司馬笙寧可使之爛在腦袋裏,也絕不願意輕言於人。
司馬笙同他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找到初新,不論死活,否則我們的家人都得遭殃”。
這句話便足夠驅策他們馬不停蹄了。
他們不知道遠在荊襄的親朋麵臨怎樣兇險的局麵,他們隻能全力以赴,殊不知,他們與他們的父輩都將要落入萬劫不複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