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聽到淩寒的命令,周雲昊馬上站起身來,大聲的說道。
示意周雲昊坐下,淩寒繼續說道:“等落腳點確定下來之後,第一批要撤離的人員,就是醫療隊的成員,以及還躺在病床上的傷病號。
這方麵,就由副政委董新民來負責,我給你一個中隊的兵力,你務必把傷病號跟醫護人員,安全的護送到目的地。
另外,在安排好退路的情況下,我們還需要把遊擊隊現有的全部物資進行分類。
除了帶上一部分必需的補給,以及藥品之外,剩下的全都要就地隱藏。
這個工作,就由清靈你來具體負責吧。”
董新民跟許清靈各自接下了自己的任務。
看了一下眾人,淩寒說道:“老周,你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從遊擊隊剩下的兩個中隊當中,抽調出一部分訓練表現比較好的,體力充沛的戰士,配合即將趕到的九連一起,準備伏擊進犯的鬼子。
至於剩下的那些尚不具備作戰能力的戰士,暫時劃為非戰鬥人員,跟政工以及後勤人員一起,參與物資隱蔽工作。
清靈,等物資的隱蔽工作做完之後,你馬上帶領所有非戰鬥人員,進行轉移。
目前就這幾條命令了,你們分頭執行去吧。
對了,找個熟悉周圍地形的人給我,我要查看一下什麽地方適合打伏擊。
散會!”
淩寒宣布了散會之後,眾人紛紛起身,離開了指揮部,按照淩寒的部署,開始進行轉移之前的準備工作去了。
而淩寒本人,則是在幾名戰士的陪同之下,開始在中山頭的周圍實地勘察地形。
此時,臨淄縣城外,李川帶領之下的特戰隊員們,正在延續著昨天的動作,繼續對城門附近,以及城牆上的鬼子,展開冷槍冷炮戰。
隻不過,昨天挨了一天打之後,鬼子也學精了,四麵城門在井下少佐的安排之下,根本就沒有打開,城牆上的執勤人員,更是全都躲在垛牆後麵,或者城門樓裏麵,輕易不敢露頭。
這種情況,讓特戰隊的戰果,相比昨天,有了相當大的一個下滑。
沒辦法,鬼子連頭都不敢露了,就是想打冷槍都找不到目標。
對此,李川倒是不怎麽著急,反正淩寒之前也已經跟他說了,特戰隊現在的任務,就是拖住鬼子的腳步,延遲他們發起進攻的時間。
這樣,也可以給遊擊隊的轉移提供更多的時間,對於九連布置伏擊陣地,也是一個不小的幫助。
時間就在這麽的無聲對峙之中,一分一秒的過去,倒是遊擊隊的駐地那裏,所有人員全都動作了起來,人來人往的,好不熱鬧。
到了天黑之後,留下監視縣城的人員,李川指揮著幾乎沒有什麽的特戰隊,再次返迴了做完紮營的地方。
臨淄縣城這裏的情況,李川也通過電台及時向淩寒做了匯報,淩寒給他的指示就是讓他繼續堅持這樣的打法,但需要防範鬼子的突然大規模出動。
縣城裏畢竟是集結了一個大隊的鬼子,雖然這幾天被小虎跟特戰隊零敲碎打的幹掉了上百人,但鬼子的實力根本就沒有折損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被壓製的隻能縮頭不出,這對於極度好麵子的鬼子來說,那可比殺了還要難受。
正是基於此,淩寒才會判斷,像這種關閉所有城門,連頭都不敢露的情況,肯定不會維持太長時間的,縣城裏的鬼子肯定要想方設法的來擺脫這種窘境。
而最佳方式,無疑就是大舉出動,不管特戰隊的騷擾,直接強行向遊擊隊駐地發動進攻。
這麽做,或許會在行軍途中,遭受到一定的損失,但比起之前那種丟人的情形,顯然更加能讓鬼子接受。
最關鍵的是,攻打遊擊隊駐地,這不就是鬼子最開始的目的嗎?
