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小山穀終於暴露了,滿地的碎屍,震驚了整個武林,這個武林不單隻是武國的武林,而是整個天下武林,就連還在爭奪皇位的幾位皇子都驚動了。


    幾位皇子停下爭鬥,派人前來調查,死了如此多的人,他們必須給武國百姓和天下武林一個交代,這些死去的人,其中不乏世家大派的子弟,其中牽連之廣,即使是幾位皇子也不敢等閑視之。


    何況這次事情,說不定是扳倒對手的機會,幾位有能力爭奪皇位的皇子,可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如果操作好,甚至能一錘定音,取得絕對的優勢,坐上那把至高無上的交椅。


    各大門派也不會閑著不動,也紛紛派出精英弟子,前來調查,畢竟失蹤的人不在少數,很多都是各派的弟子,不可能不聞不問。


    這一切李剛不知道,他也懶得知道,他的想法很簡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最想的事情是迴地球,而不是聽一幫政客吹牛。


    在李剛看來,朝廷就不說了,肯定都是一幫政客,那些大派的掌權者,何常不是政客,每日都要權衡各種利益。


    所有的大門派,都是長老和副門主擔任管理的角色,而真正有天賦的弟子,往往隻是占著一個名義上的高位,從而享受更多的資源,他們主要的責任就是練武,他們才是一個門派強大的根本。


    他們享受著門派的資源,相應的他們同時也提供強大的武力,維護門派的利益,類似共生雙贏的關係。


    而小門派則沒有這樣的區分,掌門總管一切事物,同時也是一個門派武力最強的人,敝帚自珍是這些小門派最大特點,掌門和未來的掌門才能修習完整的武功。


    其餘的弟子自然隻能修習閹割版的,這樣的掌門一人獨大,整個門派都是掌門的一言堂,如何談得上發展,小門派很多,但正常情況下隻能傳承一兩代而已。


    通俗的來說,小門派就像現代的小飯館,他會招收員工,但將來絕對不會傳給員工,隻會傳給自己的子女。


    大門派則如大公司一般,有著明確的規矩,有完整的晉升機製,隻要你有能力,並且對公司忠心,那麽董事長的位置,你一樣有機會坐一坐。


    李剛已經迴到縣城半個月了,這半個月,三人一直在研究這件金縷玉衣,可惜毫無頭緒,趙無量在研究了幾天,無果之後,就宣布放棄了。


    三人試盡了所能的想到的辦法,最後隻能確定這件金縷玉衣,肯定是一件寶衣,水火不侵,即使是上好的兵刃也難傷分毫,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發現絲毫的異常。


    這件金縷玉衣,製作之精美,用料之奢華,可謂窮極了想象,即使是以李剛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也不得不說,這絕對是他所知道的最奢華的衣服了。


    整件金縷玉衣,光點綴用的各色寶石就有360塊之多,最珍貴的是九顆眼球大小的夜明珠,普通的珍珠都上不了台麵,龍眼大小珍珠也有九對。


    整件金縷玉衣比重最大的還是玉器,從頭到腳掛滿了各種極品玉器,寶石珍珠隻是點綴。


    珠光寶氣這個詞,簡直就是為它而生,這件金縷玉衣說它價值連城,一點也不誇張。


    在李剛看來,金縷玉衣象征意義大於實用的意義,應該是某些重大活動,才會使用到金縷玉衣。


    半個月的時間,即使是李剛也絕望了,他已經試過了所能想到的辦法,最後不得不承認,它都隻是一件具有象征意義的服飾而已,就像國王的權杖一樣。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金縷玉衣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


