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石井嘉穗的電報還沒等發到桑木崇明手裏的時候,桑木崇明就已經被參謀長鬆田嚴大佐從床上給緊急叫了起來。
等桑木崇明一腦袋問號的從床上爬起來,匆忙穿好軍裝,收拾整齊打開房門的時候,鬆田嚴正一臉焦急的在門外轉來轉去,手裏拿緊緊的攥著一份電文。
“鬆田君,請注意你軍人的素質。”
看到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哪兒團團轉的鬆田嚴,有點老古板脾氣的桑木崇明立刻臉一沉,不悅的開口說道。
一見桑木崇明出來,鬆田嚴原本準備馬上迎過來,可沒想到卻被劈頭蓋臉的訓了兩句。
鬆田嚴心中一凜,記起了桑木崇明的脾氣,連忙雙腳一收,躬身而立,嘴裏還說道:“哈伊!謝師團長閣下教誨!”
“嗯!”
桑木崇明沉著臉哼了一聲,轉身往辦公室的方向走了過去,嘴裏還說道:“發生了什麽事?”
鬆田嚴連忙邁步跟上,聲音稍顯惶急的說道:“師團長閣下,電訊室剛剛收到一封明碼電報,事情有點緊急,我這才連忙趕過來向您匯報情況。”
“納尼?”
桑木崇明一聽是明碼電報,立刻收住腳步,轉過頭來,疑惑的問道:“電報是從哪裏發來的?是什麽內容?”
桑木崇明突然站住腳,讓沒留神的鬆田嚴差點撞到他身上。
幸虧鬆田嚴反應還算及時,連忙倒騰了幾下,勉強站住了身子,避免了一場碰撞事故。
看著稍顯狼狽的鬆田嚴,桑木崇明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剛想發火,但一想到還不知道內容的那封明碼電報,就強自忍了下來。
見桑木崇明沒有吭聲,鬆田嚴暗道一聲僥幸,這才畢恭畢敬的把手裏的文件遞了過去,嘴裏還說道:“師團長閣下,這是電文原件。
是一個自稱渤海遊擊隊的不明勢力發出來的,聲稱他們於今晚午夜時分,摧毀了膠濟線位於淄河上的鐵路大橋。
同時,這個勢力還宣稱,對之前發生在津浦線跟膠濟線上的兩起炸橋事件負責。”
“納尼?”
桑木崇明這下子再也保持不住自己的威嚴了,連忙一把抓過文件夾,邊走邊看起來。
電報正是張俊傑在跟鑽山豹等人會合了之後,確定大橋已經徹底倒塌了之後,這才讓人抓緊時間給電台開機,先是給淩寒發了一封報捷電報,又把早就準備好的明碼電報,讓人給發了出去。
電報的內容是張俊傑親自起草的,除了宣告對著連續發生的三起炸橋事件負責之外,還極盡對鬼子的冷嘲熱諷之能事。
電報的結尾,張俊傑還想出一個渤海遊擊隊的名號,以期能更進一步的引開鬼子的注意力。
這樣的一封明碼電報發出去,雖然是在深夜裏,但一石激起千層浪,還是立刻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對於不知道內情的人來說,渤海遊擊隊這個名號自然是陌生的,可這不耽誤人們明白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山東範圍之內,又冒出了一股新的抗日勢力。
而且,這支抗日武裝的手筆著實不小,一出手就幹掉鬼子的三座鐵路橋,不光讓津浦線的修複遙遙無期,連鬼子之前頗為倚重的膠濟線,都已經被迫處於中斷狀態。
想修複?
慢慢來吧!
沒有個三幾個月,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看到這樣一封電報,桑木崇明如同五雷轟頂一般,立刻就呆在了當地。
這封電報的出現,讓桑木崇明之前的所有謊言,全都成為了大白於天下的產物,也宣告他之前的努力,全都華為了泡影。
這一點,老奸巨猾的桑木崇明怎麽可能不明白?
好半天,桑木崇明才陰沉著臉對鬆田嚴說道:“鬆田君,這件事給臨淄地區的石井君發電報確認了嗎?”
鬆田嚴一愣,連忙說道:“師團長閣下,一接到電報我就立刻趕到您這裏來了,還沒來得及詢問石井君。”
“八嘎!”