當然,縣城裏的井下少佐現在還沒想到這個辦法,這對遊擊隊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雖然天黑了,可遊擊隊這裏卻一點沒有休息的意思。
前往鵲山附近,為遊擊隊尋找新的落腳點的幾名戰士,已經順利返迴了駐地。
據他們所說,鵲山確實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落腳點,這座海拔528米的大山,山勢險絕,林木茂密,洞穴眾多,山泉流淌,氣候宜人,以自然生態美著稱,兼有依山而建的院落和附洞而設的景物。
尤其是山上的那些天然山洞,更是可以讓遊擊隊省去風餐露宿之苦。
像白雲洞,就是因為秋夏時節常有白雲從洞中飄出而得名,洞室高、寬各10米左右,深達300多米,相傳是宋代任道庵歸隱修仙的地方,現塑有觀音像及漢代的民間保護神爐姑像。
玉皇洞高20多米,分三層,底下是樓梯,二層是三官閣,上層是玉皇閣,玉皇洞因閣而得名。
齊公堂也是一個高、深各40米,寬60米的山洞,相傳春秋時期,齊景公曾在這裏運籌帷幄,指揮作戰。
另外,位於山頂的千畝放馬場,也是一處絕佳的所在,這是在是海拔400多米丘陵地區一處高原盆地,盆地內山草豐厚,相傳齊景公曾在此屯兵,站在山顛,可望一望無際的山頂大草原,令人心曠神怡。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這座大山裏青州縣城實在太近,隻有25公裏左右,當然,這個時代的青州,真正的名字叫做益都縣。
另外,鵲山年年都有山會,來往的遊人不少,加上山上的寺廟道觀不少,平日裏的信徒也多有來往,對於遊擊隊的行蹤隱藏來說,算是不利因素。
不過,短時間在這裏停留一下,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這麽一個絕佳的去處,倒是讓淩寒有些心動,但想到遊擊隊的處境,最終還是放棄了徹底把遊擊隊的駐地搬到鵲山去的想法。
但是,遊擊隊的撤離,現在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於是,在副政委弟兄們的帶領之下,第一批撤走的人員,就在一個中隊兵力的保護之下,連夜踏上了征程。
聽到淩寒的命令,周雲昊馬上站起身來,大聲的說道。
示意周雲昊坐下,淩寒繼續說道:“等落腳點確定下來之後,第一批要撤離的人員,就是醫療隊的成員,以及還躺在病床上的傷病號。
這方麵,就由副政委董新民來負責,我給你一個中隊的兵力,你務必把傷病號跟醫護人員,安全的護送到目的地。
另外,在安排好退路的情況下,我們還需要把遊擊隊現有的全部物資進行分類。
除了帶上一部分必需的補給,以及藥品之外,剩下的全都要就地隱藏。
這個工作,就由清靈你來具體負責吧。”
董新民跟許清靈各自接下了自己的任務。
看了一下眾人,淩寒說道:“老周,你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從遊擊隊剩下的兩個中隊當中,抽調出一部分訓練表現比較好的,體力充沛的戰士,配合即將趕到的九連一起,準備伏擊進犯的鬼子。
至於剩下的那些尚不具備作戰能力的戰士,暫時劃為非戰鬥人員,跟政工以及後勤人員一起,參與物資隱蔽工作。
清靈,等物資的隱蔽工作做完之後,你馬上帶領所有非戰鬥人員,進行轉移。
目前就這幾條命令了,你們分頭執行去吧。
對了,找個熟悉周圍地形的人給我,我要查看一下什麽地方適合打伏擊。
散會!”
