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舊事重提:“李太傅,不知道你大蜀何時能將這五千萬什麽時候可以送來。”


    “嗯,李太傅我這大唐帝國也是百廢俱興,急待這筆銀兩修複五。”


    李易大義凜然:“糜竺大人,我大蜀現在國庫還有多少銀錢?”


    糜竺無奈道:“各位金銀綢緞,奇珍異寶全部加起來不到倆千萬兩,”


    李易麵『露』為難:“二位大人,也是看到了,這五千萬兩白銀我實在是拿不出來啊,我大蜀先帝剛剛聖殞,八十多萬將士家中妻兒嗷嗷待哺。”


    商鞅和房玄齡就知道沒好事,這貨給他們下的絆子原來在這兒,怪不得賠償雙倍會說的這麽爽快。


    現在的李易就好像滾刀肉一樣,你要錢,我給啊,要多少我給多少,問題是我沒有啊,窮也怪我嘍?


    “李太傅是在消遣我等?”商鞅虎目圓瞪看著李易。


    李易擺擺手道:“商使君看我這像是誆騙你的樣子嗎?其實我倒是有個辦法,二位要不要聽聽?”


    “李太傅有什麽想法就不要繞彎子了,直接說吧。”房玄齡其實也很不滿,隻不過沒有表達那麽明顯。


    “我蜀國此前一役,目前國庫空虛,我大蜀願意和倆國簽訂一份分期付款的合約。”


    “哦,怎麽個分期付款法?”


    李易看著倆人微笑道:“我大蜀願意先行支付倆國五百萬銀兩,隨後的四千五百萬將會分十期,每年還款五百萬,任何?”


    商鞅和房玄齡點點頭,這樣好像也挺不錯,但是這小子會這麽老實的付款?問題是為今之計也隻能先答應下來,要不然以李易的詭辯,恐怕他們連五百萬都拿不到。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在驛站等候佳音了。”商鞅和房玄齡已經初步達到了目的,自然沒有留下去的必要了。


    商鞅和房玄齡剛剛下去朝堂上瞬間就議論紛紛。


    這是什麽情況,為什麽太傅會將二千五百萬的賠償變成了五千萬。


    糜竺現在是滿嘴苦澀:“大人,我國庫空虛,每年的稅務也不過是在八百萬左右,這倆國加起來一年就是一千萬啊,大人你糊塗啊這可如何是好啊。”


    以趙雲等人為首的武官更是一個個暴跳如雷,恨不得提槍和大唐大秦在幹一場。


    李易看著下方群臣,滿意的點點頭:“你們以為這五千萬他們真的能拿到?我相信,三年以內,今日之恥,必將帶來我大蜀的繁榮。”


    “傳我命令,將此事一絲不苟的通報給全大蜀的子民,並可適當派人煽風點火,激起我大蜀民憤,切記一切都要把握一個度。”


    薑維法正簡雍孫乾之流若有所思,然後說神『色』大變:“太傅不可啊,若此事傳遍全國那太傅你必將處境堪憂啊,甚至背上千古罵名。”


    李易搖搖頭,態度堅決,我意已決,用我三年罵名,換我大蜀三年後的繁榮昌盛,這買賣做的劃算。


    劉禪若有所思,雖然他那十二三歲的小腦袋怎麽想也想不通,但是不妨礙他對李易的信任:“老師的意思就是寡人的意思,今日朝會已經很晚了,朕精神匱乏,退朝吧。”


    朝堂上眾人神態萬千,向張苞關興等脾氣暴烈之將滿臉怒意,恨不得吃了李易。


    而孫乾,法正等文官則是若有所思,然後看著李易的眼神充滿敬佩。


    趙雲,馬超,黃忠等人確實一副雲裏霧裏的樣子。


    李易整整衣冠,並沒有和朝臣一樣退出大殿,而是向退入後宮的劉禪走去。


    馬超,趙雲,黃忠,薑維,法正,簡雍,孫乾等人剛剛走到大殿門口就被陳到攔了下來。


    “幾位大人,還請留步,太傅還請幾位大人去我太傅府衙吃個便飯。”


    “那勞煩陳將軍了。”幾人也不推遲,他們心中也是有很多問題想問李易。


    李易在後宮和劉禪整整說了一個多時辰,誰也不知道李易說的是什麽,隻知道李易出來的時候劉禪哭的跟個剛剛斷『奶』的孩子一樣。


    “大人,幾位大人已經安排在書房等你了,您看現在是不是要去看看。”李易剛剛踏進府衙,陳到就迎了上來。


    “嗯,陳將軍你也來吧,以後還要勞煩你了。”


    “各位大人久等了,剛剛和陛下聊了一會,所以有點遲了。”李易剛剛走進去就先道出了原因。


    雖然李易完全可以不必和他們解釋什麽,但是這些都是前朝老臣,屬於朝堂上最頂尖的一批人,以後的計劃還需要他們的配合,如果讓他們心生疙瘩就不美了。


    簡雍,孫乾,法正,薑維二話不說,先是行了個大禮:“大人愛國之心,我等甚是佩服,”


    馬超,趙雲,黃總等人則是有點不理解,馬超本來就是『性』格暴躁之人,直接就開口了:“你們這些窮酸腐儒真是夠奇怪的,天天說話糊裏糊塗的,說話說明白點。”


    薑維很無奈的解釋道:“太傅是想將國家的危機無限的放大,在將子民情緒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這樣民心可用,這樣才能最大力度的調動我蜀國一切力量。”


    薑維頓了頓,接著開口道:“但是這樣也是需要一個導火索,而太傅的意思就是做這跟導火索,這樣就好比是在刀尖上跳舞,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李易也是明白這些,但是目前大蜀集弱,目前隻有倆條路可以走,要麽在烈火在粉身碎骨,要麽在烈火中涅盤重生。


    其實很多時候絕路的盡頭,不是死亡,而是涅盤重生。


    曆史上宋朝集弱,但是大宋能抗衡金,遼夏,蒙古,甚至是從北宋扛到南宋,是能打到歐洲的蒙古鐵騎不強?


    不,不是,是因為從北宋開始,整個宋朝都已經處於滅國危機上,但是宋朝還是活生生消耗了300多年的民心,恁是將外敵活生生拖住了300多年。


    如果不是大宋長期在滅國危機的線上掙紮,一直沒有怕起來,可能元朝能不能建立還是個很大的問題,這就是民心的作用。


    如果李易不能在這跟線上爬起來,那麽他就很可能和宋朝一樣的下場,死在涅盤的路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權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揚的風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揚的風采並收藏蜀漢權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