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關興就把去楊林市鄉了解大路收費的事情,向雷書記做了匯報。雷書記說:“我看到廣播站采寫的這個報告材料也是很氣憤,好好的路怎麽壞了就沒有人管?就沒有人修呢?必須要弄到在自己的家門口收費?”
關興說:“從我小的時候就知道互助合作、前途廣闊,現在倒好分田單幹、一切不管了。”
雷書記就問:“你們親自去看了,也了解了情況,你說應該怎麽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關興想了想說:“昨天迴來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想是不是像這樣,第一,您在廣播站采寫的材料上做個批示,再由辦公室把這兩個文件印發下去,一定要發到鄉鎮及各村組;第二步,就是要求各鄉鎮派人到各村組去,向各村組的村民調查了解,還有多少類似的情況存在,並要求一一做好記錄;第三步要各鄉鎮把了解到問題集中匯總,匯報到縣裏來;然後,我們再召開各鄉鎮負責人會議,討論解決的辦法。您看怎麽樣?”
雷書記聽了就補充說:“還要他們把各派出的調查小組的原始記錄一並附上,不然的話,可能我們就看不到真實的情況,而且必須要在一周內完成。”
兩人商量好以後,就找辦公室發文件下去。關興迴到辦公室想到,既然廣播站的記者都知道這事了,那麽楊林市鄉的主要領導知不知道呢?怎麽他們就沒有任何反應呢?
於是,關興就要辦公室的聯絡員周友芬給楊林市鄉打電話,要鄉裏的書記來一下,他要當麵了解鄉裏的態度。
等到下午上班的時候,楊林市鄉的書記趙永發來了。關興就慢慢問他:“你們鄉裏今年一年基本情況怎樣?我想聽聽你的迴報。”
趙永發說:“整體來看,分田單幹這一年多,村民比以前種地的積極性高了,糧棉油主要作物的產量都增產了,全鄉都解決了溫飽的問題。”
“那你們現在還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呢?你們在這一年多來,解決了哪些以前沒有遇到的新問題呢?”關興問。
趙永發好像沒有什麽準備,一邊想一邊翻著手中的筆記本。過了一會兒才說:“主要就是生產大忙的時候,出現的生資供應問題,還有村組之間排水、灌溉的矛盾,其他沒有什麽新問題。”
關興聽了他的話,就把廣播站記者采寫的稿子給他看。趙永發匆忙地看了一遍,心裏就有些發毛了,因為他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於是就對關興說:“這個事情我還不是很清楚,等我迴去了解以後再向您匯報。”
關興就點明了說:“你是不清楚,還是不很清楚?你迴去準備向誰了解呢?如果是這樣子的話,你準備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趙永發聽到關興連續發問,心裏知道朱縣長是很惱火了,就小聲地說:“我要問一下包這兩個大隊的鄉幹部,首先證實是不是有這迴事,如果是有的話,要他立即下去弄清原因,再幫助村裏想辦法解決好。”
關興說:“那好吧,我相信你,你不要打電話了,現在迴去就辦這件事,解決好了再告訴我。”
趙永發一刻也不敢耽擱,連忙坐車迴去了。他迴去後直接就到裴家河和楊林灣之間的大道看了一下,才知道廣播站寫的一點也不假。於是就順著大道一直走過去,他要尋找那個設卡收費的地方。因為他坐的是吉普車,所以他要親自體驗一下是不是有人收費。
到了那個設卡收費的地方,他看到了兩旁的土堆還在,而且那根大樹稈就放在旁邊,隻是沒有了收費的人。吉普車是能開過去,可如果是拉砂石、磚瓦的大車就不行。看來他們已經做了改變,那就是行走的小車不收費了,其他搞運輸的車還得要出錢。
眼看就要天黑了,他看到這條路全是坑坑窪窪的,就怕天黑了開不出去,就要司機把車子掉了頭,往鄉政府開迴去。
迴去以後,趙永發就找包村的鄉幹部問情況,鄉幹部也是不知道,就說:“我明天打電話找他們村的支書來問問吧,可能是路壞了,設個路障不讓大車隨意出進吧。”
趙永發就把關興給他的廣播站的稿子扔給那個鄉幹部看,那個鄉幹部這才知道事情鬧大了。連忙說:“那我明天一早就去問清楚是個什麽情況,再要他們自己解決好。”
趙永發說:“不要費你的心了,我明天就組織人去實地解決好了。”
到了第二天,趙永發就把在家的鄉政府主要負責人都集中起來,簡單地說明了裴家河和楊林灣兩個村發生的事情,並且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大家帶上換洗的衣服,隨我一起去那裏,我們把問題解決了再迴來,半小時以後出發。”
去了以後,趙永發把帶去的人分成兩個小組,分別到兩個村去了解、研究解決的辦法。要求晚上在裴家河碰頭,必須要在一周之內徹底把路修好。
晚上碰頭的時候,小組長匯報說:“原因是建房子拉東西的車把路碾壓壞了,村裏想組織起來修,可是村民不願意出錢,認為哪個碾壓壞的就應該由哪個出錢修路。結果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願意出錢。”
趙永發追問說:“你們既然了解了情況和原因,那準備怎麽解決修路的問題呢?”
