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班後,計委和農業局下派的兩人準時來到了關興的辦公室。


    計委的副主任關興很熟悉,他是長期管財貿這一塊計劃的,叫劉文斌。長學是和關興一起長大的,所以其他的客套話就不需要說了。


    關興一開始就向他們說明這次工作組的目的:一是以縣裏的名義搞試點,二是要解決有困難生產隊的問題,三是通過試點要能總結出一套大家都能用的經驗和路徑,要能讓其他地區、其他生產隊能照著做。


    計委的劉文斌就覺得有些為難,因為短時間解決生產隊的某些困難可能好做到,要想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估計不是他們幾個人能做到的。


    長學也說:“你是知道我的,我就是一個搞農業技術的人,根本就不懂怎樣做社員群眾的工作,所以這方麵主要是靠劉副主任了。”


    關興聽了就說:“你們也不要把這件事看得很難辦,做群眾的工作也不是誰哪個就有靈丹妙藥,你們關鍵是首先摸清當地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什麽,還有哪些次要的、影響發展的原因。比如地理環境的原因有多少,人的因素有多少,主要是哪些方麵的。”


    “弄清楚這些以後,就要設計幾個討論的大題目,讓大隊、生產隊都展開了來進行討論,就像以前鬧革命一樣,我們現在的目的是要有飯吃、有衣穿、有錢用,讓大家說,怎麽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你們說像這樣子做,有不有困難呢?這個辦法就叫做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


    計委劉主任就用本子認真地把關興說的步驟記下來,並說:“我們就按照您說的法子去做,至於有不有效果那我就不敢打包票了。”


    關興進一步開導說:“誰哪個能說手到擒來、能打包票呢?還不是邊做邊動腦筋想問題啊,這就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道理啊。在戰爭中,隻要你不怕死,隻要你不想死,你就得要想出打敗敵人的法子來,是不是?”


    長學聽了就說:“我現在基本明白了,你說的就是試點,隻要我們不離開群眾,幫他們解決困難和問題,隻要他們認為我們幫了他們的忙,不把我們趕走,就算是試點有成效了。”


    “是啊,長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是試點,你們把情況摸清楚後,根據幹部群眾的想法搞一個實施方案,然後拿迴來我們革委會討論一下,修改完善後再去實施,應該就不會有什麽大的問題的。再者說,你們在製訂方案的時候,記住廖主任總結的那十六個字,就等於把握住了試點的大方向。”關興說。


    長學和劉文斌一起說:“您把這十六個字再說一遍,我們記下來再去慢慢領會。”


    關興就像給學生報聽寫一樣慢慢地說:“計劃為主,分包單幹,責任到人,按戶核算。”


    劉文斌兩人一聽立馬就說:“這下明白了,那就是在公社和大隊總體計劃的框框下,分包到人到戶到小組,不搞大集體生產,誰的勞動效果好誰就能得到好的收成。”


    關興說:“看來你們都是明白人,隻不過就是沒有接觸工作實際而已,一旦接觸了實際工作,我相信你們是會做出很好的成績來的。”


    關興見他們理解得差不多了,就要他們下去商量好了,明天就到八寶公社去報到。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關興要迴家看看小女娃,剛到家門前,就聽到長學在屋裏說話,他才想到長學是看巧玲來了。因為長學以前在下麵農技部門工作,除了巧玲她們請客來過幾次,平時沒有時間來看她。


    現在關興家裏真好像幼兒園一樣,三個小娃兒兩個婆婆當管理員,整天忙得腳不點地。所以關興隻要是不出門,中午和晚上都要迴家裏幫忙的。


    長學見關興迴來了,就站起來問:“你中午還迴家裏來吃飯?”


    關興說:“你看這些小娃兒在家裏,我迴來雖然不能做什麽事,至少是可以幫兩個婆婆看看吧。”


    他的姆媽已經把飯菜做好了,隻等胡理芬迴來就吃飯了。胡理芬因為要給小女娃喂奶,一般吃飯都是很準時的。


    還有長學來了,胡婆婆已經給巧玲打了電話,要她中午過來吃飯,說是她的哥哥來看她了。


    巧玲和胡理芬幾乎是同一時間進家門的,亮亮看到有很多人在一起吃飯,就問婆婆說:“今日是哪個過生日嗎?”


    婆婆翠英說:“不是的,是因為長學伯伯來我們這裏,大家都迴來一起吃飯的。”


    長學說:“亮亮一看就很乖的,他就想到很多人在一起吃飯就是請客,我們的那個小家夥就隻知道玩,根本就不願意想這些事。”


    翠英問:“那你長期在外麵做事,是哪個帶的呢?”


    “主要是他的姆媽帶的,因為在學校當老師,完全可以帶著讀書寫字。”長學迴答說。又看了看他的妹妹巧玲,說,“這也就是當老師的好處嘛。”


    巧玲在旁邊說:“是啊,我的小女娃兒到時候也可以帶在身邊呐。”


    巧玲就問哥哥:“你怎麽今天有時間到這裏來的?是不是有什麽事情找關興啊?”


    關興代替長學迴答說:“縣裏要派他和計委的一個副主任下去做工作組,所以我就找他們來談事了。”


    胡理芬就插話說:“看來長學你這是又要上升了,你們農業局應該是把你當主要幹部培養了?”


    長學紅著臉說:“你看我是能當幹部的料嗎?因為我在麻水搞過農業技術指導,所以這次又是一個新的試點,當然還是找我去呐。”


    巧玲說:“隻要你幹出了成績,那還不就離上升不遠了,你看胡理想這幾年是不是一直在上升呢?”


    胡婆婆也說:“是啊,你看理想以前也是總抱怨自己沒有讀多少書,沒有什麽好機會,現在幹的還很帶勁呐。年輕人就是要不怕吃苦,肯幹實事,就有機會上升了。”


    亮亮立馬就說:“我也在上哦,是不是?婆婆——”


    婆婆就好笑的說:“是哦,我們亮亮的飯量確實上升了!”大家就一陣哄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