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寒他們選擇的是在靠近章丘附近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路口,離開南部山區的。


    一路上,幾個人順風順水的來到了硯池山跟茂嶺山拱衛之下的老東門那裏。


    張俊傑這個車夫操著一口熟練的山東地方方言,跟守門的偽軍解釋,自己家的少爺跟少夫人是從淄博趕來,要進城遊玩的。


    鬼子在城裏的兵力吃緊,對於城門口這裏的檢查就格外上心,好在,淩寒他們根本就沒有攜帶任何的違禁物品。


    馬車上更是除了一些換洗衣物跟路上吃的食物之外,就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了。


    一個鬼子指揮著幾個偽軍,仔細檢查了半天,也沒有任何收獲,再加上張俊傑還很有眼色的給領頭的那個鬼子遞了兩塊光洋,一行人順順利利的就通過了城門處的崗哨,進入了濟南城內。


    按照張俊傑之前跟葛益明的約定,他們並沒有在老城區過多停留,而是穿城而過,直接來到了大觀園附近。


    找了一家客棧,把騾馬大車交待給店裏的小二,要了兩間上房,幾個人就這麽堂而皇之的住進了客棧裏。


    簡單的洗漱了一下,淩寒看時間也不早了,就讓黃承才去給他跟許清靈要了點飯菜,兩個人裝作很勞累的樣子,直接足不出戶的吃喝了起來。


    至於李川跟張俊傑、黃承才他們三個,肯定是沒有這樣的待遇了,隻能是跑到樓下的大堂裏,找了張桌子,一邊吃喝著,一邊聽著周圍那些人談論的內容。


    此時的濟南城,早已經度過了鬼子剛來時候的那種人心惶惶。


    對於已經習慣了各路大帥打來打去,城頭不斷變幻大王旗的老百姓們來說,無非是換了一個更加嚴苛的統治者,該過的日子還要照樣過下去。


    雖然有人不斷在城裏進行抗日宣講,號召大家共同站起來,抵抗日寇的入侵,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在災難真正降臨到自己頭上之前,永遠是那麽的麻木不仁。


    從鬼子占據濟南城開始,這不過是四個多月的時間,城裏就已經基本恢複了秩序。


    當然,這裏麵也離不開馬良、朱桂山這幫漢奸們的功勞。


    馬良是個舊軍人,本身雖然頗有城府,但在地方治理上,他還是極為欠缺的。


    朱桂山就不一樣了,這家夥認真說起來,還真是一個地方治理的能手。


    朱桂山出生在山東單縣,本名朱五丹,字桂山,其祖上是明朝滅亡那年,寧死不降,慘遭清軍處決的大名府兵備副使朱廷煥。


    朱廷煥的壯烈,換來的是南明福王追贈他為右副都禦史,清代修《明史》時在“列傳”對他有專門記述,堪稱“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清一代,朱廷煥的後人專務耕讀,富家一方,成為單縣最大的富戶,號稱在魯西南一帶有土地20多萬畝。


    朱桂山就是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裏。


    朱桂山聰明絕頂,又刻苦好學,在光緒三十一年八月,也就是1905年9月,29歲的朱桂山考取了赴日官費留學生。


    這種難度,比如今考上公費研究生可要大得多。


    1905年朱桂山到日本後,先考入東京宏文學院普通科就讀,彼時還是一腔熱血的朱桂山,當年就加入了孫大炮的同盟會。


    1908年9月,朱桂山以優秀成績考入早稻田大學政科繼續深造,1911年7月畢業。


    辛亥革命期間,以留日學生為骨幹,有個11人結拜而成的“山東兄弟會”曾經有不俗表現,11人中,就有單縣朱桂山,其他如菏澤宋紹唐、泰安趙新儒、鄆城王鴻一等都是當年的風雲人物。


    1912年,民國改元。單縣人周自齊被袁世凱任命為山東都督。靠著這位老鄉的提攜,35歲的留日海歸朱桂山在當年8月出任山東中國銀行協理(相當於副行長)。


    當年,朱桂山還被拉入周自齊組建的華興軍硝公司,成為七大股東之一,這個公司憑借政治特權,透支山東中國銀行做資本,年獲利白銀30萬兩。


    朱桂山於民國初年加入常凱申的國大黨,既搞經營又熱衷政治,一直是他的做派。


    民國初年,他曾擔任山東公立商業專門學校校長(1926年並入山東大學),為期月餘;1916年,吳大周組織護國軍占領周村,他曾受山東當局委派,前往周村與吳大洲進行談判。


    1925年,山東督辦在豫魯之戰中露出敗相,朱桂山與夏溥齋(辛亥革命時的山東省聯合會會長)等人曾組織維持會準備收拾殘局,後來張宗昌取勝,夏溥齋逃亡,此事不了了之。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朱桂山的盟兄王鴻一倡導實業救國、開發大西北,籌建包頭麵粉電燈公司,朱桂山追隨王鴻一,往返於包頭、北京之間。


    1930年,包頭麵粉電燈公司投產的當天,王鴻一病故,朱桂山成為這個公司的實權負責人,次年,該公司將投資總額增至30萬銀元,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朱桂山任董事長。


    在朱桂山掌控下,包頭麵粉電燈股份有限公司扭虧為盈,備受國內實業界關注。


    1932年1月,不安分的朱桂山再次返迴山東,出任鄒平縣實驗縣縣長。


    當時,山東是老韓當政,老韓邀請國學大家梁漱溟到鄒平搞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這也就是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鄉村建設運動。


    而梁漱溟在1924年被聘請到山東省立六中任教時,與王鴻一、朱桂山有過交集,是後者邀請梁赴六中任教,所以,這一次,梁漱溟還了個人情,向老韓推薦朱桂山來鄒平當縣長。


    不過,這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並沒有讓朱桂山感到意得誌滿,幹了不到半年,他便主動請辭了。


    接下來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1937年12月27日,老韓主動從濟南撤退,日軍兵不血刃開進濟南,一些軟骨頭的濟南士紳還出城迎接。


    1938年1月5日,日本扶持的偽濟南治安維持會成立,馬良(五四運動時濟南鎮守使)任會長,朱桂山、成逸庵(淪陷前曾任青島市警察廳長)任副會長。


    3月5日,偽山東省公署和濟南市公署成立,馬良出任山東省第一任偽高官,朱桂山出任濟南市第一任偽市長,成了正經八百的大漢奸。


    此時,距離他老祖宗朱廷煥壯烈殉國整整294年。


    一個青年時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為己任的同盟會會員,臨窮末了卻變成了開門揖盜的狗漢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雙子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雪北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雪北國並收藏抗戰雙子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