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鴉群盤旋著。
烏鴉食腐,烏鴉聚集的地方,往往有戰火,有疫疾。人們討厭戰火和疫疾,所以人們也討厭烏鴉。
洛陽的重重屋樓上,烏鴉窺伺的眼睛攝取著靈魂與秘密,千百年前如此,千百年後亦然。
火起。
城北的皇宮升起濃煙,大風席卷,煙塵味很快飄到了初新的鼻子裏,他猿猴般快速起身,幾個起落後登臨一處高台,朝皇宮遙望。
皇宮內,一眾人馬自宮外殺入,宮門敞開著,沒有任何看守。領頭人覺得有些奇怪,喃喃道:“一個宴席就將人手派光了?還是有人擺了空城計?”正思索間,隊伍卻被攔住了去路。
一個人,三把劍。
人是很瘦的人,臉色青黃,幾根散亂的鬢發垂在額間,看起來蕭索而寂寞。劍背在他身後,長短不一。他整個人似乎很吃力,卻有股頑強的勁,支撐著他立於空曠的道路中。
“你是徐紇?”他問領頭人,聲音裏透露著傲慢的期待。
領頭應聲答道:“我就是徐紇。”
“太好了。”背三把劍的人興奮地說著。
徐紇在馬背上,看著這個人,心裏有無數疑惑,忍不住問:“你是什麽人?”
“我是伏兵。”背三把劍的人緩緩從背上拔出一把劍。
徐紇不解其意:“你的名字叫伏兵?”
“不,”背三把劍的人又拔出了第二把劍,“我就是你要對付的伏兵。”
徐紇聽罷,失聲大笑:“隻你一人,背了三把劍,也敢稱伏兵?”
“有時一人之力堪比千軍,”背三把劍的人左右手雙劍相擊,“不過別急,讓我們先來清點清點雙方的勝算。”
徐紇道:“你螳臂當車,自取滅亡,勝負何須多言?”
背三把劍的人搖頭道:“不是你我的勝算,而是你我主子的勝算。”
徐紇冷哼道:“你的主子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屁孩罷了。”
背三把劍的人沒有說話,隻是望向了一個方向。徐紇好奇,也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卻驚訝地發現不遠處有斑斑血跡,再遠一些的宮門內,竟隱約躺著不少屍體。
一種莫名的惶恐湧上他的心頭。
“你們的先頭部隊已經悉數被我剿滅,你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背三把劍的人意味深長地瞥了徐紇一眼。
徐紇很快恢複了理智,鎮定下來的他說道:“血跡可以偽造,屍體可以由人改扮而成,想用這種小伎倆誘我撤軍,你以為我第一天統兵打仗嗎?”
背三把劍的人笑容瘮人,悠悠道:“徐紇大人起自寒門,文職出身,家中一老父,一姐一妹,都隻是平民而已,倒不曾聽聞大人率軍征戰。”
徐紇怔住了,他想不到麵前人對自己的底細竟一清二楚。他握韁繩的手不自覺地鬆開了,而他自己卻渾然不知,沉浸在恐懼和擔憂之中。
他的家人怎麽樣了?是否被天子挾持以作人質了呢?甚或已經因他而死?
徐紇忽然變得憤怒而悲哀,竭力克製後,他想通了其間的利害關係:無論他的家人是生是死,他現在的猶豫和軟弱都是無用的,隻有幫助太後控製住局麵,他們才能贏得先機和主動。
“在下還有一畫相贈。”背三把劍的人將左手的劍放至右手,從懷中摸出了一卷紙,紙筒腰身處係著一根繩子。他隨手一彈,這卷紙竟迅速朝徐紇飛去,隱約有破空之聲,即使是不練武的人也能看出他的指力和內力驚人。
紙卷“啪嗒”一聲砸在徐紇臉上,雖然沒有光彩,可他隻能忍氣吞聲,解開繩子,慢慢展開畫卷。
他的瞳孔忽然收縮。
畫卷中描繪的是一場戰鬥,畫麵正中間的兩人,一個拿著一張紙,另一個手持雙劍,背上還背了一把,而他右手的那把劍插入了拿著紙頁的人的胸膛。
徐紇猛地扔開畫紙。他是個很迷信的人,他怕現實按照紙上所畫原封不動地發生,所以他寧可先丟掉畫紙,讓一切能切合預言的物件遠離他。
背三把劍的人沒有動。
“這畫是誰畫的?”徐紇本想後退,借兵士擋在身前,可眼見他不動,便壯著膽子問道。
“一個已經死了的人。”背三把劍的人淡淡地說道。
“你為什麽要把死人的畫給我?”