    房間裏的李剛獨自一人,他暴躁不安,無名的怒火無處發泄,希望就在眼前,當走近之後,卻發現隻不過是鏡花水月,他如何不生氣。


    李剛運足內力,狠狠的一掌拍到金縷玉衣之上,卻被玉器震的手掌生疼,他胡亂的撥開金縷玉衣,無意之中看到,金縷玉衣的反麵,居然有字跡。


    這下李剛自然是歡喜不盡,這可是半個月以來,除了‘值錢’這兩個字以外,最大的發現。


    字跡很快就消失了,李剛嚐試輸入內力,文字再次浮現,浮現的文字並不是什麽難懂的古老文字,而是地球近代使用的繁體字。


    迫不及待的閱讀了所有文字,李剛眼中閃過失望,不過很快他就振奮了起來。


    金縷玉衣上的文字,記載的是兩門武功,《嚼鐵大法》和《腐仙手》。


    根據金縷玉衣上的文字記載,這是兩門武功都是聖教武學,是聖教無數代武學積累的結晶。


    聖教一個傳承一千五百年的教派,教派中收錄無數的武學,但曆經千年,教派幾經破滅的危機,很多武功甚至都已經失傳了。


    聖教第五十六代教主,痛思之下,決定合全教之力,推演聖教武學,經過整理和改進,最後得到十部最強的武學,合稱《天魔十策》。


    聖教武學繁多,除了《天魔十策》以外,其餘的武學,教眾隻有有足夠的貢獻,都可以在藏書閣中學到。


    而《天魔十策》隻有教主和傳功長老掌握,隻有教中壇主級別的高層,並且要立下大功勞,才能有機會習得,如果晉升為長老,則可以任意習得其中兩門武功,這是特權。


    為了避免《天魔十策》再次失傳,五十六任教主將《天魔十策》以秘法書寫於金縷玉衣之上,除了聖教秘傳的功法之外,隻能以內力催化,才能使得《天魔十策》的秘籍顯現。


    金縷玉衣時聖教的傳承寶物之一,以天外隕金打造,水火不侵,刀槍不入,可謂好處多多。


    隻是有一個缺點,就是身穿金縷玉衣,實在是太過耀眼了,可以直接閃瞎敵人的狗眼,但偏偏曆代教主,都是比較有內涵的人,實在不好意思穿出去亮瞎敵人的狗眼。


    在聖教教主想來,有能力得到金縷玉衣的人,最低都是宗師,一身內力早就轉化為真氣,而金縷玉衣的特殊性,隻能以內力才能激活。


    單金縷玉衣上珍寶的價值,得到金縷玉衣的人,隻會將其視若珍寶的藏起來,絕對不會將它交個一個後天武者。


    按聖教教主的想法,完全不用擔心《天魔十策》會泄露,即使落入敵人手中,敵人也隻會將其當做價值連城的珍寶,絕對不會想到其中隱藏著聖教的至高武學。


    隻要聖教武學不失傳,聖教的弟子,總有一天會奪迴金縷玉衣,迎迴《天魔十策》,然後壯大聖教。


    李剛按照金縷玉衣上記載的方法,先後以不同的手法,觀看了剩下的八部聖教武學。


    《天魔十策》分別是:《萬魔咒》、《嚼鐵大法》、《腐仙手》、《化血神功》、《神刀斬》、《天蠶變》、《阿修羅心經》、《天魔策》、《不死印法》、《道胎魔種大法》。


    一口氣看完《天魔十策》,李剛不由對所謂的聖教有了初步的了解,說是聖教,但武功之狠辣陰毒,稱之為魔教更為合適。


    按照李剛的猜想,這個所謂的聖教,應該就是前世鼎鼎大名的魔教,見識了以華夏文字記載的聖教武功,還有自己修行的《金皇真經》,他不再認為地球隻是表麵看起來這麽簡單。


    魔教一詞,還是李剛在地球的影視劇中看到的,他所看過的武俠電視劇都有魔教的身影,隻要有魔教的出現,幾乎都是以一教之力,抗衡整個天下武林。


    魔教曆經千年,每數十年就出來作死一次,叫囂著要統一天下武林雲雲,然後整個武林組團,被刷滅了一次一次又一次,但即便如此,魔教依然沒有被滅絕,依然動不動就叫囂著,要威脅整個武林。


    魔教比鬧鍾還準時,每隔幾十年,就出來蹦躂一下,搞得天下武林,一聽見魔教,就惡心頭疼,偏偏又無可奈何。


    不理吧,吞並和滅門自己選,你理他吧,偏偏又像老鼠一樣,怎麽都沒辦法滅絕,還動不動就威脅滅你全派。


    魔教絕對是最強大恐怖的教派,同時也是最頑強的教派,就像開了不死的外掛一樣。


    不要看魔教難以統治天下武林,即使統治了天下武林,也很快就被推翻,就以為魔教弱小了。


    魔教絕對不弱,說是最強的門派也不為過,要知道魔教可是在和整個武林門派剛,不是隻和某個單一的門派p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那不正經的江湖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炫酷的二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炫酷的二師兄並收藏我那不正經的江湖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