桑木崇明大怒:“鬆田君,你難道不明白先確認事情的真偽的重要性嗎?
現在,你馬上去給石井君發報確認此事的真偽。”
“哈伊!”
鬆田嚴不敢怠慢,答應了一聲,轉身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一邊走,鬆田嚴一邊在心裏腹誹:師團長閣下著隻不過是在遮掩麵子上的過不去而已。
對方既然已經發出了明碼電報,就不可能用一個假消息來妄圖蒙混過關,相信對方的智商還不至於那麽的不在線。
誰不知道,淄河鐵路大橋就在那裏放著,事情的真偽一看便知。
所以,桑木崇明此時來質疑消息的真假,簡直就是可笑之極的舉動。
同時,鬆田嚴也在大概猜測著,估計用不了多久,石井嘉穗的電報就要發過來了。
自己的轄區範圍之內發生了這麽重大的事情,石井嘉穗這個少將旅團長也不是光吃飯不幹活的,他能不知道?
說不定,這個時候電訊室那邊早就接到了電報,正準備送過來呢。
這麽想著,鬆田嚴在走出桑木崇明的視線之後,就不由得放慢了腳步,一邊舒緩一下剛才就一直緊繃著的神經,一邊等待著電訊室那邊送電報過來。
果然,沒過多久,一名電訊室的值班軍官,就一路小跑著往這邊過來了。
看到正不緊不慢溜達著的鬆田嚴之後,那名少尉軍官連忙停住腳步,恭敬的行了個軍禮,說道:“參謀長閣下,電訊室剛才接到了步兵第108旅團旅團長石井嘉穗少將閣下的電報,說是他接到了淄河鐵路大橋守橋部隊遇襲的消息。
另外,據正趕往事發現場的增援部隊的反應,在增援途中,曾經聽到連續響起的兩聲巨大爆炸,懷疑是襲擊人員對大橋采取了爆破的措施。
目前,增援部隊正在全速趕赴現場的路上。
另外,守橋部隊已經跟各級指揮部,全都失去了聯係。”
一聽這個消息,鬆田嚴立刻就明白了,石井嘉穗這封電報,應該是在接到明碼電報之前發出來的,不然的話,不會這麽的語焉不詳。
等桑木崇明一腦袋問號的從床上爬起來,匆忙穿好軍裝,收拾整齊打開房門的時候,鬆田嚴正一臉焦急的在門外轉來轉去,手裏拿緊緊的攥著一份電文。
“鬆田君,請注意你軍人的素質。”
看到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哪兒團團轉的鬆田嚴,有點老古板脾氣的桑木崇明立刻臉一沉,不悅的開口說道。
一見桑木崇明出來,鬆田嚴原本準備馬上迎過來,可沒想到卻被劈頭蓋臉的訓了兩句。
鬆田嚴心中一凜,記起了桑木崇明的脾氣,連忙雙腳一收,躬身而立,嘴裏還說道:“哈伊!謝師團長閣下教誨!”
“嗯!”
桑木崇明沉著臉哼了一聲,轉身往辦公室的方向走了過去,嘴裏還說道:“發生了什麽事?”
鬆田嚴連忙邁步跟上,聲音稍顯惶急的說道:“師團長閣下,電訊室剛剛收到一封明碼電報,事情有點緊急,我這才連忙趕過來向您匯報情況。”
“納尼?”
桑木崇明一聽是明碼電報,立刻收住腳步,轉過頭來,疑惑的問道:“電報是從哪裏發來的?是什麽內容?”
桑木崇明突然站住腳,讓沒留神的鬆田嚴差點撞到他身上。
幸虧鬆田嚴反應還算及時,連忙倒騰了幾下,勉強站住了身子,避免了一場碰撞事故。
看著稍顯狼狽的鬆田嚴,桑木崇明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剛想發火,但一想到還不知道內容的那封明碼電報,就強自忍了下來。
見桑木崇明沒有吭聲,鬆田嚴暗道一聲僥幸,這才畢恭畢敬的把手裏的文件遞了過去,嘴裏還說道:“師團長閣下,這是電文原件。
是一個自稱渤海遊擊隊的不明勢力發出來的,聲稱他們於今晚午夜時分,摧毀了膠濟線位於淄河上的鐵路大橋。
同時,這個勢力還宣稱,對之前發生在津浦線跟膠濟線上的兩起炸橋事件負責。”
“納尼?”