“他死前特別喜歡畫畫,與其他畫師不同的是,他愛畫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
“你是說,這個人能算將至之事,有寶公沙門那般神奇的本領?”徐紇冷笑。他越來越覺得背三把劍的人是在吹牛,對畫中的情景也越來越放鬆了。
“可惜的是,他總是會畫錯一兩筆,有時看起來也不怎麽神奇了。”
他動了,起碼在徐紇的眼中動了。然而實際上動的人並不是他,而是徐紇。徐紇開始在馬背上搖晃,昏昏欲睡,眼中出現了重影。
他跌下了馬背。
隊伍後方嘩然,有人喊道:“徐紇死了!”
“有迷香……”徐紇恍惚中明白,對手根本就不想刺殺他,而是想用迷香令他昏迷,再製造流言,直接瓦解徐紇軍的軍心。
失去軍心的隊伍就好像紅杏出牆的愛人,言語再不能使之動容。無論徐紇的副將如何唿喊,這支軍隊都已亂得不成樣子。最後,連徐紇的副將也拋棄了他。
這一切僅靠一人便實現了。
徐紇本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根本沒有練過武功,混跡江湖的經驗也不豐厚,聞不出迷香的味道,也不懂迷香的毒素該如何解,他隻能癱軟在地,順應襲來的困意,成為睡眠和死亡的奴隸。
不論是誰,都難免淪為此二者的手下敗將。
大殿中,天子的大魚快吃盡了,他盡情地打了個嗝,他明白,徐紇所率的那支軍隊應該差不多潰散了,連同後麵的支援部隊。隻須派一兩個傳話的人,將徐紇的頭顱同太後失勢的假消息遞下去,後麵的麻煩自然迎刃而解。
太後倉促的行動使得她的計劃不夠縝密周詳,而他同元歡所設的圈套卻一層罩著一層,看不見頭尾。
三國時,曹操應對呂布的襲擊曾擺過“空營計”,用營門大開的方式嚇退了呂布,傳說諸葛武侯也曾與司馬懿聯手演繹了一場千古聞名的空城絕唱,同樣的,背三把劍的人單槍匹馬出現正是為了利用儒生多疑少勇的缺點駭住徐紇。如果這一策失敗,則誘引徐紇往一旁的屋室看去,故意讓他瞧見提前布置的血跡和屋內若隱若現的“屍體”,謊稱前軍已悉數陣亡。尋常人的膽魄隻能堅持到此,即使徐紇能撐住,他手下為他賣命的人也並不一定真的願意平白赴死。
在生死麵前,忠誠同珍寶一樣,向來是奢侈品,僅少數人配擁有。
緊接著,徐紇的家底被報出,能讓徐紇懷疑自己家中老幼被擒,動手便更存顧忌。事實上,徐紇的家人健康而平安,這隻是用幾箱太和五銖買來的情報而已。
就算是天子,有時也必須承認,錢真的是樣很好用的東西。
元詡絕不曾想到,徐紇居然挺過了前麵所述種種,他或許低估了他的敵人,可元歡的策略的確是接近完美的。
畫卷裏藏著的迷藥,屋室內埋伏的弓箭手,敵軍內部安插的細作,為的都是利用最少的兵力完成最要緊的事情。
就算凡此所有仍都失敗,也能為殿內的天子贏得時間。
戀子貪生,不如棄子而得勝,用少量損失換取寶貴的時間,達到製勝之目的。
接下來,隻要解決那條看不上眼的小魚即可。想到這裏,元詡望了望大殿周圍的幕簾,他清楚,幕簾之後藏著足以吞掉小魚的兵力。
他特意命元歡節省徐紇處的人手,為的正是保證殿內的決戰穩操勝券。
殿外有掩殺聲。
聽動靜,大概是徐紇之前的先頭部隊已趕至殿前。
隻欠他們有不軌舉止,然後他就能號令伏兵輕鬆將他們製服,在群臣麵前粉碎太後的威嚴,逼眾人就範,徹底登上宮中權力的巔峰。
更重要的是,他得讓自己心中關於母親的陰影褪去。
元詡想著,如果他贏了,他一定要讓胡太後道歉,不光為了那名慘死的宮娥,也為了他腦海中多年的畏懼。
他熱切地注視著殿門,希望衝進來的第一個士兵作戰勇猛且訓練有素。麵對期盼已久的勝利,他不想贏得太輕鬆。
烏鴉食腐,烏鴉聚集的地方,往往有戰火,有疫疾。人們討厭戰火和疫疾,所以人們也討厭烏鴉。
洛陽的重重屋樓上,烏鴉窺伺的眼睛攝取著靈魂與秘密,千百年前如此,千百年後亦然。
火起。
城北的皇宮升起濃煙,大風席卷,煙塵味很快飄到了初新的鼻子裏,他猿猴般快速起身,幾個起落後登臨一處高台,朝皇宮遙望。
皇宮內,一眾人馬自宮外殺入,宮門敞開著,沒有任何看守。領頭人覺得有些奇怪,喃喃道:“一個宴席就將人手派光了?還是有人擺了空城計?”正思索間,隊伍卻被攔住了去路。
一個人,三把劍。
人是很瘦的人,臉色青黃,幾根散亂的鬢發垂在額間,看起來蕭索而寂寞。劍背在他身後,長短不一。他整個人似乎很吃力,卻有股頑強的勁,支撐著他立於空曠的道路中。
“你是徐紇?”他問領頭人,聲音裏透露著傲慢的期待。
領頭應聲答道:“我就是徐紇。”
“太好了。”背三把劍的人興奮地說著。
徐紇在馬背上,看著這個人,心裏有無數疑惑,忍不住問:“你是什麽人?”