淩寒宣布了散會之後,眾人紛紛起身,離開了指揮部,按照淩寒的部署,開始進行轉移之前的準備工作去了。
而淩寒本人,則是在幾名戰士的陪同之下,開始在中山頭的周圍實地勘察地形。
此時,臨淄縣城外,李川帶領之下的特戰隊員們,正在延續著昨天的動作,繼續對城門附近,以及城牆上的鬼子,展開冷槍冷炮戰。
隻不過,昨天挨了一天打之後,鬼子也學精了,四麵城門在井下少佐的安排之下,根本就沒有打開,城牆上的執勤人員,更是全都躲在垛牆後麵,或者城門樓裏麵,輕易不敢露頭。
這種情況,讓特戰隊的戰果,相比昨天,有了相當大的一個下滑。
沒辦法,鬼子連頭都不敢露了,就是想打冷槍都找不到目標。
對此,李川倒是不怎麽著急,反正淩寒之前也已經跟他說了,特戰隊現在的任務,就是拖住鬼子的腳步,延遲他們發起進攻的時間。
這樣,也可以給遊擊隊的轉移提供更多的時間,對於九連布置伏擊陣地,也是一個不小的幫助。
時間就在這麽的無聲對峙之中,一分一秒的過去,倒是遊擊隊的駐地那裏,所有人員全都動作了起來,人來人往的,好不熱鬧。
到了天黑之後,留下監視縣城的人員,李川指揮著幾乎沒有什麽的特戰隊,再次返迴了做完紮營的地方。
臨淄縣城這裏的情況,李川也通過電台及時向淩寒做了匯報,淩寒給他的指示就是讓他繼續堅持這樣的打法,但需要防範鬼子的突然大規模出動。
縣城裏畢竟是集結了一個大隊的鬼子,雖然這幾天被小虎跟特戰隊零敲碎打的幹掉了上百人,但鬼子的實力根本就沒有折損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被壓製的隻能縮頭不出,這對於極度好麵子的鬼子來說,那可比殺了還要難受。
正是基於此,淩寒才會判斷,像這種關閉所有城門,連頭都不敢露的情況,肯定不會維持太長時間的,縣城裏的鬼子肯定要想方設法的來擺脫這種窘境。
而最佳方式,無疑就是大舉出動,不管特戰隊的騷擾,直接強行向遊擊隊駐地發動進攻。
這麽做,或許會在行軍途中,遭受到一定的損失,但比起之前那種丟人的情形,顯然更加能讓鬼子接受。
最關鍵的是,攻打遊擊隊駐地,這不就是鬼子最開始的目的嗎?
當然,縣城裏的井下少佐現在還沒想到這個辦法,這對遊擊隊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雖然天黑了,可遊擊隊這裏卻一點沒有休息的意思。
前往鵲山附近,為遊擊隊尋找新的落腳點的幾名戰士,已經順利返迴了駐地。
據他們所說,鵲山確實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落腳點,這座海拔528米的大山,山勢險絕,林木茂密,洞穴眾多,山泉流淌,氣候宜人,以自然生態美著稱,兼有依山而建的院落和附洞而設的景物。
尤其是山上的那些天然山洞,更是可以讓遊擊隊省去風餐露宿之苦。
像白雲洞,就是因為秋夏時節常有白雲從洞中飄出而得名,洞室高、寬各10米左右,深達300多米,相傳是宋代任道庵歸隱修仙的地方,現塑有觀音像及漢代的民間保護神爐姑像。
玉皇洞高20多米,分三層,底下是樓梯,二層是三官閣,上層是玉皇閣,玉皇洞因閣而得名。
齊公堂也是一個高、深各40米,寬60米的山洞,相傳春秋時期,齊景公曾在這裏運籌帷幄,指揮作戰。
另外,位於山頂的千畝放馬場,也是一處絕佳的所在,這是在是海拔400多米丘陵地區一處高原盆地,盆地內山草豐厚,相傳齊景公曾在此屯兵,站在山顛,可望一望無際的山頂大草原,令人心曠神怡。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這座大山裏青州縣城實在太近,隻有25公裏左右,當然,這個時代的青州,真正的名字叫做益都縣。
另外,鵲山年年都有山會,來往的遊人不少,加上山上的寺廟道觀不少,平日裏的信徒也多有來往,對於遊擊隊的行蹤隱藏來說,算是不利因素。
不過,短時間在這裏停留一下,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這麽一個絕佳的去處,倒是讓淩寒有些心動,但想到遊擊隊的處境,最終還是放棄了徹底把遊擊隊的駐地搬到鵲山去的想法。
但是,遊擊隊的撤離,現在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於是,在副政委弟兄們的帶領之下,第一批撤走的人員,就在一個中隊兵力的保護之下,連夜踏上了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