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一把手培訓結束後,新的一年的工作就算正式開始了。雷書記就找關興商量:從這次培訓的情況來看,縣直單位的主要幹部要補充新鮮血液,不然的話,幹部隊伍就會跟不上形勢的發展要求。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在選拔、升任一些有思想、有闖勁的年輕幹部到關鍵職位上來?
關興認為雷書記的想法有前瞻性,因為曆來幹部的培養都需要不斷、分批的補充和提升。但是如何選拔、任用幹部還得要有個基本的辦法才行。他建議把組織部的部長找來,一起商量一個大致的方法。
兩人的意見統一後,雷書記又主持召開了一次縣政府全體會議,把選拔、任用年輕幹部的想法說了出來,要求參會的人都要出謀劃策,力爭把幹部的選拔任用搞得科學一些,讓年輕幹部有個奮鬥的目標和方向。
有的人首先就想到了考試,因為自從高考恢複以後,除了學校大張旗鼓地開展各種考試,其他凡是與用人有關的事,單位一般都用考試的辦法來選人用人,那麽我們幹部選拔是不是也可以借鑒學習?
主管人事的副書記就說:“僅憑考試選拔幹部,那是不夠全麵的。因為幹部主要還是實際工作,如果隻憑考試的話,那不就像古代的科舉考試了嗎?”
雷書記就說:“這兩種意見都是對的,那就把考試和實際工作的成效來個比例,既看文化水平和理論水平,又看實際工作的成效,那就比較全麵了。”
還有人提出來說:“主要還是要看人品,如果人品不好,即使是水平再高、能力再強,這樣的人也不能重用。”
有人就提出反駁意見:怎樣才能看出幹部的人品呢?我們的幹部檔案裏又沒有這方麵的記載?
組織部長說:“這個方麵看起來是個很難辨別的事,其實隻要我們把這些被選拔任用的人,拿到與之相關的上下級領導和同事中去考察,就很容易分辨出來了。”
聽了這些意見和建議後,雷書記就要組織部長按照這個思路,擬出一個年輕幹部選拔任用的基本方法來,再交給縣政府主要領導審定。
原來組織部的彭部長已經到人大去工作了,現任部長姓胡,是從組織部的副部長升任的,所以他對於幹部的選拔任用還是有切身體會的。
於是他就從會上提到選拔任用幹部的幾個方麵,最後分列出四個大類:品德、水平、能力和年齡。
品德要求: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辦事公道,不拉幫結派,不搞形式主義,生活作風要清廉,與同事和群眾關係比較好。
水平要求:有中學以上的文化程度,能正確理解上級的文件和指示精神,能在自己組織的工作範圍內,起草文件,即席講話。
能力要求:有獨當一麵、主持專項工作的能力,善於在群眾中做調查研究,會與人交流溝通,在執行每一項工作中都能講究策略和方法,有比較堅定的意誌力,不怕吃苦,敢於犧牲個人的利益。
年齡要求:男性幹部年齡不超過四十八歲,女性幹部年齡不超過四十歲。
選拔的方法分為四步:審核資格——文化考試——組織考核——群眾評議。
組織部長把這個大致的想法首先拿給雷書記看,雷書記就說:“上麵的四個方麵的要求是可以的,但是具體選拔的時候,如果不把條款搞細一些,那麽誰能夠做出具體的評判呢?”說完他就把關興找來一起商量。
關興看了就說:“雷書記講的就是要把這個寫成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要讓人看了就知道怎麽選拔、怎麽任用。比如這四方麵有沒有主次輕重,每個方麵的各點怎麽樣評等級或是打分,等級、分數怎麽打?怎麽樣才能讓大家相信你的選拔、考核是公正的?由誰來操作這些過程?”
關興一邊說組織部長一邊記,雷書記也很讚同關興的意見。就要求組織部長再按照這個意見去重新寫成方案,再拿到縣政府全會上討論通過。
雖然縣政府還隻是在醞釀選拔任用幹部的辦法,但是這些消息就在下麵的幹部中不脛而走,幹部之間開始是互相傳說,後來也就參與議論起來。關興聽說了以後,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組織部把基本方案形成後,再把它印發到下麵去征求意見,這也是走群眾路線的一個體現。
要求各單位要分別召開幹部會議,把這個基本方案拿出來向所有幹部征求意見,而後把這些意見由各單位匯總,上交給組織部,再由組織部按照這些合理化的建議,把方案進一步完善修改好,再交給縣政府議定。
因為經曆了十多年的運動,現在又突然要進行改革開放,基層、縣直的幹部青黃不接的現象就很突出了。有了年初的一把手培訓,大家就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現在縣政府又將要出台選拔任用年輕幹部的方案,那簡直就像有一台鼓風機在對著這些想上升的幹部在鼓動一樣,誰還能四平八穩地坐得住呢?隻要是年輕人,首先就是要積極參與各種學習和培訓,這是入選的基本資格。再就是積極參加各項實際工作,生怕領導不任用自己去辦實事。
特別是對於以前沒有做出什麽成績或成效的工作,大家都在想辦法如何進行突破或改進。
看到這些明顯的變化,關興就感到了這個工作是抓到了點子上了,也印證了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的名言。隻要把幹部隊伍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那比縣裏開多少會、下多少文件要強得多。
農村聯產責任承包是調動社員群眾的積極性,現在要搞幹部的選拔任用,那也就是調動幹部隊伍的積極性。有了這兩個積極性,那就不用擔心事情沒有人做,工作沒有人管,經濟不發展了。
關興認為雷書記的想法有前瞻性,因為曆來幹部的培養都需要不斷、分批的補充和提升。但是如何選拔、任用幹部還得要有個基本的辦法才行。他建議把組織部的部長找來,一起商量一個大致的方法。
兩人的意見統一後,雷書記又主持召開了一次縣政府全體會議,把選拔、任用年輕幹部的想法說了出來,要求參會的人都要出謀劃策,力爭把幹部的選拔任用搞得科學一些,讓年輕幹部有個奮鬥的目標和方向。
有的人首先就想到了考試,因為自從高考恢複以後,除了學校大張旗鼓地開展各種考試,其他凡是與用人有關的事,單位一般都用考試的辦法來選人用人,那麽我們幹部選拔是不是也可以借鑒學習?