“我是伏兵。”背三把劍的人緩緩從背上拔出一把劍。
徐紇不解其意:“你的名字叫伏兵?”
“不,”背三把劍的人又拔出了第二把劍,“我就是你要對付的伏兵。”
徐紇聽罷,失聲大笑:“隻你一人,背了三把劍,也敢稱伏兵?”
“有時一人之力堪比千軍,”背三把劍的人左右手雙劍相擊,“不過別急,讓我們先來清點清點雙方的勝算。”
徐紇道:“你螳臂當車,自取滅亡,勝負何須多言?”
背三把劍的人搖頭道:“不是你我的勝算,而是你我主子的勝算。”
徐紇冷哼道:“你的主子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屁孩罷了。”
背三把劍的人沒有說話,隻是望向了一個方向。徐紇好奇,也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卻驚訝地發現不遠處有斑斑血跡,再遠一些的宮門內,竟隱約躺著不少屍體。
一種莫名的惶恐湧上他的心頭。
“你們的先頭部隊已經悉數被我剿滅,你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背三把劍的人意味深長地瞥了徐紇一眼。
徐紇很快恢複了理智,鎮定下來的他說道:“血跡可以偽造,屍體可以由人改扮而成,想用這種小伎倆誘我撤軍,你以為我第一天統兵打仗嗎?”
背三把劍的人笑容瘮人,悠悠道:“徐紇大人起自寒門,文職出身,家中一老父,一姐一妹,都隻是平民而已,倒不曾聽聞大人率軍征戰。”
徐紇怔住了,他想不到麵前人對自己的底細竟一清二楚。他握韁繩的手不自覺地鬆開了,而他自己卻渾然不知,沉浸在恐懼和擔憂之中。
他的家人怎麽樣了?是否被天子挾持以作人質了呢?甚或已經因他而死?
徐紇忽然變得憤怒而悲哀,竭力克製後,他想通了其間的利害關係:無論他的家人是生是死,他現在的猶豫和軟弱都是無用的,隻有幫助太後控製住局麵,他們才能贏得先機和主動。
“在下還有一畫相贈。”背三把劍的人將左手的劍放至右手,從懷中摸出了一卷紙,紙筒腰身處係著一根繩子。他隨手一彈,這卷紙竟迅速朝徐紇飛去,隱約有破空之聲,即使是不練武的人也能看出他的指力和內力驚人。
紙卷“啪嗒”一聲砸在徐紇臉上,雖然沒有光彩,可他隻能忍氣吞聲,解開繩子,慢慢展開畫卷。
他的瞳孔忽然收縮。
畫卷中描繪的是一場戰鬥,畫麵正中間的兩人,一個拿著一張紙,另一個手持雙劍,背上還背了一把,而他右手的那把劍插入了拿著紙頁的人的胸膛。
徐紇猛地扔開畫紙。他是個很迷信的人,他怕現實按照紙上所畫原封不動地發生,所以他寧可先丟掉畫紙,讓一切能切合預言的物件遠離他。
背三把劍的人沒有動。
“這畫是誰畫的?”徐紇本想後退,借兵士擋在身前,可眼見他不動,便壯著膽子問道。
“一個已經死了的人。”背三把劍的人淡淡地說道。
“你為什麽要把死人的畫給我?”