“裴家河的幹部說,以前大隊存在的時候,大隊有錢,可以拿錢出來先墊了再找生產隊。現在村裏和組裏都沒有錢,隻能一家一戶去攤派了。”一個小組長說。
趙永發一聽頭都大了,像這樣子的話,那得要收到哪一天為止呢?於是,他就說:“我們現在雖然是鄉政府了,對待這樣的問題還是要用人民公社時期的辦法,那就是要開村民大會,說明問題的嚴重性,要求大家動員起來,大家都要出錢出力,先把路修好,再來研究以後長遠的辦法。”
大家按照趙永發說的法子,總算是把村民都動員起來了,不到一個周就把聯通這兩個大隊的路修好了。
關興說:“從我小的時候就知道互助合作、前途廣闊,現在倒好分田單幹、一切不管了。”
雷書記就問:“你們親自去看了,也了解了情況,你說應該怎麽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關興想了想說:“昨天迴來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想是不是像這樣,第一,您在廣播站采寫的材料上做個批示,再由辦公室把這兩個文件印發下去,一定要發到鄉鎮及各村組;第二步,就是要求各鄉鎮派人到各村組去,向各村組的村民調查了解,還有多少類似的情況存在,並要求一一做好記錄;第三步要各鄉鎮把了解到問題集中匯總,匯報到縣裏來;然後,我們再召開各鄉鎮負責人會議,討論解決的辦法。您看怎麽樣?”
雷書記聽了就補充說:“還要他們把各派出的調查小組的原始記錄一並附上,不然的話,可能我們就看不到真實的情況,而且必須要在一周內完成。”
兩人商量好以後,就找辦公室發文件下去。關興迴到辦公室想到,既然廣播站的記者都知道這事了,那麽楊林市鄉的主要領導知不知道呢?怎麽他們就沒有任何反應呢?
於是,關興就要辦公室的聯絡員周友芬給楊林市鄉打電話,要鄉裏的書記來一下,他要當麵了解鄉裏的態度。
等到下午上班的時候,楊林市鄉的書記趙永發來了。關興就慢慢問他:“你們鄉裏今年一年基本情況怎樣?我想聽聽你的迴報。”
趙永發說:“整體來看,分田單幹這一年多,村民比以前種地的積極性高了,糧棉油主要作物的產量都增產了,全鄉都解決了溫飽的問題。”
“那你們現在還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呢?你們在這一年多來,解決了哪些以前沒有遇到的新問題呢?”關興問。
趙永發好像沒有什麽準備,一邊想一邊翻著手中的筆記本。過了一會兒才說:“主要就是生產大忙的時候,出現的生資供應問題,還有村組之間排水、灌溉的矛盾,其他沒有什麽新問題。”
關興聽了他的話,就把廣播站記者采寫的稿子給他看。趙永發匆忙地看了一遍,心裏就有些發毛了,因為他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於是就對關興說:“這個事情我還不是很清楚,等我迴去了解以後再向您匯報。”
關興就點明了說:“你是不清楚,還是不很清楚?你迴去準備向誰了解呢?如果是這樣子的話,你準備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趙永發聽到關興連續發問,心裏知道朱縣長是很惱火了,就小聲地說:“我要問一下包這兩個大隊的鄉幹部,首先證實是不是有這迴事,如果是有的話,要他立即下去弄清原因,再幫助村裏想辦法解決好。”
關興說:“那好吧,我相信你,你不要打電話了,現在迴去就辦這件事,解決好了再告訴我。”
趙永發一刻也不敢耽擱,連忙坐車迴去了。他迴去後直接就到裴家河和楊林灣之間的大道看了一下,才知道廣播站寫的一點也不假。於是就順著大道一直走過去,他要尋找那個設卡收費的地方。因為他坐的是吉普車,所以他要親自體驗一下是不是有人收費。
到了那個設卡收費的地方,他看到了兩旁的土堆還在,而且那根大樹稈就放在旁邊,隻是沒有了收費的人。吉普車是能開過去,可如果是拉砂石、磚瓦的大車就不行。看來他們已經做了改變,那就是行走的小車不收費了,其他搞運輸的車還得要出錢。
眼看就要天黑了,他看到這條路全是坑坑窪窪的,就怕天黑了開不出去,就要司機把車子掉了頭,往鄉政府開迴去。
迴去以後,趙永發就找包村的鄉幹部問情況,鄉幹部也是不知道,就說:“我明天打電話找他們村的支書來問問吧,可能是路壞了,設個路障不讓大車隨意出進吧。”
趙永發就把關興給他的廣播站的稿子扔給那個鄉幹部看,那個鄉幹部這才知道事情鬧大了。連忙說:“那我明天一早就去問清楚是個什麽情況,再要他們自己解決好。”
趙永發說:“不要費你的心了,我明天就組織人去實地解決好了。”
到了第二天,趙永發就把在家的鄉政府主要負責人都集中起來,簡單地說明了裴家河和楊林灣兩個村發生的事情,並且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大家帶上換洗的衣服,隨我一起去那裏,我們把問題解決了再迴來,半小時以後出發。”
去了以後,趙永發把帶去的人分成兩個小組,分別到兩個村去了解、研究解決的辦法。要求晚上在裴家河碰頭,必須要在一周之內徹底把路修好。
晚上碰頭的時候,小組長匯報說:“原因是建房子拉東西的車把路碾壓壞了,村裏想組織起來修,可是村民不願意出錢,認為哪個碾壓壞的就應該由哪個出錢修路。結果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願意出錢。”
趙永發追問說:“你們既然了解了情況和原因,那準備怎麽解決修路的問題呢?”
“裴家河的幹部說,以前大隊存在的時候,大隊有錢,可以拿錢出來先墊了再找生產隊。現在村裏和組裏都沒有錢,隻能一家一戶去攤派了。”一個小組長說。
趙永發一聽頭都大了,像這樣子的話,那得要收到哪一天為止呢?於是,他就說:“我們現在雖然是鄉政府了,對待這樣的問題還是要用人民公社時期的辦法,那就是要開村民大會,說明問題的嚴重性,要求大家動員起來,大家都要出錢出力,先把路修好,再來研究以後長遠的辦法。”
大家按照趙永發說的法子,總算是把村民都動員起來了,不到一個周就把聯通這兩個大隊的路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