桑木崇明這下子再也保持不住自己的威嚴了,連忙一把抓過文件夾,邊走邊看起來。
電報正是張俊傑在跟鑽山豹等人會合了之後,確定大橋已經徹底倒塌了之後,這才讓人抓緊時間給電台開機,先是給淩寒發了一封報捷電報,又把早就準備好的明碼電報,讓人給發了出去。
電報的內容是張俊傑親自起草的,除了宣告對著連續發生的三起炸橋事件負責之外,還極盡對鬼子的冷嘲熱諷之能事。
電報的結尾,張俊傑還想出一個渤海遊擊隊的名號,以期能更進一步的引開鬼子的注意力。
這樣的一封明碼電報發出去,雖然是在深夜裏,但一石激起千層浪,還是立刻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對於不知道內情的人來說,渤海遊擊隊這個名號自然是陌生的,可這不耽誤人們明白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山東範圍之內,又冒出了一股新的抗日勢力。
而且,這支抗日武裝的手筆著實不小,一出手就幹掉鬼子的三座鐵路橋,不光讓津浦線的修複遙遙無期,連鬼子之前頗為倚重的膠濟線,都已經被迫處於中斷狀態。
想修複?
慢慢來吧!
沒有個三幾個月,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看到這樣一封電報,桑木崇明如同五雷轟頂一般,立刻就呆在了當地。
這封電報的出現,讓桑木崇明之前的所有謊言,全都成為了大白於天下的產物,也宣告他之前的努力,全都華為了泡影。
這一點,老奸巨猾的桑木崇明怎麽可能不明白?
好半天,桑木崇明才陰沉著臉對鬆田嚴說道:“鬆田君,這件事給臨淄地區的石井君發電報確認了嗎?”
鬆田嚴一愣,連忙說道:“師團長閣下,一接到電報我就立刻趕到您這裏來了,還沒來得及詢問石井君。”
“八嘎!”
桑木崇明大怒:“鬆田君,你難道不明白先確認事情的真偽的重要性嗎?
現在,你馬上去給石井君發報確認此事的真偽。”
“哈伊!”
鬆田嚴不敢怠慢,答應了一聲,轉身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一邊走,鬆田嚴一邊在心裏腹誹:師團長閣下著隻不過是在遮掩麵子上的過不去而已。
對方既然已經發出了明碼電報,就不可能用一個假消息來妄圖蒙混過關,相信對方的智商還不至於那麽的不在線。
誰不知道,淄河鐵路大橋就在那裏放著,事情的真偽一看便知。
所以,桑木崇明此時來質疑消息的真假,簡直就是可笑之極的舉動。
同時,鬆田嚴也在大概猜測著,估計用不了多久,石井嘉穗的電報就要發過來了。
自己的轄區範圍之內發生了這麽重大的事情,石井嘉穗這個少將旅團長也不是光吃飯不幹活的,他能不知道?
說不定,這個時候電訊室那邊早就接到了電報,正準備送過來呢。
這麽想著,鬆田嚴在走出桑木崇明的視線之後,就不由得放慢了腳步,一邊舒緩一下剛才就一直緊繃著的神經,一邊等待著電訊室那邊送電報過來。
果然,沒過多久,一名電訊室的值班軍官,就一路小跑著往這邊過來了。
看到正不緊不慢溜達著的鬆田嚴之後,那名少尉軍官連忙停住腳步,恭敬的行了個軍禮,說道:“參謀長閣下,電訊室剛才接到了步兵第108旅團旅團長石井嘉穗少將閣下的電報,說是他接到了淄河鐵路大橋守橋部隊遇襲的消息。
另外,據正趕往事發現場的增援部隊的反應,在增援途中,曾經聽到連續響起的兩聲巨大爆炸,懷疑是襲擊人員對大橋采取了爆破的措施。
目前,增援部隊正在全速趕赴現場的路上。
另外,守橋部隊已經跟各級指揮部,全都失去了聯係。”
一聽這個消息,鬆田嚴立刻就明白了,石井嘉穗這封電報,應該是在接到明碼電報之前發出來的,不然的話,不會這麽的語焉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