“他死前特別喜歡畫畫,與其他畫師不同的是,他愛畫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
“你是說,這個人能算將至之事,有寶公沙門那般神奇的本領?”徐紇冷笑。他越來越覺得背三把劍的人是在吹牛,對畫中的情景也越來越放鬆了。
“可惜的是,他總是會畫錯一兩筆,有時看起來也不怎麽神奇了。”
他動了,起碼在徐紇的眼中動了。然而實際上動的人並不是他,而是徐紇。徐紇開始在馬背上搖晃,昏昏欲睡,眼中出現了重影。
他跌下了馬背。
隊伍後方嘩然,有人喊道:“徐紇死了!”
“有迷香……”徐紇恍惚中明白,對手根本就不想刺殺他,而是想用迷香令他昏迷,再製造流言,直接瓦解徐紇軍的軍心。
失去軍心的隊伍就好像紅杏出牆的愛人,言語再不能使之動容。無論徐紇的副將如何唿喊,這支軍隊都已亂得不成樣子。最後,連徐紇的副將也拋棄了他。
這一切僅靠一人便實現了。
徐紇本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根本沒有練過武功,混跡江湖的經驗也不豐厚,聞不出迷香的味道,也不懂迷香的毒素該如何解,他隻能癱軟在地,順應襲來的困意,成為睡眠和死亡的奴隸。
不論是誰,都難免淪為此二者的手下敗將。
大殿中,天子的大魚快吃盡了,他盡情地打了個嗝,他明白,徐紇所率的那支軍隊應該差不多潰散了,連同後麵的支援部隊。隻須派一兩個傳話的人,將徐紇的頭顱同太後失勢的假消息遞下去,後麵的麻煩自然迎刃而解。
太後倉促的行動使得她的計劃不夠縝密周詳,而他同元歡所設的圈套卻一層罩著一層,看不見頭尾。
三國時,曹操應對呂布的襲擊曾擺過“空營計”,用營門大開的方式嚇退了呂布,傳說諸葛武侯也曾與司馬懿聯手演繹了一場千古聞名的空城絕唱,同樣的,背三把劍的人單槍匹馬出現正是為了利用儒生多疑少勇的缺點駭住徐紇。如果這一策失敗,則誘引徐紇往一旁的屋室看去,故意讓他瞧見提前布置的血跡和屋內若隱若現的“屍體”,謊稱前軍已悉數陣亡。尋常人的膽魄隻能堅持到此,即使徐紇能撐住,他手下為他賣命的人也並不一定真的願意平白赴死。
在生死麵前,忠誠同珍寶一樣,向來是奢侈品,僅少數人配擁有。
緊接著,徐紇的家底被報出,能讓徐紇懷疑自己家中老幼被擒,動手便更存顧忌。事實上,徐紇的家人健康而平安,這隻是用幾箱太和五銖買來的情報而已。
就算是天子,有時也必須承認,錢真的是樣很好用的東西。
元詡絕不曾想到,徐紇居然挺過了前麵所述種種,他或許低估了他的敵人,可元歡的策略的確是接近完美的。
畫卷裏藏著的迷藥,屋室內埋伏的弓箭手,敵軍內部安插的細作,為的都是利用最少的兵力完成最要緊的事情。
就算凡此所有仍都失敗,也能為殿內的天子贏得時間。
戀子貪生,不如棄子而得勝,用少量損失換取寶貴的時間,達到製勝之目的。
接下來,隻要解決那條看不上眼的小魚即可。想到這裏,元詡望了望大殿周圍的幕簾,他清楚,幕簾之後藏著足以吞掉小魚的兵力。
他特意命元歡節省徐紇處的人手,為的正是保證殿內的決戰穩操勝券。
殿外有掩殺聲。
聽動靜,大概是徐紇之前的先頭部隊已趕至殿前。
隻欠他們有不軌舉止,然後他就能號令伏兵輕鬆將他們製服,在群臣麵前粉碎太後的威嚴,逼眾人就範,徹底登上宮中權力的巔峰。
更重要的是,他得讓自己心中關於母親的陰影褪去。
元詡想著,如果他贏了,他一定要讓胡太後道歉,不光為了那名慘死的宮娥,也為了他腦海中多年的畏懼。
他熱切地注視著殿門,希望衝進來的第一個士兵作戰勇猛且訓練有素。麵對期盼已久的勝利,他不想贏得太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