主管人事的副書記就說:“僅憑考試選拔幹部,那是不夠全麵的。因為幹部主要還是實際工作,如果隻憑考試的話,那不就像古代的科舉考試了嗎?”
雷書記就說:“這兩種意見都是對的,那就把考試和實際工作的成效來個比例,既看文化水平和理論水平,又看實際工作的成效,那就比較全麵了。”
還有人提出來說:“主要還是要看人品,如果人品不好,即使是水平再高、能力再強,這樣的人也不能重用。”
有人就提出反駁意見:怎樣才能看出幹部的人品呢?我們的幹部檔案裏又沒有這方麵的記載?
組織部長說:“這個方麵看起來是個很難辨別的事,其實隻要我們把這些被選拔任用的人,拿到與之相關的上下級領導和同事中去考察,就很容易分辨出來了。”
聽了這些意見和建議後,雷書記就要組織部長按照這個思路,擬出一個年輕幹部選拔任用的基本方法來,再交給縣政府主要領導審定。
原來組織部的彭部長已經到人大去工作了,現任部長姓胡,是從組織部的副部長升任的,所以他對於幹部的選拔任用還是有切身體會的。
於是他就從會上提到選拔任用幹部的幾個方麵,最後分列出四個大類:品德、水平、能力和年齡。
品德要求: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辦事公道,不拉幫結派,不搞形式主義,生活作風要清廉,與同事和群眾關係比較好。
水平要求:有中學以上的文化程度,能正確理解上級的文件和指示精神,能在自己組織的工作範圍內,起草文件,即席講話。
能力要求:有獨當一麵、主持專項工作的能力,善於在群眾中做調查研究,會與人交流溝通,在執行每一項工作中都能講究策略和方法,有比較堅定的意誌力,不怕吃苦,敢於犧牲個人的利益。
年齡要求:男性幹部年齡不超過四十八歲,女性幹部年齡不超過四十歲。
選拔的方法分為四步:審核資格——文化考試——組織考核——群眾評議。
組織部長把這個大致的想法首先拿給雷書記看,雷書記就說:“上麵的四個方麵的要求是可以的,但是具體選拔的時候,如果不把條款搞細一些,那麽誰能夠做出具體的評判呢?”說完他就把關興找來一起商量。
關興看了就說:“雷書記講的就是要把這個寫成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要讓人看了就知道怎麽選拔、怎麽任用。比如這四方麵有沒有主次輕重,每個方麵的各點怎麽樣評等級或是打分,等級、分數怎麽打?怎麽樣才能讓大家相信你的選拔、考核是公正的?由誰來操作這些過程?”
關興一邊說組織部長一邊記,雷書記也很讚同關興的意見。就要求組織部長再按照這個意見去重新寫成方案,再拿到縣政府全會上討論通過。
雖然縣政府還隻是在醞釀選拔任用幹部的辦法,但是這些消息就在下麵的幹部中不脛而走,幹部之間開始是互相傳說,後來也就參與議論起來。關興聽說了以後,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組織部把基本方案形成後,再把它印發到下麵去征求意見,這也是走群眾路線的一個體現。
要求各單位要分別召開幹部會議,把這個基本方案拿出來向所有幹部征求意見,而後把這些意見由各單位匯總,上交給組織部,再由組織部按照這些合理化的建議,把方案進一步完善修改好,再交給縣政府議定。
因為經曆了十多年的運動,現在又突然要進行改革開放,基層、縣直的幹部青黃不接的現象就很突出了。有了年初的一把手培訓,大家就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現在縣政府又將要出台選拔任用年輕幹部的方案,那簡直就像有一台鼓風機在對著這些想上升的幹部在鼓動一樣,誰還能四平八穩地坐得住呢?隻要是年輕人,首先就是要積極參與各種學習和培訓,這是入選的基本資格。再就是積極參加各項實際工作,生怕領導不任用自己去辦實事。
特別是對於以前沒有做出什麽成績或成效的工作,大家都在想辦法如何進行突破或改進。
看到這些明顯的變化,關興就感到了這個工作是抓到了點子上了,也印證了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的名言。隻要把幹部隊伍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那比縣裏開多少會、下多少文件要強得多。
農村聯產責任承包是調動社員群眾的積極性,現在要搞幹部的選拔任用,那也就是調動幹部隊伍的積極性。有了這兩個積極性,那就不用擔心事情沒有人做,工作沒有人管,經濟不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